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梁思成、林徽因《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二期。
'5' 梁思成测绘,未刊稿。
'6'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7'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8' 刘敦桢测绘,未刊稿。
'9' Ecke。G 摄影。
校注'23' 见《文物》1966 年第4 期,陈从周《浙江武义县延福寺元构大殿》。
校注'24' 见《文物参考资料》1954 年第11 期,《山西省新发现的古建筑》。
第三节 明代实物
一 都 市
北京城,今日北京市之规模,实明太祖以下诸帝所陆续经营,而有系统
之计划,则定自成祖之时。盖明之北京本元故都。洪武元年(公元1368 年)
改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其后更展其南里许,遂成今日北京近似正方
形之内城,其外城则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 年)所建也。成祖于永乐十五
年(公元1417 年)改建皇城于燕王府之东,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遂
形成明清之规模。其制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周以皇城,最外乃为京城。
禁城西侧,皇城以内,就原有之太液池琼岛作西苑,以为游宴之所,即今之
三海公园也。城中街道系统,以各城门为干道中轴,故北京各大街莫不广阔
平直,长亘数里。其内城干道以南北向者为多,而小巷或胡同则多东西向;
至于外城则干道在城中相交作十字形,北半小巷以东西向者为多,而南半小
巷则多南北向焉。城中街道相交处或重要地点往往以牌坊门楼之属为饰;而
各街至城门处之城楼,巍然高耸,气象尤为庄严。皇城诸门,丹楹黄瓦,在
都市设计上尤为无上之街中点景饰。
我国自上古以来,营国筑室,首重都城计划。汉唐长安规模尤大,而隋
文帝所建之大兴城(即唐之长安城)皇宫,官府,民居,各有区域,界限清
晰,树后世城市设计分区制之型范,高瞻远识,尤足钦敬。明之北京,在基
本原则上实遵循隋唐长安之规划,清代因之,以至于今,为世界现存中古时
代都市之最伟大者。就近代都市计划观点论,庞大之皇城及西苑,梗立全城
之中,使内城东西两部间之交通梗阻不便,为其缺点之最大者,然在当时,
一切以皇室尊严为第一前提。民众交通问题,非设计人所考虑者也。
二 明代木构
大同城楼'1'(第124 图) 山西大同东南西三门城楼与城同为洪武五年
(公元1372 年)大将军徐达所建,为现存明代木构之最古者,诸楼平面均为
凸字形,后部广五间,其前突出部分广三间,全部周以回廊。楼之外观,分
上中下三层,檐三层。下两层檐之上缘,即紧沿其上层窗之下口。每层均较
下一层收入少许。屋顶前后两卷相连,均为九脊顶。其各层梁架,均为月梁,
各层梁间承以极低之驼峰。外檐斗拱下檐为单杪重拱,上两层檐为双杪重拱,
逐跳计心。补间铺作正面三间用两朵,山面用一朵,梢间走廊不用,其斗拱
之特点数事:
(一)上两层泥道拱与慢拱之上更施拱一层,成“三拱”之制,为罕见
之例;
(二)上两层柱头铺作之耍头乃梁头之延长,其宽较华拱稍大,为后世
明清梁头加大之始。
大同钟楼'见注1'(第125 图) 在大同城内。平面三间,正方形;高两
层,檐三重;上层周绕以腰檐平坐,上作九脊顶。下层斗拱单杪重拱,每间
