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经典悖论漫游 >

第5部分

经典悖论漫游-第5部分

小说: 经典悖论漫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确立以前,牛顿定律是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条件下的定律,机械自然观统驭着人们的空间想象,因此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相对论化的概念是崭新的,它取缔了牛顿“绝对时间”的概念,使“绝对运动”概念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6-9“会变的尺”
  这是相对论引出的另一个“佯谬”:一把快速运动着的尺子,它和静止状态相比,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这个问题是从迈刻尔逊实验结果提出来的,后来形成了洛仑兹的机械收缩假说。爱因斯坦认为,这种收缩可以用两个参考系之间存在着的相对速度来解释(见聂运伟编著的《相对论的摇篮:爱因斯坦传》)。
  6-10夜空为什么是暗的?
  这是有名的奥伯斯(Olbers,Heinrich Willhelm)
  悖论:如果空间无限延展,而且星体均匀分布,我们的任何视线都应该碰到起码一颗星球。那么,天空不是应该一直都是明亮的吗?这个结论显然与事实不符。
  这个问题早在1610年开普勒就注意到,直到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重新提出以后才广泛引起关注。过去有很多的猜测,如宇宙只有有限的星体、星体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星体越远可视光越少,遥远的光还没有到达地球等等。“大爆炸”理论出现以后,宇宙的年龄不是无限的,被人为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从“大爆炸”开始算起,宇宙距今有一百到两百亿年的历史。年轻的宇宙还没有时间将光充满夜空(《星期日电讯》1997年10月5日)。
  02…06…2005 04:48 PM

