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谭集-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引起了“上官”的关注。文学的社会效果达到了,可惜李氏没有充分利用
它,这也许是古人的醇厚之处。从公关角度看,这首“诗”是成功的,因为
它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并表示了同情;从文学角度看,由于作者的自我
招供,则贻人以笑柄,被认为是假冒伪劣作品的典型,被批评家揪出来示众。
平心而论,这类作品并非只此一篇。它们大多散布在许多诗人词人的作品集
中,甚至被文学史家勾稽出来,作为研究他们生平家世的历史资料,到处被
人们引用呢!
当然,夸大自己的痛苦、诉说自己的不幸只是投赠干谒诗的一种方法,
其他方法还很多,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关键是引起对方的关注,
这要出奇制胜,正如当今做广告,以引起大众注意为目的。哪怕这个“注意”
是令人讪笑、讨厌、甚至痛恨也好,最怕的就是平淡无奇。前几年“统一面”
刚在电视上做广告时,真是令人“惨不忍睹”(让一个京剧花脸在荧屏上翻
跟斗),许多人表示讨厌,写信向电视台反映。后来策划人说你“不忍睹”
也睹了,即使讨厌也记住了,这就是目的。写公关“诗”也是如此。唐代卢
延让奔走豪门、投赠干谒数十年,如石沉大海,到老还是个白丁。于是他在
投赠诗文中写了一些如“饿猫临鼠穴,馋犬舔鱼砧”之类的怪句。这些马上
流行起来,被达官贵人们所哄传,被人推荐,当年考上进士。此后他对人说:
“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力于猫儿狗子也。”晚唐李昌符也是久不登第,于
是他下了一番调查研究的苦功,侦探得长安公卿权贵家中婢女仆人的隐私,
写作《婢仆诗》五十首,马上传遍长安(这种手段与现今记者揭示歌星影星
隐私以饷读者是一个路数,可见古今英雄所见略同),气得那些婢仆“怪骂
沸腾,尽要掴其面”。在这种沸沸扬扬的氛围中李昌符也中了进士。为什么
不直接写公卿权贵隐私呢?那不是更有轰动效应吗?如果李昌符真的这样写
了,那不是“尽要掴其面”的问题,而是要掉脑袋的,更不用说中进士了。
李昌符是颇能掌握分寸的。他揭的是那些既能引起人们兴趣,而事主又对他
无可奈何的“春娘”、“秋菊”、“春花”之类。她们永远是社会新闻的热
点,但又没有惩治制造“热点”人物的能力。可见李昌符等人工于心计。古
代没有报刊、广播,更无电影、电视,卢延让、李昌符们,尚能把自己推销
给社会,引起高层人物的关注,他们的许多不拘一格的手段是值得公共关系
专家们研究的。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浦松龄在其名篇《马介甫》之后评论说“惧内,天下之通病也”。这恐
怕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古往今来“惧内”或用
句通俗的话说“怕老婆”的笑话那么多,并为人津津乐道,而“怕老公”的
故事即使不是绝响、也很少听说呢?这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
才是新闻的新闻学原理一样,常态的东西很少为人们关注,而非常的事情才
能挑起人们的兴趣。自古以来,夫为妻纲,老婆怕老公,被视作理所当然;
反之则构成了笑料。因此,可以说“惧内”引人发笑是男权社会的独特心态。
把怕老婆写得淋漓尽致的要数《聊斋志异》中的《马介甫》。
小说中的杨万石简直是畏妇如虎,达到闻风丧胆的地步。即使吃了狐仙
马介甫给他配制的、烈性的“丈夫再造散”也没有用。只在药刚下肚,如烈
焰中烧,叫喊雷动,打了老婆一顿;药劲一过“嗒然若丧”,马上蔫了下来。
老婆故态复萌,对他加倍地虐待,还不如用药以前,完全辜负了马介甫的期
望。杨万石真是个未被阉割的“中性生物”。
一般说来男子高大强壮,女子娇小力弱(革命现代戏中女样板除外),
两相对打,男子在生理上占优势(当然练柔道、跆拳道、摔跤、擒拿的女斗
士不在此例);又有周公制定的礼教为其伦理后盾(东晋指挥淝水战役的谢
安石的夫人刘女士对此就颇持异议,她说如果周姥制礼当不会如是偏袒男
性)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为什么还会弄得乾纲不振、阴阳颠倒呢?如果仿照
现在流行的学术规范去一一分析个案,可以推导出无数原因来,俗话说家家
有本难念的经嘛!但大体上不外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是社会地位的不同,如山西梆子《打金枝》中的公主与驸马郭
暧,在家是夫妻,上殿论君臣,小道理(家)要服从大道理(国),自然,
丈夫在妻子面前就直不起腰来。又如妻子在社会上是女强人,一呼百诺,从
者云集;那么丈夫自然不免要心甘情愿地在家当“男弱人”,因为妻子颐指
气使成了习惯,这种惯性如无特大的阻力,根据牛顿定律是一直要运动到家
的。
更多的恐怕是内因。老公对老婆爱之至深,或在爱上颇感歉疚,见到老
婆就感到不知如何爱戴才好。如果女方不能正确对待,以立“阃威”为荣耀,
老公因爱生怜,因怜生怕,久而久之,积重难返。用老北京一句土话说,就
是“登着鼻子上脸”。当然,这话本身又是站在大男子主义立场上说的。
蒲松龄另一篇描写惧内的小说《江城》,就把这种现象写得活灵活现。
小说中的高蕃与女主人公江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互相爱慕,经过
与家庭的斗争结为夫妇,照理说这种近于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夫妇应该是十分
美满的。可是谁想“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生以爱故,悉含忍之”。长此
以往,娇妻成为悍妇,由怒而威、由威而打骂,乃至以刀用刑。这不论用“大
