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

第15部分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第15部分

小说: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顺着这篇文章的思路,同乐琰聊了几句如家应该如何保持服务一致性的问题,接下来,他说了一句完全出乎乐琰意料的话:“当初把季琦请走,是如家做的最对的事情。”   
  几天之后,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第一财经频道波士堂栏目组准备做一期沈南鹏的节目,找到乐琰了解情况,乐琰提到了沈南鹏和她讲的那句话。在录制节目的时候,栏目组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沈南鹏的回答是,当时让季琦离开携程创办如家是整个团队商议的决定,而且大家都觉得季琦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型人才,所以由他创办如家相当合适。“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季琦也一样,他可以创办如家,但当如家发展到一个高峰,需要从20家、30家扩张到200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懂得连锁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统领企业。”“我们只是把所有的人才尽量放在合适的位子上,孙坚适合做如家的CEO,所以我们请他来了,而且离开如家,也要得到季琦本人的同意,这也是他本人愿意做的事情。”   
  乐琰将波士堂节目录制现场的情况写成了一篇报道,发表的时候,编辑从文章中抽了最吸引人的一句话,做成了文章标题:《沈南鹏:“请走”季琦是如家最“对”的事》。   
  这篇文章刊发之后,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猜测季琦和沈南鹏之间的关系,甚至季琦在称呼沈南鹏时的用词也被媒体用放大镜来研究。   
  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采访的时候,季琦对传言做出了澄清。   
  东方早报:此前沈南鹏说“如家”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请”走了季琦是对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季琦:这其实是一场误会,这都是媒体炒出来的。南鹏还说要告那个记者,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当时其实是我自愿离开的。现在我还有如家快捷的股份,又如何谈“走”呢?其实是我自己想专心做汉庭酒店,所以退出了“如家”的管理团队。   
  东方早报:你曾在一期电视节目中,对于四人团队中的其他几人均直呼其名,只有对沈南鹏称呼为“沈先生”,这如何解释?   
  季琦:说到这个,我真的要叫冤枉了。那次上节目,我想是在正式场合,由于南鹏是在做投资,为了表示尊重,我特意叫他“沈先生”,但是却被大家所曲解了。我和南鹏私下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女儿现在6个月大了,中国的风俗是小孩要穿干妈送的衣服,而她很多衣服都是南鹏的太太送的,而南鹏家的红木家具也一直放在我家,难道这叫不和?  
第十四章 和而不同(2)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作者:朱瑛石、马蕾 2008…02…03 03:24    
  第一团队   
  虽然沈南鹏和季琦都做了澄清,但是关于两人之间私人关系的传闻仍然不胫而走。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到底如何,只有沈南鹏和季琦自己才清楚。而且,正像沈南鹏的半个同乡、作家余华所言,私人关系只有两个当事人自己知道,而且也不希望其他人知道。   
  沈南鹏的一句话被演绎成一场他与季琦之间的不和风波,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体八卦化和读者猎奇心理所致。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如何,无碍如家的发展,这纯粹是私人领域的事情,不应该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不管两人是否不和、不和到了何种地步,相比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种种惊心动魄、手段层出的争权之战、逐利之斗,他们的和与不和都显得“小儿科”。如果将这个创业团队简单地庸俗化为利益和义气之争,就失去了这个团队对于中国企业发展最具价值的部分。这就是:在经历了8年创业艰辛和风雨之后,四位创业者仍然能够以同伴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四个人始终将他们创建的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以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董事会的投票来处理一切问题。   
  虽然对于中国企业界而言,“团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和词汇,但是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不能领会“团队”的精髓,不能真正组建一支“团队”。支配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君臣”关系和“同伙”关系。   
  “君臣”关系的组织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家族制企业。这样的企业大多都像是一个企业“王国”,企业的拥有者仿佛“国王”,在企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这个“国王”的合法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源于企业领导者在早期打下江山的能力,因此大多数的“国王”们都倾向于维护和夸大自己的能力,从而让员工相信,他们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王”。   
  财经作家苏小和在他的《局限》一书中甚至有些偏激地写道:“今日100%的企业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而企业老板则是王国里至高无上的‘神’。”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被他的一群属下簇拥着。在整个节目过程中,只听见这些属下们用着烫人的话语,在表达着同样一个意思—这个企业的成功,全靠了我们英明的领导者某某某。主持人于是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位老板,你们的企业能获得今天的成功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可能”。   
