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 >

第1部分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第1部分

小说: 桃花 -象牙塔内的物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从购买正版图书开始
本图书由aitxt为您整理制作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录aitxt

  作者张者访谈录

  张者访谈 :为你奉茶看《桃花》(1)

  记:在《桃李》之后,它的姊妹篇《桃花》时隔五年之后才与读者见面。为什么?
  答:当时《桃李》出版后,有朋友就催促我赶紧写姊妹篇,趁热打铁呀,这样卖的肯定好。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后来还是没有去动笔,不是我写不出来,校园故事太丰富了,写是没问题,只是我不想简单的重复,有些问题还没想透。特别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一些思考,自己也处在矛盾之中。我不会为了卖的好能挣钱去写作,在中国靠卖文为生能挣几个钱?要未来挣钱我就不会写作了,我能干的而且能挣钱的事很多。当年没动笔并不意味着心里放下了,其实心里一直没有放下,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五年后写《桃花》当然有新的思考,我的思考都在作品里了。
  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其实是很有感伤情调的。这也是你为这部长篇小说定的基调吗?感伤什么?
  答:感伤的确是作品的一种基调,只不过我所表现的感伤和人家的不一样罢了。有写作品的感伤会让人喘不过气,就像浓雾将你包围。我表现的感伤是在阳光下的感伤。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大家嘻嘻哈哈好像心情都很好,可是当自己一转过脸去,心中就有一种痛,这种痛是什么呢?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你也无法向任何一个人去说,你给师弟说你的感伤,师弟会笑你酸;你给师姐说你的感伤,师姐会笑你傻。这年月朗朗乾坤的,你去说感伤,这不合时宜呀。这是一个连感伤都无处说的世界,开放的桃花不仅仅笑春风更笑你。
  记:“人面不知何处去”,这里面似乎还含有着寻找的意味,虽然有点茫然,不过在找,你的小说中也有着某种寻找的意图吗?
  答:寻找一直困惑着现代人。其实有时候你也说不清楚在寻找什么?我一个朋友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在当地也有一个固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可是,他却抛家弃子,辞职来到了北京。我问他你这是干什么?他说我不能再那样生活下去了,我要寻找一种东西。寻找什么呢?说不清楚。他的寻找的确是一种茫然,可是又不能不去寻找,又不甘心。在小说中我给我的师兄安排了一种寻找,师兄成了一个女人艳遇,被借种了,女人从此消失了,师兄开始寻找,寻找他的孩子,寻找他的尊严,寻找他的责任,他的寻找毕竟还有一点隐隐约约的目标,师兄的寻找也花出了代价,可是却无果而终。
  记: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来介绍这篇小说,您会怎么说?
  答:用一句话概括一部小说,不是概括的不全面就是小说写的太单一。如果看过《桃李》的人,我只能说这是《桃李》的姊妹篇;如果你没看过《桃李》的,看了《桃花》肯定想看《桃李》。这是写大学校园内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小说,有爱、有恨,有性,就是没有了纯情;有坚守、有放纵、有寻找,就是没有信仰。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无奈的熬着。
  记:因为小说给人的感觉太真实了,所以,读者一定会想,那就是真实的。请问,究竟是不是您的亲身经历呢?还是,仅仅是艺术的真实?
  答: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老生常谈了。其实生活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现实社会的生活,一种是内心深处的生活。我一直在努力着试图把这两种生活同时在小说里表达出来。在社会生活方面我大胆地用了一些真实的案例,比方在股民中引起震动的“王小石案”,比方说中国股改的进程,这些都是社会新闻,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在校园故事方面,很多校园故事也都是真实发生的,如果你生活在校园内有些故事俯拾皆是。比方师兄为了守住自己的女朋友,让他老乡研究“钟情药”,比方姚博士被借种,这只有在大学校园才有,而这个故事我是在和校友们喝酒时听到的。贴近生活写小说是一种增加了难道的写作。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大家都听说的故事你怎么才能用小说把其表达出来,这就是难度。有难度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有痛苦,如果要享受一种叙述,那就离现实生活远点,通过想象的写作,是一种有快感的写作。我写《桃花》就没有我写抗战小说《零炮楼》有快感,虽然抗战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
  记:有人评价您是中国当代文坛宝贵的收获,《桃花》将会成为2007年最好看的小说。对此,您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不能问我,自吹自擂不好。有一点我敢肯定,当你翻开《桃花》时,你可能无法合上。在书中为了控制节奏,我有意设置了一些阅读难度,但是你还是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书好看不仅仅要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关键是语言。小说是语言带着你向前走的,这就和影视作品用画面带着你向前走一样。情节其实只是背景,情节是为语言服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忘记情节,但是,当你读完后情节故事却会历历在目。
  记:从作品本身来看,不仅可读性强,故事好看,特别吸引人,而且,您暴露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您认为,这样的小说会被市场认可吗?
