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

第56部分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第56部分

小说: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心火宫也,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形如莲花,未开丈夫至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心重十二两。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舌),在形为脉。心脉出于中卫。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且心为诸脏之主……心藏神亦君主之官也,亦曰灵台。心之为噫,雷气通于心,于液为汗。肾邪入 心则多汗。六腑小肠为心之腑,小肠与心合为受盛之腑。五官舌为心之官,心气通则舌知五味,心病则舌焦,卷而短不知五味也。心合于脉,其荣色也……血脉虚少而不能荣于脏腑者,心先死也。为南方,为夏日,为丙丁辰,为巳午……其性礼,其性乐。心之外应南岳,上通荧惑之情。心合于小肠,主其血脉,上主于舌。故人之心,风者,即舌缩不能语也;人之血壅者,心惊也;舌不知味者,心虚也;多忘者,心神离也;重语者,心乱也;多悲者,心伤也;好食苦味者,心不足也;面青黑者,心冰也;容色赤好者,心无他恶也;肺邪入心则多言。……心之有疾,当用呵。呵者,心之气,……呵能静其心,和其神。所以人之昏乱者多呵,盖天然之气也。故心病当用呵泻之也。《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道藏》第6册,第688~689页。    
    从这段论述来分析,胡?对《黄帝内经》相当谙熟,故能以简炼的笔触将心这一脏器的生理结构、功能及主要病理特征一一阐明,为进一步结合心脏诊断之法来确立心脏炼养祛病之术奠定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其余肺、肝、脾、肾、胆各节皆如此,故不难看出胡?对医学理论的重视。这种将“明医理”作为“说修行”的先决条件,使道教养生方术能够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医学理论基础之上,意义重大。综合养生也是《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书的思想特点。《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的编写体例特点是:“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医理,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忌”依次叙述,将药疗、食疗与导引、服气、咽液、叩齿之术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某一脏腑的综合养生法。《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书篇幅不长,但序述井然有序。全书按脏腑分为六节,每节先绘一图,在根据脏腑理论简要说明该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次论述修养法、相病法、处方、行气法、月食禁忌法和导引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全书中贯穿了一条综合养生的思想。综合养生是道教养生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在宋元道教医学和明清道教医学中也表现的十分突出,本书下面还将论述。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宋元明清道教道教医学养生思想(1)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医学养生理论与方法日趋完善,体系更加合理和科学化。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带有总结性质的道教医学养生专书,其中五代、宋元道教养生著作的代表作有栖真子施肩吾述的《养生辩疑诀》、茅山处士刘词集的《混俗颐生录》以及佚名的《太上保真养生论》等,南宋曾訸的《道枢》、元代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颇具特色和代表性;此外,全真道、净明道的一些传人也著有大量的医药养生著作。例如全真道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净明道四祖赵宜真的《仙传外科集验方》也是这一时期有影响医药养生著作。等。随着道教养生实践的发展,道教养生理法也日趋合理和科学化,由过去偏重于某一方面或技法而逐步走向全面、综合性的养生阶段。    
    明清之际,道教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一方面,由于明清道教发展式微,道教医学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明代道教医家占同一时斯医家比率只有七二%,而清代知名道医人数则大为下降,道教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都远远不及从前。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千百年来,道教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防病祛疾经验知识已相当丰富,其独到的养生理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道教医学本身所内蕴的养生保健功能日益为世人所认同,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青睐。这一时期医家普遍重视道教养生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带总结性特征、汇集历代道教医学精华的医学养生著作,道教养生方法被医家更为广泛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明代陆西星的《方壶外史》、尹真人高弟的《性命圭旨》、冷谦《修龄要旨》、周履靖《赤凤髓》、高濂《遵生八笺》、粘本盛《道养全书》、马齐的《陆地仙经》、金倜庵的《房中八段功》、柏鹤亭的《神仙济世良方》、祝登元的《心医集》、天休子的《修昆仑证验》、叶志洗的《颐身集》、席裕康的《内外功图说辑要》、杜巽才的《霞外杂俎》等等,也都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道教医学养生著作。这些养生著作多切合实用,其治病疗疾的针对性较强,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表明道教医学的精华已逐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大潮之中。受篇幅所限,下面我们仅就这一时期的道教综合养生思想、性医学思想进行讨论。    
    1道教综合养生思想    
    道教综合养生的思想的提出,首先是针对道门某些偏修行为而言的。五代道教学者施肩吾在《养生辩疑诀》中就针对热衷服食金丹或孤修深山服气绝粒的偏修行为作了批判:    
    不知虚无恬淡妙用之理,徒委志于寂默之间,妄作于形神之外,是谓无益之用,非摄生之鸿渐也。且神由形住,形以神留。苟外迁形,亦难保抑。又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顺逆之宜,久而服之,反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养生辩疑诀》,《道藏》第18册,第559页。    
    施肩吾认为,深山独居、绝俗偏修一事有违天地阴阳运行之理,难以真正达到“保气栖神” 的养生目的。孙思邈在养生方略上也主张“兼百行”,提倡综合养生。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中指出:    
    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服饵足以遐年。《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养性序第一》。    
    孙思邈认为养生要“兼百行”全面进行,他在书中还引《黄帝内经》“上古之人”的养生思想来说明养生大法,即要遵循“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度,不妄劳作。 ”这样才能做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综合养生思想也体现在茅山处士刘词所集的《混俗颐生录》一书中。《混俗颐生录》是刘词根据自己二十年的日常摄生经验写就的,全书分“饮食消息第一”,“饮酒消息第二”、“ 春时消息第三”、“夏时消息第四”、“秋时消息第五”、“冬时消息第六”、“患劳消息第七”、“患风消息第八”、“户内消息第九”、“禁忌消息第十”十个部分,分别就春、夏、秋、冬四季随时养生之法及患病、日常居处、生活禁忌等养生事项予以概述。    
    刘词认为:“凡居深山,处穷谷,与猿猱为侣,逐麋鹿为群,弃寰中之美乐,食NFDA1餐霞,保寿齐于天地者,万人中未有一二哉。稍能于饮食嗜欲间消息之,则无枉横之虞也。 ”《混俗颐生录序》,《道藏》第18册,第512页。所以刘词所总结的养生之法多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贴近人伦日用,有很强的实用性。    
    道教医学综合养生思想在南宋道教学者曾訸《道枢》尤为典型。曾訸,字端伯,自号至游子,福建晋江人,南宋初道教学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记载:“曾訸,字端伯,晋江人,……初为尚书朗、直宝文阁,奉祠。博学能诗。闲居银峰,集百家之说,类撰成书。可以资治体,助名教,供笑谈,广见闻者,凡六百二十余种。自号至游居士。又采诸家修炼之术,为《道枢》百二十篇,独摈采御之法,以为残生害道云。” 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曾訸博学多识,著书颇丰。晚年潜心道教养生之术,于绍兴年间纂集《道枢》,对南宋以前的道教炼养方术作了系统总结,在道教养生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其医学养生思想有以下二点突出之处。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宋元明清道教道教医学养生思想(2)

