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门阀美国 >

第41部分

门阀美国-第41部分

小说: 门阀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举的。你作为议员,是代表你所在选区所有人的利益,并不是代表选区内某个或者某些利益集团或者阶层的利益。你要为本选区的富人说,也要为本选区的穷人说话,只要是这个选区的人,都是你的选民,你是他们所有人的代表。因此议员再有钱,他也不是全美富人的代表,因为其他州的富人不是他的选民。
  

  这个地区代表性的原则就是美国门阀政治区别于其他门阀政治的根本所在。门阀的最大问题是形成地区性的政治势力,一代又一代地控制着一个地区的权力和资源,最后成为独立王国。效仿美国式民主的一些国家就出现了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民主成为地方势力之间的权术。但是美国建国200多年来,这个现象没有出现过,一是因为上面所说的对议员居住资格没有硬性要求,二是地区性的全民而非阶层和利益集团的代表性。这样的代表就不一定非要选本地的豪强,只要能说会道,有本事,都可以代表本地区。因此美国的政治家族大多并不局限在起家的地方。相反,只局限于于家乡的豪门渐渐失去了影响,比如建国后长期统治美国的维吉尼亚豪门,自内战后已经没有多少政治影响力。
  
  美国的议员资格对于非门阀中人是不公平的,但对于现有的政治体制则起着稳定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豪强坐大,形成独立王国式的地方势力,导致门阀精英体制的崩溃。美国的政治体制是门阀精英制度,既要保护门阀的利益,又要有门阀的新陈代谢机制。一个系统如果没有新陈代谢机制,就难免走向衰败,现有的议员资格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门阀中的精英人才出人头地,避免旧的陈腐势力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个议员资格正是美国式民主精髓。
  
   美国这种选举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既要照顾人口,也要照顾地区。这个制度肯定是不完善的,也肯定是不值得效仿的。但是让美国总统大选去效仿别人,采取按绝对票数的办法是不是可行?或者说按绝对票数就是最好的民主选举方式?
  
   其他国家的例子就不引用了,还是看看美国的例子吧。美国的州长选举是按绝对票数的,因此州长是全州多数选民选出来的,这是理所当然的。刚来美国时住在马里兰州巴尔地摩时,很有兴趣地欣赏了一次州长选举。
  
  马里兰州是民主党的天下,但富贵逼人,近些年来经济形式好转,共和党的势力渐渐增长,1994年州长选举是民主党候选人、乔治王子县县长格兰丹宁先生对决共和党候选人、州议会少数党领袖索尔巴瑞女士,选举结果格兰丹宁以5993票的微弱多数险胜,得票数分别为708094和702101,差距在0。2%。选举结束后,共和党以选举舞弊的罪名上诉法庭,法庭判决上诉无效。
  
  有没有舞弊不是我关心的,我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事实:在马州24个市县里,索尔巴瑞赢得了21个,格兰丹宁只赢得了3个,在他当县长的乔治王子县和黑人占绝对多数的巴尔地摩市大胜,在蒙哥马利县险胜。这个选举结果如果换成美国总统选举的计算方法的话,绝对是索尔巴瑞大胜,也就是上面说的总统大选中绝对票数多的候选人落败的情况。
  
  马州在1994年的时候大约有5百万人,美国的大选投票率为54%,但是马里兰州这次选举的投票率比这低多了。以巴尔地摩市来说,有资格的选民49万,占总人口的75%,投票的一共15万2千人,占选民总数的31%。按这种比例,马州选民总数应该有375万,票数一共141万,占选民总数的37。6%。两位候选人得票都是50%,无论谁当选,他或她只受到18。8%的有资格投票的选民支持,绝对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按美国大选的投票率来说,总统当选人也最多受到30%有选举资格的美国人的支持,同样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因此,靠绝对票数并不能体现民主,甚至可能是更不民主,造成人口多的少数几个地区长期把持政权的现象。
  
   马州1994年大选,就是极少数地区决定选举结果,在该州已经引起了很大的政治动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全国,很可能出现有些州的离心离德,甚至出现独立的呼声。
  
   对于门阀来说,如果出现全国性的这种政治上的动荡就意味着改革,改革就意味着门阀政治被颠覆的危险,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分区选举议员,还是两级选举总统,对他们都是最有利的,改成绝对多数对于门阀政治来说是致命的一击,因此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万万不能更改的。
  
   4,多数服从少数的选举
  
  美国的选举有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投票率太低。民主选举,应该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多数从理论上来说不应该是投票选民中的多数,而是全体选民的多数,也就是超过有资格选举的人半数以上。但是,几乎在美国所有的选举中,这一点都不能达到。而且美国的选举还不要求过参加投票的人的半数,只要领先就成。比如高尔参加的第一次竞选的得票是32%,获胜了,因为他得票率最高。
  
  就拿本县最近一次议长选举来说,当时本县人口预计27万,投票人数为53882人。当选的议长得票26837人。从投票率来看,本县的够资格的选民起码有 15,6万,实际投票的和上面列的巴尔地摩市的情况一样,只有30%左右,议长得票差一点过半数,也就是说最后只获得15%的选民支持。
  
