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文学]边缘 >

第12部分

[文学]边缘-第12部分

小说: [文学]边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有错,即便有错,他也用自己全部的尊严作了偿还。在那个初春的傍晚,他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凉。
  他默默地捡起被踩在地上的白纸牌子,用手擦掉上面那个清晰的脚印,把地上的五毛钱捡起来放进中山装的口袋里,推着车低头走下桥头。他必须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赶到学校,还可以来得及在食堂买一份两毛钱的豆芽和两个馒头,错过了时间,就只有饿肚子,他没有钱买别的东西,他只有学校发给他的每月几十块钱的菜票。
  走下桥的时候他无意间看了一眼那间卖刀削面的小店,里面有很多人在吃刀削面。有几个男人光着膀子,端着大碗靠在桥边的栏杆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面条,头顶上面热汗淋漓。他也热汗淋漓,那是刚才的一番羞辱之后流出来的,也是饿出来的。
  他歪着头看了一眼已经挂起电灯的小店,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嘴巴已经很干涩了,嗓子里还泛着一阵一阵的苦涩。他疲倦地跳上车,准备骑车返回学校。这时候听见有人叫他:“小伙子,别走。”同时,一双肉嘟嘟的大手端着一大碗刀削面向他递过来。
  他惊愕地看着那个人,一个五十岁上下胖乎乎的男人,脖子里搭着一块白毛巾笑眯眯地看着他。他是小店的老板。
  士心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还是不敢相信,就喏喏地往后闪:“不,不……”
  那汉子看着士心,把手往前伸来:“吃吧。学生。我都瞧见啦!整个下午都在这桥头上,饿坏了吧?我儿子也在外地念大学哩,出门在外的哪一个容易啊?”
  那是一碗削得非常好的面条,细细长长的面条很有韧性,上面浇着浓浓的卤汁儿,撒了一些碎香菜,散发出香气。一双手端着很平常的一碗面条,很诚恳地送到了士心的面前。那个瞬间,士心之前一直强忍着的眼泪差一点就落下来。他看了看那汉子,把碗接过来放到桌子上,走到装着还没有洗的碗的大盆子前面,蹲下来开始洗那些碗。
  那人并没有阻拦士心,继续忙着招呼他的生意。士心默默地蹲在那里洗碗。小店的生意很好,一会儿就有很多碗送过来,他一直忙了一个多小时,吃饭的人才渐渐少了,他的肠子似乎已经纠结在一起了,一阵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的身体禁不住颤抖。最后一抹夕阳已经埋进了深山,桥头的路灯洒下一片昏黄的光辉,把夜晚的街道照得很温暖。
  一个客人也没有了,士心洗完了碗,抬起疲倦的身子,走过去端起那碗面条,发现还是热的。他知道一定是那个人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刚刚削了一碗新鲜的面条,上面浇着浓浓的汤汁,还放了几块肉。他笑眯眯地看着士心,说:“吃吧!”
  那个瞬间,士心仿佛看见了父亲的眼睛。
  他一边吃一边跟那个老板说些家常话。老板说他的刀削面远近闻名,味道好是因为讲究“剥削”两个字。“剥”说的是剥蒜瓣儿,“削”讲的是削面的功夫要好。“刀削面一定要放蒜瓣儿进去才能吃出好味道来。”他一边说,一边剥了几颗蒜随手丢进士心的碗里。有了蒜瓣,刀削面果然多了几分滋味。
  那个夜晚,一碗“剥削”来的面条,带给士心的不仅仅是没有了饥饿和疲劳,还有温暖。他用他的劳动从一个善良的人那里换来了一碗面条,还有做人的尊严。
  那以后他依然常常去那个桥头找工作,找到合适的工作给自己做,也给同学做。花十块钱买来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骑起来叮咣响,一路都仿佛在听音乐,一点也不寂寞,每次都骑车去。他学会了眼观六路,再也没有被城管抓住。每次到了那里,他都会花五毛钱买一碗刀削面,很满足地吃一顿,依然是老板削面,他自己剥蒜,一边吃面一边说些家常话,那个老板不住地说:“我那在外地上学的儿子要是也这么懂事,我就算累死了都不觉得冤。”
  士心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那个善良的人,那一碗温暖的刀削面。不会忘记在北京飘荡的这些年里面的所有冷暖悲欢,记得所有的温暖和感动。
  4
  初春的最后一场雪过后,他依然没有找到工作,还必须到街头去找工作。因为下雪,他没有办法骑车去,加上最近肚子疼得非常频繁也非常剧烈,他没有把握能骑着那辆破车顺利赶到预定地点,所以他必须坐车去。除了几十块钱的菜票,身上已经没有钱了,他翻箱倒柜一共找到了六毛钱,揣在口袋里就出门了。
  这是他头一次坐北京的公交车。
  学校距离这趟车的始发站只有一站地,他上去的时候还有很多空位置,他便拣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上去,一路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来到北京多半年了,他一直骑着破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却没有真正留意过街边的风景。这个时候刚刚吐芽的柳树上挂着薄薄的残雪,风景别致,看得人心情也爽净了许多。
  他看人家都买了一毛钱的票,也就递上一毛钱。胖胖的女售票员斜眼看了看这个穿着中山装的半大小子,什么话也没说就把票给了他。走了两站地,车上的人渐渐见多了,士心把座位让给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外地妇女。售票员走过来叫那个外地妇女买票,妇女便掀开衣襟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把硬币,小心地数了半天,数出两毛钱递给售票员,把剩下的几分钱重新装进口袋里,放下了衣襟:“俺到天安门,可是两毛钱的票哩?”
  售票员接了一把硬币,数也没数就丢进了票夹子,点点头指着那个孩子说:“孩子也得买票。”
  那个外地妇女摇摇头,就把头扭向窗外,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胖胖的售票员显然尴尬得很,大声地喊道:“说你呢,这孩子也得买票。”
  那女人转过头看看,说:“俺没有钱了,俺是个要饭的。俺孩子小,坐车从来都没有买过票。”
