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

第4部分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第4部分

小说: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怂魉谷吮磺鸬氖焙颍<笆导噬暇鸵丫赖袅耍<拔拿骶鸵丫鹜隽恕!钡钦庋桓鼍薮蟮氖逅蓝唤┑木薮蟮氖澹铀劳龅绞帐腴纾尤挥昧�1600年的时间,这要一直到罗马帝国,把它埃及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居然用了1600年的时间,实际上埃及早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我觉得非常有讽刺意义的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是,埃及文化的典型象征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而埃及文明的命运恰恰就是金字塔和木乃伊,它成为一个文明的金字塔,一个文明的木乃伊,或者用汤因比的话来说,它成为文明的化石所以它消失了。因此再往后,我们看就是四大文明,从西到东,一个是希腊罗马文明,一个是波斯帝国或者叫波斯文明,一个是印度古代文明,一个是我们说了中国秦汉时代的文明或者叫秦汉帝国,所以这样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入侵到此结束了。

赵老师您好!刚才在您讲的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您特别提到了一个印度的文明,我觉得它在整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非常特殊的,然后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文明的区分,分为一种强势的文明和弱势的文明。那您觉得在印度文明的这个问题上,它虽然是多灾多难,但是它现在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您觉得印度的文明它究竟是属于一种强势的文明还是弱势的文明?

很难用一种它是一种强势还是一种弱势来说。因为我们可以说,实际上有时候看起来,好像那种比较喜欢侵略,比较喜欢扩张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强势的。那种受侵略受征服的文明,好像是一种弱势的。但实际上印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恰恰是在长期地被奴隶被统治被征服的过程中,它始终能以自己的东西来同化外来的统治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一种以柔克刚,有时候可能比直接地对你这种暴力的冲击,可能有时候说,在从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生命力,它更加强势。在这个意义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要从长期来看,实际上很多文明,它本身最初都是很弱小的。我们包括文明和野蛮和游牧之间的关系,文明最初往往都是受侵略受征服的。但是结果呢?外来入侵者征服它统治它的过程中,反过来是那些游牧民族者反过来被同化。我们中国从商周以来,有多少是遭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游牧民族建立了多少个蛮族政权,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今天还能找到匈奴人吗?我们还能找到鲜卑人吗?我们现在找到的都不太多了,只在东北才有一些,他已经都被同化了,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一种以柔克刚,往往是文明史发展的一个奇特的效应。就是那些入侵者,野蛮的入侵者,反过来被他所征服,征服了更先进的文明,所征服这样一种效应是经常会出现的,当然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不属于这一种。因为它确确实实是强势文明,它的强势就表现在它的文化水平,不管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不好比,这两个层面都确确实实更高级,当我们东方还处在这个专制统治下的时候,西方率先进入了民主,当我们还处在农耕的那种自然经济的状况下,它已经进入了大工业。所以从这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来说,它确实是超越了东方。但是精神层面上是不太好比较的。比如说,到底是基督教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儒家伦理的价值观念更好,还是印度教的价值观念更好呢?这个东西不好比较,这个东西也没有办法比高低。因为每一个民族发展出它自己的高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就有它自身的历史的合理性。

四大文明出现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我们把第一个时代,由于它的这个迷信色彩比较浓厚,我们把它叫做神话时代。那么第二个时代我们就把它叫做英雄时代。第二个时代非常富于扩张,除了印度是个例外,其他三个文明都非常富于扩张。波斯人喜欢打仗,罗马帝国就更不用说了。希腊固然早年是奉行自由主义和分离主义,但是自从马其顿帝国崛起以后,亚历山大就开始把金戈铁马一直推向东方,一直推到印度河流域。那么我们中国的秦汉时代,大家知道也是一个重武轻文的时代,秦汉时代大丈夫都喜欢效命于疆场,报效祖国,要“马革裹尸还”,不喜欢久事于笔砚之间。这一点,大家看班超投笔从戎的时候,当时的一番豪言壮语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的一种心态。大家都很轻视文,就是文官或者从事文化活动,他们更多重视的是武力扩张。我们说,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的雄汉盛唐之说,汉代是比较雄壮的,“雄”是强大,“雄”可以说是穷兵黩武、喜欢打仗。唐代很繁盛,是文化繁盛,所以说和平交往比较多。但是这个秦汉时代,中国人喜欢打仗,所以当时可以说,在这些帝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可能是两个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是一个文明和其他的游牧民族野蛮之间的冲突,这两种冲突都有。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西边的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由于它首先和希腊,后来和罗马,由于它们地理位置比较靠近,所以它们的交往也比较频繁。那么这种交往主要以武力冲突为主格调的。那么在当时,可以说最初是波斯人入侵希腊,从大流士一直到薛西斯,先后三次入侵希腊,其结果当然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那么这个失败的结果,可以说一个方面,希腊人捍卫了自己的独立,捍卫了自己的自由,另一个方面可以说,希腊人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帝国主义,我老喜欢说:“帝国主义”这个东西,它最初是由东方人开始发明出来的,是由波斯人发明出来的,然后他把它加到希腊人身上。后来到了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的时候,西方人学会了“帝国主义”,然后用“帝国主义”,“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通过历史实践证明,西方人尽管不是“帝国主义”的始作俑者,但是他们在运用“帝国主义”方面,可能比东方人更加得心应手。其结果是三次希波战争,波斯人三次入侵希腊都没有得手。但是亚历山大一次反攻就把整个波斯帝国给毁掉了,把波斯帝国最后灭掉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西方发生了很多次冲突,那么波斯它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及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阿拉伯帝国,发展出伊斯兰教这样的一个文明。那么我们不谈中国,也不谈印度。如果要是把西方,就是以克里特、迈锡尼一直到希腊、罗马,这个是为一方。以两河流域到波斯,这个为一方的话。那么我们说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我们暂时不谈中国的话,那么这个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由来以久。如果要从历史上来追溯,最早的一次可以说,在传说里边就出现了。