补间铺作一朵;平坐双杪重拱,上檐单杪单昂重拱,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
稍间无。腰檐斗拱特小,单杪重拱,每间补间铺作两朵,志称钟楼建于明,
今考其全部结构手法,与城楼诸多相同,想当时所建也。
开福寺大殿'2'(第126、127 图) 在河北景县。寺建于明洪武中。大
殿则天顺六年(公元1462 年)。殿广五间,深四间,单檐四阿顶;但在前面
另加廊,两端仅及梢间之半。殿身中三间开敞,安装格扇,而稍间为雄厚砖
墙,以接受廊之两端,权衡至为洽当。殿身斗拱单杪双昂,昂嘴纤长,虽梁
头不见加大,但补间铺作,当心间及次间均增至四朵之多,已渐呈繁琐之象
矣,殿内藻井于斗八之上以交叉斜拱构成螺旋顶,至为精美(第127 图)。
社稷坛享殿'3'(第128 图) 殿在社稷坛之北,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
元1421 年),今中山公园之中山堂也。殿平面长方形,广五间,深四间,单
檐九脊顶,立于简单阶基之上。殿斗拱单杪双下昂,重拱造;其第一层昂为
平置假昂,第二层则后尾挑起,其上耍头亦将后尾挑起,但在第二层昂尾之
下,另施上昂一层。殿内梁枋断面高厚之比例,近于三与二;其阑额亦颇高,
而普拍枋宽度,则与阑额之厚相等,皆明初显著之特征也。
长陵棱恩殿'见注3'(第129、130 图)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明十
三陵所在。长陵为成祖陵,十三陵中规制最宏。关于陵寝当于下文另述,兹
先叙长陵棱恩殿木构。陵以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 年)完成,殿亦同时
物。殿平面广九间,深五间,较之北京清故宫太和殿深度虽稍逊,而广过之,
两者面积大致相等,同为国内最大之木构。其外观重檐四阿顶,立于三层白
石陛上。下檐斗拱单杪双下昂,上檐双杪双下昂。其下檐斗拱自第二层以上,
引伸斜上者六层,实拍相联,缀以三福云伏莲销,已形成明清通行之溜金科。
其补间铺作当心间加至八朵之多。上檐斗拱则唯第二层昂及耍头后尾延长,
压于下平榑之下;在比例上,其昂尾之长,尚为前所未见也。殿全部木料均
为香楠,当心间四内柱特大(径一点一七米),自顶至根,一木构成,为稀
有之巨观。殿梁额横断面均狭而高,不若后世之近乎正方形者。殿内藻井当
中三间较高,两侧三间较低。殿于民国二十四年经北平市政府修葺。
北京护国寺'4' 寺本名崇国寺,其创始无考,金元之际毁于兵。元代重
修,另营寺于大都,称崇国北寺,即今寺所在也。寺中现存建筑物则大多为
明宣德成化间(公元15 世纪中叶)物,现有规模亦当时所增扩也。寺平面布
置,前后可分为三部,共九层,最前为山门三间内为广场,为其前部。广场
之北为金刚殿五间;殿之北计殿四座,曰天王殿,延寿殿,崇寿殿均为明构,
最后千佛殿则元构也。四殿前左右均有配殿,缀以廊房,自金刚殿左右折而
北至千佛殿左右围绕,为寺之主体。千佛殿之北为垂花门,入门至寺之后部,
计有护法殿,功课殿,后楼,共三层。此部地址较前部狭隘,无东西廊。垂
花门内东西各立舍利塔一,即第二节所述之舍利塔也。
寺现状极为残破,其中轴线上殿屋,中部除金刚殿外,无复有屋顶者,
后部护法殿与功课殿则较为完整。至于东西廊屋及各殿配殿,则东面诸配殿
及钟楼已不复存在矣。
寺平面布置,以中部为主,殿数座在中轴线上前后相直而列,四周绕以
廊屋配殿,盖历来佛寺之通常配置。然如唐以前之建塔于中线之上者,明以
后已不复见矣。
鹫峰寺大雄宝殿及兜率宫'5' 寺在四川蓬溪县西门外里许。其中轴线
上自外而内,为牌楼,天王门,大雄殿,兜率殿及后堂。兜率殿之前,左右
建钟楼鼓楼,其后为廊庑杂屋,配列殿之两侧规制颇为整然,大雄殿之左则
