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

第13部分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同时又让国王取得神性,认定国王生前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死后又归于神 

界,为他修庙建像,祭献供品,让天上的等级和人间的等级都主次分明。 

     苏美尔人的主次分明的神谱体系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大约公元前 23 

世纪以前他们已经出现了各个独立的城市国家,形成列国争霸的局面,在这 

个世纪的中叶阿伽什城的卢伽尔王有统一的征兆,后因阿卡德人的入侵而中 

断,公元前21世纪他们打败阿卡德人,由乌尔城的乌尔纳木王建立了第三王 

朝,统一了两河流域。在这个过程中,以“母亲女神”的退出为标志,女性 

神不居于高位神的地位,出现了以男性神为高位神的高低有序、职责分明的 

神系。 

     安努、恩利尔、伊亚是苏美尔的三大神。其中;首位神叫安努(阿卡德 

人称“阿努姆”)。他是众神之父,但形象有些模糊不清,属于苍天神,似 

乎是神的会议召集人,配偶为女神安图姆,并不见他管什么具体事,但他的 

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 

     高位神叫恩利尔。他是地神、“呼吸之主”,由他主宰具体事情,在经 

书里其形象有些可畏,天降洪水淹没大地是他决定的,而安努神虽同情人类 

可也无可奈何,大概是由他和安努共管神界。 

     第三位大神叫伊亚。他是水神,相传人类和文化是由他创造的,又为智 

慧神,在天降洪水时他曾向人泄露过消息,对人是同情的。 

     次一等的神有多位,主要是: 

     夏马西。他原为两河流域闪族人的太阳神,苏美尔的太阳神叫巫杜,两 

位神相混,苏美尔人把太阳神称为战神,阿卡德人认为他给人以光明,能战 

胜一切黑暗。他的父亲叫欣,也是位苍天神,形象为长须老人,是月神。据 

说伊西塔是他的妹妹,有的庙宇里供奉这三位神。 

     伊西塔 (亦称印妮娜)。女神,据说她既是战神又是爱情和丰收之神, 

还具有医疗之神的性质。她被认为是月神欣的女儿、太阳神夏马西的妹妹、 

农业和春天神杜木兹的情侣。在供奉她的神庙里有一批向她献身的神娼,与 

外来人发生性关系,把卖淫的钱献给庙宇。此神的地位仅次于水神伊亚。 

     杜木兹 (亦称坦木兹)。农业和春天之神,兼具有医疗之神的性质。据 

说他曾被杀死,是情侣伊西塔神把他从“阴间”救回来的,在他死后大地生 

机停息,复活为神后大地才恢复生机。 


… Page 50…

     再次一个等级的神有: 

     宁吉尔苏,战神和农业神;提拉什,可能是建筑神;巴乌,天神安努之 

女,宁吉尔苏神之妻,是长春神,为仁慈圣母;宁娜、水神伊亚之女,为河 

及泉水之神;伊拉,瘟疫与死亡神;阿达得,雷电雨及洪水之神;宁都,生 

育之神…… 

     这些神的名称和职责,以及他们之间的夫妻、父女、父子等关系,在神 

话传说和文献资料里有些混乱,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国家各有各的不同职责的 

城市神,而统一时间又不是很长,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去淘汰一些相互矛盾的 

神名和神的关系。 

     苏美尔的神谱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诸国宗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古 

