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美国-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重洋,来到新世界碰运气。亨利·亚当斯也不例外,他并不是和自己家族的亲戚一起漂洋过海的,而是和妻子的亲戚一道来美国闯荡的。
他的妻子来自斯魁亚家,这家主人叫亨利·斯魁亚,生了三个女儿,嫁给亚当斯的是大女儿伊迪斯,二女儿安嫁如帕切斯家,小女儿玛格丽入谢泼德家。这三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一起结伴移民北美。
如果真的有政治基因的话,斯魁亚家的政治基因肯定能够数得上,移民美国的三个女儿的后代一共出了四名总统,亚当斯这一支出了父子两位总统外加上一位国父外,帕切斯这一支出了菲尔莫尔,谢泼德这一支则出了第27位总统塔夫脱。
能力一般的菲尔莫尔没有能继承的亚当斯家族的政治遗产,这个遗产落到了亚当斯家族的另外一位远亲,第27位总统塔夫托头上,塔夫托家族因此成为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的门阀。
4,因为搅局而当选的克林顿
1992年大选,出身贫苦、连姓都随了继父的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战胜了争取连任的出身政治家族的布什总统,给了门阀政治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对美国民主灰心透了的自由派选民们燃起了希望,认为这个国家还是人民的。
16年以后,克林顿家族已经变成美国新的门阀家族。希拉里已经不是改变美国肮脏政治的人民的代表了,而是门阀政治的一个代表。这就是门阀政治的体现,不管什么人,都能被同化到门阀之中。
1992年,出身门阀的老布什总统之败是非战之罪,克林顿之胜是胜之不武,真正取决定性作用的是另外一个人,因此这场选举并没有说明门阀政治的不存在或者没落,而是体现了美国政治中的另外一种角色:搅局者。
罗斯·佩罗特在美国富人排行榜上名列57,身价44亿美元,参选美国总统所需的财力对他来说没有一点问题。他白手起家,从推销员开始,是实现美国之梦的完美体现,其能力和智力是无人怀疑的。最令其他商人望尘莫及的,是他属于美国英雄,而且是政府无能,我有本事的那种。
1979年伊朗革命后,激进的穆斯林冲击美国大使馆,把美国外交官及其家属全当了人质。出身海军学院的卡特总统对飞机在沙漠里飞行的问题没有经验,糊里糊涂地下令去救援,结果沙漠里一刮风,飞机全飞不动了,特种部队全副武装在沙漠里喝了几天的风。偷袭不成,伊朗反而加强了戒备,再也不存在军事营救行动的可能了,美国政府只好老老实实靠外交手段解决。
美国和苏联争霸中已经占了上风,眼看就成为世界霸主了,却让伊朗人质事件给难为得一愁莫展。让美国人民对政府失望到家了:我们能够登上月球,却救不回人质?
有一个人没有天天质问政府,他的计划是:既然政府无能,我自己干。
被伊朗扣押的人质里面除了外交官,还有在伊朗工作的美国公民。卡特在海军学院的师弟佩罗特有两名雇员也成为人质,于是他出钱组织了一只雇佣军,居然把两名人质从伊朗救了出来,轰动了美国。一夜之间,佩罗特成为美国英雄。
在1980年选举中,卡特大败于里根,回家继续做家具去了。里根上任后借伊拉克之手用两伊战争报了人质之仇,主要精力集中在彻底打垮苏联上。里根时代美国经济惨不忍睹,但是由于国际上的胜利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老布什也很顺利地接班了,1989年美国和苏联争霸之战终于以美国完胜而告终,布什没高兴几天,昔日盟友伊拉克突然占领科威特,眼看连沙特都保不住了。布什总统得到联合国授权,指挥联军把伊拉克打了回去。
老布什在海湾战争的强硬表现可圈可点,应当很符合佩罗特这种美国硬汉的脾气,而且佩罗特一直是共和党的支持者,这时候他应该站出来为美国终于强硬而喝彩呀,可是没想到他大力反对海湾战争,呼吁参议院投票表决,从海湾撤军,其反战情绪超过了民主党,很多人认为他是不是患有英雄成名后综合症,有些精神错乱,或者吃错药了?
