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校园民谣 >

第13部分

校园民谣-第13部分

小说: 校园民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当时他写出那首歌在那个年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当时还在流行台湾的齐秦之类的歌。他写的《一走了之》《嗓音沙哑》,都挺好。觉得这歌不像是清华写的,因为当时清华的人写的歌都是《我把心儿融进琴声里》之类的,你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歌了。觉得这哥们儿写得挺不一样的,就学会了。接着就听另一哥们儿唱:“我不知道我生在那里,死了之后有没有人哭泣。” 
L :高晓松的? 
LU: 对, 就觉得这哥们儿也不一样。 后来过了暑假听说他退学了,真挺奇怪的,这么好的学校不上了。当时不认识他,只觉得是个傻X,不能理解。后来,91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校园歌曲协会,我和付志煜——现在在谢晓东手下干的那个。 
T :那时你们都唱什么歌? 
LU:就唱自己写的歌。后来知道退学那哥们儿叫高晓松,写歌特好,当时觉得他们写的歌,一听感觉就是校园,但是有一种打动人心的东西,不像一般的校园那么浅薄。他把校园那种青春期的东西,那种迷茫,脆弱,燥动,写的特别好。高晓松的歌是大家都挺喜欢;郁冬的歌也有他的东西在里面,印象挺深的是郁冬写的《在劫难逃》挺好听的。现在叶培唱了。后来,因为有很多人写,就想自己应该写一写。当时写的歌比较校园,就是优美的和声,后来写的就是逐渐的……写着写着就离不开了。 
T:当时清华写歌的人还是有一些的,谈谈他们吧,比如吴虹飞 
LU:吴虹飞我认识。 
T: 你觉得她的那种风格和你的那种风格有什么差别,她是94年入学的,人说三年就一代沟了。 
LU;她比较深化的东西。我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比较偏罗大佑一型的,她比较偏 郑智化一型的。我觉得我视野关注社会比较多,她很感性,用的词句比较诗化,挺好的。 
T:但我看一开始的那些校园民谣,包括一些清华的歌词,他们多是比较自我的,题材不是很宽泛,一般是对往昔的追忆,对失去的爱情的感叹。 
LU:她(吴)比他们更加深层次一些,更加关注心理。我个人来说就挺喜欢的,但是有些人不喜欢,她没有做到雅俗共赏。吴虹飞她有哪个劲儿,我挺喜欢的。我认为是因为音乐之外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喜欢郑智化,罗大佑,有很大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音乐之外的东西。 
L:当初成立“梦中草原”是什莫样的心态? 
LU:当时是特偶然的因素,当时我们去参加一个校园歌曲大赛。三个人唱了一首《梦中草原》,唱完之后获得成功,大家觉得三重唱的形式效果非常好,就定了。  
L:97年你们“未名”是怎么样的? 
LU:就是我组了一个乐队没有命名,后来散了。当时去酒吧里唱,主要是为我作品服务。 我特别喜欢玩乐队,但是得有经济基础,不是说你想玩就能玩的,今天他有事 不来了,明天他女朋友病了又不排练,全没戏了。玩儿音乐就得有牺牲精神,而且,现 在人心静的也比较少。要不然你拿钱也行,排练一次给一百。(笑) 
'96年的时候,卢更戌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到一家设计院参加了工作,不过后来又辞去了这份公职。我们并不知道他在设计院以及那以后一天天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他的感受分明的通过他的音乐传达给了我们。'  
LU:刚工作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其实,看到歌词(《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可以感觉 到那种小人物的那种心态。整个社会,当时是95年写的,但是现在看现在可能更适合,更能反映这个时代上班族的状态。  