  就美国的现状来说,投票率低的问题很难解决,选民不投票,主持选举的也没有办法,不能和奖金升职挂钩,也不能硬性规定。如果投票率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效的话,美国除了成天选举外,就不可能有时间干别的了。而且各选区也不知道有多少选民,搬家了应该去做选民登记,可是你不登记也不违法,好几成的美国人经常搬家,选区只能按登记了的选民数来估计,也知道其中有不少早就不知道搬哪里去了。
  
   2008年大选,民主党广泛动员选民投票,于是在临选举前,大量的新选民进行登记。他们并不都是刚刚获得选民资格的年轻人,也不都是新入籍的移民,而是从来没有投过票的选民。只有登记的选民才能投票,而且只能去指定的投票站,因为一张选票上还有和本地区相关问题的投票。
  
   前一阵两党的初选折腾到维吉尼亚了,也不知道是谁制定的,选举都在星期二。上午看到公司的姐们贴一选民标志进来了。
  
   “你投票去了。”
   “嗯。”
   “你投谁呀?”
   “这我能告诉你吗?我连我妈都不告诉。你没去投票?为什么不去?我告诉你呀,,,,,,”
   “等等,我接个电话。哈罗,是你呀。”
  
   哥们不知道吃什么药了嗓门儿这么大,得出门听去:“没投票去?赶紧去,我跟你说,咱们华人不能像过去一样任人宰割,要体现咱们的力量,投票就表示,,,,,,”
  
   马上打开州选举委员会的网址,查到自己的选民登记有效,也查到投票地点,准备下班时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下午3点半,老板发来邮件:路面结冰,各位同仁早退不早退全凭自愿。
  
   本同仁自然自愿早退了,上了路就堵车,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民主权益早就扔到脑后去了。
  
   由我的亲身经历看来,去不去投票是选民自己的事,而且还不一定是选民的大事。如果用武力或者法律强迫人们去投票的话,则比不选举还糟。当然那天晚上很多选民踩着冰去投票,是因为他们能够看到结果。
  
  总统选举能有半数以上的选民投票,是因为结果可以看到,本州是全或无的关系,多投一票没准就关系到通赢还是通杀。马州州长选举投票率低的问题是因为结果不容易看到,要全州人统计多数和少数,一张票的份量就低了,巴尔地摩的黑人们犯懒是有情可原的。如果按绝对票数,美国选民的投票率也会低到40%以下,就更不能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了,因此目前这种选举方式起码不比按绝对票数的方式差。
  
   上面说的是这种选举状况的外在原因,此外还有其内在原因,就是它是门阀政治生存的土壤。
  
  在美国选举中,最经常出现的镜头是本地的重量级政界人物出来表示支持某一候选人,候选人也兴奋异常。看起来这些地方大佬似乎想左右选民的判断,可是美国人崇尚自由思考,从来没有出现街上流行红裙子那种跟风现象,公司的同事之间也有辩论,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左右不了谁。站出来一个议员州长类的人物,说我支持某某,指望本地老百姓改变想法?做梦去吧。选票是一人一票,争取选票应该到人多的地方去呀,起码在地铁站和人握手,先混个脸熟。
  
   但是候选人还是乐此不疲地争取各地的关键人物的支持,因为他们的支持是胜负的关键。
  
  
  选票虽然是一人一票,可是我的这张选票和本地头目政治人物的选票的份量是天差地别的。我的选票只是加一减一的计算问题,他们的选票则是胜负的关键。因为他们代表着地方的政治家族和他们盘根错节的联系,他们的支持就表示整个家族和他们的社会关系的支持,因为美国的选举在州范围内是通赢通杀,候选人就一定要争取各州的政治家族的支持,然后通过他们来争取本州民众的支持。还是伯尔的那套理论,甭管多少人来投票,只要在所有的候选人中支持你的人最多,你就赢了。如果一定要投票的选民数达到一定的比例,或者非要超过投票人数的半数才算胜利的话,这套门阀的规则就无法运作了。
  
   门阀所希望的是广大的选民们当选举的观众,这样他们才能靠少数选票决定选举的结果。
  
   除了这种隐性的多数服从少数以外,在今日美国的政治选举中,居然还有明目张胆的少多数服从少数。
  
  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美国登记的选民是这样分类的:民主党选民7200万,共和党选民5500万,独立选民4200万。从这个数字上看,民主党在美国占很大优势,可是从1980年大选开始,总统大选共和党胜率高,5:3,唯一一次民主党占绝对优势,是1996年克林顿连任那次。人多不能势众,民主党确实应该检讨一下为什么。
  
  民主党很虚心,知道不能怪对方太强大,而应该从内部找原因。早在尼克松当政的时候,民主党就开始虚心检讨了,认为之所以人多不能取胜,是因为本党骨干参与本党事业的程度不够,这样轻则吊儿郎当,重则随便叛变。为了激发他们投身本党事业的积极性,一个新的党内选举制度诞生了,这就是超级选举人。
  
   2008年民主党内初选成了半斤八两,战到最后一刻才有结果。选民们也有机会了解一下两个党是怎么推选总统候选人的。共和党很简单,和总统大选的规则基本一致,也就是两级选举制度,在各州进行初选,赢了的话这个州的党代表都归你。可是民主党有自己的一套,首先各州不是通吃,而是按得票比例瓜分选举人票。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因为民主党讲自由,要保护各州少数派党民的权利,这样一来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