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习俗分册 >

第6部分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习俗分册-第6部分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习俗分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彷徨》由鲁迅写于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原来参加新文 

化运动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当时鲁迅像布不成阵的 

游勇那样感到孤独和彷徨。书名 《彷徨》,表明他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 

索的心情。 



                             《子夜》的由来 



    长篇小说《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写于1931年10—1932年12月,1933 

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夜11时至次日晨1时称为子时,所以称半夜为子夜。子夜是一日中最黑 

暗的时刻,也是黎明到来前的时刻。茅盾将其作为书名,深刻揭示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林家铺子》的由来 



      《林家铺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关于《林家铺 

子》书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文坛佳话。 

     1932年,茅盾先生应《申报月刊》之约,为创刊号写了一篇题名为《倒 

闭》的小说。这个名字,顾名思义,意谓写的是一家乡镇店铺倒闭的故事。 

但 《申报月刊》主编俞颂华认为创刊号上登《倒闭》,似乎不吉利,就改为 

 《林家铺子》,并同茅盾先生商量。 

      《倒闭》的篇名同小说的内容是切合的,然而显得比较直露,带有刺激 

性。而《林家铺子》却显得含蓄,也突出了“这一个”——林家铺子。通过 

它的遭遇,联想到当时中国濒于破产的张家铺、李家铺、王家铺的命运。茅 

盾先生当时就欣然同意了。 



                           《小城春秋》的由来 



     1930年厦门劫狱事件发生后不久,地下党员傅树生拿着全部材料交给了 

高云览,要他写成小说。年仅21岁的高云览接受了这一重托,但为当时的环 

境和生活所迫,写了一半就停笔了。直到1951年,他才重新拿起笔来。他把 

自己关在书房里,没日没夜没有节假日地写,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创作上。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的袖口长年累月地在桌案上磨蹭,黑呢子被磨得发 

了白,桌上的稿纸堆得越来越高。那时他住在天津,为了征求战友和内行的 

意见,他还要不时地往北京跑。而每次从北京回来,差不多他都要把原稿重 

新改写一遍。而所有这些,都是在他身患癌症的情况下进行的。1956年6月, 

他因患癌症,动了第二次手术,切去七八寸肠子。当时这部小说已修改了六 

遍,但直到进手术室前几分钟,他还握着笔在修改。推他进手术室时,他回 

头叮嘱其妻说:“把我的笔收好。”不幸的是,他于6月13日突然离开了人 

间,已听不见人民对《小城春秋》的赞誉了。 



                         《王贵与李香香》的由来 


… Page 19…

      《王贵与李香香》于1946年9月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一鸣惊人,把 

李季迎上了中国诗坛。 

     1945年冬,约20岁的李季,就开始用陕北信天游民歌的形式,进行新 

诗创作。陕北人民的斗争生活,激起了他诗的激情,他开始构思《太阳会从 

西边出来吗》这部长诗。为了将民歌引进新诗创作,为我国新诗的发展打开 

一条新路,他广为收集民歌,记下的民歌素材达10本之多,写在粗糙的马兰 

纸上,通过分析、整理,从中吸取民歌中的精华,为《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首千行诗写就之初,作者并没有想到要拿去 

发表,他首先唱给当地的老百姓听。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陕甘宁边 

区都唱起来了。成千行的诗,能在群众中口头流传,这在新诗史上是罕见的。 

     1946年夏,为了扩大宣传,这首诗才在《三边报》上刊载。不久,延安 

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编者发现了,才在这年9月下旬连续三天刊登 

这首长诗,改名为《王贵与李香香》。当时《解放日报》社社长博古、总编 

辑陆定一、副刊编者黎辛、冯牧等都一致给子好评。陆定一还为这首诗写了 

一篇推荐文章。接着新华社马上向国内外播发了全诗,并和陆定一的文章一 

起,译成英文外发,宣传规模之大,是当年延安发表的文艺作品所少有的。 



                           《小二黑结婚》的由来 



     赵树理的名篇 《小二黑结婚》是有生活原型的。 

     1943年初,太行山新政权成立不久,赵树理到一个县政府驻地的村子访 

问一家房东,听到了一个村干部被害的案件。原来,这个村有个叫岳冬至的 

民兵小队长,年方19岁,长得很英俊。岳的父亲很迷信,给他养了一个“天 

命相符”的9岁童养媳。岳冬至根本不相信这一套,父子俩常为此事怄气。 

这个村有个外来户的闺女叫智英祥,她的母亲是“三教圣道会”的神婆,成 

天装神弄鬼,并借此勾引男人。为了捞取优厚的聘礼,这个神婆竟然把智英 

祥许给了一个40多岁的商人。智英祥断然拒绝,说:“谁拿了人家的东西, 

谁就跟人家去。”母女俩为此吵个不休。岳冬至与智英祥两小无猜,感情一 

直很好,这时两人便恋爱起来。这个村的村长和青救会秘书均已成家,却经 

常到智英祥家胡缠,智英祥每次都婉言拒绝。后来当知道智英祥是在和岳冬 

至相爱时,村长和青救会秘书便召集村干部,开了一个斗争会,诬蔑岳冬至 

搞腐化,并要岳作出保证,今后永远不和智英祥来往。岳不承认自己有错误, 

并说他和智英祥的恋爱是正当的,越发惹恼了村长和青救会秘书,结果斗到 

半夜,便把岳冬至打死了。 

      《小二黑结婚》便是在这个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加以剪裁、改造、提高的。 



                            《骆驼祥子》的由来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他是怎么想起要写这么一个人物的呢? 

