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尔夫·林顿著
2.基础发明
2…1 火与工具的使用
火的使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普天之下全人类共有的特征,而且是把人和其它动物区別开来的鲜明标志。当然,火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比较是无限悠远的。火山爆发能起火,闪电能起火,自燃能起火。甚至两根枯枝在风吹摇摆摩擦之下也能起火。大多数动物都怕火。人制服野火、学会用火之后千千万万年,才学会造火。一旦得到火种,就尽量让其不灭,这一习俗至今仍是许多以农耕为生的人群的特征。用朽木、地衣、带木髓的枝干等来保存火种是颇为容易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种时用的,就是干燥的茴香杆。澳洲土著和大洋洲矮小黑种人迁居时,总是带着火种。对已经定居的村民来说,炉膛里的火除举行祭礼期暂时熄灭之外,总是与住所的寿命一样长。
一旦驯火之后,火就成为人最有用的奴仆和合作者,被人用于最早的化学反应过程和一系列的制品之中。我们容易这样去看问题:以为火对最原始的人的主要用途是取暖和照明。然而,由于最早的用火人居住在热带和暖温带,所以取暖对他们并不重要;由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取暖和照明意义不大。也许,火有助于防御大型食肉兽的侵害。不过,其主要价值肯定是与工艺技术有关。
火最早用于工艺与木器加工有关。木杆末端经过烧灼,再刮掉炭末之后,就可以做成尖锐的工具。湿树枝可以用火拉直并使之变硬。落在木头上的火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和摆布,这一发现使加工木器、独木舟和家具的新方法成为可能。除了更加耗时之外,用火加工木器的方法,和用非金属的砍削工具加工木器的方法一样,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几位欧洲学者撰文论述用火烹饪能使肉食更加细嫩。这个想法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扰和咀嚼能力。直至今天,爱斯基摩之类的民族仍然以生肉为主食,他们咀嚼生肉毫无困难。实际上,凡是煮食的肉都可以生吃,大概只有几种海鲜除外。生吃熟吃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个顎部咀嚼肌肉的力量和口胃嗜好的问题。
根茎食物容易保藏。但是,除了极少的几种例外,根茎全部需要烹饪方能食用。就连甜菜土豆之类的没有异味的根茎,如果生吃的话,也会使肠胃不适。芋头是波利尼西亚人最大的主食。它里面含有大量的水杨酸晶体,除非经过烹饪,否则它对肠胃极为不适。木薯是南美丛莽部落人的主要作物。它含有氢氰酸,氢氰酸有致命的剧毒,必须要加热才能将其破坏。各种果实作物,如谷物和豆类,除了少许例外,未经烹饪是不能食用的。这些作物最易长期保藏和贮存,因此成为预防饥荒的最可靠保障。这些物种先是野生草本植物,后经驯化成为栽培作物;它们分布在热带以北的广袤地区。火的使用使我们的祖先能从类人猿以水果为主的膳食,改变为以果实和块根为主的膳食。这样的食谱拓宽了可食用的草本植物范围,增加了食物来源,使人的生活范围扩展到更北的高纬度地区和干燥的地区。沙漠植物果实特有的高淀粉食物,因此而成为人们的一种主食。
使用工具,更确切地说,制造和储备工具,反映了人脑的特征,而且比使用火更加直接地反映了人脑的特征。使用工具并非人类独有的特征。大型狼类也使用顺手的木棍和石头去戳东西砸东西。甚至有一些昆虫使用工具的非常奇特的记录。然而,就我们所知,从来没有一种动物对一件天然物体作过加工,使之适于用作工具,从来没有一种动物把用过的东西储备起来再次使用。人类使用的工具又是人脑一种神奇的特征,它使我们意识到过去和未来,使我们在谋划自己的行动时既看到过去,也看到未来。
连最简单的工具也需要技能才能制造出来。任何人试一试最简单的物体,看看自己能否复制一件匀称的棍子或石头的砍斫器,都可以发现这一点。普天之下的专业分工模式,使最简单的人类社会中的成员都能制造种类繁多的工具和器具。
凡是阅读描写非常悠远的原始人的文献时,你必然会对賦予石器重要意义的描写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人类历史大分期中的第一期就叫作石器时代。这不是因为原始人用石头比用其它材料多。看看穴居人实际使用的装具大概就可以发现,他们使用的东西有木棒、木矛、树皮篮子、皮囊、毛皮衣服,只是偶然才使用石刀、石头刮削器和石头砍斫器。不过,唯有石器和稍后的骨器才残存下来,并得以记录在案。初民的石器主要是用于制造其它东西的。它们是初级工具,正如现代的斧、锤、刨、刀一样是初级工具。而且,有趣的是,一切现代的手用工具都是在历史的黎明期之前开发出来的,大部分的手用工具自古至今几乎完全没有改变其初始形态。
工具和火的使用赋予人控制环境的能力,无与伦比地超过了任何其它哺乳类。这使人的分布范围前所未有地得以拓宽,再也没有什么温血动物分布得这么宽了,除非算上人的忠实朋友狗,因为人走到哪里就把狗带到哪里。尤其是,猎具的开发使人深入到北方地区,人的任何素食灵长目祖先都不能深入这些地区。人可以依靠肉食生存。爱斯基摩之类的人群能达到人丁兴旺的地区,唯一能吃的植物是浆果、地衣、驯鹿吃的苔藓。这种苔藓只有经过驯鹿在胃中半消化之后,方能供人食用。极其广袤的空间分布,使智人从实实在在的稀有物种转变为数量极为繁多的物种。没有任何现存的哺乳动物能接近人的数目。事实上,过去使人口与食物供应维持平衡的因素,受到了现代科学的阻碍,所以,在拙著写作的此刻,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将人口控制在适当的数字上,以便使地球的资源能给普通人提供美好的生活。