    其一,博采众家养生精华于一炉。考“道枢”一词,典出《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6页。枢,要也。曾訸以“道枢”为书名,蕴涵博采道术精要之义。正如其所言:“古先至人立言如林,以道博观,则钩其沉。”《道枢》卷二《集要篇》,《道藏》第20册,第617页。现今《道藏》本四十二卷内容也体现了这一特色。《道枢》共一百零八篇。多为辑录诸家养生精华,并根据作者本人修炼心得,予以点评。粗略统计,全书征引的著述达百种之多,上自汉魏两晋,下迄北宋,洋洋大观。书中许多篇名还径直取自原作,诸如《坐忘篇》(上、中)、《参同契篇》(上、中、下)、《枕中篇》、《阴符篇》、《西升篇》、《玄纲篇》、《真诰篇》、《黄庭篇》、《入药镜篇》(上、中)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訸在《道枢》一书中不仅荟萃了道门养生理法的精要,而且还撷取儒、释二教修心养性之理进行论说。例如卷三十《九仙篇》中就引六通国师(曾訸自注谓“一行也”《道枢》卷三十《九仙篇》,《道藏》第 20册,第766页。)之语多达八处之多;又如在卷三《碎金篇》中,曾訸点题云:“漆圆之玄,竺乾之宝,均乎正心,与儒同功。”《道枢》卷三《碎金篇》,《道藏》第20册,第617页。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曾訸在养生方面融通儒释的倾向。    
    其二,在养生技法上,曾訸主张以内丹炼养为主,辅之以存神、守一、导引    
    、按足NFDD2、服气、胎息诸法。作者在全书首篇《玄抽篇》开宗明义地指出: “心劳神疲,与道背驰,冥心堪然,乃道之几。”《道枢》卷一《玄轴篇》,《道藏》第20册,第610页。道出了心性修炼乃养生修道之要旨。《道枢》一书采撷的内丹炼养著作甚多,其中尤以钟吕一系内丹著作为甚,并且为以《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作为全书的总结,由此可见曾訸对钟吕丹法的重视。    
    曾訸编纂《道枢》,并不仅仅只是将前人养生理法提炼钩沉,而且还结合个人修炼心得予以融会贯通。书中《周天篇》、《水火篇》、《坎离篇》、《服气篇》、《五行篇》就集中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内炼心得与养生思想。曾訸认为内炼必须掌握火候,当明水火既济、坎离配合之法。如关于火候,云:“内丹之基,资火乃成,周天之度,勿失常经。” 《道枢》卷七《火候篇》,《道藏》第20册,第646页。表明了掌握火候的重要性。又如在《枕中篇》,曾訸指出存神守一的养生意义:“空窍不守,邪乃为哉;精神内存,病安从来。”《道枢》卷十三《枕中篇》,《道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