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皇权悲剧 >

第21部分

皇权悲剧-第21部分

小说: 皇权悲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意思,其政治倾向不言自明。随后,赵佶大量起用新党人士。崇宁二年(1103年)正月,新党的“后起之秀”——蔡京升任左仆射,成为首相。此后,蔡京曾4次拜相,成为宋徽宗的“亲密伙伴”。

  在打击政治对手方面,蔡京的手段之酷、株连之众,恐怕连司马光、章惇都自愧不如。当时,他在各地树立“元祐党人碑”,将打入另册者书碑立石,垂之后世,让他们永远不得翻身。这座“元祐党人碑”,在崇宁初年(1102年)就已经达到98人,到了崇宁三年(1104年)更激增到309人,就连章惇、曾布、张商英这样的新党骨干,也因为与蔡京不和,被列入了这份“黑名单”。

  如果说此前新党与旧党的斗争多少还是源于政治分歧的话,那么蔡京此举则完全出于“私利”。当时,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小集团,张康国、刘逵、薛昂、林摅等人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根本谈不上志同道合。为了讨好蔡京,薛昂等人甚至举家为蔡京避私讳。

  奸臣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奸才”,有其客观必然性。倘若没有持续几十年的党争,大宋帝国的政治绝对不会沦落到这样一个地步,这实在是让人“英雄气短”。过去,人们经常说:导致唐朝灭亡的,既不是黄巢、朱温,也不是藩镇、宦官,而是“牛李党争”。不幸的是,二百多年后,这个悲剧再一次上演。

  也许,老天爷存心要和大宋帝国作对。北宋晚期,新党和旧党斗得你死我活,朝野波谲云诡,政潮叠起,每折腾一次,就会使帝国大伤元气,直到病入膏肓。

  特别是,在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具有“大家风度”的政治领袖去世后,新党和旧党由道义与政治信念之争,蜕变为意气、私利与权力之争,由过去的君子之争堕落为小人之争。从此,在大宋朝的政治舞台上,就很难再见到那种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人格,学问博大精深的人物了,帝国开始进入一个政治道德急剧沦丧,政治空气迅速恶化,是非、善恶观念完全丧失的时期。在帝国的官场上,官员们厚颜无耻,到处充斥着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他们兴高采烈地奔走于庙堂之上,千方百计地攫取国家的权力和财富,直到大宋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大宋帝国就是在这样的吵闹声中被动摇了根基。等女真铁骑大举南下时,大宋帝国早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了。

  新党与旧党的争斗,对于大宋帝国的影响,进而对于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就是对“窝里斗”最好的注解。不过,类似的事情在中国皇权社会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东汉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无止无休的“萧墙之乱”,直到汉朝气数已尽,被三国取代;唐朝末年,牛党和李党混斗,外未乱而内先乱,强大的帝国毁于一旦;明朝末年,也是窝里斗使关外的满人有机会可以入主中原,如果崇祯帝不杀害袁崇焕,那么满人要想入关就绝非易事;在清朝灭亡以后,大小军阀又是连年不断地窝里斗,使得独裁越来越厉害,民主逐渐远离中国……

  读完“窝里斗”的历史,就像是“揭伤疤”一样,让人痛不欲生,无以名状。   


宰相要用读书人

  说起来,中国古代的皇权国家制度设计得很有意思。套用当代政治学的理论,就是一会儿“内阁制”,一会儿“总统制”:在皇帝掌握实权时,就是总统制;如果皇帝不愿意(或者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时,宰相的权力就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也就变成了内阁制。

  乍看起来,在皇权国家体制下,皇权最大,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皇权还是受到了种种限制,而对其限制最大的莫过于相权。为什么呢?因为皇帝大多是靠世袭上台的,既有能干的,也有平庸的,还有一些笨蛋、蠢猪,而宰相都是官场老手,不论是政治经验,还是个人能力,皇帝一般比不上宰相。所以,历代帝王最担心的就是相权过重,尾大不掉。

  最后,朱元璋下令取消丞相,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朱元璋一死,内阁首辅又冒了出来。在张居正这个首辅面前,小皇帝万历是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直到张居正死后,他才敢“秋后算账”。至于清朝末年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更是厉害:先是逼清廷交出实权,然后又联合南方的革命党,逼迫小皇帝溥仪退位,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就是被这位宰相大人断送了。

  正因为相权容易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专制帝王们都对宰相不太放心,就特别关心宰相的人选。考虑到武将们既手握重兵,又有战功,如果再让他们做宰相,那岂非“如虎添翼”!所以,从宋朝以后,皇帝们都学精了,一般不用武将做宰相,只让文人当宰相,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人宰相要兵没兵,要将没将,不会从根本上威胁专制皇权!   


