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经验-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有关干部的讲话。
?情境之二:给定资料B(1…6)中某个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期间。作为上一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当地电视台专题节目中的讲话。
2004年申论论述题
2、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报告”。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做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4)字数不多于1500字。(满分50分)
2005年申论论述题
3、(1)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满分20分)
(2)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35分)
2006年申论论述题
(三)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满分40分)
第一题评分标准
?能概括出参考答案中给出的主要问题的,即可给分。只要求考者概括的意思相同或相似,不强求文字相同。
?评分时,每缺一个主要问题扣4分;没有紧扣资料,概括欠准确扣4~5分;条理不清扣3~5分;字数每超过10字扣1分,累计扣分最多为3分。
第二题评分标准
?※注意:评分时,参考答案中对策只作参考,不是唯一的标准,只要考者提出相应对策,言之有理,就要酌情给分。可分为四个等级打分:
?一等(26~30分)紧扣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具体性、
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创见性,语言流畅,字体美观;
?二等(16~25分)能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字体端正;
?三等(6~15分)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
?四等(0~5分)脱离主要外呢体,无对策、建议,语言不通顺,字体难以辨认。
第三题评分标准
?引用论据可以是资料中的事例或数据,也可以超出本资料内容。
?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打分:
?一等(41~50分)紧扣主要问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分析透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标题准确而醒目,字体美观;
?二等(31~40分)能针对主要问题,观点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题正确,字体端正;
?三等(21~30分)基本能针对主要问题,观点基本明确,内容一般,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题基本正确,字体清楚;
?四等(11~20分)基本脱离主要问题,观点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欠缺,语病较多,标题不准确,字体不好辨认;
?五等(0~10分)脱离主要问题,中心不明,观点不明,内容贫乏,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题不对文或无标题,字体难以辨认。
网上阅卷:第一印象
?提醒:在公务员考试采用电脑辅助阅卷以后,考生要特别重视作文的视觉印象,要给阅卷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网上阅卷:修改技巧
在试卷的形式上,要做到卷面整洁,不要轻易改动错别字,有错别字最好在字下划一横线而不是改动,因为改动后会打破卷面的平衡。考生的字体工整,现在要多考生平时都是用电脑写作,很少用笔写作,所以钢笔字不太好。
网上阅卷:练字诀窍
?每天拿笔在作业本的横线和竖线上划1个小时。
?特别横平竖直。
?坚持7天,你的字就会笔锋端正有力的。
网上阅卷:注重形式
?考生在答题时要尽可能使文章的层次通过分段和段旨句清晰地显示出来。阅卷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标题、开头一段、中间各段开头一句、最后一段。人家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有经验的阅卷教师会在一秒钟通过整体认知的方式在脑海中对答卷留下第一印象,判定文章档次。后面的依次阅读事实上是对第一感觉的验证。
评论作为一种文体,是指那些说理性的文章,它属于议论文的一种。评论有两个大的分类,即立论性评论和驳论性评论。考生写出的评论文章,可以是立论性的,也可以是驳论性的,采用哪种类型写作评论,取决于考试要求和考生的写作习惯。由于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所以本文所论及的议论文写作步骤、基本结构、写作模式等,也大体上适用于评论性文章。
一、立论性评论的写作特点
所谓立论性评论,是指主要运用正面论述的方式,倡导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事件、经验、观念的评论类型。立论性评论具备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 突出说理
所谓突出说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多用笔墨,突出围绕中心论点所阐述的几方面道理中的最重要的方面,以防止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二是在阐述各方面的道理时,把笔墨集中于解释问题的要害,即问题的本质所在。这样就不致使文字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隔靴搔痒,而把问题说清说透。
(二) 适当运用驳论
在立论性评论中,适当运用驳论,就是通过批驳所立观点的对立面,来论证所立观点的有效性。这其实是一种“反证法”。这样做,可以增强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的表现效果;还可以强化正面说理,起到支持正面观点的作用。
(三) 例文解析
2005申论考试第三题第2小题:“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从给出的文章题目《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来看,属于正面论述的题目,适合写作立论文。下面,我们通过对“参考例文”的剖析,来说明立论文的写作特点。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思路: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一思路正指向了多年来农村农民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根本原因——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关系、城乡结构必须改变。要改革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大市场,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首先,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农民人为地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性依据,是形成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本身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民背着“农业户口”的身份,怎么参加市场竞争。这种落后的过时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只能作为农民工,引出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必须先改革户籍制度。其次,现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多年沿袭下来的,重城市轻乡村,重东部轻西部,重上层轻基层,这是形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体制性原因。要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原则,改变目前仍在沿用执行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见,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发展生产,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思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
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第二种思路,就是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城乡两种对立的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使农民从土地、农村解放出来,使农民尽快变为非农业户口,特别是为那些具备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乡村青年,提供进城务工的机会。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时常被雇佣者随意克扣工钱或拖欠工资等;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无疑将促进城乡经济的高增长。
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一个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导,通过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另一个思路,是鼓励农民自发地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走出一条城市化的道路。这两种思路,充分考虑了解决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搭建了农民走向富强的阶梯。
作者:北京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六步探问法即做什么(主题)?为什么做(原因)?在何处做(空间)?何时做或按什么次序做(时空);谁来做(主体);用什么手段来做(方法)。
六步探问法主要运用在申论考试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阶段。
六步探问法在申论考试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应用:
(1)发现问题。对给定的不同信息资料材料进行分析,结合现实实际,发现主题现象存在的问题。
(2)明确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之初始过程,还必须对问题加以明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予以正确表达和归纳。
(3)提出假设。明确问题之后,为了解决问题,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成材料,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各种方案、假说、方法,要尽力想出各种可能性,但要有一定依据,不能乱想。
(4)验证假设。对提出的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双重论证,以明确其正误,并加以完善。
(5)形成结论。假设经证实后,可据此作出结论,有的结论往往是多次反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