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这么简单 作者:迈克尔·b·波特-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策略就是找出你目前正在赢利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件产品,一个市场,一种顾客类型; 一门技术,一个销售渠道,一个部门,一个国家,一笔交易,一名员工或一个团队。充分关注他们并找出你没抓住的环节加以解决。
80/20原则和革新
革新是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你使用 80/20原则并考虑以下几点意见,革新将变得更简单:
顾客所获价值的80%与你组织所作努力的20%有关;
产品或服务的利益的80%由成本的20%提供;
在你从事的行业中有80%的利润由所有商行的20%创造。如果你不是其中之一,想想他们做对了什么而你又做错了什么;
你资源的80%仅仅创造了20%的价值,这一比率总是给真正的企业家和改革家创造套购机会。
在商业中,有十个顶尖领域值得你去应用80/20法则:
战略: 除非你用 80/20原则仔细观察过你企业的不同层面并重新制定你的战略,否则你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为太多人浪费太多精力。“这个原则对确定您的事业发展方向具有极大价值。”
质量: 很小比例的质量缺陷往往造成最频繁的质量问题。如果你弥补了最关键的20%的质量缺口,你将获得80%的利益。仅仅靠纠正20%的起因,你就可排除80%的客户投诉。降低成本:“所有降低成本的有效技术都采用80/20的三个洞察力:简化,通过排除无益活动;集中,在改进的几个关键推动力上;和业绩比较。”降低成本是一项昂贵的业务,请集中你80%的精力花在那些(大概是20%)最有潜力降低成本的地方。
市场: 营销应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而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20%创造了80%的利润。应该以最大努力来留住为公司提供80%利润的20%的客户。
销售: 监管销售业绩的关键是停止考虑平均力量,而要开始考虑80/20原则。留住表现佳的销售员,让每个人都能采用取得投入、产出的最高比率的方法。让销售员努力用20%的产品创造80%的销售额,并把握那些能做成80%生意的和创造80%的利润的客户。
信息技术: 投资的回报通常遵循80/20原则:所得利益的80% 源自最简单系统的20%。大多数软件用80%的时间仅仅完成20%的有效指令。
决策和分析:收集80%的数据,在最初有效的20%的时间内,作出80%的相关分析。
库存管理: 大约80%的存货仅仅占据所有销售额的20%。
管理: 任何工程的80%的价值源自20%的行为。
协商: 问题的20%或更少将包含争议部分的80%的价值;在最后20%的有效时间内将会出现80%的让步。
要想成功进行管理变革以及成功地将80/20理论运用到你的公司,你需要证明简单就是美并讲明原因。除非你明白这一点,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放弃你目前业务上没有效益的80%及其管理费用。
不要单一地应用80/20分析法和策略。像任何简单而实用的工具,80/20分析法有时会被误解、误用,成为经常犯错误的借口。如果不恰当并直接运用 80/20分析法,它会让你误入歧途。你需要始终警惕,不要犯逻辑上的错误。
第十四章 简单管理十诫
西奈山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上帝耶和华向摩西传达了他的旨意。摩西走下山,将来自天堂的话传给山下虔诚等候的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摩西十诫”。今天,简单之神向我们宣示了“简单管理十诫”——这是来自天国的拯救。
第1节 不要崇尚权力
切忌高高在上、闭目塞听和不察下情,这是青春不老的原因。
——麦菲逊(美国达纳公司总裁)
警察拥有一把手枪,却从来不使用。对于管理者来说,他的权力就相当于警察手中的手枪。权力本身的作用在于引而不发,而不在于它的实际使用。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一个领导者叱咤风云的时代。他们的光芒曾照耀在美国广大的土地上,甚至辉映全球。但是很快,一大批的企业领袖人物从耀眼的天空坠落。在他们平步青云、光彩照人的时候,这些“明星”领导者不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以及坚持到底的决心,证明自己善于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但是,就在他们似乎拥有了一切的时候,这些业绩卓著者在专业判断和个人操行方面却出现了问题。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罗德里克·克雷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写道:“这种现象是一种‘天才变傻综合症’……一个才华横溢、工作勤奋、处事精明的人在得到迅速升迁后,出现大量令人瞠目的失误判断或鲁莽行为。”罗德里克认为,仅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个人的弱点或者道德品质的低下,过于轻率。罗德里克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人们攀登权力高峰的过程上。他发现,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常常极大地改变了他们。事实上,为了到达事业的顶点,人们经常被迫摒弃某些态度和行为,而这些态度和行为,恰恰是在他们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后要顺利生存下去仍然需要的。
“我个人就代表了企业。”这是权力妄想的一个表现。确实曾经出现过样样皆能的管理者,但在今天,这样的管理者已不大可能出现了。在很多领域,需要真正的专家,而不是靠自己的经验和想像。
