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像他们一样生活 >

第17部分

像他们一样生活-第17部分

小说: 像他们一样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的茅屋里。茅屋的主人是一个儒雅的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在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使板桥眼界大开。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台的背面。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过于巨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提笔便下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也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退隐的官员,细谈之下,方知原委。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板桥看到砚台上还有余地,便也补写上一段:“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报也。”这就是“难得糊涂”的由来。细细想来,“难得糊涂”是一剂处世药方,直切人生的命脉,不但除去了心中的滞障,还可临风吟唱、拈花微笑。人生在世,智总觉短、计总觉穷,纷纷扰扰、热热闹闹在眼,又有几人能看清?糊涂之理正是一种随方就圆、游刃有余的人生智慧。于狭窄处退一步,糊涂一事便开拓出人生的宽境;遇崎岖时让三分,糊涂一时便踏上了人生的坦途。于是,糊涂成了人生的润滑剂,智者抽身来去出世入世,均通达无碍了。糊涂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智慧和世故。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阮籍很有才气,名声又大,因为处在曹氏与司马氏政治角逐的“夹缝”中,所以做人说话都很难,于是就“酣饮为常”。醉而糊涂,即为阮籍面世的手段和智慧。糊涂之所以难得,还在于它是一种超越。这里的糊涂已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糊涂了。它是超越了无奈、痛苦、世俗、功利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它的意思相当于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中“拙”的含义。陶诗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这里的“拙”,是不适“俗韵”的朴拙和真纯,是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体现。“糊涂”就是“拙”。从这个意义上说,难得糊涂就是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超越境界。人要聪明不容易,那是需要天资的。要做到糊涂更难,需要的不光是聪明的天资,还需要恬淡隐忍的胸怀,需要参悟哲理的慧根,是需要大智慧的。正如智谋过人的刘伯温所言:“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矣!”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作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纠缠不休,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佯作不懂,对危害自身的询问假作不知,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这样才是“大智”。日本有句格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其意是当别人情绪激动时,你显得沉默,心胸豁达,宽宏大度,这比黄金还贵重,其结果必然是“心静则体安”。“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犹如禅宗的偈语,需要用心体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一味去争,要学会放下,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不懈地自我奋斗     
  有“音乐神童”之称的莫扎特成名很早,美名远扬。有一天,一位贵族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向莫扎特求教,类似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尽量耐心地听着那位孩子的弹奏,好不容易弹完了,莫扎特照旧很有礼貌地勉励那位年幼的演奏家说:“你有天赋,好好干吧!你会有作为的。”那位贵族家长听了非常高兴,又接着问:“我这孩子很喜欢作曲,请大师再告诉他应该怎样开始!”“首先要多多学习,再长大一些就会有时间考虑如何作曲的。”莫扎特克制着自己不耐烦的神情回答说。“他已经14岁了,可您本人13岁就开始作曲了!”那位贵族趾高气扬,显然对莫扎特刚才的回答不满意。莫扎特微笑着说:“先生,您说得很对。但有一点我与您的爱子不同,我可从来没问过别人应该怎样开始啊。”贵族一听,脸刷地红了,只好起身告辞。莫扎特的话告诉我们,人要不懈地自我奋斗,不要问别人怎么开始,自己看准了就要去实践,不懈地奋斗,不懈地追求,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别人不能赐予你成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唯有自己是最可以依靠的人。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们都是奋斗的人。奋斗的人最先面对的就是清贫的挑战。清贫源于物质的匮乏,是关系到自己生存的问题。清贫不是美德,但安守清贫并能自得其乐以求上进是美德。匮乏不值得称道,但在匮乏中仍能坚持操守并在进取的过程中汲取快乐和动力才值得称道。我们的工作很辛苦;我们经常得不到别人的宽容和理解;我们有过一时的迷茫和沮丧……但我们依然要对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原因很简单——我想这样。因为有了追求,我们的信心倍增,开始懂得为了这份追求,宁肯忍受别人的异样的眼光,轻蔑的嘲弄和冷漠的面孔,这都无所谓。我们由浮躁转而为执著,由脆弱转而为坚韧,向着前方的目标,孜孜以求,永无止境。我们只有默默地奋斗,才可以完成辉煌的追求。我们有承诺,对事业、对生活、对爱情,唯有奋斗,承诺才能贯穿到底,破茧成蝶。我们的心是不死的,总是在希望的憧憬中得到再生,不必考虑岁月的沧桑,世事的艰辛和人情的淡漠。只要希望不灭,心会永葆年轻。有了真的追求,我们就要为之而奋斗!追求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欲求。所谓欲求,包含两个含义,一为欲望,一为理想。两者有着迥然的境界,我们的追求也会因之而相异。追求一种欲望,大多为世俗的物质的,容易让人身心疲惫;追求一种理想,大多为高尚的精神的,让人有源源不竭的动力。任何一个超越世俗和物质的追求,都有理由自豪,因为那将摆脱欲望,获得理想。欲望是你未来的阴影,而理想却是你未来的阳光。无欲则刚,没有了贪求才使你变得刚强,任何欲望的荼毒都不会侵害你,你心如明镜,明白自己的理想不是物质的索取,而是精神的建设。追求是正当的,没有功利性的追求更是高尚,能为这样的追求而奉献青春和热血的人,超越了物质的拘囿,人生从此超迈高蹈,再无尘俗的滋扰和挂碍。     
