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书屋2004-12 >

第26部分

书屋2004-12-第26部分

小说: 书屋2004-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物哀熏陶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中,以纯白为底色,恐怕日本国旗是绝无仅有的。”〔29〕日本人爱白色,是因为白色像雪,而雪代表纯洁,且“雪容易消融,蕴含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日本的戏剧歌舞伎在“表现悲哀场面时,与中国、欧洲的戏剧惯用悲痛欲绝的夸张动作来表现其悲哀之深沉与巨大迥然相异,多采用静寂地忍受着悲伤的动作,让观众从更深层面去感受这个场面所表现的悲哀的心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歌都是雄壮的,然而“日本国歌带有哀调,连摇篮曲也很悲怜,闻之伤怀。这种‘物哀’的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0〕。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31〕。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在狭窄地域集中了如此之多的美景——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葱葱,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幽雅庭院。故而说日本国土处处诗情画意并不为过。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所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一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而佛教的传入,更强化了日本人的这种认识。杨薇说:“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的虚幻感以及万物流转的‘无常观’更加速了日本人本已获得的朦胧的‘物哀美’意识的完成。”〔32〕
  世界上最能领会日本艺术美的民族,大概非汉民族莫属。茅盾说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了许多优秀作家,此与这些作家曾经留学日本有很大关系。许多中国作家热爱日本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叶渭渠说:“日本绘画很少追求繁复的结构和浓艳的色彩,多是结构简雅,追求中间色,注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的淡泊性,以幽婉清丽的情趣为主,富于恬淡的韵味。日本音乐的旋律单调,却蕴含着无穷的妙味,让人心中回荡着余韵。日本舞蹈的动作柔和缓慢,却在其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张力。……日本的和歌、俳句形式越来越短小,却可以准确捕捉到眼前的景色以及瞬间的现象,由此联想到绚丽的变化和无限的境界,更具无穷的趣味和深邃的意境。”〔33〕郁达夫曾就日本文艺美的特征说过这样的话:日本文艺“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义”。它“似空中的柳浪,池上的微波,不知其所始,也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短短一句,你若细嚼反刍起来,会经年累月地使你如吃橄榄,越吃越有味”〔34〕。戴季陶说:“日本的‘山水都是幽雅精致,好像刻意雕琢成功一样。这样明媚的风光,对于他们的国民当然成为一种美育’。”戴并且指出:“日本人审美的程度在诸国民中算是高尚而普遍。”周作人说:“日本国民天生有一种艺术的感受性。对于天物之美,别能领会,引起优美的感情。如用形色表现,便成种种美术及工业的作品,多极幽雅纤丽;如用言语表现,便成种种诗歌。就在平常装饰、一花一木,或食用食物、一名一字,也有一种风趣,这是极普通易见的事。”〔35〕周作人曾就东京留学生涯写了一段怀念文字:“……呜呼,我爱浮世绘,苦海十年为亲卖身的游女的绘姿使我泣。凭倚竹窗茫然看着流水的艺伎的姿态使我喜。卖宵夜面的纸灯寂寞地停留着的河边的夜景使我醉。再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树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可亲,于我都是可怀。”〔36〕鲁迅虽然对于日本文学的涉猎不及周作人广泛,但对于日本语言与文字之美,其感情不亚于其弟。他在译《桃色的云》的序言中说:“由我看来,日本语实在比中国语优婉。而著者又能捉住它的美点和特长,所以使我很觉得失去了传达的能力。”〔37〕
  注释:
  〔1〕〔26〕苏联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著:《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58页。
  〔2〕乐维华:《书鬼》,载1991年《文汇报》。
  〔3〕以上综述自1986年第1期《新观察》:《美国的哭墙》,作者不详。
  〔4〕1960年代著有《苦菜花》、《迎春花》等小说。
  〔5〕以上综述自1991年《文汇报》:《玫瑰色的疑云》,作者王群林、晓林。
  〔6〕莫小米:《墓地的爱情》,载于2000年《南方周末》。
  〔7〕'苏联'伊里亚·爱伦堡:《艺术的规律》,原载1959年8月16日苏联《文学与生活报》。
  〔8〕〔9〕叶渭渠:《川端康成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63页。
  〔10〕见1980年的巴金讲话:《文学生活50年》。
  〔11〕'日本'伊藤虎丸:《鲁迅的“生命”与“鬼”——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文章下载于2003年11月6日“学生大论文中心”网站。
  〔12〕〔13〕〔14〕〔17〕〔18〕〔19〕〔20〕〔21〕〔22〕〔23〕〔24〕〔25〕〔29〕〔30〕〔33〕〔34〕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闲——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5、83、195、87、194、195、87、46、198、44、83、50、85、20、24页。
  〔15〕〔32〕〔35〕〔36〕〔37〕杨薇:《日本文化模式与社会变迁》,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3、25、267、263页。
  〔16〕林林:《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新著》,载于1998年9月9日《中华读书报》。
  〔27〕汤世杰:《殉情之都——见闻、札记与随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28〕郭净:《去远方》,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31〕叶渭渠、杨薇论述过这个观点。

