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第65部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65部分

小说: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4 月29  日,中央发布两个通知,指出了批陈整风的具体实施方法。见郝和段:《中国共产党六十年》, 第617—618 页;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第406— 409 页。有关叶剑英的调查情况,见《萦思录:怀 念叶剑英》,第265、294、301—304 页。 ②  “抛石头,掺沙子,挖墙角”, 《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第5 卷,第3 — 4 期 (1972—1973 年秋 冬季号), 第38 页;胡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第302 页。 ③ 高和严:《“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第349—350 页。 ① 郝和段:《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19—620 页;胡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第302 页;《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第5 卷第3 — 4 期 (1972—1973 年秋冬季号),第38 页。 ②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审判》,第226 页。 ③ 赫和段: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18 页。的干部都会表现出的,对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正常的尊重;很难想象会有人对陈伯达这样的高官的身份提出疑问。不论毛本人如何蔑视规矩,任何一点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却都可能被他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970年12月22日,华北会议宣布开始,周恩来主持了会议。会议表面上是要批判陈伯达及其在华北地区的追随者,但实际上,在长达一个月的会议期间,改组了北京军区的领导班子:撤换了林彪的追随者,北京军区司令①员和第二政委;38军(它被认为忠于林彪)也被调出了北京地区。
  “571”:林彪的未遂政变根据后来的证言,林彪于1971年2月携夫人和儿子视察苏州期间,授意制定政变计划。政变计划是以他儿子林立果为首、以空军为基地的几个较低级军官具体负责制定。促使林彪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毛在最近的军委会议上谴责了林彪同党的立场,以及北京军区的改组。林彪将对此作何反应?他显然认为以攻为守是唯一出路。
  林彪夺权斗争,除了不合时宜,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如此脆弱的权力。
  尽管他身为国防部长,但他没有依靠负责解放军各部门的政治局盟友。根据1980—1981年审判林彪那些幸存的支持者时出示的证据,不管他们在其他方面做了什么坏事,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都没有参与谋杀毛的任何阴谋活动。②林立果在空军的正式职务是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关键职位,所有文件都要经过这里——同时兼任作战部副部长,他担任这些职务,完全是由于林彪的影响。根据他的上司吴法宪在 1980年审判中的证词,从1970年7月6日起,“空军的所有事情都向林立果报告,所有事情都得经他处理,听他的命令。”③林立果建立了他的阴谋小集团 (参见表5),定名为“联合舰队”,该小组最初是吴法宪授权林立果成立的一个调研小组,绝大多数成员是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军官。林立果的“司令部”人员,除了他自己之外,全部来自控制华东的南京军区。
  1971年2月,林立果带着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于新野到杭州;而后又将另一位副主任周宇驰自北京召到上海,从3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与他们及空4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李伟信等召开秘密会议,根据他父亲的命令,多次密谋。
  从他们讨论的情况看得出林氏家族对政治形势的估计。他们认为出击的时机几乎成熟;在政局稳定的情况下拖延时间,会使文职领导人得以巩固他 ① 同上,第618 页;胡:《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第302 页。 ② 参见《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审判》,第117—125 页。有关林彪政变阴谋的材料从各种渠道汇集起来, 但实际上都是官方或半官方的描述,由胜利者写的或基于他们提供的证据写的。关 于一位接班人死亡这样 重大的事件,有许多理由说明证据一定得经过加工处理的。一旦某一天中共中央内部档案开放了,不能保 证不出现另一种解释。为了解剖当时中国政治的实质,似乎仍有必要对流行的最可信的说法进行探究。任 何经过修改的描述可能都强调了,中国的命运是由极少数铤而走险的领导人和他们的家庭的野心和阴谋决 定的。 ③ 同上,第93 页。们的地位;毛正采取利用一派打一派的习惯做法,逐步用张春桥来抵消国防①部长的权力。然而,即使在这个阶段,权力“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似乎仍未排除。另一种可能是被人抢班。令人惊讶的是,鉴于九届二中全会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有些密谋者仍然认为在未来三年内这是不可能的。但林立果至少明白这种前途的危险性:“任何事情都难以预料。毛主席威信高,只要毛主席说一句话,任何人都可能被赶下台” (实为“林彪随时都可能被赶下台”——译者)。于新野提出异议说,林彪是毛个人选定的接班人,林立果提醒他刘少奇也曾享受同样的荣誉。②林彪的第三种选择是“提前”接班。他们考虑了两套方案:搞掉林彪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张春桥;搞掉毛泽东本人。密谋者们对后一套方案没有感到什么不安,只是担心如何向全国解释,不产生消极影响。周宇驰建议,谋害毛泽东的罪名可嫁祸于他人,甚至嫁祸江青,但他补充道,从政治上考虑,林“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最后议定:争取和平(过渡)接班,作好武装起义的一切准备。①表5                               林彪集团:同党和同谋者 ① 高英茂:《林彪事件》,第90—91 页。 ② 同上,第92 页。 ① 高英茂:《林彪事件》,第92—93 页。林彪  a叶群a同党政治局成员黄永胜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b吴法宪       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b李作鹏       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委b邱会作       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b其他郑维山         (北京军区代理司令员?)同谋者“联合舰队”
