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 - 太平裂碑记-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爱道:“也许是奴才辞不达意,不能完整传达万岁的病况。御医来了之后亲自看过,或许会有所得。”
拓拔焘怒道:“别再说这不切实际的话!朕不要听!”
宗爱道:“那么……崔侍中智谋见闻,世所罕见,也许他知道什么延命之法……”
拓跋焘道:“他是朕的股肱,有长生不死之法,早就告诉朕了,还要朕去问他?”
宗爱无奈地说道:“那……崔侍中是智慧绝顶的人,连他都无法,奴才智浅,又怎能为万岁分忧?”
拓跋焘心浮气燥,又兼忧心,正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
“备驾!朕要去看望国师!”
宗爱也宛如看见一线曙光,寇谦之受天师所指导,有与天地相通之能,他应该会知道长生不死之法,或至少知道如何延长寿命。
拓跋焘的车队又在深更半夜奔出宫城,像平常那样,没有臣子会觉得有异样。而临时被通知皇上要来的寇谦之,也很习惯地立刻更换朝衣,备置香案,迎接圣驾。
拓跋焘轻车骏马,直入天师观中,寇谦之与众弟子们跪地相迎,长呼万岁。
拓跋焘下马拉起寇谦之,道:“国师,朕有极要紧之事,要与卿商议。”
寇谦之恭敬地将他迎入丹房,炉烟袅袅之中,拓跋焘心事重重的样子,倒是寇谦之从没见过的,他也感到必定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这样匆忙地前来。自从北征之后,拓跋焘还会有什么烦心之事?
拓跋焘望着寇谦之炼药的鼎炉,道:“国师,你们道家常说贵体养生,又说与天地同寿,难道人真可以永生不死吗?”
寇谦之不明白拓跋焘为何突然间问他这句话,笑道:“禀圣上,道家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精神并不是指肉体永存,而是指生生死死,天地间运转不绝……”
拓跋焘道:“但你们炼丹练功,服食求仙,不就是为了追求一身不死?”
寇谦之笑道:“长生不死,自由变化,谓之地仙。但成仙也是需要机缘,非强求可致。”
拓拔焘冷冷地说道:“天下没有什么是不可强求的!”
寇谦之一愣,拓跋焘的神情、语气,似乎都和平常不一样,难道他心中有什么念头,是自己以前没想到的?
拓跋焘回过头,望着寇谦之,果决而中肯地徐徐说道:“朕要长生不死!”
寇谦之惊退了一步,道:“万岁,这……”
拓跋焘道:“万岁,万岁,天下又有谁真的能生存万岁?朕就是自古的唯一之人!”
寇谦之双膝一软,跪了下来,道:“启禀万岁,天下无不死之人,只有不死之仙,仙者,非人间所谓权人也。万岁是天下之大权,怎有可能成仙呢?微臣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拓跋焘道:“胡说:既然凡人能成仙,朕也可以!”
寇谦之吸了一口气,道:“万岁对臣之恩遇,盖世无匹,万岁对道教之扶持,亦已积下无穷福量,可是这是不可能变为阳寿的,如此逆天之举,也必不容于神。万岁若执意要逼臣,臣宁愿将这条微命,偿还万岁,以维持天地之道如常运转。”
拓跋焘怒吼道:“朕不要听这些!你办不到,炼这些丹药做什么?”
他一把推翻了丹炉,万岁龙颜大怒,就连寇谦之都为之胆颤心惊,没想到拓跋焘会突然间这样疯狂。
拓跋焘发了盛怒,推翻丹炉,吼叫之声连丹房外极远处侍立的臣子们都听得见,众人也都感到可怕,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会让拓跋焘以这样的声音对国师说话。
寇谦之仍很坚持地说道:“微臣不以丹药取巧,练丹只为济世救病,那些企图练长生不死之丹的术士,谁能真正青舂永驻?最后不是都化作枯骨了?先帝临终,服五石散,却疯狂吐血而死,形容枯槁,这就是所谓的不死仙丹,穿肠毒药!微臣从来都不炼那种东西!”
