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遵宪是一位广东的学者…诗人和历练的外交官,曾到日本、美国、英
国和东南亚任过职。在长期的海外经历中,他形成了强烈要求变法维新的倾
向,并且成了外交事务(特别是日本事务)的权威。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他
的《日本国志》和关于日本的历史诗篇是中国文人了解明治维新情况的一个
重要来源。从1895年起,他积极从事改革政治的活动。他是康有为的强学
会上海分会的会员。在上海分会被解散之后,他是赞助创办《时务报》的少
数人之一,梁启超是该报主笔。1897年夏天起,他任湖南盐法道,随后并曾
一度代理过按察使。他不仅仅是热心于在这些职掌范围内进行改革的斗士,
他对于外部世界的第一手知识,特别是他对明治时期日本兴起的理解,也是
① 库恩:《中华帝国后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第189—225 页。
… Page 246…
1895年以后在湖南开始制度革新的灵感和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 ①
江标在1895到1897年间任湖南学政。虽然他是通过正规考试进入官场
的,但是他的一套思想观点并不受传统儒家学术的束缚。在经过会试之后,
江标在北京同文馆学习,后来访问过日本。他在1895年参加北京的强学会,
去湖南以后成为新学的一个积极发动者。②
除了一个有志于维新的省署之外,湖南还是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治下;
张之洞是技艺和制度革新的强有力的和坚定的发起者,对于维新运动的重要
方面如报纸、学会等,他都给予有力的支持;同样重要的是,这时省内许多
有影响的绅士领袖对维新有着热情。他们不仅对政府的改革努力给以热烈的
支持。事实上,他们在许多重要方面是采取主动行动的。因此,当1895年
维新运动在湖南认真开始时,它是政府和省内名流的共同事业。鉴于十九世
纪后期湖南是众所周知的绅士保守主义的堡垒,湖南绅士提供的合作确实是
值得注意的。甚至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可以看到以湖南为基地的席卷
长江流域的排外浪潮。晚至1892年在湖南建造电报线路的一次尝试,在当
①
地民众中间引起了一场骚动。 随着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流逝,变革之风显
然在湖南强烈地刮起来了。
从一开始,技艺和经济的革新就是维新运动的一个引人注意的方面。在
巡抚倡导下,长沙有了电灯,建成了碎石马路。在省署设立了采矿局,一条
②
连接长沙和汉口的电报线路也得以建立。 比这些政府主办的项目更为重要
的,是著名的地方绅士自己创办的企业。1895年后期,两位绅士领袖王先谦
和张祖同在巡抚鼓励下建立了一个火柴厂。1896年,王先谦、熊希龄和省内
其他绅士在本地普遍支持下,募资开辟一条旨在联系湖南湖北的轮船航线。
在同一年冬天,王、熊二人从政府得到一笔贷款开设宝善成公司。他们甚至
向巡抚申请建造一条经过湖南将汉口和广州联结起来的铁路。③
当随后数年维新运动继续在工商界鼓励新的努力时,其他方面也在着手
改革。首先,在长沙出现了组织乡勇的活动,并将一座地方书院改为新型的
军事学堂,作为进一步军事改革的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若干制度方面
的革新,它们大部分是在黄遵宪指导下进行的。其中包括制订一项专门的官
员训练计划,以便授予他们专业技能和时事知识。训练的目的是使政府官员
能在省内的维新运动中起带头作用。黄遵宪也起草了若干旨在改进司法程序
① 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第1—223 页。
②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181—182 页。
①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33—138 页。
②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26—129 页。又见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第281—284 页。
③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第281—283 页。刘易斯:《1896—1898 年湖南的维新运动》,
载 《中国论文集》,15 (1961 年)第62—90 页。又参阅刘易斯:《辛亥革命的前奏:湖南的思想与制度
的变化》。
… Page 247…
和监狱制度的新章程。黄氏的法律和行政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保卫局,它模仿
他在日本和西方国家看见过的警察局。附属于保卫局的是一所新感化院,其
目的不仅是处罚罪犯,而且也对地方社会的渣滓进行再教育。这两种机构都
被打算用来改进传统的保甲制度,以便加强地方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和秩序。
然而,按照黄遵宪的计划,保卫局不完全是一个政府组织,而又是一项共同
事业,由政府官员和绅士名流双方参加的管理机构来监督它的工作。①
在湖南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是一系列文化教育的革新。在