我们说《荷马史诗》里边就讲了,第一次就讲了这个故事,那么《荷马史诗》讲的就是希腊人远征特洛伊,那就是西方人第一次打东方,而且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这本书里边,在谈到希波战争的原因的时候,他讲了一段故事,他说:“我们是欧洲人,我们是西方人,当时没有什么“欧洲”这个概念,说我们是西方人,我们是希腊人,那么我们希腊人和你们波斯人、东方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这一点希罗多德非常清楚,这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希罗多德当时在《历史》里面说,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冲突,最初是由于一件偶然的事件发生的。他说是最初这个神话里面说这个西方人,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这实际上是说宙斯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宙斯跑到东方去诱拐了一个妇女,叫伊娥的一个妇女。后来东方的神又跑到西方也诱拐了一个妇女,所以两边就拉平了,拉平了本来就算了,可结果没想到,东方人后来故伎重演,后来他们又跑到东方又诱拐了海伦。那么这个海伦就是希腊神话里边讲的那个“金苹果”的故事。最后导致了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引导着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诱拐了希腊最美丽的一位女人,就叫海伦。那么海伦是斯巴达国王的妻子,这样被诱拐了以后,斯巴达国王就不干了,于是他就找他的哥哥,他哥哥是迈锡尼的一个国王,也是当时军事同盟的一个领袖,叫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就组织了一支希腊联军。可以说
“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浩浩荡荡越过爱琴海来到了小亚细亚去抢夺海伦。这样就引发了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第一次战争。这个希罗多德在书里边这样写:这个事情,东方人对此还颇有微词,因为东方人觉得诱拐妇女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不是一件荣誉的事情,但是如果妇女们不同意,她大凡是不会被诱拐的。因此,为了这件事情而大动干戈,这似乎大可不必。所以东方人对这个事情有点看法,就是说,你们西方人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为了一位妇女就组织了一次联军来打我们东方,打我们特洛伊,这样就结下了第一次仇隙,第一次矛盾。第一次怨恨仇隙就是从这地方开始结下的。这当然是神话传说,后来经过历史证明,确实曾经出现过特洛伊战争,不光是传说也是事实。确实曾经发生过特洛伊战争。那么如果这是西方第一次开始打东方,那么波斯人开始入侵希腊,波斯人对希腊的三次大入侵,可以说又是第二次。这个第二次导致了什么呢?第二次结果就导致了,我们说尽管是波斯人战败,但是至少是波斯人主动进攻吧,而且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刚才说了,它把“帝国主义”传到了西方。

希腊人最初是爱好自由,是讲究分离主义的,推崇分离主义的。所以分离主义,就是说我是我的城邦,你是你的城邦,我们之间进行和平交往,有时候我们之间可能也会有矛盾,我们也会打仗,但是打完仗以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打完仗无非赔点款、给点钱物,把东西抢走就完了,我不要你这块地方。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样一种观念,对于希腊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他们没有这种观点,他们没有觉得建立一个大帝国有什么很重要的必要性,他们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但是东方波斯帝国,最先成为一个大帝国,我们说三次希波战争,虽然波斯人战败,但是希腊人很快学会了“帝国主义”,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建立,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我们可以说,西方人就把帝国主义反过来推到了东方人头上。那么这样我们说就导致了第三个回合,就是亚历山大的东征。如果说克里特战争是第一次西方人打东方,紧接着希波战争是东方人第一次报复西方的话。那么我们说,亚历山大的东征就是第三次了,第三个回合了,就是西方人再一次入侵东方,当然亚历山大昙花一现,仅仅32岁就夭折了,但是他死了以后,他的大帝国一分为三,那么在小亚细亚和西亚当时建立了一个王国,叫塞琉西王朝,仍然是希腊人统治。希腊人当时的统治影响一直可以说扩散到印度河流域,那么这样一个塞琉西王朝,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塞琉西王朝、托勒密王朝以及马其顿王朝,亚历山大死后,一分为三的王国,全部都并入到罗马帝国的版图之内。

那么埃及、希腊都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马帝国继续向东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