  售票员翻了个白眼:“不买是吧?我还就跟你耗上了,看谁耗得过谁。今儿不买票你就甭想下这车。”她在士心身边气定神闲地站稳了,就开始数落那个妇女。但任凭她怎样数落,那妇女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没有一点反应。再过了两站,售票员忍不住了,大约也是说得累了,脸上显出怒色来,大声地问:“乡巴佬,你到底买不买票?”
  她的这句话立刻招来了车上很多外地人的责骂,士心也觉得这个不依不饶的售票员有点过分了,就把自己身上剩下的钱拿了出来,取出两毛递给那个售票员:“我帮她买票,你就别说了。”售票员还想说什么,车上的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人家都帮着买票了,还叨叨啥啊?”
  售票员愤愤地瞪了士心两眼,丢给他一张车票走了。车厢里顿时安静下来,士心看见那个胖乎乎的售票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光如炬,穿透人群直射过来。过了几站地,那个女售票员忽然径直走到士心跟前,用浑厚的女中音说:“把你票给我看看!”
  士心把票递给她,女人看了看,很平静地说:“罚款!两块!”
  又是罚款!这一次不是因为违章摆摊,而是因为他坐车超过了与票面符合的里程。
  他身上只有五毛钱,刚刚给那个女人买票花掉了两毛,现在还剩下三毛钱,还必须预留出回学校的路费,无论如何也交不上两块钱的罚款,解释了半天,那个胖乎乎的女售票员就是不依不饶:“你不是挺大方的么?给人家买票,自己却连两块钱罚款也交不上。嘿嘿……没钱?你跟大爷似的出手阔绰,能没有钱?把口袋翻开,也叫大伙儿瞧瞧。”士心不想纠缠,便翻开了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五毛钱。
  “我真的第一次坐车,不知道该多少钱。”士心诚恳地说,那个售票员从他手里夺走了五毛钱,将几张车票撕下来丢在他身上,轻蔑地扫了他一眼,说:“傻帽,逃票逃到北京来了!”
  那个要饭的女人嘻嘻地朝士心笑着,她怀里的孩子望着士心的脸,对她妈妈说:“妈,这人真傻!”
  士心望着那个还不懂事的孩子,笑了笑。车到站了,他快步走下了车,躲开了人们一直聚集在他身上的目光。
  在北京这个文明的都市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种种艰辛,只有那些曾经被某些北京人看不起现在也还看不起也许将来仍然看不起的外来者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并不是刻意批判那些在皇城根和胡同里长大的人,真的是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冷暖,体会了太多太多的艰辛,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从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成为一名学生开始,士心就有一种深深的体会,无论走到哪里,从他那一身中山装别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他绝对不是一个北京人,所有的境遇也就因为这个判断而改变了。
  5
  工作总算找到了,除了一份比较近的家教之外,那个家教主顾还从自己的工作单位给士心找了一份撰稿的工作,一千个字的稿费是十五元。获得这份工作简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签了一本书的合同,写完那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他可以得到三千元左右,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至少可以解决他暂时面临的所有问题。这让士心感到无限兴奋,很快忘记了这一段时间找工作遇到的各种艰难。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夜以继日地写作,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替别人完成二十万字的书稿,那样他就可以顺利获得近三千元的收入。
  士心从小喜欢写作,在高考中作文拿了满分,中学的时候还参加过全国中学生寒假作文大赛和另外几次征文比赛,最差的一次获得了省区级三等奖。写作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替别人完成这部二十万字的书。但真正开始之后他才发现,这份工作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按照对方的要求,他需要做的仅仅是到图书馆查找各种关于心理学的资料,复印下来归类之后编一个目录,按照目录将资料重新拼凑,然后抄写在稿纸上就可以交差了。但他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一方面他不愿意花钱去复印那么多资料,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那样敷衍了事凑成一本书。虽然书出版之后并不属于他,但他希望自己用实实在在的劳动换取报酬,也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被人看成是垃圾。他从小喜欢看书,就是在那些很艰难的日子里,偶尔得到的几分钱一定会留着在特价书市上买一两本书给自己看。在城里生活的十年中他用自己攒下的和在街头捡到的硬币买了整整两箱子连环画,那些书给了他生命中最初的启蒙,让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所以他对书一直充满感情和尊重。虽然那些连环画在去年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叫最小的妹妹萍萍拿出去一毛钱一本卖掉当学费了,但那是无奈之举,在他的心里,书是神圣的。他没有想到原来有时候写一本书仅仅是花三千块钱找一个学生从图书馆复印资料拼凑起来这么简单。
  这段时间除了上课,他几乎用所有的时间来完成书稿。晚上总要趴在宿舍里写到大家都休息了,然后搬着桌子和板凳到楼道里写。白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记录和整理之后用在书里面。这样的日子远远比繁重的体力劳动更辛苦。他以飞快的速度写稿,一天下来勉强能完成一万字,但每次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后半夜,两只手都麻木了,眼睛也变得黯淡无神,仅仅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