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第134部分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134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陈鍫的《戊戌政变时反变法人物之政治思想》(载《燕京学报》1939 
年第25期第59—106页)的开拓性论述外,对批评和反对维新运动的知识 
界几乎还没有专题研究。还可进一步利用张之洞的《劝学篇》和苏舆的《翼 
教丛编》两种资料,它们阐述了反维新运动的主要论点,特别是那些抨击康 
梁集团的论点。 
     保罗·科恩和约翰·施雷克编的 《十九世纪中国的改革》论从中提到了 
主要从当前研究中得出的大量新的、但有的尚未经检验的想法。在弗思编的 
 《论民国时期中国保守主义的选择》会议论文集中也可以看到令人鼓舞的因 
素,虽然它着重于较后的时期。 

                     第六章 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 

     关于中国事件对日本德川后期的影响问题,鲇泽信太郎在开国百年纪念 
文化事业会编的《锁国时代日本人的海外知识》中做了论述。他在此书第135 
—144页讨论了魏源的《海国图志》的版本和影响,这便是王家俭的《〈海 
国图志〉对于日本的影响》(载《大陆杂志》1966年4月号第242—249页) 
一文的基础。关于曾经编纂过一部早期日本版本《海国图志》的举足轻重的 
儒家盐谷宕阴(1810—1867年)所受的影响,范古利克在《日本对鸦片战争 
的反响》(载《华裔学志》1939年第4期第478—545页)做了探讨。佐久 

… Page 482…

间象山对魏源之重视技术是毁誉参半的,关于这一点可看角田龙作(音)、 
德巴雷和基恩编的 《日本传统的源泉》一书中的摘录。日本对于太平军起义 
的反应,由市古宙三在其《幕府末期日本人关于太平天国的知识》(载开国 
百年纪念文化事业会编的《明治文化史论集》第453—495页)一文中做了 
探讨,而增井经夫在《太平天国》中的论述则不够严谨。卫藤沈吉的《日本 
人的中国观:高杉晋作等人的事例》 (载《仁井田陞博士追悼论文集》第3 
卷:《日本法与亚洲》,第53—71页)讨论了去上海旅行者的三篇重要日 
记。 
     维新派对日本的认识已引起学术界更多的注意。霍华德的《日本在康有 
为改良纲领中的作用》 (载罗荣邦编《康有为:传记和论丛》第280—312 
页)一文略述了这个问题。关于维新派设法了解明治维新的情况,其研究可 
见彭泽周的《康有为的变法运动和明治维新》(载《人文学报》,1970年第 
30期第149—193页)一文。彭教授最近把它收在他的《中国的近代化与明 
治维新》一书的开头部分。同一作者的《梁启超的明治维新观与他的中国变 
法论》(载坂田吉雄和吉田光邦编的《明治维新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外国 
人的看法》第61—114页)一文转载于《中国的近代化与明治维新》一书的 
第193—262页。论黄遵宪的文章,可看蒲地典子的《黄遵宪对明治时期日 
本和西方的反应》(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1972年)。有关梁启超和 
黄遵宪的论述,见列文森的《梁启超和近代中国的思想》(第23—25页)、 
威尔逊的《梁启超对1890年以前日本明治宪政运动的看法》 (载《日本论 
文集 〔1961年〕》)和黄宗智的《梁启超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王韬是 
保罗·科恩的 《王韬与清末的改革》一书的主题。市古宙三的《近代中国的 
政治与社会》一书则对郑观应做了论述。 
     对康有为思想的影响以及他的思想内容,可以在萧公权的一系列权威性 
的专著中进行最好的考察。其中有《翁同龢与戊戌变法》(载《清华学报》 
1957年4月)、《康有为的哲学思想》(载《华裔学志》,1962年第21期)、 
 《君主立宪制:康有为的中国民主化计划》(载《华裔学志》1965年第24 
期)、《康有为的社会思想》(载《崇基学报》1967—1968年第7、8期)、 
 《经济现代化:从历史角度看康有为的思想》(载《华裔学志》1968年第27 
期)和《康有为的行政现代化倡议及其历史意义》(载《清华学报》1970年 
第8期),上述论文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已收集在他本人的《维新派和乌 
托邦主义者康有为》 (1975年)一书中。罗荣邦把康有为的自传译成英文, 
并把有关康有为的一系列论文编在《康有为:传记和论丛》(1967年)一书 
中。 
     实藤惠秀毕生关心的是文化交流以及日本的中国学生运动的题目:他的 
最有权威性的论著是1960年出版的《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其中有表格 
和统计数字。实藤的其他著作包括《明治时期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中 
国人赴日本留学史稿》和《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后者有张铭三译的中 

