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2049,相信中国 >

第37部分

2049,相信中国-第37部分

小说: 2049,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步:海岸线—利益线
  前苏联的失败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不能将军事与国家经济本末倒置;给我们的第二个教训就是不能陷入美国的战略陷阱中。以经济为中心的国家政策将一直是国家的重心,这既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目的所在,也是现实环境所迫,人类的基本利益还是以追求人性的完美主义为目的,这就需要大量财富支持,而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只是人类追求财富的手段而已,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也是和人类的普遍利益相一致的。


中国路线图的设想(3)


  在现实的历史阶段,国家利益包含着许多方面,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每一个国家普遍的愿望。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则必须有一支足以维护这种愿望的军事力量。中国在未来之路的第一阶段将注定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亚洲的经济中心。这是以后两个阶段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目标,那就根本无从谈起以后的发展和步骤。
  根据国际公认的评价:以美国为100分,那么日本是60分,德、英、法是50分,而中国只有25分,这是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和人力资源6个方面的综合。其实在很多领域中国都很落后,甚至落后于像韩国这样的国家。并且目前有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贫富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粮食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恶化等。
  一个曾经的世界富强之国,如今成了这个样子——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的财富不断地外流,致使中国在建国之初几乎成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曾经的大帝国变得贫弱不堪,非得再经历一番寒彻骨,才能再有梅花香啊。值得欣慰的是,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史一样,同样存在一个加速度,也就是说,中国在1200年间失去的财富不一定要再用100年才能赢回来;别的国家用100年发展起来的经济成就,中国也不一定非得用同样的时间才能做到。如果中国能保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那么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一个高水平。按照改革之初设定的目标,是在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的设计现在看来是符合客观现实的,也符合经济规律。
  从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超越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当然这是以国家整体经济规模而言。目前,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位。尽管改革至今可以说相对顺利,并且也很成功,但在全球和亚洲来看,中国的改革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存在一种紧迫感。
  中国要做的不仅是世界排名更靠前,而且要赢得周边邻国的尊重和拥戴。这不仅是一种心理效果,而且更具现实意义。其次,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亚洲经济的领头羊,如果中国仍不能超过日本,那么再遭遇重大选择时,日本仍有可能再次赢得它国的支持。这一次,中国没有输的余地了;其三,中国不仅面临日本的压力,而且面临来自南亚印度的压力。印度和中国相比,相似之处太多,中国目前尽管在大多领域保持着对印度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有的方面仅仅是几年而已,而在有的方面印度甚至比中国做得好,如印度的软件业,所以中国就必须赢得这场赛跑,否则亚洲就有可能经济重心南移,那么到时中国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其四,如果中国仅是发展本国经济,而不关心谁是亚洲经济中心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受制于人,因为谁制定游戏规则就对谁有利。如20世纪的美国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开发银行的主导权、道琼斯股票、纽约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等,无一不是在经济规则上对世界施加影响——美国可以通过世界银行来决定贷款该流向那一地区,以及贷款的配额为多少;美国以在世贸组织内的发言权来确定世贸组织的一些贸易原则;美国也可以通过格林斯潘的嘴调度美元市场。无论哪一方面,美国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有利于美国的经济行为方式;其五,只有在经济上强大,才有可能通过经济杠杆达到对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影响的目的,政治与经济有着天然联系,政治取向一般和经济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国家很依赖另一个国家的市场的话,那么相对而言,它会在政治上表现得温和一些,更愿意用对话而不是用指责来解决政治分歧,并进而决定是否支持该国的重大政治行为,如战争、经济制裁等。
  自然,所有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来,正所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自马汉的《制海权》一书发表以来,海洋在战争中的地位就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取胜的关键。西方跨入航海时代后,西方各国的财富积累就和海洋联系在了一起——荷兰若仅以狭小的陆地面积而言,无论怎么衡量都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强国,然而荷兰背后拥有广阔的海洋。这里是一片没有国界的领土,谁有强大的舰队谁就是主人,荷兰在其庞大的海洋贸易船队和舰队支持下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赢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无一不是因拥有制海权才能在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才能把各殖民地的资源、黄金源源不断地运走,才能拥有庞大的海洋贸易船队,才能把他们的“文明”撒向世界各地。
  美国东邻大西洋,西邻太平洋,面对的是世界最繁华的两大洋,试想如果美国在两大洋中没有强大的远洋舰队,美国的海岸线会安全吗?为什么美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本土却未燃战火呢?为什么日本一定要先袭击珍珠港才敢大举南进呢?为什么美国能够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投送力量呢?为什么美国人说美国的利益是全球呢?因为美国的航空母舰遍布全球,因为海洋包围着陆地,因为从海岸线可以抵达任何内陆地区——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世界城市中,70%都离海岸线不远,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又覆盖了这70%中的80%,而若以巡航导弹的攻击范围计算的话,世界上就没多少大城市是不在其范围内的了。
  建立一支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海洋国土。
  我们清楚地记得1894年的那场中日大海战,其实在那时,中日间的海军实力差别并不是很大,最高指挥官的素质也不相上下,只是由于清帝国的腐败和人心涣散才导致了那场海战的失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成为中国海军从此一蹶不振的标志。现在,一般国人可能会认为至少不会再发生一次像甲午海战那样的战争结局,其实,客观比较一下中、日间的海军实力,就会清楚地知道两者的差距有多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说明中国发展一支有力量的海军的必要性。
  ●第二步:统一中国
  一般来说,台湾对于中国内地,与其说是一个十字路口,不如说更像一个陷阱。自冷战以来,台湾其实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一个足可以将中国重新拖入衰败的陷阱。
  因为美国可以无限期地利用台湾将中国的资源、国力吞噬,就像冷战期间前苏联利用越南吞噬美国国力、今天美国利用乌克兰和车臣制约俄罗斯一样。台湾尽管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在战略竞争中,台湾如果爆发战争,则就像当年越战对美国、阿富汗对前苏联的影响一样,美国的战略家十分清楚,现在的中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强大之后的中国,所以最有效率的遏制政策就是在成长中的时候打击中国。当然,中国完全陷入混乱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好是维持一个大而弱、分裂、彼此制衡的中国。
  真正的战略家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放弃——实际上是寻找合适机会进行收回,如同库图佐夫面对拿破仑的侵略毅然选择放弃莫斯科来换取战略回转空间一样,中国亦然,此时发展是中国最大的利益,只有等中国充分强大的时候,中国要收回台湾才能轻而易举。相反,如果中国此时逞匹夫之勇,则必然代价巨大。