这方面带头的是学政江标。在学校课程方面他强调新的西学的价值,主张在
西学与研究中国文化传统方面保持平衡。为了执行这一政策,在府一级举行
的各种考试中,除了传统的儒学题目之外,还要求加试世界时事的知识。这
样就使 《万国公报》、麦肯齐的《泰西新史揽要》译本和广学会的其他出版
物成为应试士子的必读书刊。
对新学的重视还导致江标在一所地方上的儒学堡垒——长沙的校经书
院——进行修改课程的试验。他推荐在课程内设地理学、数学和外语这三门
新学科目,来补充理学课程中的两门基本科目——经义和治事。②
江标还提出创办第一份湖南的报纸,在他赞助下该报在校经书院办了起
来。从1897年春天开始,每十天出版一次,名为《湘学新报》或《湘学报》,
它后来发展成为宣传维新运动和传播新知识的主要的地区性工具。
江标在1897年秋天辞职。他所进行的教育革新基本上没有越出自强运
动的思想范围,但是在他离职时,文化和教育的改革已经在朝比较激进的方
向发展了。
在这方面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是1897年秋天一所新式学校——时务学堂
——的创立。该学堂是由绅士和省署共同发起的另一个项目。办校的建议和
基金来自绅士方面,而学堂的提调和会办则由巡抚指派。这种新式学堂的出
现显然受到当地人民普遍的热情关注,因为据说有多达四千名年青人来到长
沙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结果第一年只有四十人被录取入学。
虽然该校的格调企图鲜明地摆脱传统书院的影响,但它的课程基本上是
被安排得四平八稳的。西学占突出地位,包括自然科学、历史直至法律学和
政治学,但同时又有大量儒家经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事实上,在宣布
该校入学考试的公告中,巡抚陈宝箴仍然强调中学为主是教育的指导原则。
因此,在最初规划时,该校仍然不过是另一个自强运动的事业。
然而,当选择国学部分的教员时,学校开始表现出激进的性质。经过黄
遵宪的又一次推荐,梁启超被聘为总教习。其他三名广州青年学者叶觉迈、
韩文举和欧榘甲被聘为梁氏的助理,他们全都是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和他
的助理们在1897年秋到达长沙。
①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37—138 页。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第156—196 页。
②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13、138—139 页。
… Page 248…
那一年引人注意的事情是,在湖南又有一批思想上同情梁党的人物崭露
头角。该年春天,年青的湖南学者唐才常担任《湘学报》主笔,他是西学和
今文学派的热情的学者。秋末,唐才常的密友谭嗣同从南京回来,也投身于
维新运动。在梁启超到达长沙在新办学校担任教职后,唐、谭协助他向学生
讲课。与此同时,著名的湖南今文学派学者皮锡瑞也从江西回来支持正在兴
起的维新运动。必须记住,这些人之云集湖南,正是在康有为今文学的一位
①
热情拥护者徐仁铸继江标任学政之际。人文在湖南荟萃,必将使这里的维
新运动局面一新。
新局面是从梁启超及其助手们在时务学堂讲课开始的。为了符合他所强
调的政学至上的观点,梁氏的讲课主要是依据西方的民权和平等这样一些政
治思想对儒家典籍《春秋》和《孟子》加以阐发。梁启超不但通过讲课,而
且通过在要求学生定期交来的札记上写评语的办法,试图向学生灌输这种政
治激进主义。评语中的一个主旨是将中华帝国的政治传统说成是道德沦丧和
政治上巧取豪夺的可耻记录。
梁启超和他的同事们不但尝试在校内学生中间宣传这些激进的思想,而
且通过秘密重印和散发数以千计的黄宗羲在十七世纪所写的反对专制主义
的《明夷待访录》一书的节本(有梁和他的友人们的评注),企图向校外传
播这些思想。
梁启超和他的同事们的政治激进主义还含有排满种族主义的鲜明色
彩。在他为学生札记所写的评语中,有时直言不讳地提到悬为严禁而不许涉
及的事实,即在十七世纪征服中国过程中满人犯下的可怕的屠杀暴行。而
且,他和同事们还传印和散发了成千本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这是据说
有关满人在扬州所犯暴行的惊人的、但禁止传播的记述。就做这件事而言,
维新派和同时代的革命派事实上很难加以区别,因为在二十世纪初革命派自
己撰写的革命小册子出版以前若干年内,这种反满记述和黄宗羲的《明夷待
访录》也是被他们用来作为主要宣传品的。
梁启超的激进政治态度在一次大胆的上书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紧接着
1897年冬天德国占领胶州之后他向巡抚陈宝箴提议,如果必要,湖南应宣布
脱离北京的中央政府而独立。这个建议反映了梁启超对清廷的愤慨,因为这
个政府在面对威胁要瓜分中国的外国列强的侵略时,表现得愚昧无能。梁氏
坚持,如果不能推动中央政府去实行变法维新,那么,阻止外国列强征服中
国的唯一途径是效法日本德川后期萨摩和长州的榜样,和中央政府分离。
梁氏引证日本的经验不是偶然的。这反映出他来到湖南参加维新运动时
念念不忘萨摩和长州的榜样。在一篇发表于《湘报》的文章中,他公开鼓动
湖南绅士应学习日本德川晚期的经验。梁氏注意到,明治维新的成功,主要
由于首先在萨摩、长州、土佐和肥前四处封建领地成功地实现了变革,然后
①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183—18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