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迷宫-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长椅休息室”。'9'在这里有楼梯通向宫殿的上层。
这些房间是属于女眷们的,要进入这个区域必先经过一条黑暗的“狗腿形走廊”(dog's…legcorridor)。我们一走进“女王中央大厅”,便立刻被大厅内高贵典雅的装饰风格惊呆了——不但在铺好的地面上覆盖上镶边地毯,而且五颜六色的整体布局也令室内蓬荜生辉,四壁上都装点着壁画,看起来就像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华冠霓裳的鸟儿自由飞翔。在北侧的墙壁,是一位明眸善睐的姑娘在翩翩起舞的画面,她飘逸的长发如湖面的涟漪微微起伏,她修长的胳膊和着音乐的节拍动感十足。她的身体稍稍向前探出,俨然一副“金鸡独立”的身姿。她身着一袭黄衫,低口短袖,裸露出青笋般姣美的小臂,衣衫半红半兰,犬齿交错,相映成趣。其他的舞伴围绕在她的身边轻歌曼舞。在不远处,就是吹拉弹奏的乐师们。'10'此时,我们不由想起在那首著名诗歌《阿基里斯之盾》(TheShieldofAchilles)中所描绘的一幅场景:
丝竹声起,弹者抱琴轻抚弦,
舞姿曼妙,众星捧月仙乐飘,
美景如斯,幻如昔日科诺索斯名匠代达罗斯再世,'11'
巧夺天工,方使阿里阿德涅美名传天下。
舞步轻盈,裙裾飘扬手相牵,
俊俏少年,共与群姝舞翩跹:
银装素锦,束带薄纱溢芬芳……
但见众人踏歌而舞,足尖轻点身影飞旋,
似陶工之手灵动如梭,转眼化出奇葩万朵。
舞者动则敏如脱兔,合则齐似归雁,
观者望之如醉如痴,叹其美轮美奂。'12'
另一件壁画则是一幅生动的对海洋生命全景图。画面中,只见鱼儿在海上往复穿梭,两条大海豚跃出海面喷水嬉戏,不时从它们的鳍间和尾部冒出串串气泡,表明它们在不停地游动。'13'
每当烈日炎炎的酷暑天气,克里特的贵妇们便聚集在“女王中央大厅”交流她们的家长里短,她们会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身上的花边刺绣,会对墙壁上的艺术品啧啧称叹,亦会对住在“三宫六院”的各色人等统统评头论足一番。她们会对那些造型典雅、做工精细的小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那些与她们的居室布置无甚关系的物件都被置之一旁——她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唯美主义者,所以这样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的魅力对她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抗拒的。一幅巨型壁画需要足够的展示空间,任何可能分散人们注意力的额外装饰都只会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那些风尘仆仆来到克诺索斯宫的客人,都会被领到盥洗室洗漱——它位于宫殿的西北角。这里的墙壁装饰风格相对简约,但有一点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连绵的螺旋形墙裙,中心为圆花饰。房间里备有多个浴盆,这里的侍者会为前来洗漱的人喷洒净身水。
我们从宫殿的东南侧转到东北侧,发现这里是供那些频繁进宫来不断装璜宫殿的艺术匠师们休息的区域。艺术,从来都是王室证明其高贵身份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然,这里也包括乐师们的居所。继续向前,是仆役长们的房间;同时,这里也是为厨师们贮备各种材料的基地,而厨师们的睡房则被安置在“女王中央大厅”南面的生活区及下面一层。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5)
前面又是有警卫驻守的岗哨,只有在经过他们的许可后方能通过。我们沿着北面出口的走廊一路走来,在这里转过哨楼后来到“戏院区”,它位于宫殿的西北角。这里的两侧都是石阶,观众便坐在这里。其中的一块为“皇家看台”,能够容纳二百人左右;另一块是为年轻人准备的看台区。而其他观众则只能站在一个用木栅栏隔开的区域外围观。有时这里也会上演竞技运动。拳击和摔跤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运动。此外,舞蹈家们也会在此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舞技,当然,这要在国王的召集下方能进行,因为他们的舞蹈是带有宗教意义的。
从戏院区向南,我们走进宫殿外层的西院,这里十分宽敞,地面被铺成平台。由于几乎整个西配殿的外部区域都布满了商家店铺,所以这块平台也便成了市场集散地。商人们会在这里兜售水果、蔬菜以及陶器;当然,凡是来到这里从事此种交易的人都需交税。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官员商贾车来人往的那种热闹景象;同时,这里也是与埃及进行物资运输的一个集散地。检查人员要在这里不停地核对发货单,并签上它们的配送地点。一群年轻人围在一位水手跟前,水手身边是一个埃及人,他们在倾听发生在尼罗河及其两岸的城市中的逸闻趣事。
我们朝宫殿的正南方向径直走去,来到通向“祭坛厅”和另外一些与宗教有关的房间门口。再往前,在东配殿的南侧是“圣堂”。在我们身边,一群工人正在忙碌着将王室内宫的部分向外拓宽。
至此,我们已经将科诺索斯宫的全貌大致浏览了一番。尽管如此,但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被我们注意到。克里特人不仅是伟大的建筑家,而且也是经验老道的卫生工程学家。
