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二战回忆录之大同盟 >

第6部分

二战回忆录之大同盟-第6部分

小说: 二战回忆录之大同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战争这门艺术的原则表现出了新奇的形式,而每次与敌遭遇本身就是一次生
    动的教育。
      这次沙漠战斗的规模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双方投入的兵力大约只有9—10万,但
    同时必须提供2—3倍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在西迪雷泽格发生的激
    烈冲突标志着奥金莱克将军进攻的开始。总的来看,这次战斗集中体现了战争的许
    多鲜明特色。双方总司令所起的作用都显得至关重要,而且双方所下的赌注之高也
    毫不逊于旧时战争。
      奥金莱克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占领昔兰尼加,并在同时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如
    果一切顺利,第二步就是占领的黎波里塔尼亚。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坎宁安将军被
    授权指挥新命名的第八集团军,其中包括第十三军和第三十军,外加托卜鲁克的驻
    军,总兵力约达6个师,并有3个旅的后备部队、724辆坦克。我方在西部沙漠中的
    空军拥有1072架可用于作战的战斗机,在马耳他还有10个空军中队。离隆美尔前线
    70英里处就是我方在托卜鲁克的驻军,包括5个加强旅和1个装甲旅。这个要塞是隆
    美尔的一块心病。由于来自托卜鲁克的战略威胁,迄今为止,德军未能向埃及迈进
    一步。夺取托卜鲁克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既定战略,而且他们已经为11月23日发动
    进攻作好了一切准备。隆美尔指挥着强大的非洲集团军,包括第十五、第二十一装
    甲师,第九十轻型师和7个意大利师(其中包括1个装甲师)。敌方共有558辆坦克,
    其中2/3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德国制造的,火力强于我方坦克(我方坦克携有发射
    两磅重炮弹的坦克炮)。敌人在反坦克武器方面也占有优势。在攻击开始时,轴心
    国的空军拥有120架德国战斗机和大约200架意大利战斗机,这些飞机都具有较强的
    战斗能力。
      11月18日一早,冒着瓢泼大雨,我方第八集团军向前猛扑,3天内进展顺利。
    第三十军第七装甲师一部占领了西迪雷泽格,但随后就遭到了敌方非洲集团军的攻
    击。敌人的装甲部队比我们运用得更为集中。残酷的战斗在21日和22日持续了整整
    两天,地点在飞机场及其周围地区。双方几乎所有的装甲部队都加入了战斗,在双
    方同样猛烈的炮火中来回厮杀。敌方坦克的装备优于我方,而且他们派了更多的坦
    克加入这次战斗,这使他们占据了主动。尽管我方乔克·;坎贝尔准将指挥得英勇卓
    越,德军还是赢得了胜利,我方比敌方损失了更多的坦克。22日晚,德军重新占领
    了西迪雷泽格。我们的装甲部队损失了2/3,被迫撤退约20英里整装待命。这是一
    次严重的挫折。
      与此同时,11月21日,当敌方的装甲部队正在与我军作战时,坎宁安将军命令
    第十三军开始行动。他们占领了德国非洲集团军的司令部,并于23日几乎重新攻占
    了第七装甲师丢掉的西迪雷泽格。11月24日,弗赖伯格把他所指挥的大批新西兰部
    队集中在飞机场以东5英里处。我们在托L鲁克的驻军也已经出击,正在和德军步兵
    进行艰苦的战斗,但尚未有所突破。新西兰师一路过关斩将后终于兵临西迪雷泽格。
    敌人的前线部队已被拦腰切断,但他们的装甲部队却击败了我方第三十军。双方都
    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和伤亡,战局也就这样维持了平衡。
               *  *  *  *  *
      这时发生了一个颇富戏剧性的插曲,它让人回想起美国内战时期约克敦半岛发
    生在杰勃·;斯图亚特①和麦克莱伦②之间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变成了一文具
    有整体作战能力的装甲部队,它的威力能够导致轴心国所有军队的毁灭。隆美尔下
    定决心夺取战术主动,他带领装甲部队向东打到了前线,希望通过此举给我方造成
    极大的混乱和惊慌,以诱使我方放弃战斗并撤退。他此刻肯定想到了6月15日那场
    沙漠战给他带来的好运,在那次战斗中,他的一次坦克出击迫使我方在关键时刻撤
    出了战斗。当我们继续谈论事情的经过时,你会发现这一次他差一点又要成功了。
      ① 全名为詹姆斯·;艾维尔·;布朗·;斯图亚特(1833—1864),美国内战时期南
    方同盟军骑兵指挥官。在1862年保卫里士满的战役中,他受命侦查北方军麦克莱伦
    将军所指挥的右翼部队所在的位置,结果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带领骑兵围绕麦
    克莱伦的部队仔细侦察,获取了丰富的情报。他享有“军中之眼”的美誉。
      ② 麦克莱伦(1826—1885),美国将军,南北战争初期曾任联邦军总司令。
      他把非洲集团军的主要力量结集到了前线,这支力量仍是非洲战场上一支最强
    大的军队。但他们却错过了我方第三十军的司令部和两个最大的补给点,它们几乎
    就位于德军开进的必经之路上,如果失去了该司令部和补给点,我方将被迫停止战
    斗。到达前线以后,他把部队分为几路纵队,一部向北或向南推进,另一部前进到
    埃及境内20英里的地方。他的军队在我后方区域制造了严重破坏并俘获了不少我方
    人员。但是,他的几路纵队并未对我第四印度师造成影响,反而受到了我方紧急组
    织的先遣队的追击。此时,我方空军已在很大程度上夺得了制空权,敌军随时随地
    都可能受到我空军的打击。隆美尔的几路纵队几乎得不到空军的支援,经历了我们
    过去同样经历过的丧失制空权的惨痛。26日,敌人的装甲部队向北开进到巴尔迪亚
    附近某一安全地带,并于次日急速向西开回西迪雷泽格紧急汇合。隆美尔的大胆计
    划破产了。但是,我们今天知道,阻止了隆美尔得逞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方信
    心坚定的总司令。
      鉴于我方遭受的重创以及隆美尔空袭我后方所导致的紊乱,坎宁安将军向总司
    令提议停止战斗,因为继续作战将意味着我军坦克部队的彻底毁灭,并使埃及的安
    全受到威胁。这也就等于承认了本次战役的失败。在这一决定性的时刻,奥金莱克
    将军主导了军队的决策。应坎宁安的要求,他和空军中将特德于11月23日一同飞往
    沙漠中的我军司令部。他并非不了解我方的危险处境,但还是命令坎宁安将军“继
    续加紧对敌进攻”。奥金莱克一人力挽狂澜,挽救了战局,也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战
    地指挥官的卓越素质。
      25日,一回到开罗他就做出决定:由他的副参谋长里奇将军暂时替换坎宁安将
    军,“因为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坎宁安将军的指挥一直十分得力,但由于我
    方坦克的严重损失,他现在开始只考虑防御了。”国务大臣奥利弗·;利特尔顿坚决
    支持总司令的决定并为此作了解释。我也马上发电报表示赞成。
      我对这件事的描述就此告一段落,且把英勇的艾伦·;坎宁安将军交给他那位当
    海军总司令的哥哥和他的好朋友奥金莱克安抚吧。我特别钦佩奥金莱克的所作所为,
    他能排除个人关系的干扰和种种诱惑,拒绝妥协和拖延,真是了不起。
            *  *  *  *  *
      