忠于自己的信念     
  日本6世纪的“画圣”丹,因幼时家贫,不得不进山当和尚。但他酷爱画画,常因为学画而误了念经,以致一再触犯庙里的长老。一次,长老见他为画画走火入魔,“屡教不改”,因而大怒,将他的双手反绑,捆在寺院的柱子上。 
  丹虽然行动受制,却不愿意因此放弃画画,想到伤心处,不由得泪如雨下。那些泪水刚好滴落在地上,激发了丹的灵感,他居然伸出了大脚趾,蘸着泪水就在地上画了起来,画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长老见了大吃一惊,认定这孩子日后必有出息,终于不再限制他画画。后来,丹果然成了一代宗师!对于长老来说,念经求取真知,修养身心,是身为僧侣最重要的事,所以他不能理解丹热爱绘画的心,认为自己是为丹“着想”,是对“好”。但是,对丹来说,念经只是让自己填饱肚子的差事,甚至是一件苦差事,远远比不上绘画好,在创作的过程中,才可以让他忘怀所有残酷的现实,只是沉浸在创作欲得到满足的喜悦之中。人生路上坎坷多多,挫折重重。苦难是生命的常态,谁都有面临绝望的处境,谁都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和没有桥的河岸。人可以无路可走,可以无船可渡,但绝不可以没有信念。哪怕心存幻想,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向着心中的目标,展开理想的翅膀,扬起前进的风帆,奋力使自己走出困境,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坚持信念就是追求目标和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没有信念,再辛勤的劳作也只能是徒劳。没有信念,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必定首先是一个拥有并坚持崇高信念的人。信念是一个人心中对自己的目标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在奋斗的过程中源源不断产生动力的源泉。没有信念的人生是一个空壳,就好比傀儡戏中的傀儡。傀儡之所以任人摆布,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信念,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忠于自己的信念。信念存在于人的思想里,通过人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也为行动提供航海明灯的作用。人往往迷失,迷失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但信念若在,就可挽救迷失。有了信念就要忠于它,要不然信念不会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忠于自己的信念是使自己强大的保证。任何对手都会惧怕忠于自己信念的人,自己的信念是战胜对手的唯一法宝。或许你与对手的力量相差悬殊,但你的信念会帮助你弥补你的不足,让你充满饱涨的信心。愚公移山的时候,并没有人支持他,而且智叟还嘲笑他。但愚公不在意别人的评论,只是忠于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王屋山移开,好打通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于是感动了天神来帮忙。与其说是他的行为打动了天神,不如说是他强大的信念在感召着天神,让天神无法不感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人们不会主动同情你,同情你也不一定会主动帮助你,而真正能得到帮助摆脱困境的是你忠实的信念。忠于你的信念,不向生活中的困难低头,这种由信念而产生的力量本身就在感召着周围的人。人们关注你帮助你,不是因为你的软弱,而是因为你的坚强。忠于自己的信念,就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有时候你离成功只差那么一点点,但往往就是那一点点让你放弃了原来的信念,结果导致与成功擦肩而过。因此,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苦和艰难,都要忠于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样才会赢得最终的成功。     
感谢贫穷,缺陷造就梦想     
  明朝时有个大画家,名叫王冕,最擅长画荷花,许多人为了得到他的画,都不辞辛苦,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王冕虽然很有名,但是小时候却很贫困,只好白天替别人放牛,晚上自己自修。有一天,王冕在河边放牛时,忽然下起一阵雨。一会儿雨停了,湖里的荷花和荷叶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把它画下来,于是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开始作画。起初当然画得不怎么好,可是王冕并不气馁,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像,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画拿去卖,卖得钱拿回家孝敬母亲。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好,许多人争着要买,他的境况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声也渐渐远播,终于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大画家。有人以为,贫穷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