拓跋焘狠狠地说道:“把你的头斩了,你会死吗?”
寇谦之一愣,硬着头皮道:“会。”
拓跋焘道:“那么你也只是个凡人,为何能通天地?难道你是在欺骗朕?你们道教只是一群装神弄鬼的术士?”
寇谦之倒是不怕拓拔焘的威胁,道:“微臣以至诚通天感地,是否有验,万岁最清楚,不必微臣狡辩。只是长生之法,确实不能给予大权之人。万岁若因此要杀微臣,也是微臣的劫数。”
拓跋焘见他这么坚持,反倒束手无策了,道:“你……国师,求求你告诉朕,如何求得长生?朕愿息放弃一半的江山!”
寇谦之为难地搓着手,拓跋焘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寇谦之轻摇着拂尘,沉思着该如何应对拓跋焘,拓跋焘突然间这么心急,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可是拓跋焘会出什么事?他风华正茂,怎会突然汲汲于长生不死?
寇谦之想了一回,道:“也不是完全无法……”
听见有一线生机,拓跋焘大喜过望,有如在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浮木,道:“什么法子?”
寇谦之道:“长生不死的方法,不是微臣能决定的,但是微臣却能请天师亲自启示,让天师答覆万岁之求!”
“天师……?”
寇谦之点了点头,道:“微臣受天之启,而能通神,这干预天地伦常之事,非臣能决定,请万岁向神仙请求吧!”
拓跋焘半信半疑,道:“朕……朕能够见仙?”
“只要心诚意正就能够。”
拓跋焘大喜,拉住了寇谦之,道:“好:很好!要见神仙之前,朕应怎么做?你快告诉朕!”
寇谦之道:“请万岁秘密沐浴净身,经过七日斋戒,每日心静意定,七日之后,微臣作法请乩,问道于神,或许便能请动天师。”
拓跋焘颤声道:“七天,好,朕会做到,七天后朕会再来!”
拓跋焘神意恍忽地离开了,这场秘密的会面,真正的目的也只有宗爱知道。但是,这七天的天师观和皇宫,却为此忙碌了起来。天师观的天坛又被重新布置安排,皇上也突然间下令七日不朝,一切政令皆为之停止。
群臣们莫名其妙,不知道皇上发生了什么事,而深深的深宫,根本也无人可以一窥究竟。
就连拓跋齐几度入宫,都见不到拓跋焘,他感到奇怪和不安,跟从皇兄这一生以来,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怪事!
“我要见圣上!”
拓跋齐直闯后殿,内臣们见到是他,都不敢拦阻,让拓跋齐一路直奔至内殿,已经快到后宫了,这是绝对禁止臣子外人进入的地方。
内臣们纷纷出来拉住拓跋齐,而拓跋齐见到这样全不放人的严密阵仗,想到的只是皇上被谁胁迫了,所以行动不能自由。
一想到这个可能,就算冒着大不敬的罪名,他也要闯进去—解原因。
拓跋齐不管内臣们的拉扯,喝道:“放开!”
他自幼习武,外表虽文弱,身手却十分灵活有力,轻易甩开禁军,便要闯入殿中。
“站住!”
喝住他的人是宗爱。宗爱立在前殿高阶上,妖丽的脸孔上充满了威严,俯瞰着拓跋齐。
拓跋齐立刻被数名禁军扑上来制住,他仰望着上方的宗爱,怒道:“宗爱!你这个阉奴,也敢对我号令?我要面圣!”
宗爱道:“此地是深宫大内,跨入十步者,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是不赦之罪。奴才是为将军生命着想,才阻止将军,若是将军犯了国法,恐怕万岁会伤心不已呀。”
拓跋齐道:“皇上呢?为什么皇上已经五日不朝,只要让我见到万岁,我宁愿负罪!”
宗爱道:“是万岁不想见任何人,将军请回吧!”
