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文学史-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日本江户文学小说的最高成就,也是元禄文学小说成就的代表。江岛其蹟
(1666~1735年)是井原西鹤之后浮世草子的代表作家,著有《世间儿子气
质》等。
江户时期后半叶,也就是18世纪后半叶,产生了一种通俗文学,被称
为戏作者文学,以小说创作为主。戏作的意思是以游戏的态度进行创作,学
者、文人、武士阶层的知识分子等都以汉诗文、日文诗文为正统文学,而闲
暇时间创作的文学称为戏作。但后来成为专门的文学种类,并产生专门的作
者群,即是戏作者。戏作者文学内容多卑俗猥杂,贯穿着常识性的教训,迎
合儒家的道德要求,并且以大众的好恶为创作的根本目标,没有多少有价值
的社会内容。可是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戏作者文学形式多
样。读本是浮世草子衰落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小说形式,它与草双纸相对,
是文字为主的读物,以中国小说为基本材料,这主要源于日本知识阶层喜爱
中国文学风气。最早进行读本创作的是都贺庭钟,他把中国《古今小说》进
行改写,创作出《英草纸》,这种作法被称为“翻案”。上田秋成是读本的
主要作家,他的《雨月物语》(1776年)也是根据《警世通言》、《古今小
说》等改写而成,小说描写了人性美,而在超现实的境界中人性达到极为自
由理想的境地。泷泽马琴(1767~1848年)的读本代表作是《南总里见八犬
传》,小说翻案于 《水浒传》、《三国演义》,主要宣扬了封建伦理道义。
洒落本是受中国情史类小说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小说形式,初期以汉文写
成,后变成写烟花柳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家是山东京传,主要作品为《通
言总篱》。滑稽本是洒落本被禁止之后出现的另一种小说,在描写一般庶民
的生活中,追求滑稽可笑的效果。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徒步旅行记》(1802
年),是专以滑稽可笑的事情、恶作剧、奇遇等为内容写成的小说。式亭三
马的《浮世澡塘》等作品也是以世俗生活为内容,点破人们通常的弊病。人
情本是和洒落本相似的小说,但它不像洒落本那样写烟花柳巷,而是写烟花
柳巷外的男女情爱恩怨,多有感伤成分,以男性为主人公。为永春水的《春
色梅历》是主要作品。
戏剧方面,主要是净琉璃和歌舞伎。净琉璃即木偶戏,木偶操纵方法较
为简单,以舞蹈为中心,后来加入了情节与说唱,亦分出场次或段,17世纪
甚为流行。有很多专门从事净琉璃的世人,被称为“太夫”。近松门左卫门
的净琉璃创作是整个江户时代戏剧创作的最高峰,他的戏剧创作也是元禄时
代文学的一颗明珠。纪海音 (1663~1743年)是近松同时代的净琉璃作家,
… Page 93…
他和近松一样,写了较多的情死悲剧。《蔬菜店阿七》取材于井原西鹤的小
说,着重表现封建宗法制度与青年男女爱情之间的冲突。《情死两腰带》是
他的另一代表作,写了封建孝道对夫妻爱情的摧残。歌舞伎的意思是不同寻
常的舞蹈,它是一种短剧,发展过程分为女性歌舞伎时代、男性歌舞伎时代
和野小子歌舞伎时代。并木正三(1730~1773年)是著名的歌舞伎作家,代
表作《三十石艠始》。他的弟子并木五瓶(1747~1808年),代表作有《五
大力恋缄》等。歌舞伎和净琉璃一样,多为悲剧作品。
2。阮攸
阮攸是越南古典文学时期,字喃文学创作的高峰,尤其是 《金云翘传》
的出现,标志着越南古代文学所达到的水平。
阮攸(1765~1820年),字素如,号清轩,别号鸿山猎户、南海钓徒。
河静省宜春县仙田村人,出生黎朝簪樱世家。他的家庭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
赫的地位,而且在文坛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父兄叔侄,都曾创作出
文学作品,号称“鸿山文派”。家庭的文学教养,对他的创作显然有积极的
影响。他在20岁时曾中乡试三场,即中秀才。
阮攸自幼立志要走仕途,报效于封建王朝。然而那时发生西山农民起
义,农民起义军队直逼黎氏巢穴,黎氏王朝摇摇欲坠。阮攸自然是站在封建
王朝一边,积极参与军事行动,试图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但是黎氏王朝已
经无药可救,终究未能避免灭亡的命运,这样他立志为仕的理想也成了泡
影。尽管如此,当黎昭皇统领一些近臣逃走时,他还想跟随左右,但未能成
行。他返回妻子故里之后,又三次与妻兄策划,准备推翻西山朝,但都没有
能够成功。由此他被迫流亡。十余年中,颠沛流离,饱经风霜。政治上无可
作为,就隐居山林之间,赋诗作文,以寄愁绪。就是在这一时期,他的思想
发生了一定变化,生活的流离和贫困,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目睹他
们的苦难,意识到战乱和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势力的支持下,打败了西山农民起义军,建立了
阮氏王朝,称帝越南。阮朝征召阮攸,他推脱不掉,就任芙蓉县知县,后累
迁常信知府、光平营该薄。他对仕宦生活已经厌倦,不愿卷入权势的互相倾
轧,尽可能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但这种生活也不能实现其理想,因此心情
