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经济分册 >

第5部分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经济分册-第5部分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经济分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个地方经营者,如开店坐铺则称为“贾”(读古)。“春秋”时代 

鲁国曾设有“贾正”这种官职,专门管理市场贸易事务。而流动在外面进行 

贸易的,才叫“商”。然而,现在“贾”“商”已经不分,凡是作买卖的, 

统称为“商”。至于在市场上所流通交换的物资叫“商品”,从事这种行业 

活动叫“经商”,固定在一个地方以铺面来销售物品的叫“商店”。一些带 

有“商”字的叫法,都源于此。 


… Page 43…

                                商标的由来 



     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我国,商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国有六职”,“市有百工”,行商坐贾“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社 

会分工的发展,已开始在商品上作出标记,用来区别不同的商品生产者。 

     汉唐时期的经济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鼎盛时期。首都长安可称 

为当时世界贸易中心。此时流行在绵、绣、纱、帛等纺织品上织绘天象、花 

草、鸟兽或几何图案,以及“延年益寿”、“长乐光明”等祝福吉祥的文字 

或画图,用以吸引顾客。商品名码标价,挂出货名、产地、标牌,具有宣传、 

公告的属性,可算商标的雏形。 

     迄今我国发现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商标是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 

针铺所用的“白兔商标”。它基本上具备了现代商标的全部外貌。该商标的 

中心图是一只白兔,旁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写“收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 

记白。”这个印刷铜版,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世界商标史上最珍贵 

的文物。 

     欧洲在13世纪行会盛行时,珠宝玉器、呢绒织造、皮革商等行业都有同 

行业会组织。加入行会者必须在其产品上使用特定的标记。关于标记,早在 

西班牙游牧部落时期,就已使用烙印在自己的牲畜身上作标记,以便与别人 

的牲畜相区别。所以“商标”一词,在英语中,直到今天还常常被“烙印” 

一词所代替。16、17世纪行会简直成了欧洲经济的支柱,商标也得到比较充 

分的发展。 


… Page 44…

                             市场管理的由来 



     为了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国早在周朝就开始设置专职人员,管理市 

场的商贾贸易。据 《周礼·王制篇》记载,为了便于管理,当时按照不同的 

类型,把市场分为“国际”贸易的大市、批发交易的早市和小商小贩的零售 

摊。《周礼·同市》说明:“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 

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政府派驻市场的总管,叫做 

 “司市”,负责“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下属管理市场的官吏分为几 

种,各司其职。主要有管出租市场地皮的“载师”,管上市货物的“闾师”, 

分区管理并辩别货物真伪的“胥师”,管理物价的“贾师”,还有维持市场 

秩序的,检查服饰、物品的,掌管税收、罚款的,调节供求、处理赊欠事务 

的等。 


… Page 45…

                              市场预测的由来 



     通过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和了解市场上商品的余缺、供求情况,以此来 

预测商品的变化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据史料考证,市场预测的理论,最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理财家计 

然的经济循环学说中。计然是范蠡的老师。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卧薪尝胆时, 

重用范蠡、计然。《史记·货殖列传》曾记有计然之策。他认为物价势必随 

天时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即在 

天旱时要计划做船的生意,以待旱后逢雨行舟之便,而水灾盛行时,则大量 

收购车子,因为水灾过后,车子就会成为必需的交通工具,必能赚钱。计然 

还指出:“论其有余足,则知贵贱”,即可从市场商品的供求情况预测商品 

价格变化的趋势,总结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规律。对待市 

场变化的不同情况,他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即商品价格昂贵 

时,要像抛出粪土一样多多推销,反之,当某种商品极贱时,要及时收购进 

来,像取珠玉那样的珍视。计然的经济预测主张,付诸实施,对当时越国的 

休养生息起了很大作用,10年后得以国富民强,灭吴雪耻。计然的经济理论 

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 

     现代的市场预测,是在市场的基础上,综合历史的和当前的资料,用数 

学的方法估算未来的销售活动趋势。它是企业采用经营决策技术的前提条 

件,也是企业“转轨”、“变型”的必然要求。 


… Page 46…

                                税收的由来 



     2000多年前的夏朝税就已出现。《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 

贡”,即是指夏代的租税制度。贡者,“下之所纳于上”也,就是地方官吏 

把从民间收交上来的生产物进献给天子。 

     到了春秋初期,出现了“征”和“敛”的收税方法。“征”是诸侯或大 

夫向自己控制的农民,根据其土地好坏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敛”是国家 

向农民随时任意征派杂税。统治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横征暴敛,而农民 

对所受的田地没有所有权,甚至连稳定的使用权也没有。公元前594年,鲁 

国实行了按土地亩数征税的“初税亩”。其后,各国陆续推广。后来,随着 

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捐税的种类日益增多,征税的方式也不断改变。 

以唐朝为例先后实行过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不管哪种方式,都是民 

众挣扎于苛征暴敛之中的新罗网。明代后期,实行了“一条鞭”的新税法。 

它是以州县为单位,把所有的田赋、劳役以及多种杂捐,统统折合成银两, 

归并成一个总数,然后按本州县田亩分摊,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清初,继续 

沿用“一条鞭法”。1713年,清政府下令,依照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 

字,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后来又演化为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丁银和田赋 

