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的身体-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期,几乎没人相信这个已经成为“咸鱼”的品牌会有翻身的一天。
现在,该谈谈Tom Ford了。这个漂亮的小伙子1986年毕业与纽约的PARSONS设计学院。当他发现建筑设计要和很多公文和法律条例打交道时,便转向时装界求发展。1990年,他离开纽约来到欧洲,说服了GUCCI当时的创意总监Dawn Mello,成为她的一名助手。那正是GUCCI最混乱的时期, INVEST CORP。 于1993年买下GUCCI的全部股份后,派了原GUCCI美国分公司的总裁Domenico De Sole到意大利总部任COO。De Sole到任后接到来自Maurizio的第一个指令:开除Tom Ford。
第三部分:时髦青年的精神偶像汤姆·福特的古琪新语(2)
所幸的是De Sole没有那么做,尽管他对Ford同样并无好感,但以GUCCI当时的状况,他想不出Ford走了,还有谁能更好地接替他。
1994年接任GUCCI创意总监的Tom Ford可谓临危授命,更糟的是他在1995年推出的第一个设计系列就惨遭失败。一番闭门思过后他得出结论:作为创意总监,他再也不必顾虑别人的想法了。他要为所欲为。
1995年3月,正在进行中的米兰秋冬时装展上爆出冷门:Tom Ford设计的一款深兰色天鹅绒紧身直筒裤配果绿色绸缎衬衣、外加苹果绿mohair短大衣的套装,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很快,麦当娜打来订购电话,指明了要同一个版本的深兰色丝绸衬衫,并穿着它登上MTV音乐大奖的领奖台。从此,这位天后级人物做定了GUCCI的拥 ,在她的带领下,GUCCI的时装发布会上总是坐满了欧美的明星名流。Tom Ford趁热打铁,耗资2800万美元的的摄影广告以强大的攻势投向市场,使重生的GUCCI在世界范围大放异彩,他本人也如明星般一夜窜红。
1998年,Helen Hunt穿着GUCCI的天蓝色露背晚装登上奥斯卡领奖台,领取最佳女主角奖;1999年,当她作为颁奖人出现在奥斯卡的红地毯上时,穿的还是GUCCI的时装——那是一款经典的水晶镶边银色晚装,高雅而富有朝气。GUCCI俨然成为青春的代言。
1999年秋冬,Tom Ford的设计再次领人大开眼界,那些精美的皮衣皮裤,将当代“波希米亚”人改装成流浪的贵族。其中一款黑色高领皮衣,将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却通过精妙的剪裁,表达出摄人的性感。这一年,GUCCI收购了时装界的大哥大伊夫·圣·洛朗,38岁的Ford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其创意总监。
Ford到底有多红?除了在洛杉矶、伦敦、巴黎和德州老家的豪摘宅外,据说几年下来他的身家累计已过亿万。
1、衣冠明星
第三部分:时髦青年的精神偶像衣冠明星
早期电影史上,一个女演员拥有服装的多少,有时会决定她的上镜次数。也就是说,当导演腆着脸皮对你说“亲爱的,这个角色并不适合你”时,很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的衣服比别人少了几箱。不必感到委屈,因为那时还没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而导演又不能无视服装对影片的影响。
服装设计师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产生的,当大明星们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再也没时间逛时装店,没时间浏览最新的时装杂志,甚至连看一眼橱窗陈列品的时间都没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才应运而生。这其中,爱迪斯·海德(Edith Head)是那一时期最著名和最多产的设计师之一,在她长达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为500多部电影设计过戏服,这些影片包括耗资巨大的《Vertigo》、《All About Eve》、《The Sting》、《Sunset Boulevard》、《Airport77》等。
海德在设计方案之前,总是仔细地阅读剧本,与制作人员谈话,了解每一位演员对角色的看法,然后再与艺术总监、设备师 、灯光师及导演进行交流。不仅如此,她还会研究场地的气候条件、演员的经济状况以及他们的个性等。她相信电影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应有视觉与逻辑上的互补性。为电影提供时尚和漂亮的服装贯串了海德的一生,你无法想像她是怎样在《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一片中同时为四万名临时演员设计戏服的;而在为导演Demille工作期间,又戏剧性地被饥饿的大象吃掉了刚做好的服装。
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默片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一系列麻烦的开始,因为那些容易发出声响的面料和饰物——比如“沙沙”作响的塔夫绸、叮叮铛铛的串珠手镯——再也不能使用了;彩色影片的诞生也带来新的问题,由于特艺彩色印片法会让戏服看起来过于华丽,所以演员们总是抱怨,她们的风头让衣服给抢去了。事实也的确如此,1932年,当琼·克劳馥穿着带垫肩的套装出现在的《Letty Lynton》中,纽约Macy′s百货公司中的类似服装,一年内就销售了五十万件。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件令人扫兴的事发生在夏奈尔的身上。1931年,好莱坞的一个摄制组出价100万美元,请可可·夏奈尔为影片《Tonight Or Never》(《今夜不再来》)设计全套戏服。然而影片放映的时侯,一种更加时髦的长裙流行起来,Chanel的服装已成为昨日黄花。
这次惨痛的失败令好莱坞心有余悸,很长时间不再敢与设计师冒然签约。不过,一些大的摄制组仍然允许明星在一些著名的时装工作室购买时装。此外,他们偶尔也会派一些大牌的明星到巴黎购物,顺便做一下预先的宣传。1925年,Gloria Swanson(格洛瑞尔·斯旺森)即在捧回裘皮及其他时装的同时,在巴黎的时装店抛下了25万美元。
