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2英国-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先生,只是它一点也不值钱,给我留下吧。”
“少废话,动作快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用颤抖的手,极不情愿地摘下了自己的项链。强盗一
把抢过项链,飞也似地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深深地舒了口气,高兴地拾
起了刚才扔在地上的耳环。
原来,阿加莎·克里斯蒂保护项链是假,保护耳环是真,她刚才的表演
只不过是为了把强盗的注意力从耳环上引开而已。因为,她的钻石耳环价值
480英镑,而强盗抢走的项链,是玻璃制品,仅值6英镑10先令。
… Page 37…
卓别林妙改标题
1938年12月。美国。
驰名世界的英国幽默艺术大师卓别林(公元1889—1977年),写成了讽
刺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的电影剧本 《独裁者》。好几家电影公司争先
恐后踏上卓别林的家门,要同他抢订拍摄合同。
经过一阵子讨价还价,卓别林决定将剧本交给一家电影公司拍摄,并同
该公司订立了合同。
第二年春天,影片按计划开拍。卓别林带着演员前往外地拍摄外景。正
当工作紧张的当儿,忽然,派拉蒙电影公司向卓别林写信说,《独裁者》的
题目原是他们的专利品,因为他们有过一个剧本,题目就叫 《独裁者》。
卓别林感到事情节外生枝,很有些棘手,便派人前去跟他们谈判。谈来
谈去,对方坚持不肯退让,除非将剧本的拍摄权交给他们,否则决不罢休。
不得已,卓别林只得亲自找上门去,好言好语地同他们商量。可是派拉
蒙公司坚持,如果卓别林不肯出让拍摄权,又要借用《独裁者》这个题目,
那就必须交付2万5千美元的转让费,否则就要以侵犯版权罪向法院提出诉
讼。
硬也不行,软也不是,卓别林大为恼火,可一时又想不出良策对付。过
了几天,卓别林灵感爆发,机智地在《独裁者》前面添了一个字,使得派拉
蒙公司勒索2万5千美元的计划顿时化为泡影。
原来,卓别林添上了一个“大”字。按卓别林的解释,那部电影的题目
加了“大”字,成了《大独裁者》,就不是派拉蒙公司剧本所意味的一般独
裁者了。两者之间有了质的区别,怎谈得上侵犯专利权呢?
… Page 38…
驱使蜜蜂破古城
公元11世纪,英国军队在攻打耶路撒冷古城圣·让达克的时候,遭到了
圣·让达克人的殊死抵抗。攻城战劳师折兵,久无进展。英军指挥官麦乔上
校为此伤透了脑筋。
正当麦乔上校愁眉不展,忧心如焚的时候。一天,同乡士兵郎达求见:
“上校先生,我为攻城的事来求见您。”
“哦,我的小同乡,你对攻城这事有何高见么?”
“不是什么高见,但我想这办法倒也不妨一试。”
听了郎达讲的攻城谋略,麦乔上校乐开了。
很快,英军便又组织起一次新的攻城战,与前几次攻势不同的是,在大
队士兵队列前先行的是,由士兵郎达带领的一批扛着许多蜜蜂箱的养蜂人。
部队很快冲到了圣·让达克城边,郎达立即指挥那些养蜂人把蜂箱扔上
城头。霎时间成千上万只蜜蜂从摔开的蜂箱中,铺天盖地地飞出来,遇人便
刺,把守城的耶路撒冷官兵刺得睁不开眼,一个个哇哇乱叫,顷刻便失去了
守卫能力。而英军攻城部队则乘势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城池。原来,士兵
郎达在从军前曾是个出色的养蜂人。随部队到了耶路撒冷后,对养蜂的兴趣
丝毫未减。战斗空隙时,他便爱与附近养蜂人交往。当他把“蜜蜂攻城”的
计策报告给了麦乔上校后,很快便搞到了所需要的“武器”。
… Page 39…
训练鹦鹉活雪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司令部勤务兵吉姆有一业余爱好——饲养鹦
鹉。这一癖好,是他在当兵前就养成了。小家伙十分逗人喜欢,因此吉姆饲
养的十四只鹦鹉被特许可以生活在司令部的附近。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吉
姆的这批鹦鹉后来竟成了多次拯救指挥官们的“救命恩人”。
那时候,英军阵地经常遭受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当时,世界上还没有
发明能预测飞机的雷达,只能依靠哨兵的对空监视。然而,人的耳力与目力
毕竟很有限,再加上人们的戒备心理也总有松懈的时候,因此英军阵地时常
遭到德机的突然袭击,蒙受惨重的损失。就连英军司令部也受到了德机的严
重威胁。
每当敌机来临,吉姆在照顾好指挥官们躲进防御工事后,便急着要照料
他的鹦鹉了,唯恐他的小宝贝们在敌人空袭时受到什么损伤。
可是,每次空袭之前,那些鹦鹉们像是知道主人的心事似的,总是早早
地飞到司令部来,钻入主人准备好的笼子里了。而且,还“喂喂喂”地发出
一阵阵警叫。时日一久,吉姆反倒在空袭之前,受到了鹦鹉的提醒,看到它
们惊叫着从外面飞回,就知道敌机将来了。
一天,英军司令官哈雷将军正利用空闲在跟一只鹦鹉对话——
“你好!”“你好!”“先生,谢谢!”“先生,谢谢!”
