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斋书灯录-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建设的汤佩松先生(《清华人的一生风骚》)。。正是这些为作者所“师
尊”的老一辈学者和科学家,以自己宽广的学术功底同其独有的天赋相结合,
“在各自的专业里,执着坚持,发愤力行,抵得住疾风严霜,在苛刻的条件
下,不求名,不求利,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我国学术的基础,打下一个个结实
的桩子”,从而成为20 世纪中国学术事业的奠基人。然而,当作者热情地为
他们歌泣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我们应当一代比一代强,而事实似乎正是相反。想要在当前的知识分子中找到一个
像上一代的郑先生这样的人,有那样忧国忧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求人知的精神的
人,我举目四顾,觉得不那么容易。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我所认识的杨开道先生是一个想用社会学的知识去改变当时农村贫困落后的人。这
是他的抱负。。。我要问一下,我们今天这里有多少学社会学的人还有我们前辈老师的抱
负?我希望年轻的一代人能走到我们的前面去,一代比一代好,决不能一代比一代差。对
于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我们深刻的想一想。
(《一代良师》)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深重的对“五四”以来崇高人文精神和优秀学术风气
日趋沦丧的忧患,费孝通先生才在“趁头脑还没有糊涂的日子”里,首先要
用各种各样的文体来记下他的良师益友的事迹,而不是去作个人的什么“自
传”。正如费老所说:“在这个时候回头看看我们上一辈的人怎样立身处世,
怎样认真对待他们的一生,怎样把造福人民作为做人的志趣,对我们是有益
的。至少可以让人们看到,我们中国有过不少一生为使别人生活得好起来的
而不计报酬地埋头工作的人。而且,这样的人是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钦爱的”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他还强调:“我的大学时代,甚至其后在生活
十分艰苦的抗战时代,确确实实是靠了那么一批无私奉献于学术和教育的老
师们,才使兢兢业业的学风没有中断。”(《后记》)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认识,他认为,近世的中国学术界大抵可以分为四代:
从“五四”到抗战是一代,“属于我老师们的一代”;从抗战开始到解放前
后是我这一代;解放后到70 年代末是一代;最近这十年又可作为一代(参《顾
颉刚先生百年祭》)。而通过《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这部书,我
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近世中国第一代学者所构建的那种令人神往的文化精神
和学术氛围,而且可以通过收入本书的作者所写的那些自序后记,了解到他
们的学术香火在以本书作者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身上的薪尽火传。
饱受20 世纪社会文化滋育的费夫子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中国现代知识分
子克己奉民、精忠报国的学术榜。不用过去多少年,《逝者如斯》这部杂文
集,就将是中国现代学术史的重要参考读本了。假如要请费孝通先生自己为
这部“自传的副本”题写几句话那么我相信,他一定会写上以下这16 个字:
国运其昌,命在维新。
缅怀前贤,敢不自勉。
也许这就是费夫子留给后生们的忠告了!
(1993 年12 月26 日)
《一个女教师的自述》
自从公元1866 年11 月12 日,在岭南香山县一个名唤翠亨的村落里的孙
家,诞生了一个后来名文、字逸仙的孩童以后,渐渐地,每年的11 月12 日
就不再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了。随着国民革命的推进,这个日子所包含着
的非凡的社会政治意义,越来越为大众所认识。
然而,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恰好在他诞
辰71 周年的纪念日,在江南常州北乡的地界,有一位名叫任桐君的青年女教
员,正携带着她的五个雏童,担惊受怕地漂泊在当地的茫茫滆湖之上。以致
于20 多年以后,当这位出生于1899 年10 月10 日,而从12 岁开始其生日就
有幸同“双十节”同庆的老太,展纸提笔,开始写作《一个女教师的自述》
时,还念念不忘这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她开始了有生
以来最为漫长的携雏逃难的生活。任桐君女士在稿纸上先后写道:
1928 年到1937 年,我在南京的九年,是我婚后比较安定的一段生活。三子海儿,
四子庆儿,小女元儿,都在这段时期出生。我则时而到学校教书,时而当大学旁听生,时
而家庭主妇,时而机关职员,总想从生活的重重束缚中挣扎出来,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结果还是为贤妻良母这顶“桂冠”所箍住,一无所成。值得高兴的是,奠立了孩子们的教
育基础,使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在接近理想的环境中生活成长。
在南京住了九年,从两个孩子到五个孩子,从几挑行李到满房家具,虽说道路崎岖,
艰辛备尝,可是一对同命鸟,衔泥叼草,搭成了一个窝。如今,眼看着因日寇侵凌,行将
拆散,抚今思昔,能不黯然!
