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高eq小孩-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说话和游戏;学到如何去分享;学到如何找出共同玩耍的方式、解决冲突;
学到如何体会别人的感受、愿望及渴望。
由于友谊为小孩子情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场地,所以我鼓励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们有许多彼此一对一相处的时间。我们知道,甚至一个年
纪很小的孩子也会与别的小孩产生坚固长久的感情,而家长应该认真及尊敬
地对待这些关系。
这时期的孩子,两个人玩耍通常状况最佳。这是因为4 至7 岁的孩子常
常难于理解如何在同一时间内处理一种以上的关系。身为他的家长,这可能
会令你感到不安,尤其当你目睹两个孩子排斥第三个想加入的孩子。但记住,
孩子的排斥不是来自吝啬的品性,他们只是很单纯地想保护两人建立的游
戏。由于他们无法以第三个小孩听懂或接受的措词表达(“对不起,比尔,
在我们现阶段的发展,两人组是我们能够应付的最大的社交单位。”),所
以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粗野、严厉的方式(“比尔,走开,你不再是我们的
朋友!”)。有些孩子也会对父母有这样的反应:“爸爸,走开,我不再爱
你了,我只爱妈咪!”孩子真正的意思是,她正在享受与母亲建立的亲密时
刻。在这类案例中,父亲不应该把它当真,事实上,小孩子是浮躁易变的。
两个小孩排斥第三个小孩并不奇怪,稍后,他们会换搭档,重新组合,欢迎
被排斥的孩子加入一项新的游戏或活动。
那么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排斥第三者时,什么是最佳的处理呢?我建议
给孩子一些指导,教他如何亲切地处理社交关系,尤其是如果你认为对他灌
输一些仁慈和体贴别人感受的观念是重要的话。你或许可以建议她使用一些
简单的字眼,让她可以用来向第三个小孩解释这种情况。譬如,她可以说:
“我现在只想跟珍妮芙玩,但我希望稍后你我可以一起玩。”
假如你的孩子是被排斥的一个,这时承认孩子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尤其
如果他或她因这个情况而伤心或忿怒。然后你可以帮孩子找一些解决问题的
方法,譬如,邀请另一个孩子加入,或找一些有趣的事情独自玩耍。在前文
中美冈和她母亲的对话,就是一则家长运用情绪辅导的技巧有效地处理这种
情况的案例。
小孩子的友谊关系除了可以教导重要的社交技巧,还可以引发幻想游
戏,它会令小孩的创造达到高峰,不但创造角色,而且同时做表演。小朋友
常常以幻想彼此帮忙解决困扰的问题及处理日常遇到的压力。这表示假装游
戏有助于孩子情绪上的发展,让他们接触被压抑的情感,方法类似大人所用
的视觉想象法或催眠术。譬如,我以前的学生劳里·克雷默(Laurie Kramer)
发现与孩子玩幻想游戏是帮助他去适应新诞生的弟妹最好的方法。让他们的
玩伴选择新生儿的角色,这些新的“大哥哥”和“大姊姊”就能探究对婴儿
从敌意到亲切所有不同的感情。同时,他们也能以家长的角色,得到逗弄婴
儿、教导他、唠叨他及养育他的机会。
我在其他的研究里也观察到孩子透过幻想游戏,表露了深刻的感受,令
人惊讶。我们看到一个正在玩“扮家家”的小女孩转向她的玩伴说:“我们
不需要像我妈妈和占美(她母亲的新男友)那样整天睡午觉,我们没有他们
那么累。”然后,过了一阵子,孩子的朋友问:“当你妈妈关门时她说些什
么?”女孩回答:“她说:‘不要进来。’”由于不明白为何母亲排除她在
外,她附加说一句:“她不想我在旁边,她不爱我。”
由于幻想提供了一扇门使我们了解小孩的想法和忧虑,因此,情绪辅导
的父母可以利用假装游戏作为与这时期的小孩交流的方法。孩子通常将意
见、愿望、失望和恐惧投射在洋娃娃或其他玩具上。父母只要依据孩子玩具
所表达的、或装出另一个玩具的角色、或两者兼具的方法,就可以鼓励他们
发挥对情感的探究,同时也能够加以疏导。以下是一则对话的例子,请注意
家长如何轻易地利用孩子的幻想投射来进行交流:
小孩:这只熊宝宝是个孤儿,因为它的父母不要它了。
父亲:熊宝宝的爸爸和妈妈就这样离开了吗?
