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彻底征服了喀布尔人,使喀布尔正式成为莫卧尔帝国的一部分。通过
一系列的东征西讨,四方用兵,阿克巴统治下的帝国版图空前广阔,超过了
巴布尔统治时的帝国疆域。
… Page 97…
②阿克巴的军队及军事制度。阿克巴对外用兵、拓疆辟土,依靠的是强
大的军队。在军队中,骑兵是他的主力,不仅机动性强,而且作战勇敢。由
于阿克巴本人重视骑兵,因此归他统领的禁军中,有骑兵4。5万人。在这支
骑兵中,其主力正是曾为莫卧尔帝国强敌的拉其普特骑兵。
阿克巴还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军事制度,称为“曼沙布达尔”制度。“曼
沙布达尔”在波斯语中原意为“军阶持有者”。“曼沙布达尔”即军阶等级
制度。该项制度系阿克巴于1573年创建,目的是为了改革军事组织,提高军
队的战斗力。曼沙布达尔的对象以军职官员为主,也包括一批文职官员,它
是按军事方式编制而成的军阶等级制。据记载,曼沙布达尔制把统率10骑到
统率1000骑的各级军官分为33个等级。莫卧尔帝国对不同军职级别的官员,
颁发曼沙布达尔军衔的任命状,并在上面注明了官位级别。对文职官员则不
封赐扎吉尔军事采邑,由政府按其曼沙布达尔的级别,每月支给现金俸禄。
受封扎吉尔军事采邑的曼沙布达尔,只能在扎吉尔土地上收取相当于所在级
别规定的田赋,征收田赋后,有义务用收入的一部分为国家供养与其级别相
当数额的骑兵、马匹,井提供武器装备。据统计,一个指挥5000骑兵的一等
曼沙布达尔,月薪为3万卢比,净收入为2万卢比;一个指挥10个骑兵的三
十三等曼沙布达尔,月薪为75卢比,净收入为31卢比。曼沙布达尔等级越
高,收入也越高。曼沙布达尔级别的升降只能由阿克巴本人决定。他还规定,
曼沙布达尔的级别不得终身享用,也不得传给子孙后代。失去曼沙布达尔,
就失去了军事采邑——扎吉尔。曼沙布达尔不得连年领有同一处扎吉尔,军
官的扎吉尔所在地往往与其驻地分离,不得在一起。曼沙布达尔对军事采邑
只有征赋权,并无所有权。
此项军事制度建立后,莫卧尔政权将军队、军官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
由于级别和利益上的差别,该制度对调动官兵作战的积极性及提高其战斗
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帝国在阿克巴时代不断对外用兵,胜多负少,
与曼沙布达尔制度是分不开的。
(4)查罕杰与沙·贾汗时代
1605年10月,阿克巴临死前将王权交给了他唯一存在的儿子沙利姆。
沙利姆自称“查罕杰”,意为“吉界的征服者”。查罕杰与其父王一样,不
断黩武兴兵,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所不同的是,他的军事活动不以开
辟疆土、扩大版图为主,多半是为了平定国内局势。
他首先平定了其子库斯劳的叛乱,继而又先后三次对拉其普特人的米华
尔王邦用兵,历时8年,使其彻底降服。1613年,查罕杰打败阿富汗人,阿
富汗最终臣服于莫卧尔帝国。查罕杰平定了米华尔、阿富汗人后,又开始平
定德干高原。由于他的王子沙·贾汗与德干高原的势力相联合,致使查罕杰
在德干高原无任何进展。
沙·贾汗费了一番周折而继承王位后,把主要的军事行动放在了德干高
原,并最终解决了德干高原问题。但在沙·贾汗统治时期,帝国开始走向衰
落,边境屡屡出现危机,一些边境据点也被波斯占据。
沙·贾汗统治时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窥测印度次大陆。16世纪末,
葡萄牙人占领了孟加拉,在加尔各答的胡列格建立了殖民据点。但由于葡萄
牙人向当地商人勒索重税,触怒了莫卧尔政府。沙·贾汗下令攻占胡列格,
许多葡萄牙人被杀,大批葡萄牙人成为俘虏。
… Page 98…
在沙·贾汗时代,莫卧尔已从军事顶峰跌落下来。阿克巴的后继者们再
也未能创造出他那样的军事业绩,反而一步步走向衰落。
… Page 99…
四、文明转型过程中的中外军事
15世纪5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的近200年间,与人类社会文明一样,
军事文明处在转型过程中,即封建军事文明开始了向近代军事文明过渡。旧
有的封建军事文明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近代军事文明已露头角。军事
文明不是孤立的,它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域、社会等诸多因
素。由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军事文明也必然呈现出无法克服的相异之处。
倘使我们从政治上探寻这种差异,则会看出中外政治之迥异对军事文明
的影响。其时,中国的明王朝正在千方百计加固封建主义,封建制度尚无行
将灭亡的前兆,这一时期,明王朝的军事文明属于封建类型,并且没有向近
代过渡的表现。相反,西欧各国封建统治正在走向瓦解,其军事文明表现出
了向近代过渡的大趋势,并且最终完成了这一过渡。当然,在这一时期,封
建军事文明与近代军事文明的诸多因素依然并存,中外军事文明的不同也是
多方面的。
1。多元化
此时的中外军事文明一个较为醒目的差异表现为多元化。欧洲的大多数
国家军事文明的发展比之明王朝更充分。从军事理论上讲,马基雅维利等人