沉重孤闷。他多次托病辞官,返回故里,但被召回。1813年,他任勤政殿学
士,奉命出使清朝。一路上经过很多城市,看到了中国百姓的饥寒生活,意
识到无论是越南还是中国,贫病交加是广大下层人民无法逃避的现实。回国
后,升任礼部右参知。1820年,他再一次奉召出使清朝,但还未及动身,便
因病与世长辞。
阮攸的文学创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汉文创作的作品,如《清轩诗集》、
《南中杂吟》、《北行杂录》等;另一类是字喃作品,如《招魂文》(《十
… Page 94…
类众生祭文》)、《帽坊青年托辞》、《活祭布坊少女文》等,《金云翘传》
是他的字喃作品的代表作。
《金云翘传》是一部叙事长诗,全诗共3254行,分为12卷。书名是在
三个人物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构成的,即取金重、王翠云、王翠翘三个名字
中的金、云、翘三个字。《金云翘传》也称《断肠新声》。长诗主要写的是
中国明朝嘉靖年间,以王翠翘的人生遭遇为主线展开的爱情故事。出身员外
府第的翠翘,才貌出众,知书达礼,贤慧温柔。在翠翘姐弟三人出游时,遇
到了弟弟的同窗金重,二人一见倾心,互相爱慕,私订终身。不幸的是金重
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奔丧,两人依依惜别。此时,翠翘的父亲兄弟在
奸商和官吏的谋害下,含冤入狱,亲人离散。翠翘为了家人,不惜卖身救赎,
却被欺骗,沦为娼妓。她努力冲出不幸的牢笼,冒险嫁人为妾,可对方是一
个纨绔子弟,她受尽种种折磨,始终无法脱离苦海。后来所幸遇到农民起义
英雄徐海,把她救了出来,二人结为伉俪。徐海为她报了仇雪了恨,惩办了
贪官污吏、奸夫毒妇。此时翠翘出于“夫贵妻荣”的思想,力劝徐海归顺朝
廷。结果二人受骗上当,徐海战死疆场,翠翘被大臣侮辱。翠翘绝望之余投
江自尽,为人所救。这时金重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找到翠翘。二人重续前
情,共享富贵。
《金云翘传》原为清初青心才人编的章回体小说。最早见于明代茅坤写
的《纪剿徐海本末》,它以历史人物轶事形式,记录了徐海和翠翘的故事。
明清小说、戏曲有很多是写这一题材,但唯有青心才人的章回体小说不同于
其它作品,他赞扬徐海,同情翠翘,且人物形象丰满,结构严谨。虽然在中
国文学史上没有多高地位,但在同类才子小说中很有影响,阮攸在运用中国
小说进行再创作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当然是使中国题材如何越南化,从而更
贴近越南的生活现实。阮攸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把越南的社会生活编织进
基本的情节发展中,也融入人物的心理、行动。这样不仅使作品内容越南化,
而且还摆脱了中国才子类小说的基本模式。阮攸在中国期间,有机会进一步
接触中国文学,并对当时流行的“才子书”发生浓厚兴趣,《金云翘传》的
原本也是在这时为他注意。他认为“才子书”反映的生活虽然在中国,但是
与越南的现状颇为相似。于是回国后以六八体诗的形式,借助中国《金云翘
传》的题材,写出了反映越南生活的 《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再现了越南妇女的悲惨生活状态,也反
映出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还从社会的种种方面试图揭示产生悲惨命运的根
源。翠翘本是员外家的女儿,但她的不幸遭遇,的确展现了越南整个下层妇
女的悲惨现状。翠翘为救父兄沦落之后,就一步步坠入社会的底层,她二入
青楼,二为俾妾,当过女仆,入过空门,从肉体到精神备受欺侮。这里突出
表现这样一种冲突:每一次沦落,翠翘都努力挣扎,逃出火坑;但每一次又
都被无情地抛进另一个火坑,每一次的挣扎,都意味着又一次的失败、沉沦,
无论她怎样挣脱,都不能逃脱注定灭亡的命运。那么这种不可挣脱的命运究
… Page 95…
竟是怎样造成的呢?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法挣破的大网,这张网是由贪官污
吏、奸商恶霸、纨绔子弟、地痞流氓、人口贩子等共同织成,他们彼此相连,
串通一气,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这张沾满血污的大网,砍不断,冲
不破,这就是翠翘的命运。朝廷大臣胡宗宪诱降徐海后,杀死徐海,奸污翠
翘,然后又把翠翘转送他的幕僚,这里翠翘命运之悲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其实翠翘身上反映的无非是行将就木的封建社会的真实情况。当时越南
的封建统治者无恶不作,抓了无数美女入宫,以供他们寻欢作乐;王公贵族
公然抢走民女,如若反抗,或割耳朵,或切乳房。翠翘的命运正是越南当时
社会的缩影。
翠翘是一个被欺压、蹂躏的女性形象,她天生丽质,妩媚温柔。然而如
花似玉的容貌,却成了她悲惨命运的一个原因。“婵娟偏命薄”,红颜易被
折,更加突出了悲惨。翠翘不仅有美的容貌,还有美的心灵,她心地善良,
富于自我牺牲精神,为了父兄,甘愿牺牲自己,以换得300两银子。她的美
貌、善良不能改变其苦难的命运,这里有社会的直接原因,也有她自身的原
因,封建的思想意识也是她的悲惨命运的一个因素。她身上不时流露出“三
从四德”、夫贵妻荣”、“忠君报国”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把徐海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