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4年5月22日,苏联外交部就通江(苏联称卡扎凯维切瓦水道)问题给北京发出了一份照会。通江 (苏联称卡扎凯维切瓦水道)在西南面把黑瞎子岛与大陆分隔开来,是这一三角形岛屿的一个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形成了该岛的另两条边,伯力在两江交汇处的江岸上,与该岛的东北角隔江相④望。苏联在照会中认为两国应以水道而不是两条大江为界。照会对中国提出的在(夏季)枯水期水道不能航行时,中国船只可通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要求给予有利的对待”,但首次提出中国船只每次通过前均须预先通知。照会称苏联方面有权这么做,其根据是“中俄条约的有关文件”,可①能是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有关文件。 中国人立即拒绝了苏②联的观点,但是他们无法在枯水期驾船驶过流经伯力的江面,因为1967年③以后,苏联在通江和黑龙江的分岔处一直配备有炮艇。苏联人此时提出这个问题,其动机是很明显的:促成直升飞机机组人员的获释,促使中国人同意全面恢复边界谈判;反驳中国援引主航道中心线为界的原则而提出的黑龙江④和乌苏里江上大部分岛屿的主权归中国所有的主张;迫使中国签订一项新的界河航行年度协议 (界河航行谈判已于3月21日再次停止,无任何成果)。
⑤苏联此举至少实现了部分目标,因为边界谈判于1974年6月底重新开始了。一个月后,谈判仍无进展,伊利切夫离京返国。后回京不久又于8月8⑥日启程前往莫斯科。考虑到过去的谈判一无所获,我们有理由相信,谈判从 ② 《真理报》, 1974 年5 月 3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 年5 月29 日,第15 页);《纽约 时报》,1974 年3 月21,24,29 日;《经济学家》,1974 年1 月26 日,第43 页;《苏联动态》,1974 年6 月24 日。 ③ 《纽约时报》,1974 年2 月9、10 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 年2 月15 日;琼·里奥洛特:“苏 联对西沙群岛争端的反应”,《自由电台快讯》,1974 年2 月11 日。自1959 年和1962 年的中印边界战 争以后,这是中国首次动用武力解决领土问题。在莫斯科看来,这件事说明, 一旦军事形势对中国有利, 中国就会使用武力,为所欲为。 ④ 《真理报》,1974 年5 月24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 年6 月12 日,第4 页);《纽约时 报》, 1974 年5 月24、25、28 日;《苏联动态》,1972 年5 月23 日。 ① 见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现代中国》。第1 卷第一期 (1975 年1 月),第116—126 页。 ② 《纽约时报》,1974 年5 月28 日,6 月1 日;《中国动态》,1974 年5 月31 日;《北京周报》第23 期 (1974 年6 月7 日),第7 页。 ③ 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第122 页。 ④ 《纽约时报》,1974 年5 月24 日。马克斯韦尔的观点(看上去合理但缺乏有力的证据)是,莫斯科“坚 决要按沿中国一侧的江岸划定界线,意在以此为条件进行讨价还价,换取中国人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 题,即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为界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⑤ 《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5582 期 (1974 年4 月2 日),第33 页;《中国动态》,1974 年3 月 25 日;《远东经济评论》, 1974 年6 月3 日,第14 页。 ⑥ 《纽约时报》,1974 年8 月19 日,10 月 2 日;《真理报》,1974 年 8 月 19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 文摘》, 1974 年9 月11 日,第16 页);《苏联动态》, 1974 年8 月19 日;《中国动态》, 1974 年 8 月19 日;《真理报》, 1974 年 10 月1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 年10 月23 日,第7 页)。此以后不会再恢复了;由于北京把谈判作为对付苏联的权宜之计,故危险期度过以后,谈判有可能被完全放弃。8月,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解放30周年纪念大会,柯西金、李先念——周恩来的亲密战友之一——和余湛都到了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人想乘此机会居中斡旋,但他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促成双方徒具形式的握手而已。⑦然而,11月6日中国人又把谈判的大门开启了一道诱人的缝隙(或者也许是苏联人通过一些尚不为人所知的劝诱活动使事情有了转机)。这一天,中国为庆祝“十月革命”给莫斯科发去了一份贺电。在这份不太引人注目的贺电中,中国指出:
中国政府一再建议双方真诚地进行谈判。……首先需要签订一项互不侵犯和互不使用武力的条约,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在边界争议地区脱离接触,然后通过谈①判彻底解决边界问题。 (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为什么这时候中国人同意了苏联人在过去三年中提出的建议呢?我们可以做出下述几种解释。
第一,中国人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态度是否严肃,还不十分清楚,因为这一条是连带其他建议一同提出的,都不是新东西;某些建议(如苏联撤出北京声称其拥有主权的那些地区等)过去已遭莫斯科拒绝,现在也不可能被接受;而且所有这些建议——包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内——都是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先决条件提出来的。第二,由于中国在此之前拒绝了苏联的所有建议,所以需要策略地重申本国对边界问题的主张;提出订立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是作为夺回一直掌握在莫斯科手中的外交主动权的一种手段。第三,有迹象表明,中国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更多地是为了引起华盛顿而不是莫斯科的注意。中国人发现,美国人只想让中美关系处在互设联络处的阶段而不想进一步改善,因为当时华盛顿在北京和台北都驻有大使级的外交代表。毛泽东向苏联迈出一小步是为了让华盛顿知道,美国不能指望借中苏冲突来迫使北京改变反对美国承认并保护台湾的一贯立场。北京似乎是在告诉华盛顿,中国和美国一样,也可以利用国际政治的大三角关系新格局为本国谋求利益。
