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国-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作为一种特指的符号,具有特殊的生成结构。
从符号学看,符号的“所指”是内容问题,应该是针对已存在的客观事实。但符号的“能指”,即符号名称的选择带有偶然性。为什么选择“关系”来称呼关系,而不是其他?是谁选择了“关系”称呼?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时机选定和流行“关系”称呼?这既要归结到近代社会的移民性质与社会主义语言文化的交叉。
依托移民迁徙的江湖秩序,其组织模式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对大众文化和行为规范的渗透,在20世纪积累了丰富的小传统底蕴,至此时需要进一步改造、整合和规范,需要用新概念和新符号来加以提炼和标识,以利于惯例制度的进一步提升。对新符号和新概念的需求是必然的,但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则是偶然的。因之,这一时代出现的新符号就不可避免打下了当代的烙印。
关系名称的认同、流行和时尚化,与集体主义体制的话语习惯有关,与集体主义的精神无关,仅仅是一个话语习惯而已。尽管,早在清末就有“关系”的零星叫法,但并不流行,不成为得到大家认同的主流话语。《官场现形记》只是“关系”说法的星星之火,“关系”说法的真正燎原是在“文革”时期。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组织体制下,所有工、农、商、学、兵、政、干……都要填写人事档案。标准档案格式都有“主要社会关系”一栏,要求填写近亲和密友① ① 近亲和密友同时也是搞关系的主要对象……每个人从上小学开始到进入工作单位,填写下的表格不下百份,每份都有“主要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比照一下,“主要社会关系”在老百姓的世俗眼光里都是些什么人呢?很显然,就是那些来往密切的人、相互有照应的人、生活相互帮忙的人、有重大事情发生时靠得住的人——三姑六舅、七大姑八大姨、老同学、老哥儿们,这些人似乎就是“主要社会关系”了。几十年来,大家一面不停填“社会关系”表,另一面也不停托“社会关系”办事,久而久之就像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所说,就像马戏团驯猴那样,建立了条件反射。托关系的人就是档案上的人,“主要社会关系”,或简称“关系”,就是那些走后门对象的统称了。习惯改变了人们的语言,把所有能走后门的人通称为“关系”,关系就这样进入主流话语。
从“熟人”到“关系”,并不是换个说法那么简单,它标志关系网操作从经验进入理性的高级阶段。以前各种称谓诸如亲戚、老乡、熟人、同学、师生、同事等等,都被冠以一个相同名称,包容在这一个共同概念之下,被同等看待。或者说,被抽象出共同的价值。原本在古典社会中,亲戚、老乡、师生等所具有的亲疏、情义、轻重、等级的诸种价值被轻飘飘一笔勾销。这就像砍一棵树做木棍,所有的枝叶都削掉,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所谓关系,无非是可以托办事的熟人,无所谓亲不亲、友不友,有用即可。白猫黑猫,能办事的就是好猫。
关系这个符号,连带它背后营造的关系网和惯例制度,是儒教制度后期的移民生活演变的结果,是移民和游民群体习俗逐步演化的产物。往前看,在古代定耕农业社会中,走后门的关系没有存在价值。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圈内,人们相互交换和利用的空间很小,亲戚仅是亲戚,朋友就是朋友,熟人还是熟人,不是相互利用的工具。在缺乏大规模合作的小农经济体系里,社会交换和相互利用的空间很小。在一个固定的村里,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家族以外人的利用价值微乎其微,没有经济意义上可观的工具价值。只有在定耕农业经济开始瓦解以后,大范围移民格局形成,同时宪政秩序尚未建成,市场经济和公共行政制度尚不存在,仅有的、数目少得可怜的亲戚、朋友、熟人、同乡就变成个人向外发展的过河桥和敲门砖,成为相互交换、合作的稀缺资源。在人们赖以生存的制度秩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关系网就这样形成了。换言之,关系网是传统与现代制度断层的产物。
关系的获得:十七种人脉与三个要件
关系如何产生,又如何得来?这听起来,既像是一个学术课题,又像是一个经验门道、混世技巧。
关于关系的学问,学校里没有,图书馆里不多,倒是地摊书上有一点,又说不透。有趣的是,社会上随便抓一个老江湖,可能比一个大学社会学教授懂得更多,参悟更透。偏偏是,老江湖不做学问,老教授不懂江湖,这就形成一个断层,使“关系学”成为一个谜,到底是什么,光听人挂在嘴边,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其实,要了解关系的源头,了解个人关系的源头活水,须从以下17种人脉入手,这是关系的第一个要件。
十七种人脉
做成关系必须具备三个步骤:
第一,具备以下十七种现成人脉资源,至少一种,越多越好;
第二,具备面对面互动的历史过程,俗称“处”;
第三,启动人情交换程序,发生人情债务互易纪录,俗称“帮过忙”。
简称“三大件”:十七种人、“处”和人情。
这里逐一讲述,先说第一。
人来到世界天生拥有自己的亲属,却不天生拥有关系。关系非一日所成,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要靠个人生活履历的有心营造、缓慢积累。具体看,在中国社会中,许多具体人际关系都可以自发地衍生成“关系”。经初步汇总,大抵有以下十七种:
亲戚、朋友、同学、校友、街坊、邻居、同事、师生、师徒、战友、领导、部下、同乡、同党、干亲、结拜、世交。
擅搞关系的能人会主动利用当中的大部分资源,而一般普通人仅仅利用其中一部分。这十七种人际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属后天缘分,一类属天生渊源。天生的,即降临世间即命定拥有的渊源有三种:亲戚、同乡和世交。除此之外,都是后天所得。
1.亲戚
“亲”即血亲,“戚”即姻亲,合称亲戚。不论亲或戚,都因家族而来。传统亲戚之间,大多从小时候就经常来往,耳鬓厮磨,相互熟悉,因而有感情;不在一起长大的,也有家族基础作依托,经长辈亲戚引荐后交往。
2.同乡
同乡是个貌似清楚却不能认真定义的模糊概念,有大同乡小同乡之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双方对原籍的地理范围和方言文化的认同。原籍归小到一乡,大到一省,都被称之为同乡,地方越大则越模糊。至于同村,则不叫同乡,而叫同村,类似城市邻居。同乡与同村不同,同村人认识,同乡原本不认识,在外地碰到相互攀认,因而带有移民性质。同乡是一个移民文化概念。由于“乡”的范围模糊——仅仅是一个有诉求而被故意炒作的符号而已,它的地理范围可以撑得很大,演变成一个方言文化概念,譬如东北三省和江浙两省是“大同乡”。此外,还有套近乎的“半同乡”,即配偶家、外家的同乡,譬如自己祖母、母亲、妻子的同乡。在南方,潮汕人与闽南人讲同一种方言,也算作“半个老乡”。在概念的边缘,同乡的定义取决于对某种亚文化的认同,譬如方言、习俗或家族姓氏文化。
同乡作为一个符号,它是天然渊源。真正要让同乡转变成可以利用的关系,还需增添一道启动程序,即人情往来。
如果认真观察周围社会,可以发现同乡是关系网中积极活跃的因素,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同乡聚会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事实上,嘴上的“同乡”并不等同于客观的同乡,在关系学里这是两个概念。嘴上“同乡”,仅仅属于同乡当中能够相互帮忙的亚群体。那些帮不上忙或者没本事没资源帮忙的同乡,虽是真正同乡,却不进入关系的视野。
3.世交
家族中,直系长辈的朋友称为世交,具体说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朋友和他们的后代,这是真正的“关系户”。世交是家族留给自己的资源,生而拥有。
世交是从长辈的朋友关系遗传下来,但世交与自己的朋友并不同,差别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交往,只靠一个习俗符号维系上辈的资源。因此,要把世交转变成自己可以利用的关系,还必须用亲身的交往激活它,把它转变成自己的关系。
4.朋友
近代以前,中国人尚不知“关系”为何物时,就已经拥有丰富的朋友文化。古时的朋友是真朋友,现在的朋友歧义纷杂,有些说不清了。朋友变成关系,是近代以后的事情。时常有人说:他在社会上有很多“朋友”,这里所说的“朋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其实就是熟人关系。他实际上在说:我有很多关系,可以办很多事情。只不过不愿直说,仿佛“朋友”是对“关系”的美容和修饰。除了假朋友外,真朋友自然也可以充作关系。友谊与功利,在没有利害冲突时并没有矛盾,反而因互相帮忙能够加深友谊。以关系而论,在利益的方面,真假朋友并没有差别。
5.同学
所有相处过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关系”,也有可能不成为关系。相互帮忙是内容,找个理由是形式。凡是曾经在同一个学校一个班上过学,曾经朝夕相处过,都可能成为日后的关系,同窗经历是日后成为关系的依据。私交良好,日后自然可以直接进入关系,加以利用。如私交平淡,但毕业后进入同一生活圈,客观上产生相互关照需要,则一般都会以“老同学”相称,加深“感情”,巩固关系。
6.校友
校友与同学似而不同。同学原来相识,有交往基础。称校友的,读书时虽然在一个学校,但不在一个班一个年级,或者根本不在同一时期上学,大多不认识,或者不熟悉,这就比同学关系浅。尽管浅,关系学的技术体系同样有办法套近乎,促交往,最后弄得校友比同学亲热也有可能。原本不熟悉的校友,变成熟的、活的校友,重要在于两人的生活进入同一圈子,客观产生通过人际关系渠道相互帮忙的需要。物质生活匮乏时,公共资源紧缺时,人脉变得尤其重要,人脉的开拓自然延及校友。校友身份,被关系网充作一个可供拓展的关系资源,这是它的潜在价值。反之,如果宪政、市场经济和公共资源运作恰当,物质生活丰富,百姓就不会关心关系网这样一种“二渠道”,一般的陌生校友就不会进入话语中心,也就无所谓校友不校友。校友仅仅是一种校藉缘分,不会演变成日常生活中相互利用的关系。不认识的校友变成熟悉的校友,母校必然成为两人的谈资和共同的话题,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两人的合作利益。不能合作或不能互惠,这样的校友毫无实际价值。
7.街坊邻居
比邻而居叫做邻居,同一街巷称作街坊。
坊,曾是古代城市社区的单位,今天泛指住址附近的居民。这两种人虽相差不大,但有亲疏之分。中国人来往讲地缘地利,家门挨得近,相互串门多,照应就多。邻里之间两家越近,交往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亲密,当然因吵架交恶要除外。此外,中国人还讲缘分,住得稍远,如两家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