都按田亩征收。这种“地丁合一”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式。 

      “赋”是税收制度的另一种形式。最初,“赋”是国家在战争中时期征 

收的车马和军需,称作军赋。后来,赋与税逐渐混合在一起,赋也不再是原 

有的含义,范围扩大了。汉代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征的人头税就分别称作 

 “算赋”、“口赋”。明代中后期,赋税主要指田赋。除了赋税外,地方官 

吏还要把当地的土特产进献朝廷,俗称“进贡”。早在周朝就有“任士作贡” 

之说。贡品范围很广,价值大小不等,完全取决于帝王的需要和喜好。纳贡 

区域遍及全国内地、边疆、甚至被征服的外域国家。 


… Page 47…

                                工资的由来 



     现在我国每个公职人员,都可以按月领到本单位发放的现金工资,作为 

对公职人员一个月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报酬。这种按月发工资的办法,早在先 

秦时期就已出现。不过那时所发的不是现金,而是实物,主要是粮食,称作 

 “禄”。在这以前,夏商周时期的“禄”是按人口多少分配,相互之间差距 

不大。到了战国时期,“禄”的分配就有很大悬殊了。比如:齐国陈仲子的 

哥哥年终食禄万钟(钟合六斛四斗),这是厚禄;秦国的范睢曾提到的“斗 

食”之人,年禄不满一百斛,这是薄禄。到汉代,“禄”改称为“俸”,仍 

发粮食,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到东汉殇帝延平年间,才改为“半 

谷半钱”,月俸改为“月钱”,有详细严格的按品位发放月钱的规定。唐代 

以后,薪俸才逐渐改为全部发现金。明代中叶,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官俸改为薪金,当时称“月费”,继而改为“柴薪银”,“薪水”即由此演 

变而来,现在一般称为“工资”。 


… Page 48…

                                奖金的由来 



     奖金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分配范畴。从现有资料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的转化时期,是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 

系发生一定的变革,伴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货币的出现,奖励开始作为一 

种新形式跻身于分配领域。在我国春秋时期,墨子就主张:把“劳”和“功” 

作为赏和禄的必要条件,做到“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使“劳者得息”。 

在东周末年,货币的行用渐广。各诸侯国为了激发将士向上进取、英勇作战, 

奖金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国策,逐步推行起来。据墨子《号令篇》记载:“人 

民守城有功,女子赐钱五千,老小赐钱一千。”这里是我国古代最早利用奖 

金形式施奖的记录。尔后历代都普遍地采用与此相似的奖赏措施,尤以建议 

和军功方面为多,并日趋制度化。 


… Page 49…

                               三联单的由来 



     据说,“三联单”这种比较科学的财贸手续,在300多年前的清代初年, 

政府征收赋税时就已经实行了。 

     清初,曾沿袭明朝旧制,政府部门凭鱼鳞册(土地册)和黄册(户口册), 

向人民征税,贪官污吏往往巧立名目,私自向老百姓摊派各种苛捐杂税。这 

对于刚刚夺取政权,急需巩固封建统治的清政权是不利的。顺治年间,对纳 

税手续做了一些改革,即先向纳税人发出通知单,同时发给盖有“铃印”的 

 “截票”(即二联单),交税时,“就印字中分”,“一给纳税户,一存有 

司”,其目的是防止官吏作弊。但是,负责征税的地方官,特别是那些直接 

经手人,手段毒辣,往往以各种藉口,“将纳户票强留不给”,然后翻脸不 

认帐,再次征税或敲诈勒索。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公元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把二联单改为 

三联单。征税时,将三联票一存州县,一给差役,一留纳户,“各有凭证, 

彼此无争,以防弊端”。当然,这种办法不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客观上 

对人民有一定好处。 


… Page 50…

                                “ ”的由来 



     在单据金额前面,按规定都要写上一个“ ”,为什么呢? 是人民币 

的符号。我国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人民币,是以元为单位的,元的 

汉语拼音YUAN,我国用它的第一个字母“Y”加上两横为 ,规定为人民币 

的符号。 


… Page 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