中国路线图的设想(4)


  也许对于一些民众来说,台湾是一个内战遗留问题,这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内部问题。中国面对的是台湾的“台独”势力,只要大陆愿意,必要时可以用武力收复台湾,其实,事实绝不这么简单。
  实际上中国的内战也和世界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1945年,中国击败日本的侵略之后,国内就形成楚汉相争之势。实际上是国际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较量,这时美国就是蒋介石的后台老板。当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美国朝野大为震惊——以致产生“谁失去了中国?”这样的政治争论。这使资本主义势力在东方一下后退了上千公里,一直延伸到了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美国担心的就是这会不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东南亚各国会不会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东方阵营的一员?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也正是美国冷战政策如火如荼地大力展开之时。在亚洲,新中国的建立直接导致了美国第一岛链战略的出笼。美国的这个岛链遏制战略就是要确保从日本沿冲绳、台湾、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孟加拉直至印度这一岛链不至发生崩溃,看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从日本到印度的这一条岛链就如同一条环形防御阵地,严密封锁着亚洲大陆。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是美国希望将共产主义势力有限推回的战略举动。实际上,美国也并非完全在这两场战争中失败了,至少它在朝鲜和东南亚各画上了一条“三八”线,这就如同在西方建立的柏林墙。美国通过日美同盟条约、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韩条约、巴格达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构筑了这一条亚洲遏制防线,在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地都设有军事基地。
  台湾正处在美国岛链遏制战略和中美亚洲利益争夺的十字路口上。对美国而言,台湾是一个无论从地理位置来看,还是从亚洲遏制战略来看都十分理想的制衡点;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实际上是中国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也就是说这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关键之地,中国不收复台湾就无法真正走向海洋。美国人认为台湾这张牌非常好,无论从军事上、经济上、全球战略上,还是从长远地遏制中国这个竞争对手上来说,都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张牌可以灵活运用,可以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而变化,是把台湾向大陆方向推进一些还是把台湾同美国拉近一些都很方便。如在军售上,美国对台湾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要保持台湾武器比大陆武器先进,以对抗大陆数量上的优势,要保证台湾三军综合作战力有保卫本岛的能力;同时,军售的数额颇为庞大,这也可以刺激大陆不断增加军费开支,这其实也是美国企图使中国重走前苏联失败的老路——不得不为台湾问题划拨巨额军费,尽可能使其超出经济承受力,这是一个战略逼迫手段;另外,美国也是台海争端最大的渔利者,美国的军工企业总会在售台武器上得到高额回报。美国可谓一箭三雕。
  对台湾岛内来说,李登辉、陈水扁也有他们的考虑。他们清楚中国经济迟早会有充分强大的一天,如果台湾不在大陆实力还相对较弱的时候达到独立的目的,那台湾独立的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