  答:我认为并不矛盾。马尔科斯你说是严肃作家还是畅销作家,他不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过这么多年了,最近新版的《百年孤独》每秒钟都能卖出一本。我想一本书不但要畅销还要长销。单纯的追求畅销是不可取的,但是,有意写一些晦涩的让人看不懂的东西也是不可取的。作家没有畅销作家和严肃作家之分,只有好作家和差作家之分。单纯的畅销可以通过炒作一时达到目的,但过了那个时间段书就成垃圾了。一本书的好坏要靠时间检验,需要口碑,需要口口相传。
  记:您的小说语言非常幽默,尤其是表现痛苦时的那种黑色幽默,有很强的震撼力,您是否认为这是当代生活的真实现状?痛并快乐着的一种真实现状?
  答:现在大家都活的不容易,压力也很大,会痛苦、会忧伤,但是无论怎样你总要活吧,所以,现代人需要幽默,需要减压,需要那一笑了之。我认为“痛并快乐着”不是一种幽默状态,“痛并快乐着”先有“痛”然后才“快乐”,是对痛的一种享受。这是一种真诚和自我牺牲的状态,是一种信仰,为了一种信仰既便是痛也是快乐的,这其中包含了一种隐忍、一种忍耐。这应该是上个世纪末的社会生活状态。
  当代生活的真实现状是“快乐并痛着”。这种状态和“痛并快乐着”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快乐并痛着”才是一种幽默状态,这是我作品中表达的状态,也是当代生活的真实状态。在一种欢乐中的痛苦,是一种苦笑。能笑出眼泪的那种,能笑得让人心疼的那种。这种状态是笑在前,笑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无助,一种哭笑不得,笑过了心中隐隐约约的有痛感。
  现在不都是这样嘛。别看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笑着闹着好像很开心,可是转过脸大家都在流泪。现在是一个有问题的时代,物质生活已经高度丰富,精神生活高度平乏,人们缺乏信仰,不知道把心交给谁。这是一种时代病,全世界都一样,基本上无法解决。过去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对自然社会还认识不清,还可以信鬼、信神、信上帝,可是现在的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鬼神上帝都无法去信了,心也就空了,装不下任何东西。没办法只有成为追星的“粉丝”。
  记:小说中对股票市场的分析是您着墨最多的部分,可是,它似乎又只是您为小说人物以及小说的精神内涵提供的一个巨大平台。您是这样看的吗?
  答: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是我关心的话题,因为我曾经是一个小股民,可以这么说我和中国成千上万的股民一起经历了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从股改前后的中国股市,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阵痛,也渴望着中国证券市场健康的发展。我当然无意写一部单纯的反应股市的小说,但是作为我现实生活经历过的事情,在小说中作为社会大背景会产生奇异的效果,也许会产生一种无意插柳柳成阴的效果。中国股市已经影响到了千家万户,有近亿的股民,股市在中国不但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在小说中我想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反应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
  记:《桃李》出版时,就有很多人说您的小说是在影射某著名高校,现在的《桃花》中又写到了高校拆建围墙,这很容易让人把小说和现实联系起来。你如何看待读者的这种“对号入座”?
  答:《桃李》没有影射任何学校,有人说《桃李》影射北大,说这话的人恰恰不是北大的。北大那么大,她才没有心情关心区区一部小说是不是影射她了。如果北大真在乎这个,那就不是北大了。你去北大校园走走,你一下就会被她那博大的胸怀所包容。
  很多人愿意对号入座。我总觉得这种行为有点不可思议,小说与现实毕竟是两码事,规则也不一样。小说源于生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号入座”都是错的,有的小说的确是写了现实中的某个人、某地、某事,但是这要看是不是违法了,是不是丑化了,是不是侵害了名誉权。写小说侵害名誉权是一种侵权行为,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有四条:必须具有违法性;必须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必须有过错。作家也是人,作家没有生活在法律之外,法律也没有给作家特权。该要承担责任的你一点也少不了。
  有时候即便你讲的是事实也会承担法律责任。比方一个人的隐私,这个人的隐私是事实存在吧,但是你公开了这个隐私,你就侵犯了人家的隐私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记:、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它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坚守。可是在《桃花》我们却发现,大师兄坚守爱情,爱情却最终弃他而去;方正先生坚守学术及良心,但却被动地被卷进黄总公司上市的丑闻中去。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希望?
  答: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失败的。学术腐败已经成为了常态。学生的毕业论文基本上都是抄袭的,学生为毕业而写论文这是必须的事情,是毕业前必须经过的一关。现在写毕业论文和寻常的作业除了篇幅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和作业没什么不同,平常大家互相抄作业,现在大家也就可以相互抄论文。你抄我的,我抄他的,本校抄外校的,学弟抄学兄的,师妹抄师哥的,天下论文一大抄。
  “抄”先是以引用为名的,可以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观点。引用自己导师的观点容易通过,引用其它老师的观点有时候可能无法通过,因为导师和导师之间还有学术鸿沟,引用不好自己导师会不高兴的。有人称这种引用是“学术依傍”现象,弟子不依傍导师那依傍谁呀,只是这种引用下来,一篇论文剔除引号之内的内容,剩下的就是口水了。
  抄着抄着不耐烦了,把引号也除去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