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弟子甚少,据说仅200余人,释迦牟尼的两个著名弟子舍利弗、目犍连二
人原即为此门弟子,因其改奉佛门,删阇耶气愤致死。佛教兴起后,此派烟
消云散,但其思想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3)生活苦行派与耆那教
生活苦行派,意为“严守生活法规者。”其创始人为末伽梨·俱舍罗,
他主张清静无为,顺乎自然,自会解脱,并否认因果报应说,提倡苦行,佛
教认为他是“邪门外道”的创始人。与佛陀同时代的该派代表人物有二,其
① 沙门 (Sramana)为梵语之音译,意为古印度各派反婆罗门思潮出家人的总称,佛教流行后成为佛教僧侣
的专称。
① 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史》,1980 年,第131 页。
… Page 55…
一是迦罗鸠陀·迦旃那,他主张人由地、水、风、火、苦、乐、生命等7种
要素组成,生死仅为其聚散离合之表现,生命本身并无存亡之分,而且主张
宿命论,认为一切众生的任何意志均无能为力。另一代表人物为富兰耶·迦
叶,他认为伦理道德无任何意义,因善恶无一定标准,乃因世俗要求而划分,
并否认因果报应学说,万有“不生不灭”,时人称之为无因无缘论。他们的
共同点是否认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说教,主张苦行,过严格的
戒律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寺庙,公元前4世纪后甚为流行,直到中世纪末期
始趋于匿迹。
耆那教创始人为尼乾陀·若离子,得道后尊称为大雄。该教反对婆罗门
至上,拥护王权,但实行严格的禁欲主义,禁止杀生,重苦行。因此不能满
足社会上层的要求,故信徒不及佛教徒众多,但一直流传至今。该教在本章
最后一节详述。
以上三派所提及的六个著名人物,在当时称为“六师”,即六位大师。
他们之间虽其说不同,且相互有所争论,但对轮回业报、寻求解脱的要求是
他们的共同点。百家争鸣为佛教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后来,释迦牟尼吸取各
派精华,矫正其极端偏颇的行为,采取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故创教后
得到除婆罗门外各种姓的支持与信仰,所以说百家争鸣为佛教的诞生提供了
思想基础。
3。释迦牟尼创教与传教
(1)生平与创教
佛教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5—前485年),旧译为瞿
昙,与我国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同时代人,年龄比孔子约长14
岁。他在成道后有两个相似的尊称,一个是“佛陀”,意为觉悟的人,简称
“佛”,是为佛教名称之来源;另一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他出生于古印度的小国迦毗罗卫 (现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的刹帝
利家庭,其父净饭王是该国国王,其母为摩耶夫人。相传他的出生日为4月
8日,佛教遂定此日为“佛诞节”或“浴佛节”。在他出生后的第7天,其
母去世,由其姨母(亦为继母)抚养成人。由于悉达多王子自幼失母,其父
倍加宠爱,为他建造了三座宫殿,分别于暑季、雨季、冬季居住,自幼过着
豪华奢侈的生活,并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不仅熟悉文学、哲学、艺术、
还学习了武功。悉达多于16岁结婚,生子罗睺罗。但他并不满足于其优越的
生活条件,经常思考现实的社会问题与人生哲理。据说,他经常到四周周游,
目睹人们生、老、病、死之痛苦,并厌恶现实政治中的争权夺利、杀人掠国
的行为,他常深思冥想,却不得其解,因而产生烦恼,进而产生了出家寻求
解脱烦恼之径的念头。
他于29岁时离家出走,首至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摩竭陀国,从名师学
习“瑜伽法”,此乃宗教修行方法之一,提倡内观功夫,依法修持,能达天
人合一的境界,但此法并未解除其烦恼,后又至乌鲁拜拉村的苦行林中修行。
苦行是当时众沙门思潮之一,实行极端的禁欲主义,拒绝物质生活与感官享
受,百般自我折磨,以求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但他经过6年的苦行实践,并
未解决其思考的问题,反而枯瘦如柴,生命垂危,因此他到河中沐浴,清洗
积垢,接受了牧羊女提供的羊乳,体力得以恢复。此后他在菩提树下盘坐49
… Page 56…
天,思索万物生灭之道理,产生烦恼与解脱之途径,终于大彻大悟,得到解
脱,时年35岁。据说他悟道之日为12月8日,后被佛教定为“成道节”。
此后他在古印度传教45年。
(2)佛陀的传教活动
佛陀成道后,开始在恒河流域传道,首至波罗奈城的鹿野园,向原与他
共同苦行的五人宣讲布道,使他们顿开茅塞,成为第一批佛教徒,在佛教史
①
上称为“初转法轮”。此后,又在当地吸收50余人入教,并派人往远方布
道,佛陀本人继而度化了当时著名的苦行僧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500人,然
后他转赴王舍城吸收舍利弗与目犍连为弟子,后来成为著名的佛教徒。其继
承人摩柯迦叶也在此时皈依佛门。因此,佛陀在摩竭陀国名声大振,甚至国
王瓶沙王也崇信佛教,并捐献迦兰陀竹林精舍,作为僧人住地。居萨罗国一