克诺索斯宫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相当完备的排水系统。这其中包括用陶土制成的排水管,看起来这似乎应该是人类历史的昨天刚刚具有的技术,与厕所排水系统的连接“几乎与现代人相差无几”,盥洗室中也建有一个很大的隔间和检修孔,足够工人们由此穿行检修系统。另外,雨水也被导入到宫殿中,而且水的流动完全受人力控制。
但是,也需指出,克里特人也并非是这些现代排水方法的惟一使用者。在克里特晚期之前更早的时候(时间大约始于公元前1700年),苏美尔…巴比伦人就已经拥有了排水系统。今天,人们从当年尼普尔(Nippur,美索不达米亚古城,曾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所在的地层中挖掘出明显的水槽和管道,根据地质学家的推算,它的时间要早于萨尔贡一世(约公元前2650年)统治时期,类似的工程还发生在拉伽什(古代西亚巴比伦尼亚南部的奴隶制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附近的色古尔(Surghul),法拉(Fara)——即苏鲁巴克(今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附近)的旧址等地。但是,目前还不能肯定,是否克里特人是从苏美尔人那里“搬来”这种相当精细的排水系统的。尽管如此,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当年在这座岛上的王国,以及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城市,他们都能依靠科学的方法成功解决如何阻止洪水泛滥的人类痼疾。
对于克诺索斯宫的景象描述,如果不是发掘出宫殿本身的话,我们就只能从《奥德赛》中洞悉它的一二,而在这部史诗中与此相关的描述也多是针对“王位室”的。
《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也就是那位独闯迷宫的盖世英雄——迷失在谢里尔岛(腓尼基人所在的岛)的岸边,他惊讶之余,发出这样的感慨,“曾经住在辽阔的海珀里亚岛上(Hypereia)的主人会是什么人呢?”德里拉普博士(Dr。Drerup)'14'与巴罗斯教授(ProfessorBurrows)'15'曾据此得出结论——谢里尔岛就是传说中的克里特,而海珀里亚则是西西里岛(Sicily);“《奥德赛》的起源就是追寻克里特的线索”。巴罗斯说,“人们的注意力曾一度过于集中在伊萨卡岛(希腊西部爱奥尼亚海中群岛之一,为希腊神话中尤利西斯的故乡)、莱奥基亚斯岛(Leukias)以及科西拉岛(古希腊城邦,在爱奥尼亚海科孚岛东岸,今称克基拉,属希腊),然而《奥德赛》中有关克里特岛地形学方面的大量史料'16'却都被忽略了。”德里拉普博士所指为《奥德赛》第七卷中一个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章节,所有的谜团从中都能“端倪毕现”。腓尼基国王阿尔基努斯(Alcinous)曾经许诺,让他的船员把海上失事船只上的幸存者带回自己的国家,“那里甚至比埃维厄岛(位于希腊东部)还要远,”他继续解释道,“我们中许多人都确信它在大陆的最远端,据那些亲眼见过它的人说,当时他们(的船)载着拉达曼提斯(冥府三判官之一),去那里拜访了提提厄斯(Tityos)——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之子。”'17'据说,拉达曼提斯是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亲兄弟。“那他在科希拉岛都做些什么呢?”巴罗斯教授问道。“腓尼基人,”同一位作者接着说,“这个民族的人们既是能征善战的水手,又是气质高雅的艺术家,同时还是活力四射的欢宴者和舞蹈家,他们一定就是克里特人。”
在《奥德赛》中,迷路的尤利西斯在海边被瑙西卡公主(Nausicaa)发现,小公主给了他衣服和食物,对他说——
快起来吧,陌生人!去寻找那座城市。
我愿意领你回到我父王的宫殿,
在那儿你会见到腓尼基的所有贵族。
这里瑙西卡公主提出的建议便是指引尤利西斯前往她父亲的王国,在那里他会看到一个安全的港湾,
我们豪华的帆船舰队
秩序井然地列于岸边,每一艘都有其自己的位置,
那里,与金壁辉煌的纳普丘(Neptune)'18'神殿咫尺相隔,
广场上竖立着巨石标志,那是从别处拖运到这里,
然后再把它们建筑得牢固无比,为了运送这些石料,
需要帆船上面的帆布和绳索,并且把船桨打磨光滑。
公主本想将尤利西斯留在这里,但又害怕水手们会问,“和瑙西卡公主走在一起的那个家伙是谁啊?”这样将会玷污了她的名节。显然,那个年代的流言蜚语同我们今天的社会一样令人生厌。于是,她天真无邪地说道:
我应该自责,对于一个处女而言,
这样的行为即是罪过,违背父母的意志,
就是不计后果的亵渎自己,我将不能原谅自己,
我只有在与一个男人结为连理,
将要踏上红地毯时才能保持如此的距离。
小公主然后告诉这位迷途者,如何从这片王室农庄前往皇家宫殿——
你只需一路打听阿尔基努斯的住所,勇敢的阁下。
他的住所在这里远近闻名,连孩子都可以为你引路。
等他走近宫殿,就应立即寻找她的母后,女王陛下。
她坐在一个圆柱旁边,
壁炉里的熊熊火焰映衬下,她身披的蓬松外套不停舞动,
她穿着淡紫色的袍子,闪亮,高贵,
身后,她的女仆们列队相随。
第六章 神圣的克诺索斯之殿(6)
如果他直接向这位皇族贵妇提出请求,定能“心愿得遂,返还故里”。尤利西斯被腓尼基国王这座华丽的宫殿深深吸引,他在灰眼睛女神雅典娜的指引下径直朝宫殿走去——当然,此时的雅典娜是化身成一个手持瓶子草的姑娘站在他面前的。尤利西斯走到宫殿门前,两眼盯着内墙上的银饰,不愿往前多走一步。接着,他来到宴会厅,只见靠墙摆放着许多座椅,上面盖着用“精细的整经”编制的苫布,显然它们是出自女性之手。那里,腓尼基人正在一尊金人雕像的下面宾客满座、举杯欢宴,金人手中的火把映得满堂华彩,盛景非凡。
五十位女仆侍于国王与王后身旁——有的在把金黄玉米捣碎成泥,有的正纤指如梭纺棉织锦,如白杨树叶在微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