巴比伦制定的《法穆拉比法典》收集了这些名称的神,并把这些神当作崇拜 

的对象。 



      (2)创世说与洪水神话 

     像其他古代民族一样,苏美尔人也把世界万物归于神的创造,不过他们 

的神创世说比较粗糙、呆板,而且着重是讲神创造人,不大讲神创造自然体。 

在神创造人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关于洪水的神话里说神的女王“生了我的 

民”,即人是由女神创造的;二是在一些古代文献里说人由地神恩利尔创造 

的。由于人为神的创造物,所以人要取悦于神,为之修神庙,向神奉献一切, 

祭祀神灵的恩德。 

     洪水的神话传说可见于苏美尔泥板文《洪水史诗》和阿卡德语泥板文《吉 

加美什史诗》第十一板。“史诗”记载了被洪水淹没的五个城,所以应该是 

苏美尔城市国家早期的产物。英国考古学家吴雷在苏美尔地区的发掘,发现 

了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800年之间确实有洪水堆积物,并且地域广、时 

间长、次数也不只有一次。关于苏美尔城市国家洪水的传说,同历史上众多 

民族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一样应是对洪水灾难的反映,而不是完全凭空杜 

撰。 

     苏美尔人的洪水故事很简单。它说,神要毁灭人类,降下洪水,六天六 

夜狂风暴雨淹没大地,第七天才让风雨停息,但地上一片汪洋,人类除乌巴 

拉什的儿子及儿子之妻因事先得到消息,才携带财物、活物、亲人、匠人乘 

船逃生,后他们夫妻二人把鸽子、燕子、乌鸦各一只放出探侧洪水的涨落, 

在水退以后开始祭祀神,而他们自己后来也成为神。这个神话故事早于西亚 

犹太教的洪水神话传说,同后来的《旧约圣经》“创世说”的故事十分相似。 

后者讲的洪水也是神为毁灭人类而制造的,也是只有一家即挪亚一家乘船逃 

生,也是放出乌鸦和鸽子看看大地是否突出水面。但是,苏美尔的洪水神话 

传说和后者又有不同: 《圣经》是上帝至高神决定,苏美尔人让众神开会集 

体决定; 《圣经》是由上帝自己告诉挪亚逃生的,苏美尔是让智慧神伊亚泄 

露消息的,而这位神也没有受天神的惩罚;《圣经》中的神对洪水加给人身 

上的灾难没有丝毫同情,反而认为这是对人的由情欲升起的道德伦丧的惩 

罚,而苏美尔人的神对人类遭受洪水十分同情,有为此哭泣之声,是悲伤和 

怜悯的态度。因此,苏美尔人的洪水神话传说有点众神平等共议共决大事的 

倾向,完全不同于 《圣经》上帝的至上性、独断性,但是苏美尔的洪水神话 

会对犹太教的神话产生影响,从而也成了《圣经》洪水神话的来源之一。 


… Page 51…

      (3)天国与来世 

     苏美尔的天国是指神的世界。第一,他们认为天国的神是不朽的,众神 

有了大事要在天国里商量,如降洪水淹没大地、春天之神杜木兹被囚禁在“阴 

间”要不要救他出来,相传都要经过神的会议才定下来的。所以,他们讲的 

天国就是神开会的地方,而不是有琼浆玉液的地方;第二,除安努等苍天神 

之外,对大部分神灵来说也不是住在天上,而是或在天空中、山林里游荡, 

或聚集在供品旁、神庙里;第三,个别英雄人物虽被描绘成半人半神人物, 

但苏美尔人认为他们也是有生有死的,死后也不能到天国去。如《吉伽美什 

史诗》中的两位传奇人物,即吉伽美什 (相传是一个城邦国的王)和他的朋 

友恩奇社 (相传是野人,曾与神交媾)死后也没有升为天国中的不朽神。这 

样,天国和人间有了明确界限,无论何人都不能到天国去。 

     他们有“阴间”,但不讲人死后阴魂是否在地狱里受苦受难,是否有善 

恶报应。大概他们认为人既不能到天国去,也不会一定到地狱去。可是在苏 

美尔王国后期很关注坟墓的修造。考古发掘在乌尔城(第三朝首府)发现了 

至少2500个陵墓。它有三种类型:一般平民坟墓很简单,随葬品极少;富裕 

者 (可能是贵族墓)坟墓里有金盔、金碗、金灯等随葬品,但无人殉;王室 

陵墓有几座石或砖建的房间,随葬品除金银财宝外还有人殉,有的达几十人。 

据《吉加善什史诗》第二部分记载,死者的亲信、家臣,奴隶都是被殉的对 

象。可见苏美尔人认为死后还有来世,否则不会这样重视坟墓的营造,但他 

们可能还没有来世的具体图画。 



      (4)神庙、神像 

     历史学家们把苏美尔城邦国家形成前后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文化期,即欧 

贝德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乌鲁克时期 (约公元前3100年)、捷姆迭 

将时期(约公元前2900年前后)。其中,奴隶制度的社会关系和城市国家开 

始于第二个时期,形成于第三个时期,但神庙在第一个历史时期就出现了。 

考古学家在欧贝德丘陵上挖掘出来的神庙,墙壁上有壁龛,可能是放神像的 

地方,出土的女性小雕像,可能是母亲女神像。在乌鲁克第二历史时期挖掘 

出一座大塔庙,塔庙的外形庞大,结构宏伟,最上层是神庙祭室,是祭神的 

地方,最下层有四层土台,分别涂上黑 (代表阴间)、红(代表人间)、青 

 (代表天堂)、白(代表太阳)四种颜色,每层都绘制奇花异草。这座塔庙 

叫“埃安娜神庙”(可能是丰收和爱情之神),共有18层,每层有神龛等建 

筑,可能是放神像的地方。在捷姆迭特第三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不少古代城 

市里都挖掘出神庙建筑,卡法伊城的月神庙有10层,占地达8000多平方米, 

结构相当复杂宏伟。在神庙里有神龛、神坛,是祭祀神灵的地方;在神庙前 

面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既是民众宗教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可能苏美尔 

人城市邦国的国王颁布政令、召集民众会议、欢送战士出征和庆祝胜利等节 

日,都是在神庙广场上举行,以此表示神意。 

     苏美尔人有神像,神像是男女性别分明的小雕像,绘制在神庙墙壁和器 

物上。神像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天神、地神、水神、星神等,常以人形和 

动物形表示;二是祖先神,常以慈祥老人形表示;三是国王像,因为国王也 

是神。神像较呆板,以现代人看来身体各部位比例不合尺寸。 



      (5)僧侣集团 


… Page 52…

     苏美尔人较早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庙,并且盛行占卜和观天象卜人事 

之术,神庙中祭祀神灵的空场大概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有祭司僧侣一类 

的人物。最初,他们可能还没有专门的、固定的僧侣,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 

城邦国的国王和柏达西在需要祭礼神灵时,要亲自到神庙里向神灵献祭,由 

宫廷的侍从兼任僧侣。随着对神灵崇拜和祭祀仪式的日趋复杂,逐渐出现了 

管理神庙的僧侣集团,并形成一个具有特权的僧侣阶层。僧侣们有一定分工, 

有的偏重于给人占卜、念咒、祈祷;有的偏重于整理巫术魔法和流行的民间 

宗教信仰,为国王制定宗教法规;有的偏重于培养新的僧侣。但是这些分工 

都是相对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宗教职能有三,一是主持祭神仪式,一是给人 

作驱邪消灾的法术、巫术,三是编造和宣讲神迹。他们主要在神庙里活动, 

其中上层僧侣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一部分,这些人管理庙产和执行国家的 

宗教仪式。当时,神庙里有奴隶和依附者,分有土地和牲畜,甚至有大量的 

女奴供僧侣役使。据记载,拉什有座女神庙,其奴隶和依附者多达1200人; 

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