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斋书灯录-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传人情”和“乡风民俗、皆是图画”九个类型,并在每个类型中,选取了
主要的题材和作品,予以品评赏析。如在“千古老话、世代相传”类中,吕
胜中先生总结并精选了瓜子娃娃、葫芦救生、飞凤、腾龙、鹰逐兔、耕春图、
大鸡送子、小老鼠上灯台等16 个题材及其作品;在“红白喜事、人生仪礼”
类中,介绍了寿桃、吉庆鱼、鹊登梅、洞房喜花、鸳鸯卧莲、凤戏牡丹和五
福捧寿等18 个题材及其作品。
不妨举出一个例子来。编著者在“红白喜事、人生仪礼”类中,取自南
京民间无名氏的“鸳鸯藕合”一题,是这样来解说的:“鸳鸯是男女情好、
忠贞不渝的象征,婚娶礼仪时,一对鸳鸯的喜花贴于室内,不仅祝福新人像
鸳鸯一样恩爱美满,也提醒着双方:长相思,勿相忘。这幅剪纸剪一对鸳鸯
卧于莲叶、莲藕之上,意喻‘偶合’。各自的腹中又剪出一对漂在水上的小
鸳鸯,这是不是在表示:雄雌鸳鸯的心中,都各自有着一对他们自身的影子?
这种花里套花式的民间表现手法,给人一种从外表看到内心的感觉,强调了
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之间,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的热切愿望。”短而洁的
篇幅中,有分析、有鉴赏、有阐发,文字与剪纸同美,情理与艺术辉映,实
在令人开卷后不忍释手。
就这样,当你一页一页地浏览欣赏下去,不觉已翻到正文结束而为之遗
憾不已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末页、也即第100 页上有如下两个标题:
“看过之后你是否也想剪剪看?”“嗨!一点不难!”随后便依次介绍了剪
纸的七个程序和步骤分解图。原来吕胜中先生向你介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
用意,是为了让你逐步喜爱它、欣赏它,并同他一起登堂入室,共同领略进
而掌握其艺术手法乃至文化意蕴呵!
8 开本宣纸装的《民间剪纸精品鉴赏》,就是这样一部可人的书。
这部可人的书得自开封市内北书店街上的“市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所
设的“古旧书交易部”,今夏重访该书店街,此为最喜人之收获也。唐彛
生在《晦庵书话·画册的装帧》中说过:“画是艺术,画册的装帧必须符合
美学上的要求,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这样的话,“不用说翻检内容,就
是一看到版式装帧,也使人美感突兴,神驰不已。”我之瞥见前所未闻的《民
间剪纸精品鉴赏》,便亟从架上小心取出,未予细览就决意购下,其购书心
态正符先生之说也。
(1997年8月 9日)
《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
有的人生前显赫而身后狼藉,有的人生前蹇困而身后流芳,在中国历史
上要找这样正正反反的例证,恐将指不胜屈。但狼藉也罢,蹇困也罢,流芳
也罢,显赫也罢,总会在苍茫大地上留下踪迹,虽然这种踪迹会随着时空而
淡化销蚀。但在百年千年而后,尚有迹可寻的,大致都是经受住了时间和空
间双重考验的名副其实的名人,这大概是没有疑问的了,尽管其面貌的“正”
“反”,有时会被后人任意描绘变造。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有识之
士们,有鉴于“众多名人的踪迹早被湮没,如今已鲜为人知”,“大量实物
资料由于古迹环境的变迁而化为乌有”(《前言》)的严峻现实,乃动员全
国各地的文物工作者,实地勘查当地的名人古迹遗存情况,并与文献史料作
认真的对照分析,从而积近十年之力,主编完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历
代名人胜迹大辞典》。
《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1995
年联合出版,大32 开精装,859 页,定价220 元)以人物为线索,以其名胜
遗迹为词目,共搜集了中华民族自创世纪以来的2000 余位人物的 9000 多
处胜迹,予以集中叙录,从而使之成为一部融会人、史、地于一编的新颖可
读的工具书。而编集本书的过程,也就成为了一个发掘、抢救和弘扬民族人
文遗产的过程,对于重光名人史迹的独特魅力,唤醒国民珍护名人史迹的文
物意识,进而开发其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其功厥伟。所以,著名作家王蒙
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说道:
中国是一个古国,又是大国,文物如林,古迹如海,华人为之骄傲,外人为之神往。
保护、利用好这些文物古迹,有助于民族团结、国家凝聚,有助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命
脉之延续,有助于温故知新、习古创新,有助于改革开放、国际交往,也有助于增强国人
的道德、文化素养。这并不是权宜的需要,也不是人为的实用,而是文物自身价值、特性
的发挥。。。文物对于历史的见证与认识功能,对于世人的借鉴与启迪作用,是绝对的,
永恒的。此书所收录的名人胜迹,不论其性质与沿革如何,都各有各的价值与作用,都将
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历史先人的思想、品德与业绩,起“见贤思齐”,或是见佞怵惕、
见愚叹嗟、见智光大的作用。这样一部多功能的工具书,必将凭藉名人胜迹的流风余韵,
风采光华,传播广远,为海内外读者所喜爱。
本书凡三百余万言,按“远古传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
“科学技术”四个部类编排;每类之中,按人物的年代先后为序列;每个人
物之下的胜迹,再按小传、故里、行迹、墓葬、纪念景物以及附录的次序罗
列。全书有“中国历代名人胜迹辞目”和“人名索引”可供查检,并有《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和《全国重点风景
名胜区名单》三个资料性附录。
我最感兴趣的是本书从伯牙、锺子期开始,以苏曼殊、柳亚子结束的“文