小孩:对呀,它们离开了。
父亲:它们会回来吗?
小孩:永远不会。
父亲:它们为何离开呢?
小孩:熊宝宝很坏。
父亲:它做了什么事呢?
小孩:它对熊妈妈发脾气。
父亲:我想偶尔发脾气是可以的。她会回来的。
小孩:对吔,她现在回来啦。
父亲:(拿起另一只熊玩具,用熊妈妈的声音说话)我只不过是去倒垃
圾,现在我回来啦。
小孩:嗨,妈咪!
父亲:你发脾气,不过那没关系。有时候我也会气得快发疯。
小孩:我知道。
鼓励孩子进行假装游戏是一个很实在、高难度的技巧,但只要学会后,
就可以很简单有效地实行。譬如,孩子希望自己个子更高大威猛,因此他可
能会说:“我曾经很瘦小,但现在我可以举起沙发的一侧。你知道超人甚至
会飞吗?”这就像是孩子在征求你的同意要变成超人,以便探究对力量与信
心的感受。为了鼓励幻想,你可以说:“久仰了,超人。你现在打算飞吗?”
孩子与你玩假装游戏时,可能在对话中零散地加插入一些关于真实生活
的状况。当你们在芭比娃娃或威力骑警的幻想剧中,不必惊讶孩子冒出一些
类似这样的话:“我很害怕再要跟那个保姆相处。”或者:“我几岁会死呢?”
虽然这些思想的起源对你始终是个谜,但很明显的是,游戏中某些因素
激起他想与你分享的某种情绪。假装游戏的亲密和自发性让她感到有保障,
感到与你接近,所以她才会让这些敏感的话题浮现出来。由于她暂时中止了
假装游戏来探究这个情绪,你或许最好也停止假装游戏,真诚地好好讨论她
体验到的恐慌。
假装游戏在4 至7 岁的孩子中如此普遍,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能够
帮助孩子应付童年早期产生的大量忧虑。虽然小孩子的恐惧似乎无穷无尽,
但事实上它们全都源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因素:
·对无力感的恐惧
我曾经无意中听到两个5 岁的孩子在讨论“世界上所有能杀害你的东
西”,他们谈关于“强盗、坏人、怪物”,而他们最害怕的是“大白鲨”。
他们讨论所有可以消灭这些吓人的东西的方法。然后,他们谈到当他们还是
“婴儿”时,曾经是多么地害怕一些“愚蠢的事情如黑暗”;但现在长大了,
他们夸口说不再被这些蠢事所吓倒。
这段对话提醒了我,就算我们在各方面保护孩子,使他不会感受到真实
世界里的危险,但孩子仍然会捏造出他们自己所害怕的怪物。因为这类幻想
帮助他们应付自然存在的无力感和脆弱感。虽然孩子受到怪物威力的恐吓,
但他们喜欢幻想克服恐惧的事情,这使他们感到更有力量、更坚强。
情绪辅导的父母也可以藉此发挥他们的功能,帮助孩子使他们觉得自己
有力量。跟幼童一样,小孩子享有选择的权力会带给他们有自尊的生活,譬
如,关于要穿什么、要吃什么、要怎样玩等等。另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对于孩
子打算要做的事,给予他们自主的权力。不论是学习自己洗头发还是玩新的
电脑游戏,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指导,而不是强制干扰。譬如,你的孩子
因为绑不好鞋带感到受挫,你要压抑想干预的冲动,这种举动会传达你对孩
子能力的怀疑。相反地,说一些体贴的话,如:“有时候绑鞋带是很烦人的。”
然后,就算孩子最终仍需你的协助,但你已经表示你了解他的经验。
