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25三国三十六计 >

第17部分

25三国三十六计-第17部分

小说: 25三国三十六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魏军中早有人把宋军半夜里分粮食的事报告主帅。主帅很是疑惑,忙吩咐探子去查个明白。天蒙蒙亮时,几个探子打扮成老百姓,来到宋军营帐前,看到一袋袋的粮食摆在那里,几个伙夫从上面挖掘出来做早饭。慌得他们连滚带爬地回到主帅那儿报告。主帅一听,心里暗想道:“檀道济一向诡计多端,分明是军粮足够,却叫士兵来诈降,谎报粮草已绝,让我们紧紧迫赶他们,到时候他再突然来个回马枪。我得提防着点。”想毕,喝道:“来人啊,把那些来诈降、谎报军情的宋兵给杀了!” 
  且说檀道济因为兵力薄弱,很难摆脱势众的魏军,他就命令士兵都穿上整齐的铠甲,自己穿着雪白的衣服坐在兵车上,带着队伍慢慢地突出包围困。魏军主帅得知宋军威武雄壮,从容不迫,恐怕宋军有伏兵,不敢再靠上去,反而向后退了几十里。檀道济趁机迅即指挥全军加紧撤退,安全地撤回大本营。 
  借刀杀人之例说——曹玮应变除叛军 
  北宋真宗时,宋、夏边境上,两国经常发生战事。 
  却说这一年,在北宋与西夏国交界的渭州(今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北宋兵偷偷投敌的特别多,西夏将军们高兴极了。可是有一天,一个埋伏在北宋中军帐的西夏军探子向主帅报告了这样一件事: 
  前天下午,宋军渭州守将曹玮正在和客人下象棋。有个部将向曹玮报告道:“将军,今天又发现50多个士兵叛逃西夏国。” 
  “知道了。”正在下棋下得兴致勃勃的曹听完报告,镇定自若,一点也没有那种惊慌失措的样子。报告人的话音一落,他不假思索似地回答道:“慌什么,那是我派过去的!” 
  曹玮这句话刚出口,好像马上发觉自己说溜了嘴,立即抬起头环顾左右,见在场的都是自己的亲兵,便没说什么。可是,他的亲兵无意中把这一重要情况泄露给西夏国在宋军中的那个坐探。这一情况很快传给夏军主将。 
  “原来是这样,我本就在疑心这些宋兵是否是真心投诚过来的。”夏军主将恍然大悟。“来人哪,把所有投诚过来的宋兵全部都给我斩了!”一道令下,先后投向夏军的几百宋军,全部给杀了,西夏兵把他们的脑袋一个个扔到国界上。 
  等到把这批降兵杀完之后,西夏军主将细细一想:“不好,我们中了曹玮的奸计了。”正当他后悔得跺脚捶首的时候,渭州将军府内曹玮正在哈哈大笑。原来,曹玮随机应变,用一句假话来借刀杀人。从此,宋军士兵便不敢向西夏军投降了。 
  借刀杀人之例说——宋太祖假画像杀林仁肇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 
  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肇,宋太祖认为林仁肇是宋朝灭南唐的一大障碍。可巧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其弟李从善前来朝贡,宋太祖忽然心生一计,当即热情款待李从善,并把他留下任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不敢违命,只得报告李煜。李煜也不知宋太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好想通过李从善探听一些宋朝的情况,便同意他在宋朝任职。宋太祖又派一名使者到林仁肇那里,使者用钱财贿赂林的仆人,搞到了一张林的画像。使者拿着画像回来复命,宋太祖命人把画像挂在自己的侧室。 
  一天,李从善来见宋太祖,廷臣先把他领到侧室。李从善一眼就看到了林仁肇的画像,不解地问道:“这是我国武将林仁肇的画像,怎么会挂在这里?”侍臣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半天才说:“你已经是宋朝的人了,告诉你也没什么。皇上爱惜林仁肇的才干,下诏书让他来京城,他已经答应投降,先送来画像以表诚心归顺。”侍臣又指着附近一座华美富丽的房子说:“听说皇上准备把这所房子赐给林仁肇,等他到了京城,还要封他为节度使呢!” 
  李从善立即回江南向李煜报告了此事。李煜真的怀疑林仁肇心怀二心,在一次设宴招待林仁肇时,让人事先在酒里下了毒药。林仁肇回到家中,毒性发作,七窍流血而死。宋太祖听到林仁肇的死讯后,立即发兵攻打南唐,很快就灭了南唐。 
  借刀杀人之例说——托哈齐夫斯基之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有个名将叫做托哈齐夫斯基。1963年,斯大林发动正肃运动时,希特勒接到托哈齐夫斯基似乎也被卷入这场风暴的消息。 
  托哈齐夫斯基这种优秀的将军,如果遇到正肃,对德国实在太有利了,所以希特勒立刻想到利用这个机会除掉托哈齐夫斯基。 
  他命令情报单位,捏造托哈齐夫斯基反叛的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托哈齐夫斯基一伙人与德军将领秘密通讯的信函,托哈齐夫斯基出卖情报给德国的详情以及报酬一览表,德国情报局给托哈齐夫斯基回信的拷贝资料等等。 
  不久,苏俄以300卢布的价格,向德国买到这些假情报,并逮捕托哈齐夫斯基等八位将军。面对大量“铁证”,使得那些将军毫无辩解的机会。 
  不消数十分钟的审问,托哈齐夫斯基等人被判死刑,并在十二小时内全部处决。 
  借刀杀人之例说——威尔逊高价出售品质 
  早在本世纪40年代,威尔逊就从父亲的手里继承美国塞洛克斯公司。一天,一位德国籍发明家约翰·罗梭来访,向威尔逊谈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干式复印机。两人一拍即合,同意双方合伙协作。 
