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

第7部分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第7部分

小说: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是类物质的产物。这个结论并非有意与达尔文博士论辩,而仅仅是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此外,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在这里我不是以一种不可知论来混淆人类已有的某些结论,而是想以这种迄今的未知来证明一个客观存在,那就是类物质世界——它正待我们去充分认知。
  亚马,现在我还要向你介绍一位我的朋友蒋萍女士,在写这段之前我们刚刚在咖啡馆谈完话,这场谈话更多是涉及一些关于人生观念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当我们自觉已十分出色时却常常远未真正认识到自己。我想说明的是,正如这种自身虚假的认知一样,人类作为类物质的产物这一事实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中国人有一句“局中之迷”的概念,恰恰可以印证人作为自己对自我所发生的认识障碍。
  在历史上,一些宗教将人类所存在的类物质世界的力量归结为神,同时将人归结为神的缔造物,不过这种“神”在很大一部分上只是人类按照自身的形象与想象力所进行的设计,而非类物质的客观本身。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于“神”的礼拜和信仰在更多时候都会体现出自己的利益观而使宗教容易陷入局狭。

  心灵——人类类物质符号(5)

  蒋萍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同学,她的女儿也与你同岁,长得健康而且壮硕,暑假期间我们两家人一起吃过饭,你应该记得那个高过你的女孩,她显得比你更加开朗。亚马,你应该学会爱好体育和更加开朗活泼一些,改变性格中过于内向的部分。
  在关乎心灵的许多次谈话中,我都十分注意地观察那些谈话对象的心灵状态和态度。
  我认为心灵有着与生俱来的类物质世界的能量,同时心灵也是抵达到人类自身所与生俱来的类物质世界的通道,通过对一个人心灵的观察可以觉察并基本分析出他的类物质世界的诸种状况与问题。
  依据分析的经验,我将人类心灵分为开放与封闭的两大类别。开放型的心灵,其类物质世界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类物质通常会通过人类的思考力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力呈现出人类行为的积极响应,比如积极倾听、开放心态、主动参与以及敢于创造、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开放的心灵态往往成为人类分子中那些获得事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前提。
  封闭型的心灵则相反。更多的时候,封闭型心灵表现为缺乏对话的响应以及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它们表现为缺乏想象和创造力、生活沉闷以及行为方式单调和单一,其社会行为力也因此而显得保守和迟钝。
  开放型心灵,使类物质拥有更多获得激发与开掘的机会,其类物质世界的能量亦随开放的时间与频次而获得增强。这种类物质能量增强所呈现的具体外化的结果是人类或者个人观念的创新和强大,并使其在物质世界中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同时获得加强。
  我通过观察还发现,封闭型心灵则未必是自身类物质没有唤醒,而是类物质的因子存在着封闭条件下的局限性。有一些拥有相当专业知识与经验见地的人士亦可能同时是一种封闭型的心灵,他们对自身类物质因子实行一种自我意识上的强烈抑制,从而呈现出性格以及行为方面的狭隘特性——在相当多的时候,一些人通过外在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刚愎自大和固执己见便是这种封闭型心灵态的具体体现。
  封闭型心灵也有参与交流和沟通的需求,但他们的沟通常常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就是他们所能启动的心灵类物质因子太少,而仅仅是依赖旧有的某些经验以及固化的部分思维力,因而对类物质所携带的更多信息产生抗拒与排斥反应。然而这种封闭状态亦是一种相对。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类物质的本源力量将冲破心灵外在性格中所设置的经验或个性障碍而得以输出——这类似于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打击或变化所导致的结果。这时,封闭型心灵大多呈现为被迫接受的状态,这种被迫状态直接引起人类神经系统的紧张而使人类表现为强烈的紊乱、情绪失常或是性格变态。
  心灵所涉及的类物质世界是一个自然与客观的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是无我的,即并不与心灵的拥有者(现实的人类分子)发生感应上的直接归属关系。在这里,“我”只是一个物质态的客观生命体,是现实中未涉及或与类物质发生感应关系的客观人。类物质作为“无我”的存在而与心灵发生感应时,心灵的归属感才能发生。
  这种心灵与类物质的归属关系往往发生在婴儿被哺育和接受到某种教育或启发之后,正是这种教育启发了人类最初的心灵——教育是唤醒人类心灵对类物质感应的重要工具。因此,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为人类在物质世界中对于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更在于其作为人类心灵感应类物质的工具作用。
  心灵对于可响应的类物质世界在某一意义上说是无限的,自然也就比人类自身已知并拥有的欲望和思考所能涉及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智慧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以及思想的无极归属。追逐心灵对于类物质世界的响应尚需要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诸多欲念的自我克制,这种在物质行为上的克制将使人类更加切近心灵从而获得对类物质的能量。在古代,这种自我克制而获得智慧的行为往往被称之为“修行”和“修身”之道。有许多宗教不约而同地都拥有类似这样的场所与仪式,它们共通的一点都是为了克制人类物质欲念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使心灵获得对类物质的响应。

  心灵——人类类物质符号(6)

