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宗教、拜物教、拜神教,它们既体现了原始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
段又相互交错共同构成宗教初年的历史。大体情况是:自然宗教、拜物教处
于氏族部落社会早期,而拜神教处于这个社会的晚期,但在拜神教产生以后,
自然宗教和拜物教的影响依然存在,而在早期的自然宗教和拜物教的发展过
程中必然会产生多种神灵的观念。
(4)鬼怪妖魔
在宗教初年,除神外还有精灵、怪物、鬼、魔等。它们大体也是在自然
宗教、拜物教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同各种各样神灵一起构成一个超自然体的
非人间世界。其中,“精灵”是指人与神之间的精神体,它的形象为人形,
据说它们不住在神界或冥界,只在人间游荡,对人或作祟或相助,但其力量
低于神和妖魔鬼怪。也有的研究者对“精灵”这种非神非人、非妖魔非鬼怪
的观念在宗教初年是否存在,有没有普遍性意义提出疑问,而古代文化遗址
中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的存在,所以我们很少提到他。
鬼,即人死以后的幽灵,它存在于人世间和地下冥国;怪,即动物和植
物或自己的“修炼”或自然力日月“精华”造成的有血肉身躯的自然体;魔,
即具有神通的大鬼大怪。通常,以妖魔鬼怪称之。鬼与怪,就产生来说孰前
孰后,还有待研究。鬼怪妖魔与神的观念不同:其一,它是作为人之外的神
的对立面存在的;其二,它经常与神和人捣乱,往往败于神的威力之下;其
三,它不居住在天国,而游荡于人间的洞穴、沟崖、森林、地下。
宗教初年,鬼怪妖魔起初与神未加区分,在最初的多神教的发展过程中,
可能是把崇拜之对象通称为神灵。古希腊荷马史诗时期还没有鬼怪妖魔的明
确观念。他们承认人死以后还有人的幽灵存在,认为幽灵中的一小部分被神
看中进入天国,大部分进入哈得斯地下冥国,而进入冥国的幽灵也不被称之
为鬼,阴魂只是在冥界范围里继续生活。古埃及的冥神、繁殖神俄赛里斯,
传说是曾受到邪恶化身塞托暗害,把他的尸体剁成碎块,后由它的妻子埃西
斯神 (或是他的妹妹)把碎块拼合起来,又复活继续治理国家,但死后又入
地狱,成了死人的审判官,而塞托死后也没有成为邪恶之鬼。在印度人的灵
魂转世思想里,虽认为灵魂可以升天堂,可以再生为人,但最初没有鬼为灵
魂的化身,能作祟于人间。中国远古传说中的诸神个个具有神通,与之作对
的传说的人物也往往以神命名,而没有视之妖魔鬼怪。因此,鬼怪妖魔的宗
教观念可能是在神的宗教观念稍后出现的。实际上,从原始思维的进展来说,
既然设置了神的观念,必然要设置一个鬼怪妖魔的观念,让超自然的非人间
神界丰富多采起来。
现代人的神对人特别优待,似乎人对神只要顶礼膜拜,必赐福于人。在
宗教初年神的形象并非如此,古代西亚苏美尔有一个关于洪水的传说,即众
… Page 13…
神由于对人产生了妒忌,就决定用洪水淹死一切人,只是其中有一位神向一
位地上的人泄露了消息,并教他造一只方舟救自己和其亲属。这种把神分为
司善和司恶的观念是各个地域远古居民都有的宗教观念,不同之处只在于有
的让一位神担任这个职能,有的把它们分给两位或几位神去担任此职能。可
能是由于神的观念内在发展的要求,于是出现了神的对立面即鬼怪妖魔,后
者虽然有时也可以司善,但往往对人是恶而不是善。
在宗教初年,初民不仅敬畏神灵,而且也敬畏鬼怪妖魔,神界不仅是多
位神而且还有多位鬼怪,在神的观念从多神教向主神教、一神教发展过程中,
鬼怪妖魔的观念发展中也出现了众多鬼怪妖魔中的层次。古代西亚的苏美尔
人有个地方叫谢屋尔,他们让鬼魂住在这里,还没有给予特殊的神通,把神
通留给了众神;而古巴比伦人创造出了鬼怪妖魔,让之游荡于空中,对人恐
吓伤害,使人由恐惧而崇拜,祈求不要受到伤害;在以色列人创立的犹太教
里魔鬼还可隐形为蛇,能在天国伊甸园居住,专门引诱人犯罪,是上帝耶和
华的对立面。古印度教里虽然没有魔鬼妖怪的地位,但我们在吠陀时代的典
籍里也能看到人类受一群恶鬼的迫害,太阳神因陀罗 (一说为战神)同蛇妖
(旱魔)争战的场面。古代中国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昆仑山,一说为今山东
省的泰山,一说为今日西北之山脉,传说中的昆仑山是西王母神居住之处,
一说西王母是死神,此说应该待考证,可是山上的奇珍异兽传说中都带有神
力,这可从汉代出土壁画中得到验证,我们可称之为怪,《后汉书·礼仪志》
说“上有二神人”,“主阅众鬼之恶害人者”。总之,鬼怪妖魔乃远古宗教
初年宗教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 Page 14…
5。宗教初年的基本形式
宗教初年的基本形式是氏族宗教和部落宗教。开始是氏族宗教,当氏族
结为胞族和部落时也就出现了部落宗教。这种宗教形式是在旧石器时代末期
随着氏族组织形式产生而出现的,部落宗教一直延续到奴隶制社会。在奴隶
制社会里虽然还有部落宗教,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认可的各种宗教组织形
式,这种情况我们在下面各章里叙述,在这里只讲原始社会的宗教形式。
氏族部落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带有成员的整体性,即氏族部落
所有成员有共同的崇拜对象和一致的宗教意识与宗教行为,这与奴隶制社会
以后的宗教形式不一样,后者往往只限于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人;其二,带有
