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知堂书话 >

第115部分

知堂书话-第115部分

小说: 知堂书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难免有若干距离,但如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抗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
了。”唐宋文人也作过些性灵流露的散文,只是大都自认为文章游戏,到了
要做“正经”文章时便又照着规矩去做古文;明清时代也是如此,但是明代
的文艺美术比较地稍有活气,文学上颇有革新的气象,公安派的人能够无视
古文的正统,以抒情的态度作一切的文章,虽然后代批评家贬斥它为浅率空
疏,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现,其价值在竟陵派之上。

以前的文人对于著作的态度,可以说是二元的,而他们则是一元的,在
这一点上与现代写文章的人正是一致。现在的人无论写什么都用白话文,也
就是统一的一例,与庚子前后的新党在《爱国白话报》上用白话,自己的名
山事业非用古文不可的绝不相同了。以前的人以为文是“以载道”的东西,
但此外另有一种文章却是可以写了来消遣的;现在则又把它统一了,去写或
读可以说本于消遣,但同时也就是传了道了,或是闻了道。除了还是想要去
以载道的老少同志以外,我想现在的人的文学意见大抵是这样,这也可以说
是与明代的新文学家的意思相差不远的。

在这个情形之下,现代的文学——现在只就散文说——与明代的有些相
像,正是不足怪的,虽然并没有去模仿,或者也还很少有人去读明文,又因
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很有欧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比四百年前有了明显
的改变。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
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我读平伯的文章,常想起这些话来,
现在便拿来写在后边,算作一篇题记。久病初起,胡涂的头脑更加胡涂,有
些话说的不得要领,愿平伯勿笑也。

民国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周作人,于北京。

□1928 年作,1929 年刊“北新”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永日集》

桃园跋

议论人家的事情很不容易,但假如这是较为熟识的人,那么这事更不容
易,有如议论自己的事情一样,不知怎么说才得要领。《桃园》的著者可以
算是我的老友之一,虽然我们相识的年数并不太多,只是谈论的时候却也不
少,所以思想上总有若干相互的了解。然而要问废名君的意见到底是如何,
我就觉得不能够简单地说出。从意见的异同上说,废名君似很赞同我所引的
说蔼理斯是叛徒与隐逸合一的话。他现在隐居于西郊农家,但谈到有些问题
他的思想似乎比我更为激烈;废名君很佩服狭斯比亚,我则对于这个大戏曲
家纯是外行,正如对于戏曲一样。废名君是诗人,虽然是做着小说;我的头
脑是散文的,唯物的。我所能说的大略就是这一点。

但是我颇喜欢废名君的小说,这在《竹林的故事》的序上已经说过。我
所喜欢的第一是这里面的文章。《笑府》载乡人喝松萝泉水茶称赞茶热得好,
我这句话或者似乎有同样的可笑。“然而不然”,文艺之美,据我想形式与
内容要各占一半。近来创作不大讲究文章,也是新文学的一个缺陷。的确,
文坛上也有做得流畅或华丽的文章的小说家,但废名君那样简炼的却很不多
见。在《桃园》中随便举一个例,如三十六页上云:

铁里渣在学园公寓门口买花生吃。

程厚坤回家。

达材想了一想,去送厚坤?——已经走到了门口。

达材如入五里雾中,手足无所措,——当然只有望着厚坤喊。。。
这是很特别的,简洁而有力的写法,虽然有时候会被人说是晦涩。这种文体
于小说描写是否唯一适宜我也不能说,但在我的喜含蓄的古典趣味(又是趣
味!)上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章。其次,废名君的小说里的人物也是
颇可爱的。这里边常出现的是老人,少女与小孩。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
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这不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
写像,特别是长篇《无题》中的小儿女,似乎尤其是著者所心爱,那样慈爱
地写出来,仍然充满人情,却几乎有点神光了。年青的时候读日本铃木三重
吉的《千代纸》中几篇小说,我看见所写的幻想的少女,也曾感到仿佛的爱
好。在《桃园》里有些小说较为特殊,与著者平常的作品有点不同,但是,
就是在这里,例如张先生与秦达材,他们即使不讨人家的喜欢,也总不招人
家的反感,无论言行怎么滑稽,他们的身边总围绕着悲哀的空气。废名君小
说中的人物,不论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在这一种空气中行动,好像是在
黄昏天气,这时候朦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
亲近,互相和解。在这一点上废名君的隐逸性似乎是很占了势力。

说了好些话终于是不得要领。这也没法,也不要紧,我在上边已经说过,
这是不会得要领的。而且我本来不是来批评《桃园》和废名君,不过因为曾
经对废名君说给他在《桃园》后面写一篇小文,现在写这一篇送给他以了旧
欠罢了。

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于北平市,岂明。

□1928 年作,1929 年刊“北新”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永日集》

燕知草跋

小时候读书不知有序,每部书总从目录后面第一页看起。后来年纪稍长,
读外国书知道索引之必要与导言之有益,对于中国的序跋也感到兴趣。桐城
派的文章固然无聊,只要他说得出道理来,那也就值得看,譬如吴挚甫的《天
演论》序与林琴南的“哈氏丛书”诸序,虽然有好些谬语,却是颇有意思。
因为我喜欢读序,所以也就有点喜欢写序;不过,序实在不好做,于是改而
写跋。