拓跋齐道:“你这狗仆,还不够资格跟我说话!”
他又要甩开禁军,冲上阶时,一道人影令他怔住了。
拓跋焘穿着斋戒的素服,走了出来,看起来精神厥烁,不像是被控制的样子,可是他怎会穿着斋戒的服装,又怎会已经五天不见任何人了?
拓跋焘双手背负在后,慢慢地说道:“你太冲动了,朕会有什么事?”
拓跋齐见到安然无事的兄长,一时悲喜交集,跪下道:“微臣罪该万死!”
拓跋焘笑了笑,道:“后宫你不能进来,去御书房候命,朕会与你谈谈。”
拓跋齐依言退了下去,回头见到拓跋焘,转头离去的拓跋焘和宗爱一起消失在高阶上,他真的会来书房吗?拓跋齐又不安了起来。
但是,当拓跋齐来到书房时,书房内已经有别人了。那极为年幼的身形,却有股挺拔高致。
那是太子拓跋晃,此时年方八岁,聪明机敏,英明早发。平时住在东宫,没有皇上的传唤,不能轻易进入宫里,此时他一个人在此地,居然没半个侍臣,令拓跋齐感到很奇怪。
拓跋齐道:“参见太子。”
拓跋晃连忙道:“请起,叔叔。你也是来求见圣上的吗?”
拓跋齐道:“是,但不知殿下……?”
拓跋晃道:“是父皇要我来的。”
拓跋齐道:“为何太子孤身一人?师傅太傅呢?”
拓跋晃道:“父皇要我一个人在这里等,不许别人在场。”
拓跋齐看了看周围,果然只有远处禁军保卫着,没有别人。这种情况太不寻常了。
两人站着,恭敬地等了一会儿,拓跋焘的足音才传了进来,身边还是跟着宗爱。
对于宗爱能这么得到拓跋焘的宠信,众人其实都很不以为然,可是既然他只是个侍寝的贱臣,又没有干预国政,便也没人说什么。但看现在这样的情况,拓跋焘也太信任宗爱了!
太信任一个人,就等于把性命交在他手里。拓跋齐为了拓跋焘这样的作风隐隐感到不妥。
拓跋齐与拓跋晃双双拜见过拓跋焘,拓跋焘才招手命他们上前,道:“此地只有家人,不必拘礼。”
拓跋晃道:“君臣父子亦是家人,微臣不敢无礼。”
拓跋焘笑道:“好,很好,阿孩你越来越像汉人了。”
这也不知道是褒是贬,但是拓跋焘样子十分愉快,让拓跋齐放下了不少的心。北征回来之后,拓跋焘有好长一段时间心情烦闷,脾气暴燥,动不动就杀人降罪。现在心情大好,或许是陆寄风带回了九个属国,让他国威扬于西域之故?还是武威公主终生有托,他放下了心头大石?
拓跋焘道:“库奇思,你实在不该硬闯,若犯了大不敬之罪,朕也救你不得。”
“是,微臣自当请罪。”拓跋齐道。
拓跋焘叹了口气,招手命拓跋晃上前,抚了抚太子的头,道:“魏国国俗,立子杀母,太子的母亲与朕情感深厚,原本朕不想这么早立太子,好保她几年的生命,她却为了让阿孩早日确定名位,情愿自杀……”
拓跋焘突然说出这件事,让拓跋齐、拓跋晃都感到心情一沉,拓跋焘又道:“立子杀母的习俗,倒底是为了什么?以前朕不明白,只知道那是祖宗家法,是就祖宗家法又怎样?朕认为不对的,有什么不可以废!”
只有气概不世的拓跋焘说得出这样的话,拓跋齐知道这是他的作风,也不以为奇。
拓跋焘接着却道:“但是,朕现在却明白这样的家法用意了!唉!先人真是用心良苦!”
难道拓跋焘几天不朝,就是为了此事?一时之间拓跋齐有点莫名其妙。
拓跋焘道:“立子杀母,那是因为皇嗣都有个重大的秘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