权力膨胀还使很多管理者对外部的股评家、金融家心存怨恨。他们认为证券分析人员目中无人,投资银行家则冷酷无情。这种情绪很容易在对外沟通中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实际上,不论外部金融界公众如何,在管理者方面来说,自我膨胀也是问题之一。静下心来想一想,只要证明自己的专业、证明自己的领导能力,就无畏于其他人的冷嘲热讽。
企业管理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摔下去的危险呢?罗德里克目前还无法找到一整套通用的早期预警信号。但他认为,领导者可以定期地向自己提出一些有用的问题,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离悬崖峭壁有多近。下面是他提出的六个问题,供领导者自我检视:你是否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堵住窟窿以及掩盖裂缝上
你是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避开即将临头的灾难上?是否把醒着的每时每刻都用于以最好的方式应对最新的坏消息,巧妙地掩盖公司的任何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总希望明天将会是一个好日子,你也许应该改变现在所做的一切。
对组织中恼人的反对声音你会作何反应
总有少数几个人能敏锐地察觉到潜伏的问题,他们郑重其事地试图提醒CEO有危险。在碰壁多次后,他们学乖了。但却只能眼看着自己的组织像一艘船一样渐渐下沉。如何面对带来坏消息的人,这是领导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你有真正值得信任的诤友吗
比尔·盖茨决断力很强,聪明绝顶,但他仍然需要史蒂夫·鲍尔默其对各种构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供非常有必要的现实验证。如果你的员工或者你的生活中缺少这样一位敢于直言相谏的人,这是你可能成为孤家寡人的第一个危险信号。
你是否变得狂妄自大
你有必要问一问自己:“在我问鼎CEO宝座后,我的行为有没有改变?”你是否已经变得如此自大,以至于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你面前诚惶诚恐,或者对你的每一个古怪念头和要求言听计从?你是否有时做错了事,但从没有对此怀疑过?诚实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已经处在妄自尊大的危险边缘。
你是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变得过于贪婪
如果说“赢家想要一切”这一心态需要有一个标志的话,也就是贪婪的本能表现得淋漓尽致。竭力追逐更多的权力和名望变成了目标本身;不仅希望得到一切,而且事实上认为自己受之无愧。警觉的领导者常常通过回报社会来抑制自己的贪婪。
现在你是否该停下来好好思考,做些其他事情,或者什么也不做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却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尤其当我们似乎完全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天空一片晴朗时,摔倒的领导者中有许多都是在看似风平浪静时摔跟头的。因此,有时放慢脚步,甚至暂停下来重新评估自己的道路,也许是最好的策略。当你试图获得更多权力时,你也许正在丧失你的权力。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有趣的是,你将会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
第2节 不要自我迷恋
过于自我迷恋的人只能自我欣赏,因为没有人欣赏他。
曾经是一名普通员工的项目经理人这样回忆他的上司:“他和我所遇到的其他管理者的区别在于,他不像大多数的人那样以自我为中心……他的这种管理风格来自于对工作及公司的长远考虑。同样,我们是这个公司历来最优秀、最有生产力的团队。而且我们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获得了升迁。我们的主管被升到了非常重要的职位,因为公司实在太满意我们的工作了。”
这位项目经理人的上司并不多见,我们常见到的是自我迷恋的管理者。
我们把自我迷恋的领导者称为“自恋型领导者”。这一类型的领导者虽然拥有激发员工干劲的领袖魅力和口头感召力,但与他们相处并不容易。他们存在出现以下失误的潜在可能性,而且一旦出现失误将严重制约他们的事业和个人的发展。
抵制批评。自恋型的领导者对批评过于敏感,他们不仅回避和抵制批评,甚至不能容忍任何不同意见的存在。原因在于他们内心世界的大门不向任何人开启,与任何人都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他们没有知心的朋友,缺乏坦诚的沟通,进而发展为心理防卫过度。过于自尊使自恋型领导者把任何批评都看做对自我形象和自信的侵犯。他们很容易心理受伤。久而久之,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由此引发组织的重大问题时,往往已无法补救。不少自恋型领导者口头上提倡团队合作、平等交流,但内心想要的却是满口称是的下属,致使有独立思想的下属不断离去或被解雇,最终出现人才危机。
不善于教导。自恋型领导者习惯于发号施令,不善于教导员工。即使是高成效的自恋型领导者杰克·韦尔奇也不会启发性地教导员工,激发其创造性,而是让员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模式行事。他们不是教练,而是指挥官。指挥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而教导则需要理解、尊重、容忍和内心。这些正是自恋型领导者的弱项。
自我迷恋在企业中常见的表现是:过于迷信个人魅力。许多管理者都有一种误解,认为个人魅力是管理的精华所在。但是,有效的管理并不靠个人魅力。魅力有时反而是管理者的致命要害:它使管理者变得死板僵化,自以为无所不能,而且抗拒改革。
纳德勒和泰斯曼曾经为美国《加州管理评论》联合撰写了一篇精彩的论文,文中描述了魅力领导的一些限制,包括:
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