2…2 作物栽培与动物驯养
作物栽培和动物驯养术的发明引入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时期。
它使人类从最稀有的一种哺乳动物转变而成数量最多的哺乳类。而且它极大地加速了文化发展的速率。毫无疑问,部分原因是由此而产生了余暇时间和经济资源。不过,发展速率的增长可能与人口的增长也有关系。
早期研究文化演进的学者认为,动物的驯化走在农业的前面。根据他们富有浪漫色彩的理论解说,狩猎的男子驯化了猎物之后,采集食物和理家的女子温柔地劝告他放弃狩猎和放牧,说服他安居下来从事种植和农耕。然而,似乎非常肯定的是,除了极少的例外,农业是走在动物驯养的前面。只要一群人处在不断迁徙游动之中,驯化动物并使之依恋于人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人们开始栽培作物、固定居所之后,才驯化了我们今日所有的大部分家禽家畜。
最引人注目的例外是家犬。人与犬的联系,很可能早在中石器时代即以开始,很可能二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狗的听觉嗅觉非常敏锐,它可以追踪猎物,敌害来临时能发出警报,因此猎人把美餐之余的残骨余肉给它作为犒赏。同时,凡是养狗的人都知道,人和狗的个性模式非常接近,所以他们容易相互理解会意,容易形成相互依恋的关系。
农业走在驯化动物之前的规律,还有一条例外,这就是驯鹿。在欧亚大陆大部分的极北地区,驯鹿给人提供了可靠的食物来源。这个地区要发展农业是绝无可能的。由于驯鹿有大群密集迁徙的习性模式,所以人群可以和这些野生的鹿群密切相处,既保护它们不受天敌狼群的伤害,又可以在需要食物时屠宰驯鹿而不至引起它们的慌乱。驯化驯鹿并不难,虽然它们从未成为完全可靠的家畜;每年放牧之后,都得打乱鹿群才能驾驭它们。除了用作肉食来源之外,驯鹿的其它用途似乎是在模仿南方的牧牛人和牧马人时学到手的,驯养驯鹿的民族与这些民族有接触。
直到人完成了村落中的定居生活之后,其它动物的驯养才能发生。无疑,驯养动物是从喂养宠物开始的,最初的动机并非经济动机。直至今日,许多尚未开化的民族也喂养许多飞禽走兽,而且纯粹是为了娱乐和渲泄感情。幼小的动物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猎人猎杀母兽之后,常常把幼仔带回家供孩子玩耍。幼儿和兽仔总是彼此亲近。然而,大多数种类的动物幼仔长大之后,要不是逃跑,就是给人添麻烦,所以一旦出现食物贮存短缺的迹象,它们就立即成了釜中肉盘中餐。
各种动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要变成家畜的物种必须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在受到虐待、缺少照管的情况下活下来,而且能对人或地方产生较强的依恋。即使在没有圈养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在村子附近呆下来。
有一点至为重要,动物是否能被人驯化的真正标准,是看物种在圈养的情况下能不能繁殖后代。许多种动物可以驯化,而且能用于经济目的,可是它们经受不起这样的检验。驯化和驱使大象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一首宗教诗叫吉尔伽美什史诗①,至少是公元前3500年完成的,诗中提到的一定是一头驯化的大象,一行诗中有这样的字句:它“甩掉了裹在身上的毯子”。尽管驯化和训练大象的历史如此悠久,然而直到前不久,都无法使大象在圈养的情况下繁殖。时至今日,尼泊尔、缅甸等地虽然把大象当做役畜使用,可是它们仍然留下大片的保护区,让大象生存和繁殖。少壮的大象被捕获后,很客易接受训练,连非洲象也是如此,虽说非洲土著从未成功地驯养过任何大象。
①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阿卡德语重要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为半神半人英雄,精于土木,勇于争战。世间万物无不知晓。
有趣的是,没有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是在有史时代之内驯化的。事实上,若干曾被人驯化的物种后来又回归到野生状态了。比如,埃及人曾经驯养过许多种类的瞪羚和羚羊,让它们与牛群一道放牧。可是,后来证明这些动物的产奶量和产肉量都不如牛,于是就放弃了对它们的驯养。埃及人还驯化了鬣狗,因为它与狗的习性非常相似,能成为善于猎取和追踪野兽的动物。很难说他们为何让鬣狗回复到野生状态,除非是这一条原因:它的异味太厉害,连对臭味感觉不灵的远古埃及人也受不了。
我们总是称初民为猎手和采食者,这一说法反映了人们现今对肉的重视,正如肉食被列为主菜反映了人们对肉食的重视一样。事实上,初民主要不是以狩猎为生,除非他们有幸生活在猎物丰富的地方。或者是生活在地球上极北的地区,因为这里的植物性食物非常匮乏。在世界的大多数地区,人类依赖果实、块根和水果类食物的程度大大超过了肉食。在栽培作物、饲养动物的地区,人们往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野生植物为生,而且已经习惯于采集块茎和果实的艰苦劳动了。在猎物丰富的地区,就连借用外地发展的农耕技术也要遇到顽强的阻力,因耕耘业远不如狩猎业富有乐趣。
栽培作物的整个复杂过程牵涉到一系列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