  有一些更为年青的人们喜欢与我谈及关乎心灵以及感悟这类问题,这种谈话往往也是见证类物质世界的一项实践,因此常常令谈话的参与者获得一种心灵洞开的感受。我记得有一位刚刚三十岁的设计师就这么对我说:我的头脑里是一片沙漠。而在进行这场谈话之前,他对于生活和工作以及世界的看法还十分自信并且表现出一种颇好的自我认可的态度。
  心灵对话以及对心灵世界的探索,对我而言,似乎是从生命启蒙开始时就进行了。在我的记忆形成之前,我相信有相当多的教育已经围绕在了我的周围,我相信这段时间的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才知道给了我怎样的教育与呵护。童年时代,所有的关乎情绪与感悟的启蒙大多缘于父亲的童话故事和他的音乐,而母亲的宠爱也从另一方面给予了我溺爱和被保护的印象。我的许多幻觉与一直以来无法拒绝的梦想,很可能就是因为童年的童话与音乐的缘故,它们使我今天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幻想并受到它的驱使。可以这样来总结:童话故事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让你置身于其中。因此,这是将一个幼小心灵引入类物质世界并产生奇妙思考的极佳方法;而音乐的启蒙,则可以创造心灵对于类物质世界产生感受和感动的情愫。
  说到这里,亚马,我不能不向你致以深深的歉意,因为我没有像爷爷对待我一样给你讲那么多的童话故事(虽然讲过一些并教授过不少的诗歌),这样极可能减少你在更早时候获得某些启发的机会。由于童年和少年所受到的有关家庭出身的压抑缘故,我的心灵世界里一直都有一种内向与封闭的倾向,我想有可能因为这一点而导致了我与家人交流不畅——我更愿意在心灵世界里沟通而没有过多的彰显行为。
  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之中,人类与自然万物一样成为这种循环的结果。虽然进化论与神学分别就人类的产生形成两大流派的认识分野,然而实际上,人类对于自身的出处迄今仍旧停留于理论的推演与猜想阶段,并且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一个纠缠了人类数千年的出身之迷,它从最深层次关联着人类自身生存与未来命运的所有根源,并与我们的世代行为发生着莫可名状的密切关系。与17世纪达尔文博士提出的《物种起源》所不同的是,中世纪末期的欧洲,但丁以《神曲》表达了他对于自身命运以及所有涉及人类命运的种种思考,并通过他的作品揭示出人类心灵的困惑和所获得的拯救。这种拯救力量与其说是来自于神与上帝,更不如说是但丁假托上帝而表达出心灵所感悟到的类物质力量。
  同样,这种源自心灵的力量还造就了安徒生的童话以及影响人类21世纪开端时期的《哈利?波特》——有趣的是,它的作者仅仅只是一位年青的英国单身母亲。她让人类重归到一个久违的童年想象世界。
  在中国文化史上,除了以《史记》为标准版本的东方人文史册之外,并行的还有更为久远的鬼神文化,它们通过女娲以及夸父作为代表,表达出远古人类的心灵世界以及他们的愿望和梦想。而屈原在悲忿与惆怅中所著的《离骚》和《九歌》则依借鬼神吐露郁结已久的心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不约而同出现的鬼神文化均可视为人类特有的心灵写照。人类心灵的世界,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同时又是如此之远。人类崇拜鬼神的活动源远流长,并且比任何一种现实物质力量更加强大、普及和隽永,渗透到人类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而至今仍游荡在中国各个城市和乡村的那些算命先生们,他们与西方的占星师们均有着异曲同工的某种象征作用——成为每一时期人们求得心灵慰藉与沟通神奇世界的代表。
  这是一封颇为冗长的信件,同时也是我反复思考并难以把握表述力的一封信件。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有关人类心灵构成形式的问题。
  心灵被人类谈论得很多,然而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和结构?这不会是解剖医学能够解释的,也不会是鬼神之术所提供的那些解释。直到今天,有关心灵的概念一直渗透在灵异、神怪以及人类意识世界的共有话题中,没有独立并理性地总结出来。从医学角度看,无论是解剖学还是精神病理学以及各种与心灵活动相关的临床诊断等科学手段,任何一种被我们视之为理性并可测的方法都不能使我们观测到心灵的可见部分——在这里,心灵再次体现出其作为类物质形态“无形而有诸”的特质。

  心灵——人类类物质符号(7)

  因此,我们可以论断心灵将是一种以“虚空”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产生“应力”的存在形态。按照这种理解,心灵沉睡或活跃于物质的“虚”之中,这种“虚”就是类物质的世界。心灵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类一方面无法解析和印证它,同时却又时刻被它所感应——人类的物质态生命体无时不刻在与自己的心灵产生着灵与肉的应和并且须臾不离。灵与肉,成为人类在物质和类物质世界之间永恒的话题。
  在人类感知并探索世界的漫长历程中,心灵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指引,心灵的感悟远远大于人类通过器质性生理功能对于物质世界感应的所得。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类的器质生理功能只承担对客观物质世界产生触及的生理响应,而心灵则负责获取这种响应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本质的感悟。正基于这一意义,人类心理学也就成为了一门专业从事物质和类物质世界研究与实验的重要科学。这一科学能够使我们链接到目前远未察知的宇宙世界的深处。
  所以,在探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