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剑桥中国秦汉史 >

第23部分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23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秦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的军队和骑兵13万至30万人的数字相比,它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事实 
  上,即使汉代的数字也很可能是夸大的。见鲁惟一:《汉武帝的征战》,第 
  92、95—96页。 

                                   秦军造成的伤亡 

         《史记》记载,从前364至前234年这130年,秦参加了15次大战斗或 
  大战役,书中列出了秦给其敌人造成的伤亡数字。除一次外,伤亡数都达两 
  万人以上,有四次竟达惊人的10万人以上。最不寻常的一次是前260年对赵 
  的长平之役,在五六个月的初期战斗中,赵国一方据说损失了五万人;后来 
  当所剩的40万名士兵在常平向秦将自起投降时,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② 
  只让240名最年轻的士兵回赵。因此,据推算秦在这整整130年中给其敌人 

① 见毕汉斯:《东汉的洛阳》,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48 (1976),第19—21 页。 
① 关野雄:《中国考古学研究》,第246 和280 页,他在引了《战国策》的叙述后,说这是夸大其词。但 

是看来矛盾的是,他后来表示战国晚期临淄的人口可能已达数万户。 
② 此事在《史记》的白起传(卷七三,第2335 页)中有详细描述,文中使用“坑”字,使这件事具有可怕 

的气氛;“坑”这里应作“屠杀”解,但此字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埋”或“活埋”。见前面注76。 

… Page 77…

  造成的伤亡总数竟达1489000人。 
       这些数字需作评论。首先,应该指出,它们只表示秦给其他国家造成的 
  伤亡;秦自己的损失从没有记录,虽然数字必定是相当大的。第二,这些数 
  字不完整,因为数字中只有两起包括了受伤和被俘的数字。在所有的事例中 
   (除了前260年用“坑”字外),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 
  追溯到商鞅时代),严格地说是指战斗中杀人。第三,除了 《史记》中具体 
  列出伤亡数的15次战斗或战役外,还有它根本没有列出数字的其他战争。这 
  一切考虑意味着,秦及其敌人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受伤、被俘以及被 
  杀,必定相应地远远高出所记载的数字。 
       最后,如与伤亡数比较准确并具有世界重要性的近代战争和战役的数字 
  相比,上述的数字就显得不可信了。以1812年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为例,他 
  在6月率军453000人侵俄,在11月返法时不到10万人。乍一看,这与五个 
  或六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很恰当,后者赵国士兵总的伤亡据说几乎达45万 
  人。但是这种相似性应该说是表面的,不符实际情况。因为这45万人中,在 
  最初几个月的战斗中损失了五万人(数字合理),而在长平时,突然消灭的 
  人数竟为40万人 (数字不合理)。 
       总之,秦造成的伤亡数,象前面提出对军队规模的怀疑那样,在字面上 
  是难以接受的。例如,以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说,真要把一支40万人的军队斩 
  尽杀绝,实际上似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考虑到这支军队在向也许是更强大的 
  军队投降以前已经被围困和饥饿所削弱这一已知事实,情况依然如此。秦的 
  敌人或秦自己在面临这样灭绝性的损失时,似乎也不可能再三地继续征召庞 
                                                         ① 
  大的军队,而不出现经济的、或可能的政治崩溃。对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可 
  能在于“万”字的意义上,这个整数经常见于军事记载中(在非军事的记载 
  中也能见到;见下面的最后两个问题),它也许只是象征性的,所以只应该 
  被理解为“大部队”。① 

                          前221年12万户向咸阳的迁移 

       这个数字乘以5(中国在统计上通常把户折成口的公认的基数)为60万 
  人。但即使是如此巨大的数字,也远远不够文中所暗示的总数,因为迁移的 
  贵族之家会随带许多仆从、姬妾和奴隶等人,因此就大大地多于一般农民的 
  五口之家,近代以前的中国人在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时,想到的就是这种普通 
  农户。所以12万这样高的数字似乎是很武断的。它可能因是6的倍数而被用, 
  在前221年,秦政府据说就决定突出6这个数字,作为它敬奉水及其有关事 
  物的一个部分。但是,《史记》中描述这种崇拜的几段文字的历史真实性已 
  被人怀疑 (见附录2),对这一解释不利。可是,在附录2中已经提出,对 

① 许焯云的《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第68 页的脚注持相反的观点,但他的论点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说服力的。 

例如,他认为魏约有人口500 万,因此,可以“相当容易地”征召一支30 万至50 万的军队。即使偶尔一 
次做得到(但也远不能肯定),它能再三地进行这样规模的征兵吗? 
① 鲁惟一在联系到汉代的军队数字时,已经提出这一假设,见《汉武帝的征战》,第96 页。杨联陞对处理 

中国的数字和统计数的困难,已在《中国经济史中的数字和单位》一文中详加讨论;此文载《中国制度史 
研究》 (坎布里奇,1961),第75—84 页。可能“万”应与“千”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数,杨联陞的文 
章 (第77 页)对它的模糊性进行了探讨。 