的军事学术著作,已涉及到了军事领域的诸多方面:战略战术、军队建设、
军队条例、兵器制造、军事工程等等。其中许多人是具有专门科学知识的科
学家。达·芬奇、数学家塔塔格里亚等人的军事科学研究,不仅表现了科学
家对军事科学的兴趣与专业目光,同时也说明其研究已达到了十分深入的程
度和相当高的理论高度。明王朝也有过徐光启等科学家所从事的军事研究,
但从“点”和“面”上,尚不及国外的水平,且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存一定的
距离。
人类的军事实践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战争。如果说,其时
国外的许多战争,如西班牙参加的战争、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莫卧尔帝国
的扩张战争、俄罗斯的立沃尼亚战争等,以其战争规模及国际性而言,已令
明朝望尘莫及,就其性质而言,也不难看出其争霸和侵略的特征十分突出。
明王朝所进行的战争,无论是东南沿海,还是北部边防,抑或“抗日援朝”,
多半是出于“保家卫国”的目的,不仅没有“争霸”的内容,而且也没有“扩
张侵略”的野心。如果我们将欧洲的战场视为一个开放性的战场,那么明王
朝的战场则可视为一个封闭性的舞台。在开放性的战场上,有过王朝内战,
更多的则是跨国界的厮杀。相反,在明王朝封闭式的战场上,除了与日本有
过战争纪录外,几乎再无国际性战争。在多元与单元相形之下,对比十分明
显。有明一代,前后200多年,战火与纷争连续不息。明王朝除了没有大规
模的拓疆辟土的战争外,内战的类型也十分繁多,但由于缺乏国际性和侵略
性,因而与多元化无缘。
多元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军队、军制等多方面,以下逐一浅述。
2。改革及其后果的差异
战争是军事实践的突出表现,也推动了军事文明的进步。战争中,技术
… Page 100…
手段不断翻新花样,战略战术不断更新。以欧洲为主的诸多国家,举凡能在
军事争霸中谋得一席之地者,或其军事文明成就突出者,都较为重视对旧制
度、旧有军事体制模式的改革或创新,从而实现向近代军事文明的转型。这
些事例不胜枚举,如西班牙的步兵方阵为欧洲各国仿效了100多年。由于火
器的大量应用及其制造技术的进步,在30年战争中,古斯塔夫二世对军制进
行了改革,以全新的步兵阵形击溃了西班牙方阵,令世人大开眼界。其它国
家诸如奥斯曼土耳其、荷兰、俄罗斯等国,也都没有墨守成规,对军事制度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军制更能适应政治和战争的需要,更能经得起战
争的考验。各国的改革涉及军事领域的各个层面;兵器、编制、后勤、征兵、
训练、攻防战术等,应有尽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促进军事文明的
进步——实现军事文明的转型。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军事文明的转型,应
包括战争转型、军事技术转型、兵制转型、军事体制的转型等。
明王朝在军事文明方面,所下的力气不可谓不多,但变化不大,谈不上
根本性的改革。仅以兵制而言,“三大营”几经波折,最后仍回归原位。受
专制王权的高度制约,一些治标不治本、医外不医里、无关痛痒的“改革”,
与欧洲国家名符其实的改革相比,必然是一个无谓的循环,最终仍走不出封
闭式的体制。而那些完成了真正改革的欧洲国家,由于多种因素的促进,其
发展道路呈现出了直线式,实现了向近代军事文明的过渡。明王朝的军事文
明比之前代进步很大,但因为没有完成向近代文明的过渡,所以落后与挨打
便成为后人不愿接受的事实。
3。火器的应用与结果不同
火药本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也率先将火器用于战争。但火药
传到国外后,东西方却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欧洲,火器摧毁了封建庄园的高大城堡,击穿了不可一世的骑士的重
铠甲,因而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对军事文明的转型起到了不可低估
的作用。而明王朝则截然相反,其火器及制造业非但没有用于轰开封建堡垒,
反而使其大大加固,把封建专制主义推向了顶峰。明王朝的火器种类繁多,
制造工艺亦属上乘,但其主要用途都是镇压人民,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火
药、火器之不同用途使东西方军事文明有不同的走向。
明代火器种类之繁多,为同时代世界各国所不及,其中许多重大创新,
更站在世界的前列。如两级火箭为现代火箭之前身,燧发枪的发明使用亦早
于欧洲。但是,明代火器之精品——佛郎机却是舶来品。在军事文明诸多因
素中,唯有兵器,明王朝吸收并消化了外来的文明。除了佛郎机外,鸟咀枪、
红夷火炮亦属同一种情况。
这一时期是世界火器大发展的时期,欧洲及其它国家同样给予了高度重
视,其程度不比中国逊色。在火器及其应用方面,明王朝可谓多样化,而欧
洲国家则逐步实现了专门化,并在陆军中诞生了第三个专门兵种——炮兵。
明朝军队也有专门的火器兵种——神机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