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方面。。实施得意之洪水战术”。。“此举在中国军方面显然获
得成功,。。”
黄河决口,造成泛区的500万民众流离失所,后人对此多有谴责。但战
争意味着牺牲,弱国对强国的抵抗尤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黄河决口不仅在
徐州会战的撤退阶段发挥了作用,而且迫使日军改变了从北面主攻武汉的预
想。
日本防卫厅战史著作记载:
“6月12日的黄河决口,使得淮河泛滥,作战军主力若利用准河水运前
进,实为困难,因而确定主力沿长江前进。”7月5日,华中派遣军作战主
任参谋公平匡武中佐从大本营返回派遣军司令部,带来了大本营关于武汉作
战的最新想法:
“以第2、第11军担负攻占武汉的作战任务。
第11军为主作战部队,主力使用于长江南岸,一部用于长江北岸。
第2军经大别山北麓六安、光州(今潢川——作者)一线西进信阳,但
其主要作战任务是牵制敌人,以利于第11军的武汉作战。”
南主北从,由此确定。
然而,南主北从的方针实施得极不顺利。第11 军在江北作战的第6 师团
于8月2日占黄梅后,攻势顿挫,忙于维持后方补给线路,在江南的各师团
被拖在南浔线上,一筹莫展。华中派遣军无可奈何,只得把目光转向第2军
方面。畑俊六大将对从北面打开战局寄予了极大期待,连续督促第2军尽快
发起进攻。为加强第2军,特将第3师团划归第2军指挥,使第2军具有了
第3、第10、第13、第16等4个师团的庞大兵力。
除了第13师团于7月16日在合肥以南完成集结外,第10师团自7月
12日隶属第2军起,即从柘城、永城地区向合肥方面移动,由于淮河铁桥被
冲垮,改由蚌埠附近渡河,经过难以行走的道路,主力8月26日才抵达合肥
地区,历时一月有余。
第16师团是7月26日隶属第2军的,8月初,主力从开封地区经陇海
路、津浦路,经过黄泛区,于8月底才逐次在合肥附近集结完毕。
第3师团归属较晚,9月10日主力才抵达合肥附近。
造成日军机械化师团无法快速运动集结的主要障碍,还是黄泛区。第
10、第16师团面对一片泽国,不得不弃车步行,轻装步兵沿津浦铁路徒步行
军开往合肥地区,两师团的炮兵,辎重兵等无法涉越黄泛区,只得从陇海铁
路车运青岛,再登船下海,经海路人长江至安庆登陆,最后又经陆地北上开
往合肥地区。圈子兜得不可谓不大,从日本本土开拔也不过如此。一个黄泛
区就使日军劳师远行,连预定进攻日期也拖到了9月。7月16日,第2军顾
虑部队运动困难,指示各师团:“军的集结,大致以9月上旬完成为准,尔
后从六安附近开始作战行动。如在此时期仍不能集中,则不再等待,按期行
动。”
中国以水代兵,的确把日军折腾得不轻,尚未开战,第2军已经叫苦连
天。不过,且不可忘记,中国黄泛区民众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能不能不
用此法,而达到同样的效果呢?后人尽可见仁见智,但是,历史不能假设。
于学忠宝刀不老
华中派遣军等不及了,第2军困难再大,也比不上正在流血苦战的第11
军,佃俊六大将断然下令第2军提前行动。
华中派遣军在8月22日17时从南京发出如下命令:“。。第2军于8
月下旬自现在集中地开始行动。当击败途中驻在之敌后,应继续进入潢川、
商城一线,尔后准备向信阳方面及汉口北侧地区前进。。。”
大命既下,第
2
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只有坚决执行,
8
月23
日,
第
2
军在合肥设立战斗指挥所,25
日,稔彦王中将从南京抵达合肥。在此之
前,第
2
军已命令基本完成集结的第10、第13
师团,先行发起进攻。
进攻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首先进至潢川、商城一线;第二步,兵分
两路,一路由潢川西出信阳,一路由商城折转南下,穿越大别山,取捷径直
捣汉口以北。
具体部署为:第10
师团在击败六安之敌后,急速进入潢川附近,大致准
备向信阳方面作战;第13
师团在击败当面之敌,特别是霍山附近之敌后,急
速进入商城附近,大致准备向汉口以北地区作战;第16
师团尽快完成集结,
尾随第13
师团西进;第
3
师团迅速北上,在合肥、桃镇附近完成集结任务。
华中派遣军和第
2
军的提前进攻,看似争取了时间,实则为以后作战埋
下了隐患。进攻的要决在于“一鼓作气”,集中尽可能大的兵力,在最小的
时间、空间内取得成功。但日军的行动显然准备不足,先到先干,逐步增兵,
犯了“添油战术”的大忌。这种战术造成前锋部队攻击力不完全,而后续部
队有力使不上,一旦攻击受挫,就只能等待后援,再布署,再展开,重新进
攻,想争取时间,恰恰延误了时间,中国古话称此为“欲速则不达”。
战斗于
8
月27
日打响,筱塚义男中将率第10
师团、荻洲立兵中将率第
13
师团,分北南两路直扑中国第
5
战区左翼兵团的第一线阵地——六安和霍
山。
防守六安的是原东北军于学忠上将的第51
军。于学忠行伍出身,自幼随
父生活于满清毅军营中。民国后,在吴佩孚军中任职,被吴佩孚称为“天生
将才”。于学忠为人以忠义为重。北伐战争中,吴佩孚兵败,手下将领或倒
戈,或背离。于学忠不愿背叛,收留吴佩孚及其家眷至军中躲避。吴佩孚避
往四川后,于学忠解甲归田,返回山东蓬莱老家闲住。时为东北军老帅的张
作霖,曾与于学忠父亲同为毅军部下,深知于学忠为人,遂拉于学忠转入奉
系,重用于学忠任东北军第20
军军长。于学忠从此矢志效忠张家父子两代。
1930
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正酣,东北军举足轻重,成为双方竞相拉拢的对象。
东北军内高级将领们对拥蒋反蒋意见不一,于学忠就只一句话,“静听少帅
决定”。张学良一时举棋不定,蒋介石遂亲笔致信于学忠,予以拉拢。于学