… Page 483…

译本,书名为《日本文学对中国的影响》(1944年上海出版),实藤所未搜 
罗的中文资料已被另一本最新的专著加以使用,此即黄福庆的《清末留日学 
生》一书,它着重论述了留学生的政治活动,也强调了他们的文化活动。斯 
卡拉皮诺的《马克思主义的序幕:1900—1910年中国的留日学生运动》(载 
费维恺等编的《中国近代史考察》第190—213页)讨论了学生办的报章杂 
志。从前学生们的回忆录中有孙伯醇 (1891—)的 《家塾、同文书院和民报 
社》 (载《中国》30〔1966年5月〕第24—33页),以及《留学生、学校 
教育和发辫》 (载《中国》31, 〔1966年6月〕第28—33页)。景梅九的 
自传《罪案》(北京1924年出版)由大高岩和波多野太郎译成日文,名为 
 《留日回顾: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半生》,(1966年东京出版)。 
     除了实藤的著作之外,论述学生运动的,还有永井算己的《关于拒俄学 
生军》(载《信州大学纪要》4〔1954年9月〕第57—83页)和《所谓清国 
留学生取缔规则事件的性质》(载《信州大学纪要》2〔1952年7月〕第31 
页)。岛田虔次的《中国革命的先觉者》和《辛亥革命的思想》两书翻译和 
讨论了大量的学生革命传单,其中包括陈天华的一份传单。欧内斯特·杨的 
 《中国的民族主义者陈天华》(载《中国论文集》1959年第13期第113— 
162页)集中讨论了陈天华的遗嘱和自杀问题。有关翻译运动的影响和重要 
性在钱存训的 《从翻译看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中作了论述 (载《远东季刊》 
第13卷第3期 〔1954年5月〕第318—319页)。实藤惠秀的《中国人赴日 
本留学史》378页增补了对词汇交流数量的估价。 
     讨论日本活动家和中国革命志士之间的关系的著作,有詹森的《日本人 
和孙中山》一书和《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一文(载费维恺等编《中 
国近代史考察》,第163—189页)。还可参看载于《中日文化论集》上的 
陈固亭的《孙中山先生与日本朝野朋人的关系》一文。在《思想》(1957年, 
第79—93页)和《中国》(1966年11月号)的论丛中载有野泽丰所编文献 
目录,两者均以《孙文与日本》为题。宫崎寅藏的回忆录《三十三年落花梦》 
在1967年编成,附有卫藤沈吉所做的注释;同时它也被收入宫崎龙介和小 
野川秀美编辑的《宫崎滔天文集》中。最早的中文译本是1903年版。孙中 
山的另一位亲密合作者萱野长知出版了他的记述,即《中华民国革命秘籍》 
 (1940年)一书。同文会创始人近卫笃麿的日记六卷于1968—1969年在东 
京出版,名为《近卫笃麿日记》。关于同文会的官方记载以及会员及其追随 
者的传记,可见中岛正郎编的正续编《中国回忆录》。另外,有井上雅二撰 
写的荒尾精传记《巨人荒尾精》一书。由葛生能久等编写的《东亚先觉志士 
传记》是一部附有许多中国活动家传记的黑龙会正史。关于北一辉,可见乔 
治·威尔逊的《日本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北一辉》;北一辉的中国来鸿转载于 
高桥正雄编辑的《九州与日本近代化》(第4册第424—480页)。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政府的政策,除上面提过的之外,还可看 I。H。 
尼什的《日本在义和团之乱时举棋不定的态度》(载《亚洲研究杂志》〔1961 

… Page 484…

年5月号〕第449—461页);市又正雄的《山座圆次郎:明治时期日本的 
亚洲大陆政策的执行者》(载《国际法外交杂志》〔1973年10月号〕第249 
—298页)和池井优的《日本对辛亥革命的反应》(载《亚洲研究杂志》〔1966 
年2月号〕第213—227页)。 

                第七章  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 

     为纪念中华民国建国五十周年汇编的《清廷之改革与反动》一书提供了 
关于政治和制度改革方面的重要文献材料。几乎有半个世纪没有英文的综合 
性研究著作问世了;请看卡麦伦的《1898—1912年中国的改革运动》。下面 
三部著作全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史,即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 
史》、矢野仁一的《清朝末年史研究》和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的《清国行政 
法》。 
     关于立宪运动,可见张朋园的《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由于张朋园这部 
著作没有对地方自治给予特别注意,因此可补充以寺木德子的《清末民初的 
地方自治》,此文载于《御茶水史学》(1962年第5期)第14—30页。还 
可见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一书,它研究了积极参与运动的人物;而朱 
昌峻的《近代中国的改革者张謇:1853—1926年》一书则考察了这个领袖人 
物的个人作用。在人民共和国也有阐述立宪问题的著作,如胡绳武和金冲及 
的《论清末的立宪运动》和李时岳的《张謇和立宪派》。 
     关于晚清的兵制问题,其概论见之于1930年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中 
国军事史》和后来包遵彭的《中国海军史》二书。下面三本书就制度问题做 
了更进一步的阐述:鲍威尔的《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刘凤 
翰的《新建陆军》和《武卫军》。又见之于陈志让的《袁世凯,1859—1916 
年》一书。 
     陈青之在其《中国教育史》一书中概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而主要 
的原始资料则包括在舒新城1923年在上海编辑出版的四卷本《近代中国教 
育史资料》一书中。又见傅吾康的《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艾尔斯 
的《张之洞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苏云峰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 
     其它方面的专著比较缺乏。有关法律方面的改革,可见马里纳斯·J。梅 
杰尔的《中国近代刑法介绍》;另有杨幼炯的《近代中国立法史》和杨鸿烈 
的《中国法律发达史》。在货币制度方面,见魏建猷的《中国近代货币史》、 
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以及宫下忠雄的《近代中国银两制度的研究》。 
最近的两本书阐明了1901—1911年间社会的改革方面或不改革方面的情 
况,它们是刘易斯的《辛亥革命的前奏:湖南省思想与制度的变化》和周锡 
瑞的《湖南湖北的辛亥革命》。贝斯的《1895—1905年的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