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的孩子出类拔萃-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岁的杰米并不喜欢打猎,但是父亲喜欢。在世上,杰米最希望得到的是父亲的赞扬,所以,当父亲决定叫他一起去海湾打猎时,虽然他不情愿,但他还是去了。
父子俩埋伏在沼泽地里。
父亲说:“上子弹吧,有时野鸭会一下子飞到你头上的……”父亲突然不说话了,向前倾身,眯着眼睛说:“有一小群正向这边飞来,低下你的头,到时我会叫你……”杰米的心跳得厉害,他心里期望着野鸭不要往这边飞。可是野鸭子却不断地向这里飞来。
“四只黑的”,父亲说。杰米听到空中鸭翅振动的呼啸声。野鸭张大翅膀,开始兜圈子。父亲低语:“准备!”片刻又传来响亮的命令:“打吧!”杰米想扣扳机,结果手指没动,那些野鸭已发现有人趁机飞走了。
“怎么不开枪?”父亲问。杰米关上保险,并把枪小心地放在角落里。“它们这样活生生的,我不忍心……” 杰米说着便哭了起来,想让父亲高兴的努力失败了。父亲半天没有说话,只是蹲在杰米身边。
过了一会儿,父亲对杰米说:“又来了一只,试试看吧。”“不行,我不能打它。”杰米没有放下捂住脸的手。“快点儿,不然它会飞走的。”杰米觉得有一件东西触到他,一看,原来父亲递给他的不是枪,而是照相机。“快!”父亲和蔼地说:“它不会老是在那里的。”
杰米拍到了野鸭,他的脸上神采飞扬。父亲拍拍杰米的肩膀,杰米在父亲眼里没有看到失望的表情,只有自豪感和爱意。
父亲说:“没问题,孩子,我是向来爱好打猎的,但你不一定要有这种爱好,决定不干一件事也需要有勇气。”
43、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
1.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您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上您。
2.我的眼睛并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3家务总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您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上的奇闻,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
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您对我的反应敏感一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5.我是“上帝”赐给您的一件特别礼物,请爱护我,抱我的时候要经常教我作运动,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的礼貌。
6.我需要您不断地鼓励,不要经常严肃地批评和威吓。但要记住,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不要批评我本人。
7.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已决定有关的事情,允许我做错事或小成功,以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随心所欲地、正确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之路。
8.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相比较。
9.不要怕我同您一起去度周末。小孩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从小孩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44、从不高高在上地训话
除营养和知识以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以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长辈不会代替孩子做出选择,而要让孩子感到自己能主宰自己。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美国人十分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父母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应蹲下来与之对话,使对方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存在受伤害、受刺激的感觉。
在加州,一天,妈妈带彼得和迈克兄弟俩去兜超市,彼得先坐进汽车,迈克显得有些不高兴,他认为自己小,别人应当顺着他。妈妈窥出迈克的心病,马上在车门口蹲下身子,十分和蔼地对迈克说:“谁先坐汽车,你认为很重要对不对?”迈克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然后钻进汽车挨着哥哥坐下。
避免“人前教子”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是笨蛋、没出息等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他们信奉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一句话:“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愈会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打击,设法维护别人对自己好评的心思也就愈淡薄。”
从不高高在上地讲话
在任何情况下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他们不会命令孩子说:“快吃!”而且多数是像这样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有点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绝不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另一件黄的好呢?”
让孩子自己选择
美国家长很重视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即使是一些小事。
如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早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他吃过了”、“他不爱吃”等等,而是由孩子自己做主要还是不要。
当孩子稍微表示自己想要的意思时,更不会遭到家长的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者想吃什么本身并没有错,这是孩子天然的需求,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指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需要应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告诉孩子为什么有些东西不能要或不能吃。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教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45、德国人对孩子灌输:“我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是一个不甘示弱的民族,表现在培育后代的问题上,便是父母和父母、孩子和孩子之问一次又一次无意识的大攀比,比如学钢琴、学英语、学绘画等等,这种情况在德国几乎是没有的。
德国人从小对孩子灌输的是:“我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潜能和特质。所有的资料都将“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这种行为视作对孩子的伤害,是属于禁止做的事。他们认为,把一个孩子的缺点去和另一个孩子的优点比较是很不公平的,何况大人看到的还往往只是孩子在成人面前美化的表现,不是孩子的本相。
46、学习成绩不好,爸妈一样爱我
“我的爸爸很早就让我知道:我并非一定要得第一不可。”来自德国,现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说,“在我失败时,他总是告诉我,他对此感到很平和,他认为我比成绩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确很希望我能够有好成绩”。
德国人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很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
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渲染孩子,他们很关心孩子,从小就使孩子感到被爱,每次都会鼓励他们去做,做得更好。
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去和孩子探讨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考虑问题,而不会用其它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他们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而不是成绩要比孩子重要。”里求说,就他在德国待的20多年里,他发现德国人十分善于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教育的氛围。
“就以我来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司机,妈妈是一一个公司里的职员。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再爱我。记忆最深的是,小学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有及格。回家去的时候妈妈知道我不及格,但是她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问我是不是感到功课太重了。她还去学校找了老师,从此之后她更关心我,我有问题总是和我一起解决而不是责骂。我考试就像是我们一起去考试。”
他说,他的同学里面很少有因为成绩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虐待,那些遭到父母的殴打的同学都是因为其它原因。而且,事实上,在德国,父母很少打孩子。
“德国人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做作业,孩子不会,父母只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绝对不会轻易说出答案。”
“在我家,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家里就有一个书房,专门为我留着。而爸爸即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钱而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但是他生气也不会对我发脾气。他常常告诉我,我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我并非要得第一不可。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我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里求说。
他在德国读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考上了柏林大学,之后又来北大留学,他的父母一直都支持他。
“我的今天,完全是父母给我的家教造成的。”里求说。“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样。”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昕听德国人怎么看待父母的榜样的力量吧!
47.孩子有他自由的权利
关键语:
老师是你的朋友,是平等的,不是长辈,更不是领导,老师的话也不一定都对,也不一定全听……
2002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我带着妻子和4岁的儿子在夏威夷生活了一年。
夏威夷孩子与大人之间,完全是平等关系,小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自由。
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儿子在路上遇到每位老师都尊敬地立正喊“老师好”,这是他在国内幼儿园受到的正规礼貌教育。谁知,他的这一行为,令其他的孩子像看怪物一样看他,老师也觉得不自在。原来,在这里叫老师从来不喊“teacher”,都是直呼其名的。
老师是你的朋友,是平等的,不是长辈,更不是领导,老师的话也不一定都对,也不一定全听……
老师向儿子耐心地解释着,儿子却半信半疑,直到他发现老师让一个孩子过来洗手,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头也不抬地说了声“No.”,老师没批评他,只说了句“Its’s ok 11,时,他才深信不疑,渐渐放开胆子,也敢对老师直呼其名,甚至于说“不”了。
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他回到家也开始对我和他妈妈直呼其名,是否叫爸爸妈妈全看他的心情,对我们的命令也勇于抗争。
一位热心的家长告诉我,在夏威夷,成人是绝对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的,作为独立的个体,孩子有他自由的权利。
当然,这种“自由”并不是没有“约束”的,而是一种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的自由。做一件事前,老师或家长会把规则向孩子讲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
他向我讲了这样两个例子: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要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