致使中国外交政策发生变化的这些原因之间并非没有矛盾,但是中国争取主动权的作法 (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至少对莫斯科①来说是如此。开始时,苏联的反应很谨慎,态度不明朗。随后则是坚决拒绝。
11月26日,勃列日涅夫在乌兰巴托解释了中国11月份的电文不值得苏联作出积极反应的原因:
实际上,北京提出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苏联边防军撤出一些所谓的“争议地区”。这些地区本来属于我国,中国领导人对此提出了领土要求,并称之为“有争议的地区”。北京公开声称,只有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它才会同意举行有关边界问题的谈判。……这一立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② ⑦ 《纽约时报》,1974 年9 月3 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 年8 月26 日;《中国动态》,1974 年 8 月23 日。 ① 《曼彻斯特卫报》,1974 年11 月8 日;《中国动态》,1974 年11 月7 日;《纽约时报》,1974 年11 月8 日;路透社消息,1974 年11 月8 日。 ① 《纽约时报》, 1974 年11 月9 日。 ② 《真理报》,1974 年11 月27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 年12 月25 日,第1—6 页);《纽同一天,克里姆林宫在致中国的一份正式照会中说:
你方在今年11月6日的贺电中表示要解决中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先决条件。这是中国领导人以前所持的立场的重复,当然不足以作为达成谅解的基础。③后来,苏联的反应发生了变化。1975年2月初,莫斯科派伊利切夫来到④北京,边界谈判再次开始。苏联的目的在于察看中国的立场是否真的发生了⑤变化。对中国的电文,他们私下里的反应不同于公开的反应。另外,周恩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关于边界问题的说明,有寻求和解的倾向。周对莫斯科数次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和以互不侵犯的原则为基础的条约作了区分,据称,后者是1969年他和柯西金机场会晤的成果。虽然周和往常一样把它与苏联撤出“争议地区”的要求联系了起来,但他确实呼吁俄国人“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解决一点问题,不要再玩弄那①些骗人的花招了”。莫斯科听信了周恩来的话,派伊利切夫到北京观察情况是否确有变化。
事实上,情况并无多少好转。中国人表示要审讯苏联直升机机组人员。
②若果真如此,必会招致苏联的严厉报复。 12月,《历史研究》杂志复刊,其中的一篇文章猛烈抨击了苏联的边界政策,要求俄国人撤回驻在蒙古的军队,停止在边界地区进行军事演习,把边界地区部队的数量减至1964年的水③平。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正式把反苏主义列为中国外交政④策的主要内容。莫斯科则继续展开对北京的宣传攻势,指责中国没有对苏联的一系列建议作出反应,并谴责中国领导层以毛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作为党⑤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还呼吁中国人朝边界问题的解决迈出“真正具有建设性的步伐”。⑥尽管如此,伊利切夫和新上任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韩念龙 (他接替了生病⑦的余湛)还是于1975年2月16日举行了会晤。除了程序和外交礼节问题外,苏联可能还想把直升机机组人员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航行问题引入议事日程,因为这些问题已对边界问题的谈判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干扰。然而,谈判和前几年一样,不易获得进展,故苏联代表团不久(4月份)又游 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 年11 月27 日。在此之前,莫斯科曾通过匈牙利的新闻媒介表示, 它将拒绝北京的建议,见 《苏联动态》,1974 年11 月15 日。 ③ 《真理报》, 1974 年11 月25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 年12 月18 日,第1 页)。 ④ 《纽约时报》,1974 年2 月13 日、18 日;《苏联动态》, 1974 年2 月12 日;《中国动态》, 1974 年2 月12 日,;《每日电讯报》, 1974 年2 月13 日。 ⑤ 直到2 月份谈判才恢复,因为中国忙于筹备1 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 《北京周报》第4 期 (1975 年1 月24 日),第25 页;《华盛顿邮报》,1975 年1 月24 日;《远东经 济评论》,1974 年1 月31 日,第14—15 页。 ② 《苏联动态》,1974 年10 月15 日。 ③ 《历史研究》1975 年第1 期。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北京周报》第4 期 (1975 年1 月24 日),第12 页。 ⑤ 《真理报》1974 年2 月22 日亚历山大罗夫的文章,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5 年3 月19 日,第 1 — 5页。 ⑥ 《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5 年3 月19 日,第5 页;《纽约时报》,1975 年2 月23 日。 ⑦ 路透社消息,1974 年2 月17 日;《金融时报》,1975 年2 月19 日;《中国动态》,1975 年2 月18 日。①览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