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张海迪-美丽的英语 >

第20部分

张海迪-美丽的英语-第20部分

小说: 张海迪-美丽的英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andle(蜡烛) 
  grammatical(语法的) 
  hymn(赞美诗、圣歌) 
  martyr(烈士、殉教者) 
  mass(质量、群众) 
  master(主人、师傅、大师、硕士) 
  meter(米、公尺) 
  nun(修女、尼姑) 
  pope(罗马教皇、主教) 
  priest(牧师) 
  school(学校、学院、授课) 
  shrine(神龛、神殿、圣地) 
  temple(庙、寺院、礼拜堂) 
  verse(韵文、诗句、诗篇) 
  此外,还有一些词汇来自公元九世纪入侵英国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语言,这些也是我们的常用词,比如: 
  are(是、在) 
  band(带子、乐队) 
  both(两者、双方的) 
  die(死亡、消逝、熄灭) 
  egg(鸡蛋、卵) 
  fellow(家伙、朋友) 
  get(获得、变成) 
  give(给、授予、捐赠) 
  husband(丈夫) 
  law(法律、诉讼) 
  root(根、根源) 
  sister(姐妹) 
  sky(天、天空) 
  take(拿、取) 
  they(他们、它们) 
  their(他们的、它们的、她们的) 
  them(他们、它们、她们) 
  window(窗、窗口) 
  这些词汇对英语的语法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意思的是,有些外来词语,包括后来入侵英国的诺曼人(Normans)讲的法语,并没有覆盖原来的当地语言,而是和它一起共存下来,使用至今。比如: 
  ill —— sick(有病的,病态的) 
  nay —— no (不,否) 
  raise —— rear(饲养,抚养) 
  skill —— craft(技能,手艺) 
  skin —— hide(皮肤)
  在这一组词中,前面一列是外来语,后面一列是那时已经存在的当地语。 
  从上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英语所吸收的外来语大都比较简洁,易学易记,也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词语的吸收,使当时很多复杂累赘的本地词汇失去了生存的必要,后来就渐渐地消失了,而简明易学的新词语普及开来,它们对丰富那个时代英国的文化生活一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大量的外来语被英语吸收以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还有的与别的民族的词汇再次重组,加上不同的词缀和词根,就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这样一来,英语的词汇得到了极大的扩充。有的学者认为,即使是最全面的英语大词典(unabridged dictionary),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英语词收入其中,因为英语的词汇实在是太丰富了。 
  据说,最早的英语字母出现在公元五世纪,以后经过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出现了古老的英雄史诗,这些史诗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其中流传下来的就有著名的Beowulf(《贝奥武甫》)。其实这个故事是古代日耳曼人从欧洲大陆上带来的,它讲述的是瑞典南部一个高特族的民族英雄为人们降妖伏魔的传奇故事。大约到了公元七、八世纪,人们才用古英文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它因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早的典籍。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英语的发展真的有很多外来民族的影响,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英语是由古代日耳曼语的一支条顿语(Teutonic)演变而来的,这种说法也许还真有些道理。 
  英语从古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主要还是由于文艺复兴。著名的英国文学家杰佛里·乔叟(Jeffrey Chaucer)就是在当时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创作了英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著作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继他之后的,更有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成为彪炳千秋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极大地提升了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英语自身的贡献也是举世公认的。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英语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难得机遇,那么,它发展的另一个机遇则是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激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变革,新词语如同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生活方式一样层出不穷,从Darwin(达尔文)这个词引申出的词汇就有: 
  Darwinian (达尔文的) 
  Darwinism (达尔文主义) 
  Darwinist (进化论者、崇拜达尔文之学说者、达尔文的) 
  Neo…Darwinism (新达尔文主义) 
  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使辉煌一时的“日不落”帝国由盛转衰,可是英语却扩张到了全世界。不过,现在担当这一语言“巨无霸”的已经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了,而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America)。随着战后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上个世纪末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英语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的语言。有的语言学家说,现在全世界有大约十五亿人使用英语,这其中还不包括中国正在学习英语的几亿青少年和成年人。 
  简单地学习一段英语的历史,不难看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有它深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因此,语言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文化和时代的烙印。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这门语言的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中去深入地理解它,熟悉它,为最终使用它打下一点基础。从文化层面上说,语言又是文化的符号。语言中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它的历史渊源,也可以通过语言揣摩一个民族的文化禀赋,比如思维方式,哲学理念,大众的文化素养等等。英语是一种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语言,它吸取了外来语言文化中的许多优点,并且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加以凝炼,因此就成为世界上优秀的语言之一。 