清律”,还是用现今法律衡量,都触犯了刑律。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由
于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的低下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虽然当事者未必能意识到
这一点。
这种惧内现象,文士多以“季常癖”称之。其来源是苏东坡的《寄吴德
仁兼简陈季常》中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
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此四句诗令读者忍俊不禁。这位“龙丘先生”(陈
季常别号)倾心禅学,谈空说有,探讨佛法,是何等的严肃,想来也有一大
把年纪。可是听到妻子大吼一声,拄杖落手,茫然不知所措,又是何等的滑
稽。有人心存忠厚,认为以狮吼:喻佛法,并非指其妻,这种解释有两点难
以讲通,一“河东”一词便无着落(陈妻为柳氏);二和“拄杖落手”难以
连贯,我以为还是解释为陈氏之妻大吼为当。当时的社会舆论是熟知陈季常
惧内,处于南北宋之交的赵次公注苏诗时说:“河东狮子事,有王。。字达观,
尝从先生游,为次公言,季常之妻柳氏最悍妒,每季常设客,有声妓,柳氏
则以杖击照壁,大呼,客至为散去。”赵氏是严肃的注家(他还有杜诗注本,
也很严谨)决不会捕风捉影。丈夫请客,如宴会上有歌妓演出劝酒,这位夫
人竟然不怕开罪来客,以杖敲击屏风,使得客人不欢而散。因此,季常惧内
的笑话,在文人士大夫圈内是尽人皆知的。黄庭坚在给陈季常的信中也曾开
玩笑地说:柳夫人时需医药,想来您晚年已渐渐对清净之乐感兴趣,不新纳
姬妾,夫人还有什么忧念而患病呢?虽是写柳氏之妒,可以想见她对丈夫管
教之严。陈季常也是很浪漫的,少时羡慕游侠。在遨游名山大川之时,常以
马驮妓随之,柳夫人对他的防范也是人情之常。这种丈大惧内是由于男女不
平等,妻子不满意丈夫纳妾造成的,柳氏虽有些变态,其情可悯。这和杜甫
在《可叹》一诗中所写的王季友不同。诗云:“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
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
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屩,好事就之
为携酒。”王氏更是一个可笑的角色,他诗书满腹,循规蹈矩,说起话来引
经据典,可是穷得靠卖屩为生,朋友相望,须自备酒饭。其夫人柳氏还把他
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最后把丈夫逐出家门,这样的女人在什么时候也是被
谴责的对象。苏诗“河东狮吼”一句,典虽出此,但两个柳氏对丈夫的态度
是不同的。
《全浙诗话》记录了清初诗人毛奇龄一段轶事,亦述夫妻不睦之事,直
令人喷饭,言毛氏:“凡作诗文,必先罗书满前,考核精细,才伸纸疾书。
夫人陈氏以先生有妾曼殊,性妒悍,辄詈于前曰:‘尔辈以毛大可(奇龄字)
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必獭祭乃成。’先生笑曰:‘动笔一次,展卷
一回,则典故纯熟,日积月累,自然博洽。’”“又尝僦居矮屋三间,左列
图史、右住夫人,中会客,先生作诗文,手不停笔,质问之士,随问随答,
井井无误,夫人在室中詈骂,先生复还诟之,殆五官并用者。”事虽出于毛
氏纳妾,但当场出丈夫的丑,在室中夫妇对骂,实在有损于这个大学者的形
象,亦可见清初士大夫之窘况,令人想到《儒林外史》中的情节。在贫困中
夫妇和乐,共度危难,丈夫生活严肃,妻子贤慧,在古代大诗人中,当推杜
甫。这在浪漫风气很盛的唐代是不多见的。
话说游民
被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
去年我提出《游民文学与游民文化之关系》的课题,得到中华社会科学
基金的资助。一些朋友与同行觉得这是个新问题,实际上我在1994 年曾发表
《论〈水浒传〉的主导意识——游民意识》,便是这个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1990 年我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流民》(原名为《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被编辑误改),此书便是这个课题最初的、极不成熟的论述。
早在“五四”时期,杜亚泉先生就关注过游民与游民文化的问题。王元
化先生在其《思辨随笔》的《游民与游民文化》条中说:“杜亚泉在《中国
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的原因》(1919)一文中,将中国历史划
分为三个时期,以大量的篇幅谈到游民与游民文化问题。他说游民是过剩的
劳动阶级,即没有劳动地位或仅作不正规的劳动。其成分包括有兵、地棍、
流氓、盗贼、乞丐等。游民阶级在我国社会中力量最大,他们有时与过剩的
知识阶级中的一部分结合,对抗贵族阶级势力。。。游民和知识阶级结合,
就产生了游民文化。这种文化以尚游侠,喜豪放不受拘束,不治生计,嫉恶
官吏,仇视富豪为其特色。”杜氏还认为知识阶级缺乏独立思想,达则与贵
族同化,穷则与游民为伍。虽然我们不一定完全同意杜亚泉先生的意见,但
他是较早提出游民文化的学者,其中一些论点对我也有所启发。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垂直的等级序列构成的宗法社会,其基础是由士农工
商四民组成的。他们的身分与职业是世代相传的,又有大体不变的固定居止。
也就是说四民、特别是农民,像树一样被栽种在他所在的土地上。他们的职
缘(因职业需要而发生关系的人们)关系、地缘(因居住而发生关系的人们)
关系、亲缘关系都在他们居住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