  林立果       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a王维国       空4军政委南京陈励耘      空5军政委浙江周建平       南京部队空军副司令员江腾蛟       人民解放军前南京军区空军政委b周宇驰       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北京c胡 萍       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北京关广烈       人民解放军0190部队政委李伟信       空4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刘沛丰       空军机关党委办公室a鲁 珉        空军作战部部长北京王 飞        空军副参谋长北京于新野       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北京ca在蒙古摔死。
  b 1980—1981年受到审判。
  c“571”计划失败后自杀。
  林立果决定将政变计划定名为“571”,在汉语里“571”是“武装起义”
  的谐音。毛的代号为“B…52”。在最初讨论时,政变计划仅仅是逮捕张春桥、①姚文元,谋害毛的计划似乎是那天晚上由周宇驰设计的,可能是针对毛主席在南方的行动所作出的反应。
  1971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毛到南方许多省市作了一次短暂巡视,他主要访问了武汉、长沙和南昌,接见了湖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江②苏和福建各省党、军负责人,和他们进行了谈话,他把林彪的同党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的行为说成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因此,与同刘少奇、彭德怀、高岗和其他被打倒的领导人的斗争具有同样的性质。主席的任何其他行动,都没有他的这些讲话如此深思熟虑,使得林彪惊恐不安。
  开始时,毛泽东并没有直接点林彪的名,着重谈了他的追随者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的表现,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是“突然袭击和地下 ① 高英茂:《林彪事件》,第93—95 页。 ② 郝和段: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21 页。活动”。当他谈到:“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时,谁都能明白他实际上指的是谁。他最后提到林彪的名字时,更多的是悲哀而不是愤怒:“这次,要保住林副主席,不做个人结论,但他当然要负一些责③任。我们怎样对待这些人呢?”但是作为国防部长的林彪是不会被假象欺瞒的。
  毛对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可能答案是什么,林彪一家是十分清楚的。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主席在他的谈话中,明显表明了他进行这场针对他自己选定的接班人的斗争的原因。一方面,他批评了地方党委把他们的决定送交部队党委批准的做法;另一方面,他修改了他以前提的:“全国学人民解放④军”,加上了:“解放军学全国人民”。军队控制国家政权所构成的威胁,促使毛做出了以上选择。
  主席一定明白他的谈话很快会传到林彪那里,他也打算这样做。事实上,他的谈话于9月6日被报告给海军政委李作鹏,李又分别告诉了总参谋长黄永胜、后勤部长邱会作。黄永胜立即用保密电话通知了叶群,她当时正与林彪、林立果在北戴河度假。两天后,林彪签发了他的武装政变手令:“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同日,林立果飞回北京,为谋害毛泽东进行最后安排。①从9月8日到11日,林立果和他的“联合舰队”讨论了在毛专列北上回京途中谋害毛的一系列办法:一是用火焰喷射器、四○火箭筒打B…52的火车;二是用100毫米口径的改装高射炮,平射火车;三是炸毁火车必经的桥梁;四是从空中轰炸火车;或者,用手枪面对面谋害毛泽东,这样虽然缺少戏剧性效果,却可能更可靠。②实践证明,所有这些计划都是无效的,当林彪的同伙正在估摸毛的行动③时,8月底主席在南昌听到风声,林彪可能正在筹划什么阴谋。因此,在返回北京途中,毛采取突然启程、缩短停站时间等策略,出人意料地迅速离开上海,于9月11日开始返回北京,在阴谋者没有准备好以前,专列通过了他④可能遭拦截的各个地段。9月12日下午,列车停在北京附近的丰台车站,毛借停车机会把在京的军政高级官员找来,在车上开了两个小时的会议。晚①上毛乘坐的列车驶进北京站,南巡顺利结束。没有迹象表明,毛泽东改变行程是因为得到了有关阴谋活动的情报,更不用说细节了。也许是长期游击战争中养成的求生本能,促使他这样做的。不管他南巡的动机如何,这一行动促发了中国人现在所称的“九·一三事件”。 ③ 高英茂:《林彪事件》,第57—61 页。 ④ 同上,第64 页。 ①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审判》,第96—97 页。根据后来采访林彪女儿林豆豆所获得的大量材料,黄永胜 于9 月5  日电话通知叶群。但既然黄永胜打电话时林豆豆不在北戴河,而审判时又出示了电话记录,所以9 月6  日似乎更可能是黄永胜打电话通知叶群的时间,参见“生活在历史阴影下的林豆豆”,《华侨日报》 1988 年6 月15 日第3 版。可是,大陆最近出版的一本史书称,林立果是由参加毛于9 月5  日深夜召集的 会议的一位与会者直接告知的;见郝和段: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21 页。 ②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审判》,第97 页。 ③ 郝和段: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22 页;“生活在历史阴影下的林豆豆”。 ④ 高和严:《“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第379—380 页。 ① 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