当好莱坞进入它的巅峰时刻,影星们的银幕形象开始向生活蔓延: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嘉丽莲·丹露……这些公共的玫瑰与时装相互簇拥着,创造出服装史上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
第三部分:时髦青年的精神偶像梦露的大腿
梦露的大腿是在电影《七年之痒》中得到展现的,同时展现的,还有人们的窥视欲望,以及整整一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当玛丽莲·梦露穿着那条著名的白裙子站在地铁的通风口上,一股自下而上的风将她的裙子吹过头顶——好莱坞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一刻瞬间定格:全世界的男人都见识到了那双大腿,完美的大腿!20世纪的性感女神由此诞生。
明星与时装的成功合谋,造就了电影史上一个又一个神话。梦露的神话从他认识米尔顿·格林的那天开始。1953年8月的一天,摄影师米尔顿·格林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停车场里遇见一个刚刚被炒了鱿鱼了小演员,这个人就是玛丽莲·梦露。不管“福克斯”对梦露的演技怎么看,格林的看法很简单,那就是一个星期只付给梦露1500美元的报酬多少是低了点。他建议梦露和他合作,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
1955年1月,玛丽莲·梦露穿戴着格林为他选定的钻戒和奶白色羊绒大衣,一头黑发染成轻盈的铝白色,出现在“玛丽莲·梦露电影制片公司”的开业仪式上。这一性感形象的全新打造,使那个原本看上去多少有些没头脑的傻姑娘,一夜之间成为好莱坞最抢手的性感明星。
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私生女,1926年出生的玛丽莲·梦露和夏奈尔一样,有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她曾做过十二个家庭的养女,遭受过形形色色的虐待和凌辱:有的家庭拿威士忌酒瓶给她当玩具,有的把唱《耶苏爱我》当成对她的惩罚,还有的家庭用磨刀的皮带抽打她。16岁的时候,她便和一个大她很多岁的男人结了婚,并学会了如何在墨菲床(不用时可折起放进墙壁的床)上富有性感。尽管这次可怕的婚姻很快就结束了,但她从此患上了慢性失眠症,说话也变得结巴起来。
与夏奈尔不同的是,对这段历史她选择了闭口不提,而不是胡编乱造。所以,当她在功成名就之后,捧着夏奈尔的香水对媒体说“睡觉的时候,我只穿夏奈尔5号”时,显得特别的天真和可信。这番话让所有的男人想如非非,也让“夏奈尔5号”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香水。
一个只穿香水睡觉的女人——她应该有一头银色的卷发,穿白色的露背晚装。她的脸微微仰起,这样可以在俯视的时候让浓密的睫毛迷人的下垂,眉毛则挑逗的上扬着,半张着轮廓丰润的嘴唇,唇边有一颗黑痣——性感的标志,位置不能弄错,在左边。
这就是梦露,20世纪性感女神的标准造型,据说她每次出门,要提前3个小时来化妆。对此她的解释是:“我唯一关心的人就是那些在时代广场的大众,他们聚集在影院门口,在我进入的时候他们无法靠近,如果我化了淡妆,他们永远不会看我,因此我的浓妆是为了他们。”
梦露的大腿,梦露的浓妆,梦露的香水……,这一切都是为男人准备的。而男人们的欲望也反过来造就了一个梦中的女人,这个女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将引起时尚界的阵阵骚动,并迅速催生时装店里的销售奇迹。
第三部分:时髦青年的精神偶像不朽的赫本
1961年,当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穿着纪梵希为她设计的黑色裙装,戴着黑色的长手套和蒂凡尼(TIFFANY)珍珠项链,挽着高高的发髻,一手拿着咖啡杯,一手捧着羊角包,出现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款小黑裙立刻和赫本一道,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丰碑。
赫本与纪梵希的梦幻组合为20世纪60年代的时装树立了一个优雅的样板。他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联手打造的一系列形象令人至今难忘,尤其是那款小黑裙,通过赫本的经典演绎,成为所有时尚百科全书和时装编年史上必提的一笔。除此之外,纪梵希为赫本在《龙凤配》《下午之爱》、《千面丽人》、《巴黎热情似火》等影片中设计的戏服,均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时装只有和明星联姻,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出它的大众意义。
奥黛丽·赫本的着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审美趣味,无论银幕上下,她的举手投足之间总能折射出令人叹服的优雅与美感,她的童花式发型、卡普里长裤、黑色的高领毛衣和平底浅口鞋,长期以来被视为高贵与时髦结合的完美典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时尚潮流。此外,还有一件小东西几乎贯穿她的一生,那就是她几乎从不离身的大型黑色太阳镜。忠实记录这副眼镜的两帧剧照分别出自《罗马假日》和《蒂凡尼的早餐》,最后一次出现则是为《浮华世界》杂志拍摄封面的时候。并不是每个小脸庞的明星都有勇气尝试这螳螂式的阔边眼镜的,奥黛丽·赫本的过人之处在于,她不仅把一副模样古怪的眼镜戴得风情万种,更将其提升为个人形象的独特标志。
1989年,赫本在她最后的影片《直到永远》中,以一个天使的形象退出影坛。此后,她担任起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亲善大使的角色,穿着纪梵希为她制作的一系列麻质衬衣,出现在埃塞俄比亚、孟加拉或其他非洲国家的儿童中间。她与纪梵希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就是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冬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