此番离别,作者辗转长沙、贵阳、重庆,饱尝流离失所之苦,直至1946
年元月初始只身重返江南。在“国父”诞辰纪念日举家逃亡,此中况味,能
不叫人刻骨铭心?因此,当任桐君女士在南京重新见到“灰蒙蒙的中山陵”
时,就是别一种的深重感慨了——“这位革命的导师孙中山先生长眠以后,
祖国人民遭受这样的大灾难,如果英灵有知,也会痛恨这班不争气的不肖子
孙的”。(第4 章)
《一个女教师的自述》(三联书店1989 年4 月初版,1995 年8 月重印)
是任桐君这位在20 世纪上半叶执着于生活和办学的女教育工作者的自传。作
品共分四章,从自己出生后所记忆的“一个衰败的大家庭”的情况起逐次展
开。每章下各缀以若干小标题,作为写作的侧重点,一直写到“故乡非我乡”
一节为止。原来为着家庭的生活,这位早就在心中认可南京为第二故乡的江
南游子,还是不得不“丢掉工作”,再次告别生活不到一年的南京,去到重
庆,与自己的丈夫团圆。
作为我国早期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同时作为家庭这
个“社会细胞”中的寻常人妇人母,作者矢志不渝的生活理念是,“替孩子
找一个好学校,为自己谋一个小学教师位置”,为此她“一直坚持工作,不
轻易放下教鞭”。因而从作品的第三章第一节“走向社会”开始,我们从字
里行间所能看到的一种品质,就是任桐君女士那种推己及人的“慈爱”之情。
这种“慈爱”,窄而言之,就是她对自家包括那夭折的长女在内的孩子们的
“亲情”;广而言之,则是对少儿教育活动的“敬业”。
任桐君女士对子女的“亲情”,体现在她对子女教育的充分认识和细致
做法上。她在一次同记者的谈话中曾经总结说:“我们都受过师范教育,认
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自己儿女的教育视为责无旁贷的义务。。。每一个孩
子都做过我学校里的学生,我很清楚地认识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我以慈母兼
教师的姿态生活在他们中间。。。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他们学话、学步的时
候就开始不断诱导。如果认为他还小,不要紧,等大了再教,那就晚了;不
但事倍功半,也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害。”
而作者对“逃亡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即自1938 年春开始先后实
主其事的贵州企业公司同仁子弟小学——建业小学——贵阳实验小学的历
程,既是她作为一个女师毕业生的社会实习,也是她生平所敬事于教育事业
的才华的惟一一次集中的闪现。其结果是,开创了“大后方”教育史上的一
件奇迹。这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造宿舍、辟操场,到置教具、聘教员,
直至向社会人士劝募建设小学校礼堂,从而“为贵阳几百个孩子创建了比较
合理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一个拥有400 多个学生、12 个班舍和30 位教
员的规范有序的优良小学。
同人在半个世纪后评价到任女士此间的业绩时,还由衷地写道:
我在贵阳,目击她筹备贵阳实验小学的惨淡经营,把一张白纸绘成了最新最美的画
图,使官方为之叹服,黑暗势力敛迹,学童爱校如家,家长额手相庆。短短三年,该校竟
一跃成为全市楷模。至今该校出身的学生,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大有人在。
(刘明水《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序》)
她在贵阳实小贯彻“德、智、体、美、群五育兼顾,要求培养出手脑双健”的学生,
这些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她对自己又能严格要求,清明廉洁,
不分昼夜地忘我操劳,以全心全意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大家。她不愧为一个
好教师、好校长。
(斯霞《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序》)
这是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不平凡的业绩,是任桐君女士
那推己及人的“慈爱”品质所发挥出来的辉煌的生命张力。任桐君女士的这
部书稿,原是她在年逾六旬、赋闲在家以后的回忆录,其初衷是“留给家人
后代阅读的”,所以记人记事了无矫饰,情感怨而不怒,语言晓畅如话,读
来真实而亲切。据说在该书正式出版前,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小插曲: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此稿存放在作者的第三子杨庆处。随后杨庆家被
抄,此稿也被追查“归案”。然而,在杨庆遭受不公正的“审查”期间,“专
案小组成员”竟然“津津有味地传看这本回忆录,使他们明白了许多旧社会
错综复杂的事”(杨中《一个女教师的自述·后记》),卒至于对澄清杨庆
的“问题”,还“起了一定的作用”呢。
关于本书的阅读价值,严济慈先生有段极好的概括:该书“记述了她半
生的经历,从家庭到学校,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从江浙鱼米之乡到贵州
山城,反映了半个世纪、半个中国动乱扰攘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包含
了她办学的种种艰辛和儿童教育的实验经验,是值得一读的”。
当然,今天可以用来证明本书值得一读的另一个佐证是,此书在1989
年初版时才印行4000 册,然而在6 年后的今日,它又被重印了,可见任女士
的这部自传确有其可爱可读之处。
(1996 年10 月26 日)
《惜楼烟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沉痛的千古名句,对于承
平时代的人们,总是多少缺失了一些撼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假如向你展示这么一个家庭实体,它在短短的22 年间,由贫贱而
富贵而离散,由卑微而辉煌而困厄,而且还有人将其间的情弯理曲、悲欢离
合一一向你道出,那么你是否从此对这一诗句及其所包容的那份白云苍狗般
的变幻,就有了一个更纵深更拓展的体味呢?
这个实体,就是曾几何时座落在杭州原西大街草营弄火神庙近旁的“惜
楼”;而解说者即是知根知底的惜楼主人的女儿、《惜楼烟云》(工人出版
社1993 年初版)的作者王民嘉女士。她写道:
惜楼是这家人家鼎盛的象征,它高高地耸立着,冷眼俯视着这多难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