化艺术”类的词条。于是发现至今遗留下来胜迹最多的人物,如李耳、孔丘、
颜回、庄周、屈原、王羲之、陶潜、萧统、玄奘、李邕、鉴真、李阳冰、李
白、颜真卿、杜甫、元结、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吕洞宾、杜牧、罗隐、
陈抟、欧阳修、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蔡襄、周敦颐、曾巩、司马光、程颢、
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陆游、范成大、朱熹、陆九渊、
辛弃疾、元好问、赵孟睢⒗疃鳌⑽尼缑鳌⑼跏厝省⒀钌鳌⒗铌蕖⑻老宰妗
董其昌、傅山、顾炎武、阮元、丘逢甲等,皆系民间所喜爱和同情的文化人
物。
《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一书见于著录的历代名人胜迹,无疑是已
经过历史的岁月冲刷而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古迹,假如能够从此得以完整妥
善的保护,未尝不是今人对于后代的文化功德。但是,仅据我知见的,如本
书第712 页“焦竑”条下所介绍的——“焦竑故居:在江苏南京市同仁街。
为明代风格的两层小楼。坐北朝南,小瓦望砖屋面,面阔五间,进深六间。
建筑面积350 平方米。梁、檀枋均有彩画痕迹”。如今实际上已经不存。
而焦竑故居被作为历史名人建筑的重新发现,却是在1982 年底到1983
年初的事。在一份《关于全市历史建筑初步考证评定情况的报告》中,我们
可以发现这样的内容:“以往一般认为南京地区已无明代以前建筑,但这次
普查中,在玄武区同仁街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状元焦竑的读书楼,。。从其
用料、结构、彩绘等方面考察,都具有浓郁的明代风格,一些建筑专家及学
者一致予以肯定。”但就是这样一处被列入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珍
贵的名人胜迹,却在1994 年春夏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毁。当年4 月,我仅
能赶及去给它作最后的凭吊和留影。当我踩着附近民居废墟上的瓦砾碎砖,
从后门闯入那自成一个幽静院落的古老楼阁时,一种文化苍凉感油然而生:
往后,如我这样的怀古者,却再也不能到此发思古之幽情了!
我据此推断,见于《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著录的一些名人胜迹,也许
同南京的“焦竑故居”一样,近年来恐有不少难以逃脱类似的厄运。假如真
是这样的话,这部《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汇录历代名人胜迹于一编,
就更显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1997年5月 29日)
《中外著名敦煌学家评传》
自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第一次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敦煌”
这一地名,到1930 年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序》中第一次公开提出“敦煌
学”这一科名,其间沧海桑田,荒漠泥虫,勾引着人们的几多思古幽情和探
秘雄心?
由兰州大学敦煌研究室陆庆夫、郭锋、王冀青编著的《中外著名敦煌学
家评传》(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年12 月版,298 页,定价5。50 元)正是记
录了本世纪以来,为揭秘敦煌这一片神奇土地而作出杰出成绩的20 位学者的
活动事迹。作者们在《前言》中指出:
他们有的为了寻访宝藏,曾经万里孤征于黄沙大漠;有的为了保存、整理秘籍,甚
至不惜变卖家业;有的为了探索科学真理,虽双目失明却仍然孜孜以求。。他们或筚路蓝
缕,开创于前;或弘扬光大,履踪其后;而更多的后起之秀,则沿着这条由老一辈学者所
开拓的道路继往开来,奋力前行。
基于这样的客观认识,这部中外敦煌学家的传记也就必然具有了一种恢
廓的色彩。因为“敦煌学”的生成发展,直至蔚成“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
(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正是各国学者协力探求的结果。犹如陈先
生所述:“(敦煌学)自发见以来,二十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
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
《中外著名敦煌学家评传》凡25 万余字,平装大32 开本,全一册,按
中国、日本和欧美国家分为3 卷,评传内容间及“吐鲁番学”及其学者。书
尾并附《本书所收中外著名敦煌学家主要论著编年目录》(1893—1984),
藉此可以了解敦煌学前辈学者涉猎的范围、各自研究的重心和学术成果的出
处。
介由这部《评传》,我们首先可以把握到敦煌学的早期形成和发展的梗
概,而这正是由矗立在敦煌学发展史上的有发创开先之功的一个个敦煌学家
的名字连缀起来的。依照本书作者的遴选排比,那么,不能不被首先提名的
已故中国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陈垣、陈寅恪、向达、王重民、贺昌群、
黄文弼八位(第1 卷),日本有内藤湖南、大谷光瑞、羽田亨、那波利贞、
仁井田升五位(第2 卷),欧美国家的则有斯坦因、沙畹、伯希和、马伯乐、
格伦威德尔、鄂登堡和华尔纳七位(第3 卷)。同时,《评传》作者还注意
到了早期的敦煌学研究者多系博学广识的学者,往往博览群书,学涉多门,
因此该书特别注重从传主的生平学术渊源和文化背景方面来着笔,来勾画其
个体的学术史,进而安排专门的篇章详细叙述他们在敦煌领域的探索创获,
分析其研究历程操作方法,评介其有关的代表性论著,阐明其在敦煌学领域
的贡献和地位。
此外,作者还屡屡从中外学者从事敦煌学研究的过程,来提示读者若干
敦煌、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