  另一种传统的组织文化是“同伙”文化,它来源于传统家族制度文化的延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所谓“异姓兄弟”、“情同手足”,凭借兄弟感情维系组织的存在。在这样的组织中,虽然没有“国王”,但仍然存在一个权威核心—“大哥”。在传统小说中,这个“大哥”通常因为最讲义气—实际上就是能够比较公平地处理“兄弟”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而被众人推选为领袖,而且从此相安无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组织很难稳定存在。“大哥”不可能永远正确,在对企业的发展认识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人事分崩,最终影响到企业发展。   
  在中国企业中,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凭借商务通风光一时的恒基伟业。最初张征宇同孙陶然、范坤芳等五人组成一个精英型团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一款商务通横扫市场。但是很快,几位团队成员对于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管理产生了巨大分歧,由于张征宇握有公司80%以上的股权,孙陶然和范坤芳仅各占5%,整个团队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最终团队分裂,张征宇成了“孤家寡人”。恒基伟业的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这两类企业,事实上有一个共同之处:全部是领袖型企业。前者的“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者貌似团队,但仍然靠“带头大哥”的铁腕进行强力管理。   
  梁建章、季琦、沈南鹏和范敏构成的创业团队则与传统的领袖型企业截然不同。范敏曾说,携程的成功原因是三个上海人和一个南通人的组合。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携程乃至如家的成功,也可以说是两个“海归”和两个本土企业家的组合。 
第十四章 和而不同(3)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作者:朱瑛石、马蕾 2008…02…03 03:25    
  季琦经常会使用“哥们儿”、“兄弟”这样的词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不例外;范敏在参加电视节目时会以作揖的姿态走上舞台。但是在梁建章和沈南鹏那里,基本不会听到“哥们儿”和“兄弟”的词汇,也不会看到作揖姿态。在美国经历过多年教育和工作之后,他们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于西方的企业家,他们和季琦、范敏是朋友,但是在工作场合下,在创办携程和如家的过程当中,四个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正是基于平等的伙伴关系,四位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对利益做了精确的划分。在携程中,范敏是后来者,所占股份最小,其余三人股份大致相当;在如家中,由于梁建章和他的太太投入的资金较多,因此二人股份相加,在创业同伴中持股最多,沈南鹏则紧随其后。在明确股份的情况下,相应的收益和投票权即是题中之意。   
  范敏曾从一个上海人的角度,对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风格做过解释:先把最危险、最有争执的利益说清楚,才能坦诚相见。如果连把利益问题算清楚的胆量都没有,那还叫真朋友吗!   
  四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做事思路各异,但其中并无权谋之辈。相反,与中国历史上的权谋家和中国企业史上的枭雄们相比,他们有时显得单纯得可爱。他们所做的事情,多从整体和长远利益着眼,更关注“事”,而不是像传统中国企业家一样,更关注人和关系。   
  沈南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出发,保证企业成功是他的首要目标,为此他必须尽力保证企业在预想的轨道上运行。他曾提出过“坏CEO的十大特征”,但这不是道德审判,而是认为具有这样特征的CEO,带领企业取得成功的概率比较低。   
  回到本章开始的那一幕,沈南鹏说“请走季琦是如家最对的事”,更多是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表达这样一个看法:保持一致性对如家非常重要,这对系统管理有很高的要求,有连锁管理经验的孙坚,比没有连锁经验的季琦,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虽然季琦同样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而季琦平静地离开如家CEO职位,更加让人肃然起敬。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他完全可以像过去30年中国企业家面临这种局面时的本能选择一样,发动一次权力保卫战。但是,他却选择遵从董事会的决定,让出如家CEO的职位,这样的胸怀,不是每一个企业家都拥有。   
  四位创始人中,没有领袖、没有“国王”,也没有“大哥”。在中国企业史上,有比携程、如家更强大的企业,有比梁建章更聪明的企业家,有比沈南鹏更精干的投资人,有比季琦更勇猛的创业者,有比范敏拥有更多体制内资源和经验的管理者,但是很少有人形成过一个真正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不是依靠权威,而是依靠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契约精神来维系组织的稳定性,并且取得持续的成功。   
  在这个意义上,梁建章、沈南鹏、季琦和范敏,构成了中国企业史上的“第一团队”。       
第十四章 和而不同(4)   
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作者:朱瑛石、马蕾 2008…02…03 03:25    
  完美结局   
  8年以前,当四位创业者开始筹备携程的时候,他们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获得金钱,实现梦想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   
  所以,当携程和如家上市,四位创始人拥有了数量庞大的金钱时,他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相反,因为财务上的自由,梦想才刚刚展开。   
  沈南鹏从两次创业中获得了企业从创始到腾飞的直观经验,现在,他可以从投资者和创业者两个角度评估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可以帮助创业者躲避路途上的陷阱。他出售了全部携程股份,在2005年成为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他像一个空中飞人一样,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之间奔波,寻找值得投资的项目。从动漫工厂到绿色农业,都是他眼中可能登上纳斯达克的机会。   
  两次创业也改变了季琦,这位资深IT人现在认为互联网已经不能算是一个产业,而仅仅是一项技术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