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焉。
东汉之洛阳略作长方形,“东西七里,南北十余里”,跨建洛河两岸。
南宫在河南,北宫在河北。
洛阳诸殿中,史籍纪述唯北宫正殿德阳殿最详。殿南北七丈,东西三十
七丈四尺。“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
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翡翠。一柱三带,韬以赤缇。??
偃师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阙,德阳其上,郁嵂与天连”'22'。
终东汉之世,洛阳城邑宫阙,规模气魄,均难与西汉之长安比拟。至初
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焚洛阳宫庙及人家,“火三日不灭,而京都为丘
墟矣”'23'。
两汉季世,皇室衰微,王侯外戚,宦官佞幸,竞起宅第园囿,尤以东汉
末叶为甚。前汉梁孝王武,鲁恭王馀,后汉济南安王康,琅玡孝王京,均好
治宫室苑囿,尤以鲁恭王之灵光殿,因王延寿之赋而著名于后世'24'。
至于外戚佞幸之宅第,则成帝之世,王氏五侯“大治第室,起土山,渐
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25'。
宅第之最豪侈者,莫如桓帝朝大将军梁冀。冀大起第舍,其妻孙寿“亦
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
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蹬,陵跨水道。??
又广开园囿,采土筑山。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
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
'26'。而帝都宫阙之工事反无所闻。建筑为社会情形之反映,信不诬也。
'1' 《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及《汉书?惠帝纪》。
'2' 《三辅黄图》。
'3' 《长安志》。
'4' 刘敦桢《大壮室笔记》。
'5'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6' 《汉书?高帝纪》。
'7'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8' 《西都赋》。
'9' 《汉书?刑法志及注》。
'10' 《汉书?苏武传》。
'11' 《汉书?外戚传》。
'12' 《汉书?武帝纪》。
'13' 《汉书?宣帝纪及外戚传》。
'14' 《汉书?惠帝纪及注》。
'15' 《汉书?武帝纪》。
'16' 《汉书?郊祀志》。
'17' 《拾遗记》。
'18' 《三辅旧事》。
'19' 《西京赋》。
'20' 《长安志?引汉旧仪》。
'21' 《汉书?王莽传》。
'22' 《后汉书?礼仪志》。
'23' 《后汉书?董卓传》。
'24' 《汉书》及《后汉书?本传》及《灵光殿赋》。
'25' 《汉书?元后传》。
'26' 《后汉书?梁统列传》。
第二节 汉代实物
现存汉代建筑遗物之中,有墓,石室,阙,崖墓,为实物;明器,画像
石之类,则为间接资料。
墓 西汉诸帝陵,均起园邑,缭以城垣,徙民居之,为造宅第,设官管理,
蔚然城邑。今长安附近,汉帝诸陵虽仅存坟丘,其缭垣及门阙遗址尚可辨。
坟丘名曰方上,多为平顶方锥体,或单层或二三层,最大者方二百六十余米,
高三十米。其附属庙殿,均无存焉。至于地下工程,其制度虽载在史籍,然
在未经发掘以前真相难明。文献所纪,兹不赘述。
其余小墓,曾经发掘者颇多。墓之简单者,仅用木椁,或累石卵为外墙。
其稍大者以砖石构成羡道及墓室。羡道多南向。墓室配列无定则,数目亦多
寡不一。就结构言,约略可分为四种:(一)井干式木构墓,如朝鲜南井里
彩画冢'1';(二)叠涩券墓,如辽宁营城子“二号墓”'2';(三)发券墓,
如山东金乡县朱鲔墓'3';(四)空心砖墓,砖出土者多,墓完整者尚未见,
仅能推想其结构,墓之地面配置,坟丘之前,或作石室石阙及石人石兽等,
如朱鲔墓则有石室,山东嘉祥武氏墓则有石室,石阙,石狮。咸阳霍去病墓
垒石以像祁连山,其石兽雕刻尤为雄壮。
石 室(第6 图) 汉墓石室见于文献者甚多,然完整尚存者,仅山东
肥城县孝堂山“郭巨”墓祠一处'4'。石室通常立于坟丘之前。室平面作长方
形,后面及两山俱有墙,正面开敞,正中立八角石柱一,分正面为两间。屋
顶“不厦两头造”,即清式所称悬山式,上施脊,瓦陇瓦当均由石块上刻成。
著名之“武氏祠画像石”实为石室之毁后散乱者。美国费慰梅校注'2'(Wilma
C。Fairbank)就现存石之拓本,归复原状,不唯借知各画石之原位置及室内
壁面画像之图案,且得以推知石室之结构及原形与“郭巨洞”相同,正面中
间立一柱,且有后部另有小龛突出如后世所谓龟头者'见注3'。
石 阙(第7 图) 汉宫殿祠庙陵墓门外两侧多立双阙,或木构,或石
砌;木阙现已无存,石阙则实例颇多,均为后汉物。阙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
上覆以檐;其附有子阙者,则有较低较小之阙,另具檐瓦,倚于主阙之侧。
檐下有刻作斗拱枋额,模仿木构形状者,有不作斗拱,仅用上大下小之石块
承檐者。武氏祠阙(公元147 年)及河南嵩山太室(公元118 年),少室,
启母三庙阙均有子阙而无斗拱'见注4'。阙身画像如石室画像石。四川西康诸
阙均刻斗拱木构形;其有子阙者仅雅安高颐阙及绵阳平阳府君阙;其余梓潼
诸残阙及渠县沈府君阙,冯焕阙及数无铭阙;并江北县无铭阙,均无子阙'5'。
其雕饰方法,一部平钑如武氏祠石,而主要雕饰皆剔地起突四神及力神,生
动强劲,技术极为成熟。意者平钑代表彩画,起突即浮雕装饰也。
崖 墓 湖南、四川境内,现均有崖墓遗迹,尤以四川为多。其小者仅
容一棺,大者堂奥相连,雕饰盛巧。乐山县白崖'见注5',宜宾黄沙溪'6'诸大
墓,多凿祭堂于前,自堂内开二墓道以入,墓室即辟于墓道之侧,其中亦有
凿成石棺者。全墓唯祭堂部分刻凿建筑结构形状。堂前面以石柱分为两间或
三间,其外檐部分多已风化。堂内壁面隐起枋柱,上刻檐瓦,瓦下间饰禽兽。
堂内后壁中央有凿长方形龛,与山东诸石室之有龛者同一形制。祭堂门外壁
上亦有雕刻阙及石兽者,盖将墓前各物,缩置于一处也。
彭山县江口镇附近崖墓(第8 图)'7',则均无祭堂。墓道外端为门,门
上多刻成叠出如檐者两层;下层刻二兽相向,上层刻硕大之斗拱。门两侧间
亦有刻柱及斗拱承枋者。墓道内端两旁有辟作一个或二三个墓室者。有少数
墓室内有凿成八角柱,上施斗拱者。柱身肥矮,上端收杀颇巨,其下承以础