鹦鹉跟着哈雷先生学着舌。吉姆见了,凑了过来,与将军聊了起来。吉
姆告诉了将军有关鹦鹉的种种特性。
当吉姆讲到鹦鹉们在空袭前的表现时,哈雷将军一拍吉姆的肩膀,微笑
着道:“好,吉姆,你的伙计们可以充当我们的报警器嘛,我还在愁着没办
法预测德国的轰炸机呢。”
就这样,吉姆接到了新的特殊任务——专门训练他的鹦鹉,在空袭前给
司令部报警。
吉姆的鹦鹉也真不负厚望,经过训练,竟出色地担任起了报警任务。每
当德机刚一出现,它们就会迅速飞到司令部里争着叫道:“飞机来了,飞机
来了。”吉姆训练的这批活“雷达”,对英军在空袭作战中取得主动权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
… Page 40…
英军弃船轰敌艇
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海,藏匿着战争之神的宠儿——潜艇。潜艇和反
潜艇船之战,往往在伟大的和平氛围中一触即发。啊!怪物!战神和海神仿
佛都是诡谲多变的怪物,无可捉摸!
此刻,海神用巨手托着英国海军的一艘“Q—5”号反潜艇船在荡荡烟波
悠悠巨浪中行进。坎贝尔船长藏在船桥上的观察孔后密切注视着前方。
从外表看,这艘反潜艇船是一艘商船。实际上,船上除军火物资,没有
什么值得贩卖的。
这是在战火连天的1917年。此年2月,德国对协约国的航运线发动了“无
限制的潜艇战”。常用鱼雷击沉敌国的商船。而今天“Q—5”号反潜艇船是
专门寻找德军的潜艇交战的。
“Q—5”号船桥附近的甲板上,船员肯普正在散步,看上去挺轻松自如。
忽然,他加快脚步。“右前方发现鱼雷航迹!”肯普向驾驶室悄声说道。一
瞬间,所有船员马上奔回掩盖好的战斗岗位。
“砰”一声巨响,伴随着剧烈的爆炸震动,隐藏海里的德军潜艇发射出
一条鱼雷,击穿了“Q—5”三号舱的舱壁。
几分钟后,赫里福德上尉将一艘小艇和一艘尖头平底船吊到水面。小艇
装满准备“逃生”的幸存者,他们弃“Q—5”而走,艇上响起一片恐慌声。
史密斯扮演船长的角色,口袋里装着一份伪装的船照,以防德国海军不信时
送上验正。
真正的船长坎贝尔仍躲藏在船桥观察孔后,他的眼睛越瞪越圆……
敌方潜艇的潜望境正向“Q—5”号徐徐靠近,一个雪茄形的潜艇体在水
下隐隐移动。坎贝尔静静观察着,只等潜艇露出水面那一刻良机的来临!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10分钟过去了,15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
了,坎贝尔仍然只看见一个潜望境。史密斯和赫里福德那帮人,在水面上一
如既往地呆头呆脑地划船。汗水沿着坎贝尔宽大的前额的眉梢缓缓流下,他
心急如焚:船弦被击穿了一个大洞的“Q—5”号能否在水上支持到击沉敌艇
那一刻?炮手们会不会贸然开炮?
过了一会儿,敌人潜艇的潜望境在“Q—5”号船首近旁绕动,潜艇终于
在“Q—5”号的左弦附近浮出水面。接着,对方指挥室的升降门“叭”地打
开,艇长耀武扬威地出现在舰桥上。
坎贝尔欣喜若狂,右手一抡:“打!”
英国海军旗帜飞速升上船桅顶部,“Q—5”号的大炮立即怒吼不止,炮
弹呼啸着划破宁静的海空,连接不断飞泻向位于300码处的潜艇。
“轰!”第一发炮弹便准确地击中潜艇舰桥,艇长应声倒下,一命呜呼。
群龙无首,敌艇上乱了方寸。德国艇员目瞪口呆瞧着艇长抽搐不已的狰狞面
目,吓得只图逃命,哪有心思再去操纵甲板上的火炮反击。
德国潜艇的上层建筑一片狼藉,艇壳马上又被轰穿几个大洞。
“轰轰轰!”又一阵冰雹般猛烈炮轰,这艘德国潜艇慢慢地开始下沉。
一股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后,大海又归于沉默……
… Page 41…
妙用利舌杀敌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了争取胜利,采用了形形色色的间谍战。
英国的塞夫·德尔默别出心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屡建战功的德国高级军官,每每自称是“上级”。当无线电台向德军士兵进
行广播时,塞夫·德尔默便操一口流利娴熟的德语向德军士兵进行广播。不
知怎么的,德军士兵们都很爱听他的广播,或许是因为他常常能讲些一般士
兵不了解的内幕吧。
有一次,塞夫·德尔默精心挑选了一个德国军官进行公开嘲笑、讽刺。
由于这个德国军官的无能,曾使一个营的德军被歼灭。
“蠢猪,简直是头蠢猪!我们日耳曼民族不需要这头蠢猪,他整整把一
个营的德国热血男儿交给上帝去管理!”
德军士兵议论蜂起,舆论哗然。德军当局无可奈何,只好连夜逮捕了这
个军官。很快将这军官送到上帝那儿去“培训”了。
德军方面刚刚稍平息了一下士兵的不满情绪,塞夫·德尔默那张刚杀了
人的利舌又灵活地来扰乱敌人的视线了。
“上级”又适时地开始广播。他的言词极激烈,对德国最高统帅进行了
无情的抨击。他似乎站在德军士兵的立场上,悲愤慷慨地广播:“我们从什
么时候开始听起那些混帐的英国人的话来了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