佩罗特没有毛病,也没吃错什么,他是多了一件东西:野心。非常精明的他从纷乱的时局中看出了谋国的机会。
1990年,美国人民处于非常不痛快之中。冷战结束,没有了核战争的威胁,人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的经济上,猛然发现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经济不景气,还去海湾打仗,人民的一肚子不满让佩罗特找到了感觉。
挣到了大钱,也成为英雄了,佩罗特觉得这一辈子就剩下没有当总统了。可是共和党这边干得不错,里根干了两届传给副总统布什,如果在党内初选中挑战在位总统的话,是不太可能成功的。投奔民主党也有些迟了,他那些观点也不一定让民主党人接受。于是他决定走独立候选人的道路,首先要造舆论,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佩罗特开始发表政治言论。他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政府出问题了,应该改革,而且不能通过现有的两个腐朽的政党来改革,必须由外人才能改革成功,这个外人就是他。布什的政策他自然是一概反对,1992年2月,他宣布竞选总统,并提出了一系列听起来很美的政策,比如平衡预算,向毒品开战、结束工作外包等,很快他的支持率就和两党候选人差不多。
佩罗特选择的机会很好,因为两党正在初选,因此对选举的新闻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的支持率持续上升,到了五月,两党初选的局势明朗了。共和党的候选人布什总统在民众中的支持率越来越低,民主党的候选人克林顿因为拉链不紧的丑闻缠身,也没有太高的支持率,使得佩罗特成为最有希望赢得大选的候选人。
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佩罗特商人的精明让他忘了政治的险恶。商人为了赢利是不择手段的,佩罗特在竞选中雇人收集重要人物的私人情报,相当于破坏了政治规则。成功的商人都有独裁倾向,因为商场如战场,不能凡事开会民主协商,佩罗特被指责不会民主管理。商人都不如政治家圆滑,佩罗特在演说中屡屡失言。在两大党的抹黑行动中,佩罗特的支持率下降,到了7月,他的支持者只在50个州中的24个州收集了足够的签名,把他列在本州选票上。佩罗特宣布再考虑一下是否参选,转而支持克林顿。考虑了两个多月,到了9月,50个州都把他列在选票上,他又重新开始竞选。经过一场成功的辩论,佩罗特在民意调查中领先,他的支持率为39%,布什的支持率为31%,克林顿只有25%。
1992年美国大选体现了美国选举的一个特点,虽然是全国范围的,却往往是部分地区之争。1992年大选的三名主要候选人,布什和佩罗特都来自德克萨斯州,克林顿的政治生涯也从德州开始,等于是三名德州的政治人物在角逐天下。
这场大选,佩罗特全部用自己的钱,一共花了大约六千万,选举的结果和上述民调结果正好相反,克林顿获得43%的选票,布什获得37。4%的选票,佩罗特获得18。9%的选票,剩下的零点几被其他候选人拿去。克林顿得票最多,但没有过半数。按照选举人票计算,克林顿获得370张,布什获得168张,佩罗特一张没有。
在美国政治历史上,民意调查经常不准,因为民意调查的采样的问题和选民的改变主意的原因。1992年虽然克林顿比布什多拿了一倍多的选举人票,可是各州的选举人票是通吃,50个州中有17个州领先的幅度小于5%。佩罗特将近19%的选票大部分来自共和党人,也就是说没有佩罗特参选的话,无论是总票数,还是选举人票,布什都会领先的。在这次大选中,他成了门阀政治的搅局者,让本来一点希望都没有的克林顿成为总统。
虽然从表面上看,佩罗特的出场打击了美国的门阀政治,实际上,正是因为他的出场,使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家族克林顿家族,而且造成老布什下决心培养自己的后人,让布什家族成为真正的政治豪门。
5,布什和高尔对决,胜在大家族的势力
小罗斯福出任纽约州长后,改革纽约的社会福利制度,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发放和承包,此举彻底摧毁了坦慕尼俱乐部的政治基础,称霸纽约政坛100多年的坦慕尼俱乐部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扫荡旧的门阀势力,是为了新的门阀势力开道。
小罗斯福竞选总统时,他的支持者中有一位名为约瑟夫·肯尼迪的金融家。他从老小罗斯福身上体会到裙带关系的用处,于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自己家族的势力,用了29年时间培养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可惜在二战中战死,马上培养次子约翰,使之成为总统,另外两名儿子也都成为联邦一级的政治人物。肯尼迪家族的兴起燃起了美国门阀的热潮。约翰·肯尼迪在担任参议员和总统期间与另外两位参议员结识并共事过,一位是来自康涅迪格州的布什参议员,另外一位是来自田纳西州的高尔参议员。1962年布什参议员考虑退休时,他的次子乔治·布什已经在准备竞选众议员,并梦想有一天能成为总统。38年后的大选,布什家族和高尔家族王侯对决,把二十世纪门阀裙带政治推到了最高潮。
布什家族近两代人并没有出色的才华,特别是小布什。如果人们不知道他爸是谁的话,很乐意当全世界人民笑料的小布什总统毫无疑问会被当成美国农民,还是很纯朴很闭塞的那种。他之所以能够当选和连任的一个因素,是他的对手长得不如他诚实。小布什怎么看怎么像一位连飞机都没有坐过的庄稼汉,但是如果以为他是靠着一脸天真当上总统的话,就未免太天真了。
起码落选之后连得奥斯卡和诺贝尔奖的高尔先生就没有这么天真。
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到得主为美国前副总统高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让很多人激动了一回。瞧瞧高尔,当不上总统,还可以得诺贝尔奖,要是他真的当上总统了,美国的前途能坏得了吗?劝进的声音也出来了,让比八年前胖了一圈的高尔特谦虚地回绝了。
和小布什在2000年争得难解难分的高尔当年因为佛罗里达点票的问题而史无前例地要求重新点票,花了好几个月最后维持原判。明眼人都知道,高尔是因为再也当不了总统了才能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和平奖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比如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打来打去,发现打下去没什么希望,于是在美国的调解下谈和,双方首脑加上美国总统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把奖金一分,协议当成废纸,双方继续开打。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也是个笑话,得奖的理由是因为保护环境,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就是干这个的,环境保护是它份内的工作,而且它也没干出什么有成效的事。高尔只不过在各种场合唱一唱环境保护的高调,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关心环境保护的人多了,比如我儿子,他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并拯救南极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