富商亦受佛法之教化,将祗园精舍赠给佛陀,作为其活动场所,居萨罗国国
王波斯匿曾多次造访求法,后来,其王后、嫔妃、大臣及众民,多来皈依。
此后,佛陀又率弟子众僧回到故乡,为本族人讲道,其异母弟难陀、子罗睺
罗及其堂兄弟等均入教。据说释迦国每户均有一人出家为僧。
在佛陀传教的45年生涯中,足迹遍及恒河流域16国,他冲破了婆罗门
①
教的种姓制度,不分等级,人人均可加入僧侣组织,可成为比丘 或比丘尼,
不出家的信徒称居士,因此信徒大增,上至王族、富商,下至奴隶、乞丐,
纷纷入教。但传教过程中亦并非平安无事,与其他宗教派别的斗争相当激烈。
佛陀所宣扬的“众生平等”与批判吠陀神创等理论,受到婆罗门教的抵制与
批判。同时,由于佛陀既反对纵欲主义又反对极端苦行,而主张“中道”,
也遭到“六师外道”的反对,但最终佛教取得了胜利,战胜了其它宗教,得
以广为流传。
佛陀晚年的境遇连遭不幸。其故乡迦毗罗卫城被居萨罗国占领,其最得
意的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相继辞世,这些对其精神打击甚深,但仍坚持传教
布道。最后,身患重疾,自知不久于人世,对众弟子遗言是:一切万物无常
存者,有生就有死,我死后要以自为师,以法为师,切莫依从他人,不要放
纵自己,要努力精进。语毕谢世,终年80岁。他的逝世日为2月18日,后
被佛教徒尊为“涅槃节”。众弟子为佛陀举行火葬,将骨灰分为8份,由原
①
释迦国、摩竭陀等8国的代表带回本国,建舍利塔保存。阿育王时期又重新
分配在84000余舍利塔中,佛陀为创教、宣传、维护其教义而奋斗终生,并
在百家争鸣中力克百家,说明其教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4。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教义是佛教徒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系统学说,内容极其丰
富,不权概括了宇宙万物理论,又追求了人生解脱的主张与途径,既有哲学
问题,又有伦理与社会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四谛、八正道、缘起法与十二
① 法轮,为古印度的作战武器,形为钱状,佛教兴起后用以比喻佛法能破除一切邪见恶法。
① 比丘,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即和尚。比丘尼即尼姑。
① 舍利 (Sartra)意译为身骨,据说佛陀之骨灰内有珠状物。
… Page 57…
因缘、五蕴、三法印等。
(1)四谛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条真理,可谓佛教教义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
观察人生的基本指导思想与价值判断标准。佛教所说的苦,不仅是肉体之痛
苦,也包括精神上的苦恼与不安,认为现实世界就是由各种苦所构成。佛教
认为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四种苦,还有怨憎会苦(指与怨家对头
和所憎恶之人和事物相会之痛苦)、爱别离苦 (指与所爱的事物和人的离别
之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指一切身心的痛苦,参见后文“五蕴”)。
这8种苦构成了人生的总合,亦即“苦海无边”。总之,佛教认为人生是由
各种苦组成,全无欢乐可言,“苦”实际上是指精神上的期望永远得不到满
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产生,是因为人具有不断的占有欲望,这种欲望统
称为“爱”,这种爱欲为自我意识的来源,时时事事要求得到自我满足,而
且永无止境,所以佛教认为人生是一切苦的大聚集。由此观之,佛教所说的
“苦”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苦”非一人之苦,亦非一部分人之苦,而
是一切人共有之苦,并且是不可避免的。“苦”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认
识和出发点,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抽掉种姓与阶级内容而谈全人类之苦,
显然抽掉了其阶级内容而有利于统治阶级,例如“求不得苦”,不同种姓的
人“求不得”的内容即有天壤之别,一方面争权夺势,利欲熏心,一方面是
饥饿与被奴役。其二,这种苦非神或他人所强加,而是由个人前生之“业”
所决定。它继承了婆罗门教轮回业报的思想,前生之业决定今生,今生之业
决定来生。
集谛是佛教对苦谛的原因和依据的解释。“集”为聚合之意,苦的原因
固然很多,但集中一点即在于人有欲望,由于欲望而产生行动,从而造成各
种苦。
灭谛,“苦”既然是由欲望而生,所以只有彻底灭除人世间的各种欲望,
方能达到免除轮回,使烦恼、痛苦从根本上无从生起,则可达到佛教之最高
境界“涅槃”寂静,亦即彻底的精神解脱的无苦世界。因此,灭谛从根本上
来说就是涅槃或解脱、超脱之意。
道谛是说明通向苦灭解脱的涅槃境界的积极的、所必须遵循的道路与方
法,亦即修道。实现这一道路有8种途径,称为“八正道”。
依佛教之观点,四谛概括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关系,集谛是苦谛之
因,苦谛是集谛之果,所谈内容为现实世界的因果关系。道谛是灭谛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