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励志]+让别人无法取代 作者:管斌全 >

第10部分

[励志]+让别人无法取代 作者:管斌全-第10部分

小说: [励志]+让别人无法取代 作者:管斌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他干脆不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小威特听,而对他说:“这个画册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有工夫给你讲,你先自己看吧。”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以便自己能看书的愿望和兴趣。这时老威特才开始教小威特识字。

  小威特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十分刻苦了。不久,这个孩子轰动了附近地区。他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国语言了,并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的校长说:“小威特已经具备了十八九岁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很明显,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他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3。用“相机引导法”诱导孩子的读书兴趣。

  孩子最怕听父母说的一句话是:“快去看书!”因为这句强迫孩子的话,不啻向孩子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使孩子完全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正确做法是“相机引导”——在适宜的时候引导孩子的读书兴趣。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司有和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当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时,全家人不论在干什么事都要停下来看电视,看完后全家讨论。由于他和他爱人、儿子都看过《红楼梦》原著,所以讨论时他们三个人都能讲几句,而女儿没看过小说,除了电视剧上的一点内容之外,她就插不上嘴了。一插不上嘴,就产生了心理需求,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他只稍做解释,然后告诉她这件事在书中哪一回里有。

  在讨论中,女儿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尤其感兴趣,那是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的,于是他又推荐女儿读“红学评论”方面的文章。就这样,女儿从看电视剧《红楼梦》到看长篇小说《红楼梦》,兴趣产生了较大的迁移,大部头的书捧在手中也不感到厌倦,而是兴致勃勃地看完它。由此,她开始主动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篇名著。

  4。利用好奇心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广为世人称颂。不仅如此,苏洵还因教子有方被世人称颂。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虽然苏洵多次对他们晓之以理,但这样的说服教育也没见什么成效。不过苏洵并未采用“棍棒”的办法对孩子实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了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以及苏轼、苏辙兄弟俩在文学方面都有很大造诣,被时人称为“三苏”,纳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

  第二章 对“兴趣”产生兴趣第15节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孩子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激发了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就使他想深入学习。这时他就会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就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父母“要我学”了。他就会兴致勃勃、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学习的效果好,耗费的精力也少。

  实践证明: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当孩子充满乐趣地学习时,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会感到快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第一是要对科学感兴趣,认为从事的科学是你一辈子惟一的乐趣,其他都是次要的。假如你没有这个信心的话,你就不应该从事科学研究,而应该做别的。”

  无数成功家长的教子实践证明,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更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有如下一些原因:1。学习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

  2。“学了没用”。有些学生感到某门功课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过得去就可以了”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

  3。教师的教学水平差,教学方法死板,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找到了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我们可以对症下药:1。从小就要让孩子全面打好基础,不要轻易让某一门学科落下来。

  2。家长应该给孩子讲学习某门学科的重要性,让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

  3。想办法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你不妨读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是对我的教学帮助最大的一本书。

  学习是最需要自主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拥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教师必须适应他们合理的主观意志,也就是儿童的天性。最佳的教学的确不是依靠教师的出色地教,而是靠学生自主地学。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内容托付给学生。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展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潜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的知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我认为最理想的知识结构是“T”型。其纵向代表一个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度与水平,横向代表个人文化知识的广博程度、相关或边缘知识的摄取程度等。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基础扎实,专业突出;既有宽度,也有深度,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第二章 对“兴趣”产生兴趣第16节 培养孩子“玩”的兴趣

  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常能获得意外的收获。能够培养某一方面的浓厚兴趣,尤其对智力开发,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做父母的在生活中要大胆地鼓励孩子尽情地玩耍,做各种探索,培养孩子的求知兴趣,而不要简单粗暴地毁掉孩子的兴趣和希望。

  望远镜发明的故事,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即使是“玩”也能学到知识,甚至有所发现、发明的道理。1609年的一天,在荷兰一家眼镜店中,老板汉斯的儿子手里拿着几块镜片,有近视镜片、老花镜片,正与邻居孩子玩耍。他把镜片贴在眼前,什么也看不清,举在离眼睛远的地方,就能看清镜片后的东西。有个孩子淘气,别出心裁,他一手拿着近视镜片,一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拿在眼前向远处一望,结果惊喜地喊了出来:“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后来汉斯按照孩子们发现的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第二章 对“兴趣”产生兴趣第17节 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

  1。培养孩子的间接兴趣。

  培养孩子的间接兴趣,也就是让孩子通过活动的结果而获得快乐和满足。尽管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乐趣,但活动结果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提高了更深层的兴趣。

  2。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有人在评论《红楼梦》时提出:曹雪芹在写大观园的建筑时,表现了他是一位精通建筑学的建筑师;在写给病人开的药方时,他又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在写大观园的花草树木时,他又像颇有学识的植物学家;在对人物内心的冲突细腻的刻画和对人物典型性格的描写中,他又俨然是一位心理学家。《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流传百世的不朽名著,是与曹雪芹渊博的知识和广博的兴趣分不开的。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各种学科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只有单一学科的知识和兴趣,无法适应新世纪科技、人文学科的发展。

  3。鼓励孩子保持持久的好奇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时,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

  对孩子的问题最好的回答方式是与他们一起去探索。即使你知晓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应该用理智克制住脱口而出的冲动,应尽量给孩子留下思考讨论的空间,否则会强化他在学校里得到的一个错误观念:科学仅仅是装在成人头脑中的一些事实而已!

  如果孩子想了解蜜蜂住在什么地方,你应该这样说:“让我们瞧一瞧,也许我们能发现它飞到何处去了。”记住,对孩子的提问,你应该总是这样开头:“让我们一起发现它……”

  亲历的东西远比从书本和电视节目中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让孩子在显微镜下瞧瞧他们手指上的细菌,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你会要求他餐前洗手;与其向他描述霉是什么,不如让他们观察在一片面包上生长的霉;与其给他们解释水的蒸发,不如将水烧沸,让他们看看水位因蒸发慢慢下降……

  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更是向孩子演示科学知识的极佳场所。假如你带孩子去博物馆,不要规定什么参观路线,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

  4。利用“爱屋及乌”拓展兴趣。

  父母如果能为孩子已有的兴趣增加一些新的兴奋点,就能逐渐拓宽孩子的兴趣。比如说,请迷恋电视的孩子复述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激发表达兴趣);带孩子到书店去挑选与该节目同一专题但内容更丰富的书(引起阅读兴趣);请孩子了解小伙伴对这个专题的看法(培养交际兴趣);请孩子收集社会对这个专题的反馈(引起评论兴趣)。对那些只爱玩枪和汽车的男孩也能以枪或汽车为连接点引导发展其他兴趣,如数零件,辨颜色,了解原料、原理、发明经过、发展史和生产过程等。可以说,任何兴趣都可以成为发展其他兴趣的起点,只要有人引导。

  5。利用“人工迁移”来培养良好的兴趣。

  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迁移。这种迁移,有自发迁移和人工迁移两种。表现在孩子身上,前者就是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家长有意识地教育活动来实现。

  6。利用善问“十字诀”培养兴趣。

  有人总结出启发孩子善问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