… Page 78…

  有关段落可靠性的质疑远不是定论,所以12万作为6的倍数的解释依然是可 
  能的。 

                                  秦帝国驿道的宽度 

       据《汉书》卷五一第2328页的一段文字,秦在前220年以后几年建造的 
   “驰道”,其宽为50步,将近70米,因此宽得难以置信。可能“50步”系 
   “50尺”之误,这样其宽度将近11。5米。即使如此,它也比大部分罗马的 
  道路宽,罗马的道路很少超过8。5米。可以设想,《汉书》所举的是指位于 
  国都附近的秦的道路宽度,路的一条通道或中央通道显然为皇帝和统治皇室 
  中有权势的成员的扈从专用,而信使、官员和其他旅行者只准使用路侧的边 
  道。但是,御用道和非御用道之别很可能在离京师一定距离之外渐趋消失。 
  见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第4卷,第3部分,第7页。 

                                     秦长城的长度 

       在前面讨论这个题目时作出的一个可信的、不过还不是绝对肯定的结论 
  是,蒙恬将军所造的长城,多半比人们在阅读《史记》所述的长城逶迤“万 
  余里”这段记载后最初所想象的长度略短。这里不必再重复支持这个结论的 
  论点,但要说一下,这些论点都集中在“万”字上,在这段有关的文字中, 
  此字的意思很可能是比喻性的而不是字面上的。“万”字的这种比喻性的用 
  法决不是独一无二的。在本附录中已经引用了几个事例。下面还将引用另一 
  个事例。① 

                                     阿房宫的规模 

       据说,称之为阿房宫的宏伟的朝堂在前221年开始营造,自东至西为500 
                                                                               ② 
  秦步,自北至南为500秦尺,面积将近75600(675×112)平方米。这个数 
  字大得不可信,而文中进一步说的大殿能方便地容纳整整一万人 (又是一个 
  象征性的“万”字),这更令人怀疑。如果把这个数字与公元60至65年东 
  汉在洛阳造的朝堂的合乎实际的规模(将近1376〔86×16〕平方米)相比(据 
                                   ③ 
  说它同样可以容纳一“万”人,或与至今仍存在的北京紫禁城中的朝堂(它 
  略为超过1800平方米)相比,就能给人以启迪。 

① 关于整个王朝史中长城主要特征的探讨,见阿瑟·沃尔德伦:《中国长城的问题》,载《哈佛亚洲研究 

杂志》, 43。2 (1983),第643—663 页。 
② 《史记》卷六,第256 页 (沙畹;《〈史记〉译注》,第2 卷,第174—175 页)。 
③ 关于后汉皇宫中朝堂的规模,见毕汉斯:《东汉的洛阳》,第35 页。 

… Page 79…

                                第2章 前汉 

                                 政治史的模式 

       汉代把一个长达两千年基本上保持原状的帝国理想和概念传给了中国。 
  在汉之前,帝国政府是试验性的,并且名声不佳;在汉以后,它已被接受为 
  组织人的正统的规范形式。如果我们相信史料的话,在公元前210年以前, 
  秦帝国的官员以某种程度的专横、严厉和压制手段来实现他们的意志;但到 
  公元1和2世纪,汉朝的皇帝已能使其权威受到公认的行为准则制约的官员 
  效忠于他。属于皇帝一人及其官员的中央集权政府已经变得值得尊重了;虽 
  然它有种种弱点和不足,或者有时中华帝国被某个外夷所败,但这个形式的 
  政体毫无疑问地几乎一直保持到了19世纪之末。 
       帝制理想之被人们接受这一成就的取得,部分地是由于汉王朝事业的成 
  功,部分地是由于有意识提倡的各种新的政治观念。鉴于所实行的各种行政 
  实际措施和由帝国体制所提出的伦理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乍一看来这 
  些概念竟能赢得信任,是多少令人惊奇的。汉代与秦代一样,有效的施政最 
  后都依靠强制手段;但是对比之下,秦代皇帝和汉初诸政治家们满足于从物 
  质的角度,如版图和武功,来为他们行使的权力辩解,但汉代诸帝很快就从 
  神意的角度寻求道德和智能上的根据以使他们的统治合法化。追求这类根据 
  并不容易,也不是短时期能做到的;追求的几个阶段可以说就是这两个世纪 
  的政治史。到王莽时代(公元9—23年)和后汉 (公元25—220年),这个 
  追求的过程已经成功地完成;必要的前提已经建立;哲学理论已与帝国的行 
  政实践牢固地挂上了钩;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从此以后就能坚持说,他们的 
  权威来自上天无形的神明。 
       这些结果是在两个世纪的宗教、思想、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争论过程中 
  取得的。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态度,它们导致了涉及这些紧密相关的问题的前 
  后一贯的政策。同时,态度和政策的不同又与当时有权势的男女们之间的争 
  执的更深的主因交织在一起。这个主因表现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还表现在涉 
  及后妃及其亲属的恩宠、权力和特权的事情上。因为政府的主要官员往往是 
  某个后妃的祖父,父亲和弟兄;这些人的政治命运和他们的政策的结局经常 
  与他们宫中的近亲受宠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这两种态度可以分别称之为时新派 (modernist)和改造派 (re… 
  formist)。它们不完全等同于有时称之为“法家”和“儒家”那样的学派, 
  这只是因为在公元开始前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