T: 有人说过:我们有太多的渴望,当你渴望爱情的时候,你就会被爱情切掉一块,当你渴望事业成功的时候就会被事业切掉一块,到最后自己剩下什么自己也并不很清楚。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  
LU: 对;你刚刚说的话就是这首歌的东西,因为他挣扎在自己的爱情和自己的事业,怎么说呢,他对自己的要求可能很低,换句话说,他只想过很平凡的生活,但是周围的人推着你,让你要成功啊、要赶快挣钱啊;你会感到这种压力的,尤其现在这几年越来越是这样。特别的累,有空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放松一下,自己想放松,可是你周围的人会给你很大的压力。我最开始受到的启发是,这首歌名的来由是余华的一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 字》。我在大四的时候开始看余华的小说,大五过一点,余华的《活着》出版了,看了觉得特别好。《活着》之后,就是这篇,发表在《收获》上,觉得这个书名特别有意思,但是他里边的故事跟我的完全不一样,我就把他借用过来。我当时在设计院工作的时候,想把我和周围的朋友生活的状态写下来,就觉得正好应该用这个名字来写。怎么写,我当时不知道。有一天加班,画图特别累,特别困,画着画着就睡了。醒了以后,咦,这首歌不知道怎么就写出来了。 
L: 是既兴的吗? 
LU:对。我说我写了一首特别有意思的歌给你们听一听。他说这歌挺逗的,一笑,哈哈大笑。当然我相信大家在笑完之后去理解可能会有更多的东西。 
L: 一开始就是这种说唱的形式? 
LU:就是说唱的形式。  
'走投无路' 
LU:这首歌和那首一样,当时是一种民谣。现在完全改成这么唱了。 
T: 为什么呢 
LU:因为我现在感觉到这种很强烈的东西,要宣泄。在录音的时候感觉很亢奋,很多东 西都是即兴的。录完了的时候刘军利说这已经赶上老崔了(崔建)。  
LU:这首歌是受一些OASIS的英国摇滚的影响。这首歌开始已经做完一版了,是我要求改 成现在这样的,因为我觉得最初的民谣唱法已经不能表达我当时的那种走投无路的 心情了。92年的时候已经有这个雏形了,真正写是在94年5月,大学还没毕业。 
L: 你想表现一种什么情绪呢? 
LU:就是爱不成啊,有爱但也爱不成的那种感觉,就是走投无路。当然,现在社会很多人下岗也是走投无路了。 
L :每个人听这首歌都会有自己的感觉。 
LU:可能很多人感觉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我没法活了。但是不顾怎么说我觉得这首歌发 泄的是一种情绪。我特别喜欢这首歌。  
'夜风' 
LU:当时我上班,听了巴赫的《格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用得特别好,一直想用它写首歌。正巧那天去三里屯的一个酒吧,酒吧里放的全是那种感觉的音乐,满脑袋全是那种音乐,回去就写了一首歌。《夜风》,夏天的时候,是四五月份。 
L: 什么情绪呢? 
LU:就是都市人那种挺寂寞的,特别孤独,男人,女人都这样。人越活越孤独。 
T: 在酒吧里会有一种很迷乱的感觉。  
LU:实际上人为什么去酒吧呢?因为他空虚,寂寞,无聊,要寻求一种刺激 



小卢其人

  卢庚戌,庚戌年生,昵称小卢。 
  1989年 以辽宁省营口市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建筑系,入校后,受校园原创音乐影响喜欢上音乐并开始学习吉他。
  1990年 参加校吉他大奖赛并获第二名,同年加入校文学社和文艺社团合唱队。
  1991年 与几个同学成立校园歌曲协会 在高校间频频举办演唱活动当时经常参与活动的有后来成为校园民谣主将的高晓松。沈庆。郁冬等,同年开始尝试写歌。 
  1992年 成立梦中草原三重唱组,并获校歌曲大赛第一名。 
  1993年 写出三重唱歌曲成长参加当年北京市高校歌曲比赛获一等奖此后常在各高校演出。

  1994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晚会节目的录制参加校园民谣的录制,并成功举办梦中草原,清华演唱会同年毕业。
  1995年 加入朋友的乐队,在各酒吧演出,创作风格开始转变曲风多元化。 

  1997年 组成自己的未名乐队。 
  1998年 成功举办个人清华快乐园演唱会,结识当时广州著名音乐人陈梓秋在陈梓秋帮助下开始筹划个人专辑。
  1999年 制作个人专辑未来的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