  哥特式教堂之美

  
  ? 刘金祥
  每一种建筑的风格形式,都是人类为表达某种特定的生存理念及满足其精神慰藉和审美诉求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建筑物作为“凝动的音乐”不仅具有美学上的功效,而且是人们心灵世界的一种物化形态。欧洲的教堂建筑呈现多种风格状貌,大体上分属于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其中以哥特式居多。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之美,令人击节赞叹,而它透出什么样的文化讯息呢?擎天的高塔将此内蕴外观皆丰富无比的教堂巨构与天地相契合,有如自然中一片密闭的森林,除了令人心往神驰之外,也为人留下了弥久的感动。
  欧洲著名的教堂多是某一时代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代表。譬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作;而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等则堪称中、晚期亦即成熟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再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时期哥特式建筑的顶峰,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是古典主义哥特式建筑的代表。这些教堂的建筑由于工程浩大,从奠基到竣工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少则几十年、百余年,多则数百年。例如,巴黎圣母院为八十七年(1163~1250),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一百二十年(1506~1526),瑞典乌普萨拉大教堂为一百七十五年(1260~1435),科隆大教堂奠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最终落成,前后经历了六个世纪。米兰大教堂始建于十三世纪,到1965年安装完最后一扇门,前后历经七百余年。有的教堂由于政权更迭或其他变故,建建停停,停停建建,旷日持久。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1050年由英王爱德华下令修建,1065年举行奉献仪式,后圯废。1245年亨利三世时重建,直到十五世纪末完工。有的教堂历经战争和大火,屡毁屡建,或重新修复。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现存的这座宏伟建筑已是在这一原址上重建的第五座教堂了。它最早为公元604年圣奥古斯丁以来的伦敦主教堂所在地,第四座圣保罗大教堂于1666年在大火中焚毁。又如科隆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毁坏,1965年修复完工。兴建于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正面一对六十余米高的塔楼,巍峨而壮观,上面有内容丰富而精美绝伦的反映宗教题材的雕刻。教堂既高大宽敞又闭隘幽暗,充满着肃穆而神秘的气氛。教堂的大厅据说可以容纳近万人,大厅的柱子足有两三人合抱之粗,外表看起来像是水泥的。但那时候不会有钢筋水泥,其主干应当还是砖石砌成,外层的水泥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却早已被人们抚摸得光滑锃亮。米兰大教堂全部用大理石砌成,远远地望去简直是一座巍峨的大理石山。教堂的屋顶各个突出的塔尖上都有人像雕塑,据说一共有三千多尊大小不一的人像,光是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就有一百三十五尊。这些雕像如同守护神一样日夜守卫着这座教堂。
  哥特式教堂带给人的,不在于寻索,乃在于静候。正如罗丹所说:“人们从大教堂带走的记忆,使人不由得不肃静;正是在这种肃静里,灵魂才能体验无上的欣慰和思想的快乐。”所以,教堂建筑并不在描绘任何的东西,在它那里,开放着一个世界,一个通往神圣之域的世界。
  提起哥特式教堂,法国人一定会说“巴黎圣母院才是正宗”。但拥有科隆大教堂的德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因为要从哥特式建筑的主旨上讲,科隆大教堂尖尖的高高的屋顶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一些,其“哥特味”也更浓一些。其实,无论巴黎圣母院还是科隆大教堂,乃至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它们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其风格样式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而相比之下,由十六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科隆大教堂,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科隆大教堂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二万五千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
  科隆大教堂的整个建筑时期跨越了近五个世纪。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开始的。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的效果。据说,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