·对被遗弃的恐惧
这个原因顺理成章地解释了为何这个年纪的小孩对类似“白雪公主”这
样的故事如此地着迷:父亲死了,女儿被交到险恶的后母手中;又或者是“孤
星泪”,一个小孤儿经历乞丐和小偷,自力更生的故事。这些都描述在这年
纪的小孩共同有的一种恐惧,即他们可能有一天会被遗弃。
由于这种恐惧对小孩而言是很真实及普遍的,所以我不鼓励家长用它作
为恐吓、管训或甚至“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当你听到孩子表达这类的恐惧
时,你可以运用情绪辅导的技巧,接受他们的感觉,向他们保证你会一直注
意照料他们的需求,也会细心地关怀及爱护他们。
·对黑暗的恐惧
对孩子而言,黑暗或许代表着庞大的未知,一个他们所有的恐惧和怪物
隐藏之处。以后比较懂事的孩子才能理解黑暗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但在这个
年纪,孩子要寻找光线的慰藉,要知道你就在附近,随时有求必应,这是完
全可以理解的。
不要以为,否认他对黑暗的恐惧可以使他更坚强。我认识一位对于孩子
希望开灯的要求不愿让步的父亲,他担心这男孩会变成一个“胆小鬼”。可
是,过了几个夜晚后,父亲感觉到儿子变得愈来愈焦虑,除了对黑暗的恐惧,
他还担心失去父亲的赞许。另外,他也害怕一夜未合眼,隔天去学校无法正
常上课。最后,父亲让步了,装了一盏夜灯,而全家也睡得比较安宁了。
·对做恶梦的恐惧
对大多数的小孩来说,恶梦自然是吓人的,但对难于分辨梦境与真实的
孩子恶梦尤其可怕。如果你的孩子从梦中吓得哭醒,尝试抱着他、与他谈谈
有关梦的事,并解释梦不是真实的生活。陪伴他直到他平静下来,向他保证
坏的影像已经消失了,而他是安全有保障的。
除此之外,向孩子述说一些解释梦与睡眠概念的故事藉以帮助他们。一
本特别优秀的书是多里斯·布蕾特(Doris Brett)写的《安妮的故事》
(TheAnnie Stories),这是她为协助自己的女儿应付恶梦而写的故事。其
中一则,安妮告诉母亲一只坏老虎在她梦中对她穷追不舍。这母亲就在安妮
入睡时给她一只隐形梦中魔力戒指。然后,当老虎又开始追安妮时,女孩想
起她的戒指,于是不再逃跑,结果发现老虎只是想跟她交朋友,于是安妮现
在有了一个同伴一起与她对抗别的恐惧。
当我跟女儿莫莉亚述说《安妮的故事》时,她决定要将主角改名为莫莉
亚。稍后,我发现她在浴室里,站在马桶上以便可以跟镜子里的自己述说故
事。之后,她迅速改变了自己对恶梦强烈的恐惧。她偶尔还会作恶梦,但她
对它们不再觉得那般可怕了。
·对父母冲突的恐惧
正如我们在第五章所讨论的,家长的冲突可能使孩子十分烦乱,常常觉
得双亲的争执可能会危害他们的安全。当他们长大一点,变得比较了解父母
争吵的后果,孩子或许会害怕父母的冲突会导致分居和离婚。除此之外,孩
子常常负起冲突的责任,他以为祸首是自己。他们甚至可能以为自己有解决
冲突的力量,而维系家庭是他们的职责。
因此,家长应该记住避免孩子过分介入父母之间的冲突。(参阅第五章)
另外,当你的孩子目睹你和你的伴侣吵架,你们解决冲突时也要让他们看到,
以便对他们有所助益。心理学家E。马克·库明斯的研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