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第9部分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9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 洲              37     16  53 38。9718;6805;33224;01223。28 
   其 他               6       4   10  7。3515;3542;43117;78517。24 
 合 计                96     40 136100。0064;25938;894103;153100。00 
                                                                              平均资本 
   创办资本规模                                                                (1000中国元) 
不到100;000            2       5    7    5。15 120        288      408  0。40         58 
100;000—249;999 32          15 47 34。565;0212;2137;234 7。01                        154 
250;000—499;999 30            7   37 27。2111;6233;13214;75514。30  399 
500;000—999;999 17            6   23 16。9112;8874;08816;97516。46  738 
1;000;000—4;999;99914         5   19 13。9720;6227;54128;16327。30 1;482 
超过5;000;000          1       2    3    2。2113;98621;63235;61834。5311;873 
   合 计              96     40 136100。0064;25938;894103;153100。00 758 
 材料来源:根据汪敬虞编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1895—1914年》第1册第2—13页计算。 

… Page 35…

  李鸿章和其他官员开始提倡他们自己的制造业时,他们能取得北京的支持去 
  阻止洋人进行象棉纺织厂之类的大的冒险活动,直到1895年止。这些外国 
  工厂在1894年的估计数和资本列于表十。①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马关条约使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后,至 
  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 
  十万中国元。这里面包括了四十家中外合办的企业,它们出于一切实际需 
  要,由外国人控制。(所有外资的矿不管其资本多少,都包括在上面的数字 
  内。)这些企业创办的资本总额为103,153,000中国元,它们的几个特征 
  分别表现在表十一中。 
       英、法、德、俄等国的企业开设的时间在这二十年中分布得相当均匀, 
  可是日本的企业除了两家以外,都是在1904年和更晚的时期开设的,这证 
  明了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对满洲的经济渗透日益加剧。煤矿是投资的最大目 
  标,英国则是最大的投资者。中外合办的采矿业所占的高比重反映了清政府 
  的开矿章程的影响,在1902年以前它规定在任何采矿业中华人投资者必须 
  提供资本的30—5O%。在32个采矿企业中,有9个是英国人的,资本共达 
  37,930,000中国元,而这个行业的总资本为49,969,000中国元,前者 
  占后者的比重与占英国在〔中国〕工业中的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相当。英国 
  和日本包了整个“工程和造船”行业,在其他各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很高, 
  两国企业占全部136个企业中的86个,资本占总创办资本103,000,000 
  中国元中的76,000,000中国元。除了煤矿主要位于直隶省和满洲外,这 
  些外资的和中外合办的企业集中在上海、北方的通商口岸和满洲。从 1906 
  至1913年,包括采矿在内的53个企业在满洲开办,大部分由日本人投资。 
  136家企业的平均创办资本为758,000中国元。 
       关于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除去上面所列的中外合办企业) 
  的材料,甚至更不令人满意。第一类,有大约19个官办的兵工厂和造船厂, 
  其中最大的设在上海 (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在1865年建立)、南京 (1865年 
  李鸿章建立)和汉阳 (1890年张之洞建立)。除了制造弹药和少量轮船外, 
  官办兵工厂一般都有生产和修理工具、零件的机器车间。其中几个厂还订有 
  训练技术人员的计划,并且象上海洋炮局的译馆那样还为十九世纪后期学习 
  科学和工程的中国学生编译教科书。 
       第二类是一批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它们早在 1872 
  年起就已经在经营了。在这些先驱性的企业中,象开平煤矿、汉阳铁工厂及 
  其煤矿和铁矿 (汉冶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和李鸿章的上海机器织布局 
  等最大和最出名的厂矿逐步摆脱了赞助它们的官员的控制而转到中国私人 
  投资者手中,或者象开平煤矿那样处于外国的控制之下。还没有对兵工厂的 