白塔凌空,高十三层,甚峻拔。寺创造无考。元末毁于兵灾。明宣德间重修。
白塔为南宋时建,其余木构则明中叶遗物也。
大雄宝殿(第131 图) 殿广三间,深四小间,单檐九脊顶;前砌月台。
檐柱间上施阑额二层,下施地栿。外檐斗拱双杪,除当心间外,均无补间铺
作。其第一跳华拱之上施瓜子拱。但第二跳华拱不与瓜子拱相交,而自其上
齐心斗内出跳,同时左右更出斜拱。在原则上此法与宣平(今武义)延福寺
元代大殿斗拱第二层昂之位置相同;为木构中罕见之例。屋顶前后坡均作一
阶级,如汉阙所见为此殿重要特征之一。殿建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 年)。
佛像三尊亦皆明塑。{ewl MVIMAGE;MVIMAGE; !WXZY0177_0273_1。bmp}
兜率宫 建于高台之上。广三间,深四小间,单檐九脊顶。斗拱单杪重
昂,昂嘴细长。泥道拱慢拱之上,更施长拱一层,成三拱之制,如大同城楼
所见。其两层昂跳头横拱,拱端不齐切,而斜斫作“出锋”状。背面及两山
将檐柱加高,上施栌斗挑梁以承檐。殿之建造年代,无纪录可凭,但右庑枋
下题明成化己丑(公元1469 年)年号,想时代相去不远也。
七曲山天尊殿'见注5' 四川梓潼县西北七曲山,山顶柏林中文昌宫,殿
堂多座,为明代所建。其中天尊殿在院内最高处,结构较为宏丽。殿广三间,
深四小间,单檐九脊顶。其斗拱之分配,前面单杪双下昂,背面及两侧则仅
在柱头施栌斗挑梁,如鹫峰寺兜率殿之制。其前面斗拱两昂不平行,第二层
昂尾挑承下平榑之下。内部梁架作叉手,襻间,替木等;梁栿上施蜀柱及十
字斗拱,与元代宣平(今武义)延福寺大殿颇有相似之处。殿营建年代文献
无征,其结构样式,当为明初或明中叶所构也。
曲阜奎文阁'6'(第132、133 图) 曲阜孔庙本无奎文阁。至宋天禧二
年(公元1018 年)始建“书楼”,金明昌二年赐名“奎文”。现存之奎文阁
则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 年)所重建也。阁在大成门之外;广七间,深五
间,高两层,中夹暗层,檐三重,九脊顶,下层四周擎檐俱石柱,立于砖石
阶基之上。阁之构架可分为上下两半,下半为下层,上半为平坐以上之全部。
盖下层诸柱之上施列斗拱,以承平坐柱,而自平坐以上,则内外诸柱均直通
上层,虽平坐柱头铺作,亦由柱身出华拱。其制已迥异于辽宋古法矣。在柱
之分配上,下层当心间减去前面两内柱,而上层则前面内柱一列全数减去,
以求宽敞。三层檐均承以斗拱,并平坐斗拱共为斗拱四层。但上层腰檐之外
缘平坐四周施擎檐柱及绦环楣子。平坐斗拱掩以雁翅版,故骤观唯上下两檐
斗拱为显著。阁所用昂均为平置假昂,后尾不挑起,为明清标准做法。但柱
头铺作上所出梁头,已较华拱宽加倍,清式桃尖梁头之雏形,已形成矣。
太 庙 今北京故宫太庙主要建筑,多为明建。庙在天安门内之东侧,
今辟作公园。庙周以围墙两重;外垣正南辟琉璃花门三道,内垣正南为戟门
五间。戟门之内,正面为前殿,左右为东西庑。前殿之后,更有中殿及后殿,
亦各有东西庑。
太庙之初建,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其后则弘治四年(公元
1491 年)所建也。至嘉靖二十年太庙灾,二十三年重建,二十四年(公元1545
年)完成,以后未再见重建纪录。考今太庙诸建筑,独戟门斗拱比例最宏,
角柱且微有生起;前殿东西庑柱且卷杀,作梭柱,当均为永乐原构。其余则
嘉靖重建也。今存前殿十一间,重檐四阿顶,立于三层白石陛上(第134 图)。
其正中三间,梁柱均金饰,清代飨祫行礼在焉。中殿九间,平时奉安历代帝
后神龛。后殿亦九间,奉祧庙神龛。
建极殿'7'(第135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