    同时,弗赖伯格和他的新西兰部队在第一集团军坦克旅的支援下向西迪雷泽格
    发起猛攻。经过两天苦战,他们重新占领了西迪雷泽格。托卜鲁克的驻军与此同时
    开始了又一次攻击,并于26日与增援部队汇合。有些部队冲进了被围困的托卜鲁克,
    使隆美尔被迫从巴尔迪亚撤回。隆美尔一路攻往西迪雷泽格,在途中受到了重新组
    建的第七装甲师的袭击,该师目前拥有120辆坦克。隆美尔重新攻占了西迪雷泽格,
    新西兰旅被迫撤出、损失惨重,他们中的一部分撤到了东南方的前线。在那里,英
    勇的新西兰师在损失了3000多人后又重新组建了起来。托卜鲁克的驻军又一次陷入
    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但是他们大胆地决定坚守他们赢得的每一寸土地。
      此时,里奇将军已重新整编了他的集团军。隆美尔为营救他的前线部队进行了
    最后的突击,但被我方击退。轴心国军队向加柴拉一线的大撤退开始了。
      12月1日,奥金莱克亲赴我军司令部,并在那里停留了10天。他并没有接管里奇
    将军的指挥,只是对他的这位下属进行着密切的指导。我并不认为这对于他们是一
    种最为恰当的安排,但此时第八集团军已占据了绝对优势。12月10日,总司令向我
    们通告:“敌人显然正在大规模向西撤退……此时敌军肯定已从托卜鲁克撤围。我
    们正在积极寻求与皇家空军的全面配合。”现在,我们可以从德国的统计资料中了
    解到,德国在此次战役中损失了大约33000人和300辆坦克。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内
    英军损失的人数大约为一半,坦克损失为278辆。我方损失的9/10发生在头1个月的
    进攻战中。现在我们终于到了喘口气的时候了,也可以为沙漠之战的胜利而高兴了。
      但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在东地中海的海军力量由于接二连三的灾难,遭到了几
    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短暂的平静不复存在了,德国潜艇闯入了我们的视野。11月12
    日,“皇家方舟号”在完成了运送更多飞机至马耳他的任务后返航直布罗陀,在途
    中被德国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救援舰只的所有努力均未成功;这艘服役多年、
    曾在我国各种事务中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著名军舰竟在距直布罗陀仅25英里的海面上
    沉没了。两周后,“巴勒姆号”被3枚鱼雷击中,3分钟后船身倾覆,死亡500人。
    其他悲剧也接蹬而至。12月18日夜,一艘意大利潜艇靠近了亚历山大港并发射了3
    枚“人控鱼雷”,每一枚由两人控制。当时正有船舰进出,吊门大开,他们便趁机
    突人海港,在“伊利莎白女王号”和“英勇号”两艘战列舰下安装了定时炸弹。第
    二天一早,这些炸弹被引爆了,两艘军舰均受重创,好几个月来只能成为无用的负
    担。我们成功地把战舰受创事件隐瞒了好长一段时间。不仅如此,我们的“K舰队”
    也受到了打击。在亚历山大港发生灾难的当天,驻扎在马耳他的我军获得了消息,
    敌人一支非常重要的护航队正在驶往的黎波里。我方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马上出
    击扑向敌人。在靠近的黎波里的海面上,我方陷入了敌人布置的雷场。两艘巡洋舰
    受伤,但尚能开动逃离;另一艘在触雷受伤后只能在雷场漂流,结果又两次触雷,
    最终沉没了,舰上的700名船员仅有1人生还。沉船后,这位生还者和包括舰长奥康
    纳在内的14人登上了一艘小筏,经过了4天的漂流后,其他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