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成功全集之四形象设计艺术-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深刻。
就某些含义而言,这其中的确有其不可思议之处,但人类与生俱有忘却 痛苦回忆的本能,却是事实。基本上这是一种避免记忆重现,因应而生的“压抑”作用。即使痛苦的记忆依然存在,或是已从记忆中脱落,但只要到了回 想阶段,痛苦的回忆受压抑将不再重现,只会忆起令人愉悦的往事。
美国大学曾对学生进行一项实验,让学生回想暑期生活中的趣事,并写 成报告。在刚过完暑假的学生报告中,学生们巨细靡遗地写下生活中的点滴, 真是精采无比。
事隔数月后,又让学生们重写暑假时期的回忆。结果显示,令人不愉快 的记忆渐渐褪去,只留下深具意义或令人快乐的记忆。由此可知,即使是短短数月前的事,仍会在人身上产生“压抑”作用,将痛苦回忆隐藏,不再忆起。 即使记忆仍存在于脑海中,却会因为心理上的压抑作用,而使人以为对该记忆已经淡忘。就如前述学生们的事例相同,即使无法写出记忆,但却未 真正忘记,所以这个记忆会在无意中突然浮现。例如念大学时,遇上与自己少年时期老师同名的教授,心中就立即浮现那个老师的脸庞。如果自己当时 非常讨厌这个老师,就会直觉上讨厌起同名的这个教授。只要有所刺激,压抑作用会瞬间消除,使不好的回忆自然浮现。
话虽如此,不好的回忆如果常常浮现,此人的精神状态便会呈崩溃状态。 所幸人脑会产生自我防卫,由无意识中筛选记忆好坏,以压抑作用避免回忆。
选出重要信息前文曾提及,人会自然选出重要信息,并加以排练以免忘记。一切看似 顺其自然,事实上,无意识中排练之事,有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美女的脸孔久久不忘,实际上并无记忆的必要,也无排练必要,却因为无意识 中产生记忆的意愿,才能够有所记忆。
相反地说,即使是应该记住的对象,有时在初识并未刻意记住,或是跳 脱选择网的筛选,导致记忆消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名、地点、时 间、数字等。
因此最好养成自我排练信息优先顺序的习惯,让自己意识何者必须排 练、何者毋需排练,如此才能确保记忆品质优良。
这世上的确有记忆力非常好的人,但这类人并非事事都记得住。对人类 而言,完全记忆接收得来的信息,是完全不可能的。通常对某些记忆力特别好的人,多半是因为与工作息息相关,针对自己所需的工作信息,自然会排 列出一定顺序,进行排练。由此可知,记忆状态也有强弱之分。
例如有心记住某个人的长相时,不要由发型、服装开始记忆,而是记住 长相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再依序核对其他特征。如此在记起那个人名字时,心中自然就会浮现他的脸孔,在见到那人时也能很快想起他的名字。只要想 起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他部位也会依序连锁浮现,最后连排名在后的发型、服装等,都能一一想起。
要记忆某个人的一切是不可能的,但在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中,必须记住 的对象实在太多,上述的方法可说是最具效率的方式,也可直接舍弃重要度较低的记忆事项,直接选择必须记忆的对象,并予以排练。可说是将浓缩之 后的信息,巧妙地存入脑海中。
对方记忆的缺失也是“可乘之机”
每个人都无法把每件事牢牢记住,有时难免发生错误。即使对当事人来 说,这点错误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这一点点“有机可乘”,有时却可为自己带来极大利益。
有人常常利用对方记忆上的弱点,或技巧运用记忆上的错误,将事情发 展朝对自身有利的方向推进。
例如在交涉价钱时,假定上次收了对方 3 万元,但这次对方说:“上次 到底是付给你多少钱?好像是 5 万元吧!这次再以同样价钱拜托你,可以吗?”这时,你可能心想:“哇??”但只要镇定的说:“是这样的吗?我 也不大记得,既然如此,那就比照上次的 5 万元吧!”如此一来 5 万元的交易就成立了。 这也是交涉方式的一种,在生活中并非事事都要实话实说,有时可看时机与局面,巧妙利用对方记忆错误的负面因素,作为对自己本身正面的影响。 如前述中的事例,如果是真的不能出错的重要事项,对方应该有牢牢记住的义务,如今其中出现差错,证明这并非对方交涉的重要事项,极端一点 的说法,这可说是对方咎由自取。
时机不当时则不宜采用这个方法,可技巧地为对方指正,但只要时机恰 当,巧妙利用也不是坏事。
社会中有不肖人士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诈欺、敛财等不法勾当,这是绝 对不鼓励的。但若用于正当交涉,为使其顺利进行,善加利用对方记忆错误 的盲点也无可厚非。
当情况发展朝向有利方向进行的同时,也必须叮咛自己,记妥此次交涉 所需的每个细节,不断排练,可做为交涉时的有利基础。
“忘却曲线”
俗话说:时间是最好的治疗剂,真是一点也不错。唯有适度的遗忘某些 事物,人脑才不致塞满各式各样的东西,而拥有健康的精神生活。虽说记住所有的事务,在生活上的确有其便利之处,但脑部却会因过度震荡发生病变, 神经系统也将呈不稳定状态。
事实上,忘记某件事情,记忆并非“啪答”一声由脑海中脱落,而是呈 曲线状渐渐淡忘。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洛斯(Ebbinghauscurve of Retention) 忘却曲线”说明的理论。