赵匡胤:“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出身纯粹为“赳赳武夫”,但在他黄袍加身后,却确立了一套偃武修文、倡导文教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一个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

  五代时,军阀割据,混战不断,读书人生逢乱世,处境极为艰难。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张式,被彰义节度使张彦泽以高薪聘为“掌书记”,负责管理文书。这位张节度使凶残苛暴,有一次他竟然上书朝廷,要处死自己的儿子。张式觉得这有悖常理,就竭力劝阻。

  谁知,张彦泽一听就火了,取出弓来,要一箭射死张式。张式无奈,只好逃到京城,请求朝廷的庇护。张彦泽不依不饶,竟然向朝廷索要张式,并扬言:如果不交出张式,他就要扯旗造反。朝廷非常害怕,就把张式交给这个军阀。结果,狠心的张彦泽竟然对张式采用了剖心、决口、砍断手足的刑罚,最后将他活埋。据说,当时这样的事例还不少,所以读书人经常要为如何保全身家性命而烦恼。为了躲避灾祸,许多北方的文人士子,不惜越过千山万水,逃往四川和江南。

  在中国的皇帝里,赵匡胤可以算得上一个喜欢读书,比较尊重读书人的皇帝。有一次,他跟随周世宗柴荣去攻打南唐,有人私下里向柴荣打“小报告”:赵匡胤打下寿州后,抢了好几车的贵重物品。柴荣听后,半信半疑,就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发现箱子里全都是书籍。柴荣很是疑惑,就问他:“赵爱卿,你是军人,不好好收拾甲兵、训练军队,要那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此事关系重大,急忙跪倒在地,顿首道:“皇上对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我却不能为皇上出谋划策,心里很惭愧!我读这些书,就是想扩大自己的见闻,好报效皇上!”

  现在,赵匡胤偃武修文,尊重读书人,当然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戴,使许多人相信:天下即将统一,很快就要进入“太平盛世”。

  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乾德五年(967年),大宋政府花费了不少气力,终于平息了四川的叛乱,朝野上下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乐极生悲,却发生了一个“大笑话”,让宰相赵普差点挨了赵匡胤一顿胖揍:

  当时,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好年号。宰相赵普急忙在一旁猛拍马屁,列举了近年来朝廷里的不少喜事,都归功于“乾德”这个年号。

  这时,旁边正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他非常有学问,平时和赵普也对不上劲。所以,等赵普拍完马屁后,卢多逊突然不动声色地说:“真可惜,乾德是伪蜀国用过的年号。”

  赵匡胤大吃一惊,急忙派人调查,竟然发现:乾德不仅是前蜀的年号,还是亡国的年号。这一回,赵匡胤真是恼羞成怒了: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喜欢读书,竟然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

  一想到这里,赵匡胤实在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把手一招,喝道:“赵普,你过来!”

  赵普知道自己闯出大祸来了,但他又不敢违抗圣旨,只好战战兢兢地走到御案前。只见赵匡胤拿起御笔,蘸饱黑墨,在他的脸上乱写乱画,弄得他翰墨淋漓。就这样,赵匡胤还不解气,又骂道:“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看来,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

  赵普把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从此他就开始发愤读书。在他的书房里,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碰它。平时,人们只看到他每天从里面取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书。一直等到赵普死后,人们打开书匣,才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打那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开了。

  坐上龙椅后,赵匡胤重用读书人,经常喜欢用一句“至理名言”来告诫周围的武将: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更不能躺在马上守天下,这对那些武将们震动不小。过去,武将和文臣相见时,文臣经常要低眉拱手,向武将致意;现在,一见到文臣,武将们都要恭恭敬敬地唱个肥喏,表示问候。

  同时,赵匡胤大力推广科举制度,向天下读书人敞开大门。新科状元登科后,可以披金挂彩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四处游街夸耀。届时,帝国首都开封举城若狂,就像盛大节日一般地瞻仰他的风采,无数美丽的少女都在梦想着能与他结为连理。当时,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状元们的风光,甚至超过那些统兵十万、荡平敌国的大将军。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着平等与文明,为千千万万没有关系的“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的大门。

  更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在中国所有的专制帝王里,只有他以自己至高无上的“开国皇帝”之尊,给后世留下了这样一份誓约:

  一、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有罪加刑;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三、不加农田之赋。

  在这份誓约中,赵匡胤庄严地警告子孙后代:如果胆敢背弃上述誓言,必遭天谴!

  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上,这是惟一的一份出自专制帝王之手、带有几分人性光辉的誓约,目的是约束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要作恶。据说,这块刻着誓约的石碑,放在太庙内,封闭甚严。宋代新天子即位后,都要到太庙默诵誓词。届时,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跟随,其他人只能远远伺候。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份誓约的内容,一直到靖康二年(1127年)女真铁骑南下,攻破东京汴梁,将宫门打开,人们才一睹其“真容”!

  读完这个故事,我闭目沉思,忽然想起了在皇权国家体制下,汉高祖刘邦“非刘姓不王”之类的誓约,想起了历代帝王的“祖宗家法”,想起了权力场上的尔虞我诈、翻脸无情、对政敌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的狠毒,实在是感慨万千!

  每当读到这份誓约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想一想,实在是让人惆怅:即便是有这份誓约的约束,在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