① 本节所列的通货单位中国元就是“洋元”,它一般指已经大量流通于通商口岸的墨西哥银元。这些通货 

逐渐被中国银元所取代。在1933 年以前,银元和银两都被用作记帐单位。一块银元约值银0。72 两。 

… Page 36…

投资规模作出令人满意的估计;有关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的官 
方和半官方企业的材料,不是始终能与试图分析商办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材料 
清楚地加以区别。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这种半官方厂矿和私营厂矿的区别在 
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上的,也许是次要的,这点我将在下面加以说明。近来对 
当时文献所作的研究,获得了除上述兵工厂以外的大约75个制造业 (例如 
缫丝厂、轧棉厂、纺纱厂、面粉厂、火柴厂和造纸厂)和33个煤矿、金属 
矿的材料,这些厂矿均建于1872年至1894年期间,私人投资在其中或多或 
少地起着作用。这些企业很多是短命的,往往是小规模的,与手工业工场的 
区别只是在于它们多少使用了蒸气和电力。① 
     从1895年起,华资的制造业数量,象外资企业一样,有了增加。但按 
绝对数字说,中国这一早期工业化时期工业部门的总的增长是微不足道的, 
而与1918—1922年时期开始生产的新企业相对地大量涌现的情况相比也不 
算多。在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起义后,清政府采取了在1903年成立商部 (后 
改组成农工商部)和在1904年颁布“公司法”这类措施来提倡工业,这些 
努力可能有助于工业的这一有限度的发展。当然,各省的商绅迸发的反帝的 
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创办新企业的主要动力是因为最初少数经 
营最为工业化事业的企业,特别是经营制造行销于商埠区的消费品的企业, 
能明显地赚取利润。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经营成功的外资企业和华资 
企业每年回收它们资本投资最初市场价值的10%或者更多。但是总的市场受 
到大部分中国农村低水平实际需要的有力限制。因此,在第一批少数先驱者 
之后陆续经营某一工业的企业,都面临着一种越来越有风险和不稳定的境 
遇。它们的风险往往有加大之虞,因为这些先驱性企业的创办或是经过各省 
重要官员的倡议,或是取得官方的资助,或是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如采取部 
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例如,上海机器织布局(1890年投产,1894 
年改组)和汉冶萍公司 (1894年投产,1896年改组)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 
由盛宣怀管理,并分别依靠省领导李鸿章和张之洞的支持。但是即使象张謇 
的大生纱厂(1899年投产)和周学熙的最早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投产) 
这类名义上的商办企业,它们最初的成就也要归功于其主办人因有官方的关 
系而能取得的官方支持——如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 
世凯的支持。由于'中国的'市场有限,又缺乏能把储蓄系统地转入工业投资 
的现代银行体系,其中央政府的财政资源严重不足,以及面临着进口货和在 
华外资工厂的制成品的竞争,所以某些地方大员和与之有关联的实业家为了 
共同利益而试图建立一些有限度的、但受到保 

              表十二  1895—1913年开业的华资制造业和采矿业的 
                        企业数和创办资本 (按行业) 

… Page 37…

                             占总数     创办资本      占总数     平均资本 
     行  业        企业数 
                             的 % (1000中国元)的 % (1000中国元) 
 煤      矿            42     7。65 14,508  12。06  345 
 金属采矿和冶炼        39     7。10 7,565  6。29                         194 
 金属加工              15     2。73 2,787  2。32                         186 
 公用事业(水电) 46          8。38 21,600  17。96  470 
 水      泥            3      0。55 2,620                   2。18        873 
 砖      瓦            12     2。19                     651  0。54        543 
 陶      器            7      1。28                     772  0。64        110 
 玻      璃            10     1。82 3,429                   2。85        343 
 火      柴            26     4。74 3,444                   2。86        132 
 蜡烛、肥皂            18     3。28              805         0。67      45 
 轧      花            3      0。55                     280  0。23      93 
 纺      纱            19     3。46 10,454                  8。69        550 
 织布和印染            27     4。92 1,261                   1。05      47 
 缫      丝          97  17。6711,584  9。63                             119 
 毛      织            7      1。28 5,215  4。34                         745 
 麻      织            4      0。73 1,000  0。83                         250 
 其他织物              6      1。09                     732  0。61        122 
 碾      米            9      1。64 1,012  0。84                         113 
 制      面            53     9。65 8,622                   7。17        163 
 榨      油            28     5。10 4,752  3。95                         170 
 纸烟、烟草            20     3。64 1,378                   1。15      69 
 其他食品              15     2。73 3,111  2。59                         207 
 造      纸            14     2。55 5,929  4。93                         424 
 印      刷            6      1。09 1,160  0。97                         193 
 鞣      革            11     2。00 4,608                   3。83        419 
 其      他          12  2。 19 1,009  0。84                           84 
 合      计         549 100。00120,288 100。00 219 
  材料来源:根据汪敬虞编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册第869—920页材 
料计算。 

                表十三  1895—1913年开业的华资制造业和采矿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