做序是批评的工作,他须得切要地抓住了这书和人的特点,在不过分的
夸扬里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才算是成功,跋则只是整个读过之后随感地写出
一点印象,所以较为容易了。但是话虽如此,我却恐怕连这个也弄不好。平
伯的这些文章,我都是一篇篇地读过的,大部分还是原稿,只有三两篇是从
印本上看来,可是现在回想整个的印象,实在有点儿迷糊了。我觉得里边的
文字都是写杭州的,这个证以佩弦的序言可以知道是不错。可惜我与杭州没
有很深的情分,十四五岁曾经住过两个年头,虽然因了幼稚的心的感动,提
起塔儿头与清波门都还感到一种亲近,本来很是嫌憎的杭州话也并不觉得怎
么讨厌,但那时环境总是太暗淡了,后来想起时常是从花牌楼到杭州府的一
条路,发见自己在这中间,一个身服父亲的重丧的小孩隔日去探望在监的祖
父。我每想到杭州,常不免感到些忧郁。但是,我总还是颇有乡曲之见的人,
对于浙江的事物很有点好奇心,特别是杭州——我所不愿多想的杭州的我所
不知道的事情,却很愿意听,有如听人家说失却的情人的行踪与近状,能够
得到一种寂寞的悦乐。《燕知草》对于我理应有此一种给予,然而平伯所写
的杭州还是平伯多而杭州少,所以就是由我看来也仍充满着温暖的色彩与空
气。

我平常称平伯为近来的一派新散文的代表,是最有文字意味的一种,这
类文章在《燕知草》中特别地多。我也看见有些纯粹口语体的文章,在受过
新式中学教育的学生手里写得很是细腻流丽,觉得有造成新文体的可能,使
小说戏剧有一种新发展,但是在论文——不,或者不如说小品文,不专说理
叙事而以抒情分子为主的,有人称他为“絮语”过的那种散文上,我想必须
有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读。所以他的文词还得变化一点,以口语为基本,
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
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我说雅,这只
是说自然、大方的风度,并不要禁忌什么字句,或者装出乡绅的架子。平伯
的文章便多有这些雅致,这又就是他近于明朝人的地方,不过我们要知道,
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遁的色彩,但根本却是反抗的,有些人终于
做了忠臣,如王谑庵到复马士英的时候便有“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
纳污之地”的话,大多数的真正文人的反礼教的态度也很显然,这个统系我
相信到了李笠翁、袁子才还没有全绝,虽然他们已都变成了清客了。中国新
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的小品文两者所合成,而现在中国情形又似
乎正是明季的样子,手拿不动竹竿的文人只好避难到艺术世界里去,这原是
无足怪的。我常想,文学即是不革命,能革命就不必需要文学及其他种种艺
术或宗教,因为他已有了他的世界了;接着吻的嘴不再要唱歌,这理由正是
一致。但是,假如征服了政治的世界,而在别的方面还有不满,那么当然还
有要到艺术世界里去的时候,拿破仑在军营中带着《维特的烦恼》可以算作


一例。文学所以虽是不革命,却很有他的存在的权利与必要。——从《燕知
草》说到明朝,又从明朝说到革命,这个野马跑得太远了,实在我只想说明,
文学是不革命,然而原来是反抗的:这在明朝小品文是如此,在现代的新散
文亦是如此。平伯这部小集是现今散文一派的代表,可以与张宗子的《文秕》
(刻本改名《琅嬛文集》)相比,各占一个时代的地位,所不同者只是平伯
年纪尚青,《燕知草》的分量也较少耳。

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北平市。

□1928 年作,1929 年刊“北新”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永日集》

大黑狼的故事序

这还是民国十四年的秋天,谷万川君初次和我谈起大黑狼的故事,我记
得还有一篇消息登在第五十二期的《语丝》上。在那时候,大约万川是“少
不更事”,我却有点老朽了,所以在“这个年头儿”还是很高兴地谈那些不
革命的大黑狼,他记录出来寄给我看的这一类民间故事现在已经忘记有若干
篇,总之在我书桌的抽屉内是有了一大叠。有一回,总是奉鲁军祝贺攻下南
口的时分罢,万川从望都寄来二十个新鲜鸡蛋,虽然放在木屑里包装得很好,
到得从邮局取来的时候,几乎都磕破了,剩下一两个完全的也已经变坏了。
这件事我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可是这其间隔了两年的光阴,有许多许多的
事情都已变了样子了。

不久万川到南方去革命,好久没有信息,不知道他革出什么来了没有。
后来得知他回到上海。看他几次的来信,似乎他对于革命已没有多大兴致,
可是对于他那老朋友大黑狼也未必还有趣味去奉访它了。这原是很不错的。
文学本来是不革命,便是民间文学也是如此,我们如要替他辩护,文学至少
也总不就是革命。革命假如是雅片,文学好比是“亚支奶”罢?正如有钱有
势的人大胆地抽大烟一样,有血气的青年对于现代感到不满,也就挺身而起,
冒危险,拚性命,去实行革命,决不坐在家里叹息诅咒,聊以出他胸头的一
口闷气。只有那些骨瘦如柴,手无缚鸡之力的乏汉,瘫痪似地坐在书桌前面,
把他满腔的鸟气吐在格子纸上,免得日后成鼓胀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