自发性和直观性,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神学体系,依靠传统维持;其三,执行
宗教礼仪的人物虽然已经产生,但没有专业化的、具有特权的神职人员。具
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表现:
(1)图腾崇拜
“图腾”,原为北美洲土族印第安语“totem”音译过来的,意为“他的
亲属”、“他的标记”。它可以是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或其它自然物和想
象物,一般以动物为主。图腾崇拜指以特定的物类为敬拜对象,有氏族图腾、
胞族图腾、部落图腾、部落联盟图腾。特定的图腾表示氏族、部落、部落联
盟的所有成员之间共同的敬拜对象,原始人或认为图腾是他们这个群体共同
祖先和来源,或认为是他们增加力量取得生活资料的源泉,或认为是他们能
战胜自然界之物侵害和战胜敌对群体的保护者。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年)在1877年写了本《古代社会》,
他发现美洲印第安土族各个部落的氏族都有一个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记。其
中动物类的占58。7%,植物类的占34。3%,自然现象及自然物类、日用器物
类等约占7%;在动物类中,兽类约占50%,禽鸟类约占30%,海兽类约占
20%。历史学家们对初民的研究结果是,图腾现象是世界各地原始社会里普
遍存在的现象,远古时期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爱琴
海和地中海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在这些流域生活的原始人,即现
在所知的世界文明古老发祥地,无论他们之间发展有多大的不平衡性,都出
现了图腾崇拜现象。如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祝融部落或氏族是以火为图腾,以
祝融部落或氏族形成的联盟把风作为图腾;黄帝部落或以蛇或以熊、以太阳
为图腾,以黄帝部落为主体的大部落联盟是以龙(蛇、马、鹿、牛、鱼与虎、
鸾的综合体)为图腾。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创造了一头要求人们以童男童女去
供奉的怪牛,阿喀亭人敬拜熊,阿菲欧琴人敬拜蛇,可能这些动物都曾是一
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图腾。蛇、鼠、猴、牛等动物类和苏摩树植物类,在古印
度典籍《婆罗门书》里把它们描绘为敬拜的对象,也是源于一些氏族部落联
盟的图腾。
为什么世界上各地的原始人会产生图腾崇拜呢?首先,图腾崇拜是同氏
族这一社会组织的产生相联系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群体需要有自己的徽
号或称谓,用来表示本氏族的特征;其次,在谋取生活资料的能力十分低下
的原始氏族社会里,原始人渴望从某种动物植物及其它物件中得到力量和庇
扩;再次,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已经开始思索人与外界
物件的关系,希望依靠什么东西使原始畜牧业、种植业得到丰收,不受灾害
… Page 15…
或其它原始氏族群体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氏族与由氏族结成的胞族、部
落就幻想出某种物类有神神奇的力量,由于自然宗教、拜物教、拜神教等宗
教观念的影响,把图腾看作有灵性和神力与人相通的东西,由此产生了图腾
崇拜这种形式。图腾崇拜既是氏族部落发展的要求,又对维护本氏族部落的
团结和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使成员们有一个标帜,增强了为本氏族部落生存
斗争的信念。后来,图腾可能演化出来了保护神。
在图腾崇拜中,出现了关于图腾的神话和与图腾有关的各种禁忌、图腾
祭祀。如有的氏族对图腾禁食、禁触,古印度以猴子、牛为图腾的氏族、部
落,其成员把它们奉为神明,从不伤害。有的氏族食用本氏族的图腾物,并
把它分给所有成员,说这可以增加各成员的力量,继承图腾物的优良性。北
极圈内的拉普人每年冬季都要吃熊肉,而熊是他们的图腾。南非巴福肯人以
野兔为图腾,一旦捉住一只野兔,全氏族的成员轮流咬野兔的耳朵。他们认
为,这样做可以承袭图腾物的智慧、技能。吃或不吃图腾物的各氏族都对图
腾敬拜,向它献祭品,以某种方式取悦于图腾物,实际上把它当作神灵敬拜。
(2)祖先崇拜
广义他说,祖先崇拜是指对先祖亡灵的敬拜,祈求先祖亡灵佑助儿孙兴
旺发达,这里讲的祖先包括父母辈上溯到能追忆起来的人;狭义他说,祖先
崇拜是指对本氏族、本部落、本家族的开创者的崇拜,这个开创者可能是实
有其人,也可能是传说中的人。大体在典型的氏族部落时期是指后者,他们
相信本氏族部落有共同的祖先;在从氏族部落中出现个体家庭并向奴隶制社
会迈进时是指前者,主要敬拜先祖们的亡灵。
祖先崇拜的起因十分复杂,是各种社会条件和意识条件汇合的产物,归
纳起来有三:其一是共同生存的要求。原始人必须以群体的形式共同生活,
每个人离开群体极难存在下去,他们共同生活的习俗要求有一个把他们联系
起来的人物出现,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