艾宾洛斯是德国人,是因记忆研究闻名于世的学者,他在距今 100 多年 前(公元 1879 年)发表了忘却曲线研究结果。
艾宾洛斯进行的实验,就是让被实验者以每分钟 150 音节的速度,阅读 毫无连续性的 13 音节句子。只要连续两次背诵正确,就表示学习成功。以此区段评量再学习的成果,并计算残留的记忆量。
艾宾洛斯忘却曲线,说明学后一小时以上,人脑将忘却一半以上的学习 事物。
实验结果显示,初次学习须耗时 18 分钟,但在 19 分钟之后再学习,则 只需 8。3 分钟,只占最初学习时间的 53。9%,足足省下 9。7分钟,可见记忆 残留量相当惊人。
再看看忘却曲线不难发现,记忆在学习后的一小时之内,以急转直下的 方式衰退,但在经过 8 小时之后,记忆衰退的速度渐趋缓慢。如果在 6 天之内未再度进行排练,所有的学习成果都将付诸流水。假若在记忆尚未消失之 前再学习,则可有效留住记忆,同时期待更好的学习效果。
虽然艾宾洛斯的实验采用无连贯的音节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但在记忆生活所需的句子或数据时,若能掌握忘却曲线的结论,将可使排练 技巧更加精进。
改变记忆方式,延后忘却时间由艾宾洛斯的实验可知,即使是记忆无连贯性的句子,虽可能省去再学 习的时间,实际上对于忘却曲线的变化并无影响。严格说起来,无论历经几次再度学习过程,仍无法延缓忘却速度。
所幸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人名或英文单字,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并非 独立存在。
如此只需在记忆方法上多下工夫,增加排练次数,不仅可有效加深印象, 更能使记忆有效留存于学习的效果上,或是改变忘却曲线的走向。也就是你所采取的记忆方式,不仅可延缓忘却速度,或许也可使人不致轻忘。
背诵历史年代表是每个考生最头痛的部分之一,其实若能适当运用谐音 或想像记忆,将变得容易得多。例如“镰仓幕府建立于 1192 年”、“平安迁 都于794 年”等,可先单独记忆“镰仓幕府建立好的国家(日文好的国家与1192 同音)”,再记住“平安迁都于杜鹃鸟叫时(日文 794 与杜鹃鸟叫同音)”, 不仅印象深刻,记忆上也更加得心应手。
如此在记忆人名时,可由打油诗或趣闻中取材,将使记忆工作进行得轻 松又愉快。有时在宴会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往往有其存在记忆中的因素。
例如不慎打翻酒的人,或是无意间发生碰撞的人,常常在想起对方长相时, 就同时记起对方名字。话虽如此,应有的排练工夫仍怠慢不得。
例如两人同时听说了一句话,但却常因为记忆方式留存不同,而使记性 结果出现差异。这与记忆力本身无关,而是两人关心度与动机,使记忆结果 形成差距。
遇上难以记忆的事,若能采取上述方式引导记忆,可说已成功掌握不轻 忘的秘诀。
记忆力会受环境的影响一般人认为记忆力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不然。根据研究显示,后天锻炼 与生活方式是影响记忆力的两大因素。毫无疑问,记忆力本身会受环境左右。
常有母亲说:“我家孩子的记忆真差!”言下之意仿佛在抱怨孩子本身未具备优秀的资质。事实上孩子记性差,多半与生活环境脱不了关系。 小孩子的好奇心相当旺盛,在对周围事物感到好奇时,多半会对母亲提出质问。而孩子也会主动告诉母亲,由电视中看见的事物或是在朋友家玩耍 的情形,此时母亲应仔细倾听,并配合交谈思考,将有助于孩子记忆力的提 升。
不仅是小孩子,假定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成人,与长期阅读、不断接受 知性刺激的人相比,在听到他人谈及书中内容时,两人的记忆力肯定有着显 著差距。
不少中年人常常悲叹:“最近记性越来越差!”或是,“我真是健忘!” 我想这些人可能是工作忙碌,再加上体力衰退的双重影响,极少于工作之余阅读或是用脑思考所致。
不知不觉减少知性刺激,记忆力自然在无形中减退。再加上时间全被工 作消耗怠尽,生活中足以提升记忆力的知性环境,往往在无形中消失。
观察这些人的生活作息不难发现:早上在通勤电车中打瞌睡,下班就到 啤酒屋与同僚大嚼舌根,饮酒回家倒头就睡,难得的假日也多半在床上昏睡一天??生活中一点知性因素也没有,记忆力不衰退可真是奇迹!想保持记 忆力或使其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持续阅读,同时对工作之外的事物也能保持高度关心,使自己时时身处于知性环境,可说是保养记忆力的不二法门。
聊天能锁定记忆预防记忆力衰退或提升记忆力,除了将某事物挂在嘴边,叨叨絮絮念着, 多与人交谈也是不错的方法。与人聊天可有效锁定记忆,同时听对方的应答也会刺激脑部活动。
不少政治家或财经界要人,即使年事已高,记忆力仍可说是历久弥新, 这与他上了年纪,仍不断与人接触、口若悬河交谈不无关系。
交谈的话题必定是有所记忆,才可能提出与他人讨论,因此与人交谈的 话题,通常兼具知性与记忆。再滔滔不绝的人,在面临不想谈论的话题时,要保持守口如瓶的状态也绝无问题。
如前述的情况为例,孤单度日的老年人,与和家族同住的老人相比,独 自生活者记忆衰退较为迅速,与家人同住者则因日常生活仍须与人交谈,脑部仍不断接受刺激,记忆衰退情况较为缓和。
不单只是老人,通常话多的人记忆力较佳。因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