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

第65部分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第65部分

小说: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代表了蜀汉政权内部相当一批数量官吏的想法的。这从以下的要举证的两则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发现其他一些问题,以及可以知道当时身处社会下层的许多百姓,对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也是相当反感的,绝不象一些人所描绘的那样,是欢呼雀跃衷心拥护的。 
  《三国志》《蜀书》《吕乂传》:“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 
  《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这两则资料表明,由于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兵员不足,遂调各郡兵补充北伐部队,然而各郡大约是以各种借口为由而拒不发兵,形成了“多不相救”的局面。而在诸葛亮死后,军队中大量士兵和职业兵户更是纷纷逃亡,做为地方长官的吕乂,数年中仅在一个蜀郡就查出了万余名逃避兵役者。延续至蜀汉后期姜维北伐期间,蜀汉已经出现了“经其野民皆菜色”的景象,可见连年北伐对蜀汉经济造成的伤害之大,因此百姓们对北伐不支持是比较正常、毫不奇怪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根本上百姓们总是厌战和期望和平的。 
  另外一个问题,乃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法家思想的秉承者,对申韩之术习之精而用之果,史称其对官吏“用法峻严”,而且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其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在一旦缺乏了象诸葛亮这样强势而又出色的政治人才以后,政治上整个统治机构出现了“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一片闇然的局面,经济上则是“经其野民皆菜色”,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实际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对蜀汉皇朝的忠诚令人感叹,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一个历史的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在长期以来的盲目推崇中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对我而言,历史的真实总是被隐藏在拆开裁减过的文字里,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但我们需要发现和发现的勇气            
诸葛孔明二三事     
  三国时代,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论人物的全貌,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诸葛亮。 
  诸葛亮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关键是他的德才的统一,他的事业与人格的统一。才能出众,注意德行,立身处事堂堂正正,这是诸葛亮在所有三国人物中最受人崇敬之处。 《三国演义》着重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这是他才能的一个方面。但演义对诸葛亮的智慧描绘得有些离谱,夹杂了不少迷信成份,(“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语)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诸葛亮的形象。历史上, 诸葛亮的才能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表现在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他还搞了一些创造发明,如“八阵图”排兵布阵的方式、“木牛流马”节省人力的运输工具,这在他自己的文集中也讲到。可见他还很有些科学头脑。 
  一个人才能出众,并能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社会,自然会得到人们尊敬与爱戴。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还有德,“德才兼具”,这是最使人敬佩之处。他感刘备的知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表现的不仅是一种忠诚,更是一种做人的道德。他对刘备、对孙权,都讲信、诚二字,刘备信任他、赞扬他,孙权也佩服他。孙权在与蜀汉重结盟好时,称赞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他矢志不移,不息追求,这也是一种立身行事的为人准则。他在蜀中主政,事事出于公心,赏罚公正严明,自己清正廉洁,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可贵品质。 诸葛亮的德、才和为人,在当代就深为人们崇敬和佩服,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称赞他是“天下奇才”。司马懿的子孙做了晋朝皇帝,跟臣下谈论诸葛亮,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我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就好了。 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都敬崇诸葛亮,可论及诸葛亮的时候有些地方又跟诸葛亮其人的实际不符。比如把隆中耕读说成隐居,把择妇娶亲说成高攀。 但隆中不是隐居,诸葛亮出生于汉末动乱年代公元181年生。在他四岁的时候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生母早亡,父亲在他八岁时也病故了,一家人主要依靠其叔父诸葛玄为生。大约在他十四岁时,诸葛玄由杨州军阀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诸葛亮随同前往。不久,诸葛玄被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赶走,带着诸葛亮等到荆州投靠他的故旧刘表。到公元197年,诸葛亮十七岁的时候,叔父也去世了。于是,诸葛亮就到隆中定居,一住十年,直到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 乱世之年流离他乡,目睹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这对诸葛亮的成长有一定作用,但他当时毕竟还年幼,真正的成长是在他十七岁到二十七岁这段时期。 