  比如说,英语和德语相比,英语的名词没有性的区别,而德语的名词却有阳性、中性和阴性的区分;还有,英语名词单数和复数的变化相对比较简单,而很大一部分德语名词的复数词尾都要单独记忆;英语里没有格的变化,这就省却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繁复的变位和变格。再比如,英语的人称没有尊称、谦称之分,you可以译为你,也可以译为您;听者根据上下文或者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语气来判断是不是尊称,而德语里却有du(你)和Sie(您)之分。英语的主、谓、宾结构简单,意义明确,使语言简洁明了,很多表达和汉语相似,或者有相近的风格,比如: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所见即所得。 
  Rest is a good thing, but boredom is its brother。 
  休息是件好事情,无聊却是它的兄弟。 
  On earth there is nothing great but man; in the man there is nothing great but mind。 
  地球上唯一伟大的是人,人身上唯一伟大的是心灵。 
  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 
  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I am learning all the time,the tombstone will be my diploma。 
  我终生都在学习,墓碑就是我的毕业证书。
  英语这种兼收并蓄的特点,还使它易于创造适应新时代的新词汇。在今天的网络时代,英语的新词汇和短语大量涌现,让人目不暇接。比如: 
  biometric card (生物芯片身份证) 
  Karoshi (过劳死) 
  mouse potato(指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人) 
  OED Onlin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在线牛津英语词典) 
  Shopaholic (购物狂) 
  Tellyholic (电视迷) 
  比如,我最近从网络上看到,最新出版的OED收录了下面这样一些新词: 
  The new words added to the OED Online e from all area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ome cinema, homeshopping, and homeshopper have been added…High street as an adjective meaning “popular, mainstream” has also made it into the OED Online。 Feeding frenzy, herbal medicine, haircare, and vital force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latest update。 per, a person who habitually enters petitions in order to win as many prizes as possible and ping, the practice of entering numerous petitions in order to win as many prizes as possible, are two other new entries。 
  从上面这段话里,我发现英语的新词汇真是层出不穷,并且总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home cinema(家庭影院)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 homeshopping (在家购物)也很平常,high street 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词组,可是在这里却变成了形容词,意思是“流行的,主流的”。Feeding frenzy 是一个网上的游戏,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八个人玩,游戏的做法是给饥饿的小矮人拼命地喂食,不然他们就会饿死。还有herbal medicine(草药),haircare(护发),vital force(生命力)……不过,per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指的是那些特别喜欢参加竞赛和竞争,把奖章挂满胸前的人,我觉得他们应该叫做竞赛迷。 
  说到竞赛迷,我想起了…holic这个后缀,它可以构成很多新词: 
  HOLIC is a fun suffix, because you can make up examples for yourself; if you drink lots of coffee, you could call yourself a Coffeeholic; if you see too many films, then Movieholic; if you read books all the time, youre a Bookaholic; and so on。 See if you can think of some more to describe yourself and your friends。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很注意一些词的后缀,熟悉常用的后缀可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holic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后缀,比如,喜欢喝很多咖啡的人,就可以叫他咖啡虫;每次新片上映必去影院的人就是影迷;如果有人整天埋头读书,他就是书虫,等等。有时看见那些头发染成金黄、火红、鲜绿、碧蓝的人,我就很想给他们送一个fashionaholic(时尚迷)的称呼。 
  很多新词是紧贴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或者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发明的新词,很快就会出现在最新出版的词典中,成为流行词语,随着英语传播开来,比如有一篇文章说, 
  It’s thought that people like to get out of their formal work clothes, and so an American concept that is being popular in Britain is that of dress down Fridays or casual Fridays when employees are supposed to go to work in informal clothes! 
  现在一些人都不喜欢在下班后还穿着笔挺的西装或者职业装,他们喜欢穿得随便一些,像比较宽松的休闲服,好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恢复体力。可是,要是大家星期五穿着休闲服去上班,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我想象不出来。但是美国的一种着装观念现在英国也流行起来了,脱了西装的星期五,或者叫休闲星期五。啊,休闲办公室,还有休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