  经过反复研制,塞洛克斯公司终于制出干式复印机成品——塞洛克斯914型复印机。当时市面上所有的复印机都是湿式的,这种复印机在使用前必须用专门的涂过感光材料的复印纸,印出的是湿漉漉的文件,需要它干透才能取走,用起来麻烦极了。对比之下,干式复印机则便利得多。 
  威尔逊决定把此产品作为“拳头产品”推出。起初,威尔逊打算把首批货以成本价推销,以图开拓市场。他的律师提醒他:这是倾销,是法律不允许的。威尔逊于是将卖价定为2.95万美元。 
  其实,干式复印机的成本仅2400美元,他却喊出了相当于成本10多倍的高价。这可把副总经理罗梭惊呆了。 
  当时,法律是禁止高价出售商品的,威尔逊却信心百倍,他解释道:“我不出售成品,而是出售品质和服务,这就够了。” 
  不出威尔逊所料,这种新型复印机果然因定价过高被禁止出售。但由于展销期间已经向人们展现了它独特的性能,消费者莫不渴望能用上这种奇特的机器。 
  威尔逊早已获得了复印机的生产专利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所以当威尔逊把新型复印机以出租服务的形式重新推出时,顾客顿时蜂拥而至。尽管租金不低,由于受以前定价很高的潜意识的影响,顾客仍然认为值得。 
  到了1960年,威尔逊的黄金时代到了。干式复印机一下子流行起来。虽然公司拼命生产,产品仍供不应求。 
  由于产品被塞洛克斯公司独家垄断,加上已有过的高额租金,所以塞洛克斯914型复印机以高价出售,大量的利润像潮水一样滚滚涌来。 
  威尔逊的成功在于他的“借刀杀人”,表面上是法律禁止了威尔逊高价出售,实际上是威尔逊借法律这把“刀”,封死了消费者购买之门,把他们逼向威尔逊为其准备的租借之路;同时威尔逊还借超出平常的高租金,断了消费者廉价租用的念头,并为以后的高定价出售做好了准备。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十。釜底抽薪——曹操乌巢烧粮草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这两场仗打下来,袁军将士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就不战自败了。” 
  袁绍根本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衰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但是,袁绍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运来。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l万人马送运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兵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了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骂了一通。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他拍手欢迎许攸,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您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了。”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说假话!” 
  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险,特地来给您报个信。现在袁绍有l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了。 
  曹操得到了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曹洪等人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5000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大火,把1万车粮草,烧得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匆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谅慌失措。袁绍手下的大将张郃、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 
  '评析' 
  釜底抽薪出自《吕氏春秋。数尽》:“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从锅底下抽掉柴火,比喻解决问题应着重消除引进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计谋在军事斗争上应用得比较多。当强大的敌方不能正面阻挡时,不去直接抗击敌人的锋芒,而是用削弱敌人的气势的办法去战胜敌人。 
  釜底抽薪之例说——御史智用原告救李靖 
  李靖是唐朝人,他当岐州刺史的时候,有个人为了讨好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