     一次,一位朋友讲了北平有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三起三落,最 

后穷愁潦倒;又说到另一车夫,被军队抓去,不想因祸得福,他乘军队开拔 

动乱之际,偷回三匹骆驼。朋友的随便几句闲谈,竟触动了作家的灵感,使 

他开始了这部名著的创作。 


… Page 20…

     当然,作品的成功,主要还是由于作者对当时北平的车行和车夫的生活 

十分熟悉。 



                             《蔡文姬》的由来 



     1959年,为了向建国10周年献礼,郭沫若满怀激情,七天写出了剧本 

 《蔡文姬》。内容是东汉末年,因战乱,名儒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流落匈奴, 

嫁给左贤王,生一男一女。12年后,曹操平定中原,派使者赎蔡文姬归汉。 

蔡文姬经过别夫离子的痛苦,回到内地,记录整理父亲遗文400多篇,表现 

她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剧在全国演出后受到好评。周总理看了这个剧,作了 

全面肯定。 

     事过20年,在向国庆30周年献礼中,北影把《蔡文姬》搬上了银幕, 

再次得到观众的好评。 

     郭老当年看了此剧演出后,曾激动地说:“《蔡文姬》我是用心血写出 

来的,蔡文姬就是我!”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看郭沫若 1937年为了抗日,告别在日本的妻 

儿毅然回国后所写的诗吧: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愿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 

     郭沫若当年的处境以及他的爱国思想,不是同蔡文姬有类似的地方吗? 

难怪他说“蔡文姬就是我”了。 



                            《海瑞罢官》的由来 



     从1961年起,吴晗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几篇有关历史剧的文章,提出许 

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史学界和戏剧界的热烈争论。 

     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看到吴晗的文章,十分佩服作者知识之渊博、观点 

之深刻,就上门请吴晗写一出明代清官海瑞的戏。这可是一个难题,因为吴 

晗在北京读大学时,一次也没看过京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京剧“是个 

地道的外行”,写京剧剧本“是破天荒第一遭的事,没个底。”但盛情难却, 

吴晗也就知难而上,动起笔来。 

     写作过程是十分艰苦的,剧本从草稿到定稿,先后改了七次,历时一年 

多。剧本终于写成了,定名为《海瑞》。因为这个戏只写了海瑞生平的一部 

分,有人提出《海瑞》这个剧名欠妥。吴晗的老朋友,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 

希陶听到这个合理的意见,就拿起笔来在“海瑞”后面加了“罢官”两个字。 

吴晗一看,连声称赞说:“加得对,加得好!” 



                           《女游击队长》的由来 



     10年“文革”时,作家李英儒蒙冤系狱。在狱中,他构思成了长篇小说 

 《女游击队长》。但是没有纸,写在哪里呢?他决定把小说写在正在阅读的 

 《资本论》上。 


… Page 21…

     这是1973年的事情,李英儒已年满60岁,几年的隔离审查,使他的身 

体十分虚弱。他忍住病痛,在 《资本论》的天地头和行距间写小说,白天写, 

晚上写,写作使他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斗争生活中去了,精神上获得极大的 

安慰和鼓励。 

     然而,“犯人”写作是被禁止的。李英儒以写读书心得为由,应付看守 

人员。尽管如此,看守人员仍然搜走了他的笔。他又设法从卫生员那儿搞了 

瓶紫药水,用牙膏皮当笔蘸着写,直到家里重新拿来了笔为止。 

     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三册《资本论》的天地头和行距间全部写满 

了,一部30多万字的《女游击队长》的初稿也写出来了。接着,他又花了近 

半年的时间,从头至尾修改了两遍。 

     粉碎“四人帮”后,这部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出版了。 



                                 外国部分 



                            “诗的缪斯”的由来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都是主神宙 

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西涅的女儿。这九位女神分工的情况是:克利俄管历史, 

欧忒耳西科瑞管音乐与诗歌,塔利亚管喜剧,墨尔波墨涅管悲剧,忒耳西科 

管舞蹈,埃拉托管抒情诗,波吕许尼亚管颂歌,乌拉尼亚管天文,卡利俄珀 

管史诗。 

      “诗的缪斯”通常是诗的女神和神灵,或者是指颇有灵气的佳作。当然, 

神话中的那位分管文艺的“缪斯”,是并不存在的,但是这个典故沿用至今 

而不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曾用过这个典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