石。汉代斗拱,及柱之独立施用者,江口崖墓为现存仅有之实例。墓室之内
亦多凿石棺,壁上且有凿小龛,灶,或隐出柱枋及棂窗者。崖墓内地面均内
高外低,旁凿水沟,盖泄水为墓葬工程一重要问题也。
除实物外,明器及画像石均为研究汉代建筑之重要资料。
明 器 明器为殉葬之物,其中建筑模型极为常见,如住宅,楼阁,望
楼,仓囷,羊舍,猪圈之类,均极普通(第9 图),近年为欧美博物馆收集
者颇多。明器住宅多作单层,简单者仅屋一座,平面长方形,前面辟门,或
居中,或偏于左右;门侧或门上或山墙上辟窗,或方或圆或横列,或饰以菱
形窗棂。屋顶多“不厦两头造”。亦有平面作曲尺形而将其余二面绕以围墙
者。
二三层之楼阁模型多有斗拱以支承各层平坐或檐者。观其斗拱栏楯门窗
瓦式等部分,已可确考当时之建筑,已备具后世所有之各部。二层或三层之
望楼,殆即望候神人之“台”,其平面均正方形,各层有檐有平坐。魏晋以
后木塔,乃由此式多层建筑蜕变而成,殆无疑义。
羊舍有将牧童屋与羊屋并列,其它三面围之以墙者。其屋皆如清式所谓
硬山顶,羊屋低而大,人屋较高。猪圈四周,绕以墙,置厕于一隅,较高起,
北方乡间,至今尚见此法焉。
画像石 画像石中所见建筑,有厅堂,亭,楼,门楼,阙,桥等。其中
泰半为极端程式化之图案,然而阶基,柱,枋,斗拱,栏杆,扶梯,门,窗,
瓦饰等,亦均描画无遗,且可略见当时生活状况(第10 图)。波士顿美术博
物馆所藏函谷关东门画像石,画式样相同之四层木构建筑两座并列,楼下为
双扇门,上以斗拱承檐,二三层壁上均开小方窗,周以走廊,以斗拱承檐。
第四层无廊,上覆四阿顶,脊上饰以凤凰。其所予人对于当时建筑之印象,
实数明器及其它画像石均忠实准确也。
'1' 《彩画冢》。
'2' 《营城子》。
'3' Wilma C。 Fairbank,The offering Shrines of “Wu Liang Tz’ü,”,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No。1。
'4'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刊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5' 刘敦桢、梁思成等测绘;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6'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
'7' 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测绘;陈明达《彭山汉崖墓》(未刊稿)。校注'2'即注'3',见
费慰梅《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刊发《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王世襄译。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1'
阶 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汉代,未央宫前殿,“疏
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文献可稽。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
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用矮
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尚
极通行。
柱及础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柱之
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六倍,短者仅一点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
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
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
之斗覆置为础。出土汉墓砖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
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画像石中所见柱,难
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
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稳定,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
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
门 窗 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
线两层。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厚而短,盖材料使然也。门上刻铺首,作
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函谷关东
门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明清
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
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窗棂另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
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
平坐与栏干 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
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
代确已形成。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其它几
何形者。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