  本文是在《经典悖论漫游》后又增加的二种类型,由超越理性触及的悖论和由科学发展揭示的悖论。
  (七)由超越理性触及的悖论
  围绕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道教,都有一些非理性或超越理性的思考,而这类思考也往往涉及到悖论问题。
  7-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中国古人却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缺憾。老子说:“道常无名。”孔子也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书里也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但是老子的说法里存在着一个悖论。
  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条悖论,被白居易一语道穿。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说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7-2禅宗公案的悖论形式
  所谓“公案”就是禅师开悟的故事或非逻辑的言行,“禅”是佛教静思修行的方法。例如在禅宗里有一个“看话禅”,禅师以公案中的某些非逻辑、通常不可解的话语,让弟子参究,以杜塞其思量分别,迫使他们的智慧迸发,得以见到自己的“心性”。当禅师启发弟子开悟而提出悖解的问题时,弟子就要在考验中过迷悟的“禅关”。而禅诗、禅语就是他们把禅悟的理解、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中英在《禅的诡论和逻辑》(《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90年4月)
  一文里认为,公案是诡论,也就是悖论。比照罗素悖论的一般形式:如果P是真,那么P是假。
  禅诡论扩展的一般形式就是:
  如果P是Q,那么P不是Q。
  尽管禅宗公案变化无常,依境而发,但其诡论根源都离不开这一反矛盾律的形式。铃木大拙在《禅:答胡适博士》(Zen:A Reply to Dr。
  Hu Sih)一文中也说:“我们一般推论:A是A,因为A是A;A是A,所以A是A。禅同意或接受这种推论方式,但是,禅有它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一般可以接受的方式。禅会说:A是A,因为A不是A;或A是A,所以A是A。”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文字符号表达出来,因此语言的运用就反映了思维的逻辑。而禅宗公案往往并不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A是A,B是B,等等;矛盾律,A不是非A,B不是非B,反之亦然;排中律,在A或B之间必居其一,没有中立;充足理由律: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7-3“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是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谈到其对禅体验的三个境界时说的:三十年前没有参
  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其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一种单一形式的悖论。在禅宗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我是他,但他不是我。”(反矛盾律)“得即是失。”(反矛盾律)“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二者都不对,你应该怎么说?”(反排中律)“勿言生,勿言无生。”(反排中律)
  它们背后的禅理是语言和逻辑所无法达到的,这就是“空”,一种修行的悟解。如果围绕公案(悖论)、悟、空等基本概念,就可以对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7-4禅诗悖论二则
  这是二首很有名的禅诗。一首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据说六祖慧能在读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豁然感悟,写下这首禅诗。其中表达了一个“空”的思想。慧能还提出过一些反排中律的命题,如“无方圆大小”、“无有头尾”,认为诸如“方圆”、“大小”、“头尾”的矛盾也是“空”的。另一首是: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禅师善慧大士(傅翕)写的一首禅诗,来表达他所体悟的与观察相悖的禅理。杨惠南在《论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一文里称这是一个“矛盾公案”。其中充满了与事实相矛盾的语词。
  在语言世界里,公案不可回避地会遇到逻辑悖论。禅诡论对于那些还没有证得禅悟的人来讲是悖论,但是对于已经“开悟”的人来讲,悖论也就不再是悖论,因为他们超越了理性,禅师运用起悖论来反而显得自在坦然。
  7-5“瓶中取鹅”
  某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从小就养,当鹅长大以后,而瓶口显然小得不足以把鹅完好地取出来。如果既不希望将瓶子打破,也不想把鹅杀死,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鹅出来?
  这一悖论需要在对话中来完成。禅师的答案可以是趁那个人不注意时,叫他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干什么?”禅师说:“鹅已经出来了。”这种回答在逻辑上是反充足理由律的,但是对禅师来讲则是超越了原来语意框架。在真如本体里,不相干的事物也相干起来。
  7-6答非所问
  这里,问与答都没有悖论,但是合起来就是悖论。选择杨惠南文中的三个例
  子:
  问:何为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问:什么是曹溪一滴水?答:那是赵河一滴水。问:佛陀沈默时是什么意思?答:树中的鸽声。
  由于禅认为任何理性的思考都无法帮助人们获得佛意义上的终极真理,因此不管是问与答,还是问答的总合,逻辑不连贯、语言反常规并不影响禅的宗旨。
  7-7“拈花微笑”
  据说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手里拿着一支荷花,没有人可以解,只有摩诃迦叶能契悟佛意,露出微笑,因此得到佛陀的付法。这是一个禅宗传承的故事,开启了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杨惠南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说”的公案。在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默默无语当中,把佛的真意传了出来,即“一笑拈花转悟禅”。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许最能代表禅宗的立场。
  公案无意关心某一具体陈述或问题,语言强化矛盾在于回答什么是“悟”,而“悟”本身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语言。佛教的终极存在,是一个用语言无法刻画的“真如本体”。因此,“但有言说全无实义”。公案不过是禅宗践行者在致力于“悟”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它的内容是悖论,“悟”出的结果“空”也难以用通常的语言和逻辑来描述。
  7-8二律背反
  所谓“二律背反”就是对同样的问题提出两个相反的判断,尽管这两个判断作为结论正好相反,但逻辑上却又都是成立的。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公元1724-1804)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他在考察了宇宙时间是否有开端、空间是否有极限等问题以后,称它们为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在康德的那个时代,他发现两种同样令人信服的论据证明宇宙是有开端的正命题和没有开端的反命题。他对正命题的论证是:如果宇宙没有一个开端,则任何事件之前必有无限的时间。他认为这是荒谬的。他对反命题的论证是:如果宇宙有一开端,在它之前必有无限的时间,为何宇宙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开始呢?
  无法解答。
  毫无疑问,在1929年哈勃观测到宇宙正在膨胀,进而把宇宙起点的问题带进科学王国以前,有关争论实际上是一个形而上学或神学的问题。“大爆炸”
  理论揭示时间也是在大爆炸时才开始,而那以前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所有科学定律因失效而无法作出推测,修正了人们的看法。所以霍金讲:大爆炸模型并没有排斥造物主,但对他何时从事这一工作加上了时间限制(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第一章)。
  7-9“万能溶液”悖论一位年轻人曾经雄心勃勃地告诉一位化学家要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能够溶解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而化学家反问道:“那你用什么容器来装载这种溶液呢?”
  也许这个年轻人应该首先发明一种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溶解的容器,但“万能溶液”又必须把它溶解,否则就不是“万能”。年轻人陷入二难推理,而化学家的倾向性观点就是发明这种溶液是不可能的。
  7-10“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是一条臭名昭著的军规。它规定神经失常的飞行员可以停飞,但同时又规定申请停飞者必须头脑清醒。试想,一个神经失常的人不能申请,必须飞行;而头脑清醒者又怎么能证明他是神经失常?这纯粹是一条欺骗性的悖论。
  7-11全能者悖论
  语言绝对化往往伴随着悖论。基督徒相信上帝是全能的,如果有人问:“如果上帝是全能的,他能不能创造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
  从逻辑上解释:如果上帝不能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他不是全能;如果上帝可以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但他举不起来,他也不是全能的。因此,有一个简单的结论:上帝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也不是全能的,那就没有全能者。
  但这个问题等于问:“什么都能做的上帝能否作一件他不能做的事情?”这是问题中的问题,既然说他是全能的,就没有后面的问题;有后面的问题就说明他不是全能的。
  “全能者悖论”是一个用结论来责难前提的例子,尽管推理过程无懈可击,但是结论却不为基督徒所接受。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一个满足超越理性的需求。根据《圣经》,上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