  这段时期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隆中隐居时期。其实“隐居”这两个字对诸葛亮来说是不确切的。当时的诸葛亮,不过十七岁 ,谈不上什么隐居,也根本没有什么隐居的资本。他在隆中也不是过的陶渊明式生活。 诸葛亮去隆中,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自食其力,去耕读。当时,随诸葛玄一起到荆州的还有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诸葛玄作了刘表的幕僚,加之两人原来的交情不错,诸葛亮姐弟的生活自然不成问题。诸葛玄一死,他们的生活也不是就没了着落,刘表还是挺照顾他们的。他的大姐,诸葛玄在世时已出嫁,而且嫁的是当地名门大族蒯家的蒯祺。若是光为生活问题,诸葛亮与小姊、弟弟完全可以到他们的大姐那儿去。诸葛亮不想依赖别人过活,决定到隆中耕读,表示出年青人的一种志气,一种自食其力的精神。 
  当时的隆中,并不是一处荒山野岗,而是荆州南阳郡邓县的所在地北周时撤消邓县。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记载得很清楚:“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20里,号曰隆中。”邓县界于荆州的南郡与南阳郡之间,离刘表治所很近。诸葛亮在这里既可耕读,又可走亲访友,对外交往很方便。 诸葛亮与姐弟到隆中,选择了一个山村结“草庐”定居,一面“躬耕”田地,一面读书,同时注意结交士林。这段时期对他的成长起到重大作用的,一是读书做学问,不断充实自己;二是交友,相互切磋,开阔见解;三是拜师,虚心求教,增长才干。 他读了不少书,从史书到诸子百家。他读书不是死啃书本,而是“观其大略”,就是掌握书中的基本思想观点,着重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注意从大的方面入手。 他交了不少同龄朋友,有本地的,如南郡人庞统和马良、马稷兄弟,也有外来的。当时的荆州相对安定,北方士人避乱前来的有上千之多。诸葛亮结交了一些年轻的外籍知识分子。史书上有记载的如博陵今河北蠡县的崔州平汉末名士崔烈的小儿子,颍川今河南禹县的徐元直名庶、石广元名韬,汝南今河南平舆县的孟公威名建等。他和这些朋友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论今,相互砥砺。 他拜的老师主要有庞德公、司马徽。庞德公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大名士,不愿做官,在襄阳城外耕种自食。他的学问深,见识广,不少有才干的人经常去拜访他,听他对时局的分析、见解。诸葛亮也经常去登门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独拜床下”,非常恭敬。庞德公很器重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是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称诸葛亮为“卧龙”,就是把诸葛亮比喻为“隐居”的俊杰。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不是讲孔明真正在隐居。司马徽是北方士人,老家在颍川郡,避乱流寓荆州。他对经学、史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一些远方青年慕名随他到荆州求学。诸葛亮也常去拜访求教。 诸葛亮结交士林,既增进了学问,又扩大了名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由司马徽和徐庶推荐的。 诸葛亮一方面通过读书、交友、拜师,增长学识和才干,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方面留心时事,观察时局变化,注重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年复一年积累,逐渐走向成熟,为出山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隆中十年,是诸葛亮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才干的知识分子的关键。他著名的《隆中对》,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说明。这十年,不是隐居式的十年,而是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成长的十年。当初的荆州之地,孕育了这个千载令人崇敬的英杰。 择妇不为高攀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娶了一位妻室。据说长得不好看,是位丑女。诸葛亮为什么要娶她﹖据说是为了高攀。这两个“据说”实际都不是那么回事。 
  说这位女子长得丑,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自己说的。当时黄承彦这样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见《襄阳记》)。黄老先生知道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长得挺帅,也知道诸葛亮很有才学和志向,是个有为的青年,很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亲自提亲。他说自己的女儿长得丑,不过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如果确实长得很丑,相信黄承彦是不会开这个口的。传说黄氏长得丑,还可能跟当地一些女子心态上的“同行相嫉”有关。她们大概对相貌不算出众的黄氏嫁了个有才有貌的小伙子很不服气,于是谣传四起,把黄氏说得奇丑无比,乡里之间于是也就出现了“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民谚。 我们相信诸葛夫人长得并不难看,只是不像孙策、周瑜的大乔、小乔那么漂亮罢了。诸葛亮择妇重才而不重貌,所以黄承彦特地讲到“才堪相配”,诸葛亮一听立即答应。“娶妻勿过美”是前人的一句古训,诸葛亮志在事业,寻求的是个贤内助而不是美娇娘。黄氏过门后两人相敬相爱,尽管20多年没有生育,诸葛亮也没有半点嫌弃。传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有他妻子的一份功劳。黄氏曾发明了用木制人磨面,诸葛亮根据木制机器磨面技术的原理,创造了木牛、流马。这个传说是对诸葛亮娶黄氏的一种肯定。 说诸葛亮娶黄氏是高攀门弟,在于黄承彦是沔南名士,在当地很有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