忠此时若倒向蒋介石,可以说是救人于危难之际,日后好处定将不在少数。
然而,于学忠知恩不忘,将信送张学良过目,并复蒋介石一信,说明自己唯
少帅之命是从。于学忠并非东北军起家的嫡系将领,但却以忠义赢得东北军
上下的尊重。1933
年,张学良暂时下野,将东北军主力委托于学忠掌握。
于学忠忠于东北军,更忠于国家民族。华北危机期间,于学忠任河北省
主席,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分化瓦解,于学忠始终坚持拒日立场不动摇,
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1935
年何梅协定谈判期间,日本方面执意提出要罢免
于学忠省主席职务,并将其第51
军撤出河北。
1936
年12
月,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召于学忠由兰州飞西安,参加高
级将领会议,会上,张学良宣布了“兵谏”计划,与会者均无不同意见,只
有于学忠发问:“捉蒋后怎么办?”张答:“捉了后,只要他答应抗战,我
们拥护他做领袖。”于学忠放下心来,欣然在
8
项爱国主张上签下了名字。
张学良送蒋回南京时,深知于学忠既维护东北军,又深晓民族大义,因此将
东北军全权交于学忠负责。于学忠面对张学良被扣后,东北军少壮派不借与
中央军一战的危局,苦心积虑,多方维持,守定和平解决、不打内战的主意
不变,终于避免了迫在眉睫的内战危机。于学忠此举符合西安事变初衷,有
利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功在国家,功在中华民族。
1938 年初,台儿庄大战前夕,于学忠奉第5 战区李宗仁命令,率第51
军布防了蚌埠、淮河北岸,拒止日军北犯。2月日军以1个多师团兵力强渡
准河,于学忠亲临前线督战,乘敌半渡之机,猛烈反击,终使日军北犯进程
大大延迟,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徐州会战后,第51军来不及休整,转至大别山北麓六安地区,一支疲惫
久战减员严重的部队,摆在第一线抵挡锋头正锐的日军,其困难难以言表。
尽管如此,第51军第114师还是在六安,与日军坦克、飞机、大炮的联合进
攻抗衡了3天。29日,六安守军与霍山的第77军第37师奉命撤出两地。
撤退组织得很好,东北军和退出霍山的西北军部队一路抵抗,一路破坏
道路,大大减弱了日军的攻击力和推进速度。
日本战史著作就此写道:
“8月29日至9月1日期间,连续晴天,昼夜气温达40C以上,天气酷
热。由于各条道路被彻底破坏,后方补给部队尾随困难,从而加重了士兵背
负粮弹的负担,因缺水发生大量掉队现象,很多士兵中暑。
道路情况比预料的还坏,特别是六安附近的道路完全被破坏,车辆部队
追随第一线极为困难。因此,第10师团特别将必要的部队改组为驮马部队,
以利作战。”
日军第10师团和第13师团上报的战况中自欺欺人,满篇都是中国军队
溃败的描述。然而,溃败逃命的部队居然能将道路破坏得如此彻底,世上似
乎没有这样的溃败。
东北军和西北军的阵地作战未必很成功,可破交成的效果非常显著,仅
仅几天工夫,日军赖以快速突进的机械化优势就被两条腿和四只马蹄所取
代。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战功?
宋希濂锐气正盛
自欺欺人的日军很快就撞上了硬茬。这块难啃的骨头就是在第二线阵地
严阵以待的第71军。第71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军长宋希濂中将年仅31
岁,却有14年的军旅生涯。黄埔系的将领大多都很年轻,外国人将他们视作
中国军队的少壮势力。这些人与旧军阀部队中混出来的将领们有所不同,一
般都是知识青年,出于爱国激情而投身黄埔,尽管他们后来分别置身于国共
两个营垒,出现了所谓“赤色黄埔系”和“白色黄埔系”的政治分野,但至
少在投身大革命之初,他们的革命和救国信念是基本一致的,正是基于这种
爱国主义,他们成为抗日战争中最令日本侵略者头疼的中国军人,宋希濂可
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宋希濂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富裕中农家庭。湘乡出名于晚清,曾国藩为镇
压太平天国,拉起了一支凶悍的湘军,其中许多官兵来自于湘乡,从此就有
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宋希濂在中学读书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23年12月,经中学里的共产党人推荐,宋希
濂与陈赓等同乡青年一起,自筹路费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
期学生。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及北伐战争,后被蒋介石送日本深造军事。
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使正在留学的宋希濂激愤难捺,立
即发动1000
多留日学生召开抗议集会,并任大会主席团主席。为此,日本政
府将宋希濂等组织者逮捕,几经交涉,始得获释。
1932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宋希濂驻防南京,任第87
师第26
旅旅长,
为支援正在淞沪浴血抗击日军的第19
路军,宋希濂代表全旅军官,上书军政
部,请缨杀敌。获准后,率全旅官兵赴上海参战,立下战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